PTT推薦

[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士林雙溪溝古道

看板Hiking標題[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士林雙溪溝古道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90438616

.時間:2022年5月21日
.年齡:9歲2個月

  從淡水騎車到雙溪溝古道位於萬溪產業道路的入口約莫一個小時,可以接受的距離。

  印象最深刻的是過天溪園後,有兩個陡峭的上坡,陡到機車沒力,非要我跳下來JY才騎得上去。跳下來的時候相機蓋「咔」一聲,消失得無影無蹤,以為滾下去路邊的草叢,找了半天仍是徒勞,準備要放棄的時候發現卡在機車座椅和後把手的空隙裡,直呼自己真幸運!

  雙溪溝古道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夢幻步道,一來古道沿溪壑而闢,實為夏日消暑聖地;二來全程路途平緩,無激烈的陡上陡下,適合帶著孩子一同前行。

  結果,我遇到68年以來最冷的五月。

  於是,全家包得像肉粽一樣健行。我和子台更是全程穿著風衣,完全不想脫掉!

--

  起登不到三分鐘,就遇見展望良好的巨岩。

  我請JY幫我拍張照。

  出遊時拍照的人永遠是我,很少有我的照片。會想特別拍張照,是因為把很久沒用的登山杖拿出來用,而且剛買了新的登山鞋和風衣。

  我想紀錄,某一刻的我。

  有懼高症的我,坐在巨石邊緣,說不怕是假的。恐懼籠罩時,完全無視眼前醉心迷人的風景。

  笑容很僵,卻是我盡了最大的氣力克服恐懼的一瞬間。

  子台這小子卻完全不在意高度,在巨岩上滾來滾去,我生怕他一不小心就滾落懸崖,他卻毫不在意。

  好不容易拍完照,我吼著子台要他離開。見他懶懶的從石頭上爬起,以極緩慢的速度朝我走來,我明白他的心不甘情不願,於是我罕見的牽著他的手,開始健行。

--

  過了巨岩,步道右側出現內雙溪的支流雙溪溝,眼前的畫面根本仙境,很難想像這樣的風景距離車道僅不到十分鐘的距離!

  溪水潺潺,林木鬱鬱,此情此景,所嚮如斯。

  明明出生在漁村,父祖輩皆是漁人,我卻不善泅泳,更對海洋敬畏。

  打從第一次跟著社團的學長姊入山林,便知道這是心之所歸。從此以後,有閒便上山,入山便快活。

  子台並不像我如此眷戀著山,他更像出生自海港的父親般,鐘愛著水體,從小便顯露泅泳的天賦。似蛟龍,水中游。

  於是,每次健行,總要找條有水的步道,無論是溪流抑或瀑布,只要讓他在中途泡個水,他便欣然同行。

  這回,他卻未急著想下水。我好奇的問,他說天氣太冷,等身體熱起來再說。

  我笑著應,他哪像是淡水出生的孩子,怎麼如此怕冷?又不似媽媽來自南國,每到冬季便把自己包裏成團。

  他有點心虛,卻不知如何反駁。

  我下到溪岸,為了拍攝長在石頭上的一株植物,子台見狀跟著下來,卻不幸踩了空,跌了一大跤,把膝蓋皮都給磨破,小腿肚也青了,隨即嚎啕大哭。不管我怎麼安慰,都不肯繼續走。

  實在是傷腦筋,怎麼走不到一半就發生這事。

  只見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好像受了多嚴重的傷。我能做的就是陪他在路邊坐下,等他情緒穩定下來。這時候,再多的安慰似乎都是多餘。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哭累了,發現觀眾並不怎麼捧場,於是收起演技,用帶著鼻音的聲音問我,什麼時候出發?

  我牽起他的手,告訴他他真勇敢,被稱讚的子台滿意的向我撒了嬌,隨即起身邁開步伐。

  果然還是個九歲的孩子啊!

--

  來到岔路,標示寫著「古厝遺址」,一道大石堆砌的牆尚存,滄海桑田,物換星移,其餘的只能憑想像填補。 

  外雙溪一帶的先民循溪谷北上,翻山越嶺,直抵萬里,因此雙溪溝古道被推測為萬溪古道的支線或農墾路。如今,屯墾遺跡斑斑可見,這石牆便是最佳見證。

  我們先取左道,仍沿溪行。

  似乎跟著溪水走,心情會比較愉悅。

  健行的那週,前四天都下了不小的雨,因此不少路段泥濘得很,新買的登山鞋很快就爬滿髒汙。

  對於健行時惹得一身土這事我從不掛心,卻對居家環境的整潔極為要求。「愛著較慘死」,我心甘情願。
  這一段的古道更深入林中,加上溪水相伴,因此可見許多大型蕨類。

  鬼桫欏盤據山陂,羽狀複葉張牙舞爪,風吹過,葉婆娑,魑魅魍魎無所遁形。

--

  由於氣溫低,步伐不自覺的加快,迫使身體保持溫暖。其實也是怕午後會起霧,萬一遇上大雨豈不狼狽?

  話雖如此,一旦遇上討喜的植物仍不禁動心,非得留步,紀錄倩影。

  於是乎墊後成了藉口,愛拍照才是真的理由。

  沒想到子台也找到另一個理由緩行,他看著滿地的楊梅果實,直問我可不可以撿來吃?

  我找了顆新落的核果,用水稍微沖一下,要他淺嚐即止。

  嘗過野果的子台顯得特別歡欣,直嚷著還要再來一顆。我沒制止他,爸爸卻咳了幾聲,喝阻意味濃厚,子台嘟著嘴心有不甘,滿臉怨懟。

  不久,遇溪,踏石過。

  對子台而言,每回度溪,便是一次驚喜。

  他極愛這種健行時的小小冒險,想像自己是《叢林奇談》的主角,在荒野之中探涉犯險。

  然而,事實上健行並非他的最愛,「有水通耍、有果子通挽」才是他願意跟著父母來健行的主因。

  我本預期這條路不會遇上太多山友,沒料到人煙比我想像中的多太多。有的設備齊全,有的輕裝上陣,無論如何,雙溪溝古道的熱門程度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後來看到標示才明白,原來雙溝溪古道是臺北大縱走的其中一段。

  這幾年健行風氣盛行,臺北工務局大地工程處順勢於2018年推出「臺北南北大縱走(簡稱臺北大縱走)」的活動,分成北縱走(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北四段、北支線,共69公里)和南縱走(南一段和南二段,共23公里),吸引許多民眾共襄盛舉。

  雖然走過好幾條步道,但總沒毅力一口氣走完某一段,看著健行版上一日走完全程的網友,實在是欽佩不已!

  關於健行,我有自己的一套哲學。

  我鐘愛生態,喜歡攝影,更痴心寫作,若非緩步趨行,怎能記下眼所觀、心所往?

  於是,速度對我而言,再也不是首要。

  每一刻的風景,每一步的悸動,才是我妄想留下的。

  古道接上五指山產業道路(約18K處),這裡恰好是臺北市士林區和新北市汐止區的邊界,我們在此小歇一會,準備待會攻上梅花山。

  梅花山海拔640公尺,有一座四等三角點基石(臺北市都計處134號)。從不刻意前往三角點,但若順道經過亦欣然。

  再度啟程,不到幾分鐘便抵達梅花山。

  沿途見到許多植物,比摘山頭還開心。

  過三角點後,遇到岔路,一條寫著往雙溪山,另一條完全沒有任何指標,由於沒有先事先下載好離線地圖,便貿然走另一條沒有指標的山徑。

  這條不知名的山徑一路陡下,山石奇兀聳峭,實在與我記憶中古道的敘述不符,走不到幾分鐘我就決定折返了。

  回到梅花山三角點,遇一組山友,急忙尋求協助。山友非常熱心,馬上指引我一條明路,原來續行的路段未經梅花山三角點,而是在三角點前的岔路!

  於是我們決定午餐就在三角點附近的空地解決。

  不休息還好,一休息發現山友還不是普通的多,每隔幾分鐘就一組人馬,也有單攻的山友,大家都先到梅花山三角點拍照留念,續走待會我們亦將踏上的山徑。

  接下來的路,一路下坡,坡度不大,非常好走。唯一令人詬病的大概就是極度泥濘,好幾次差點滑倒。

  中途經過一顆未列名的基石,嵌於大石上,旁邊有一塊手寫的立牌,標示海拔629公尺。

  除此之外,還看到疑似穿山甲挖掘的洞穴。不過這條山徑人跡實在太多,我想要遇到哺乳動物的機會該是微乎其微。

  不久,我們再度來到與五指山產業道路相接的地方,本想續走碧山,不過看了看時間發現實在太趕,因此作罷。  

--

  我們沒打算休息,反正不累。

  回程,見到指標上寫「雙溪溝古道支線」,不過根據Tony所著的《臺灣古道地圖-北部篇》繪製的地圖,這條才是雙溪溝古道的主線。

  雖然路況十分良好,但卻讓我花了不少時間在拆除登山布條上,某登山團非常怕大家迷途,約莫幾公尺就在樹上綁布條,而且看來應該是近期才綁上的。

  我邊拆邊暗自咒罵,怎麼會有這麼愛做記號的登山團啊!

  好不容易走回「古厝遺址」的岔路,袋子裡已塞了滿滿的布條。

  接回來時路,子台的腳步十分輕快,因為他知道待會就可以下水了。

  很奇怪,明明這條路剛剛才走過,怎麼走回頭時,卻覺得景色截然不同?

  子台見我拿著相機東拍西拍,不解的問:「阿母,妳拄才毋是翕過仝款的所在矣?」

  我笑得靦腆,因為我實在記不得剛剛在哪裡按過快門。

  「妳看,彼欉九芎仔拄仔毋是才翕過?」子台指著溪岸的一棵大九芎樹,倏忽想起剛剛的確已經拍過了。

  為了掩飾我的心虛,我反問子台:「你知影無?咱臺灣有足濟所在用九芎仔號名咧!」

  「我知,頂擺去新竹耍,咱有經過『芎林』,著毋著?」

  子台不經思考便脫口而出,著實嚇到我了。

  實在不能小看孩子的記憶力!

--

  找了一處可以讓子台泡腳的地方,爸爸也跟著下水。兩人興奮的唉唉叫,一邊把腳浸入冰涼的溪水中,一邊直呼過癮。

  我站在溪流中央的大石上,對著長滿青苔的溪石和清澈無比的流水,發起愣來。

  腦中閃過許多畫面,想著這條古道與內雙溪古道(見此篇)是多麼的相似。相隔九年,七個月大的孩子已是九歲餘,本來背著走,現在自己走,好多感慨,隨著流水湧來。

  一時之間竟溼了眼眶。

  我一直期盼著,什麼時候能帶子台上大山呢?

  工作一段時間後,體力大不如前,現在的我,走走古道、爬爬郊山,已經很滿足了。然而,心中還是有盼望,盼望能和孩子一起挑戰百岳。

  子台的呼喊將我從千絲萬縷的思緒中拉回現實,他剛穿好鞋,準備走回起登點。

  回到機車停放處,看了時間,約莫走了三個小時,腳程實在不快。

  帶著孩子一同健行,速度放得極為緩慢,邊介紹沿途的生態,邊聊近來發生的瑣事。

  讓人完全放鬆、暢所欲言,便是入山的魔力。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2.23.52 (臺灣)
PTT 網址

alex061807/06 20:39很有溫度的文字...

kale1002507/07 22:43喜歡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