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 東離最終章電影版 簡單心得
幾個遺憾點出來一下
1.電影時長如果多個30分鐘
總共兩小時的話
我覺得就可以多交代很多東西了
哪怕還是不夠
但足以從90分進步到99分了
真的就差那半小時
2.幽皇吸完聖劍後整段巨大化特攝
太久了,整段用那雙劍手一直揮斬,太單調
我的設想,如果妖蓮登場後
可以再把幽皇身上的劍全部吸走
(反正都是他打造出來的,沒什麼奇怪)
往苦境丢過去後
幽皇恢復人類之身,但功體還在
然後妖蓮再跟幽皇打一場,展現幾招武學
最後挫敗幽皇,再抓到苦境
一樣讓他變成廢人
總之就是讓這兩個角色有武戲表現
比妖蓮直接抓走巨大化幽皇過去好太多
3.妖蓮登場音樂太出戲= =
我知道大餅粉會覺得很熟悉、很感動
但跟原來東離的配樂風格真的搭不起來
真的只能用這首嗎…?
沒有其他老素的配樂更適合的嗎?
或者重新編曲一下?
那個音樂害我連詩號都沒能專心聽
4.嘲風救浪巫謠的片段
聆牙趕到後就是看著嘲風被打
最後才出手拉住浪爸
而浪爸被拉之後也沒啥動作
直接什麼都做不了,反擊掙扎一下都沒
感覺有點失望
題外話,那個劃破天空的部分
其實我不太意外
第四季的片頭已經暗示了(或是明示?)
歌名叫天叢雲劍-sky breaker-
歌詞也有唱到幾次skies are broken
整體來說,在有限的預算跟時長內
能拍到這樣很可以了,我給90分
那些來不及交代的部分就各自想像吧
感謝霹靂,感謝虛淵,感謝好微笑
感謝西川教主,感謝強大的聲優們
最重要的是謝謝你百里冰泓
老實說我認為
布袋戲是有藉由東離成功推上國際
照原來霹靂的製作模式,是沒辦法的
因為現代的收視習慣就是這樣
還有一點是,布袋戲即使推廣出去
我感覺它在各國依然是小眾市場
但重點是~~~~~
這些小眾市場黏性是有的
是真心喜愛布袋戲(東離的製作模式)
故事架構不要太複雜,每集時長不要太久
各國的戲迷會很願意持續掏錢支持
霹靂願不願意這樣走下去?
應該處理哪些包袱?取決於霹靂自己了
我還是希望霹靂勇敢去做
幾十年來從黃俊雄大師改戲偶開始
直到後來的霹靂天宇金光各家布袋戲
都是不斷順應時代潮流去改變
以前是這樣走過來的,那以後呢?
我忽然覺得黃亮勛沒說錯
如果有的老戲迷不能接受東離這種新模式
但幾年下來霹靂正劇的收看人數又持續下滑
那代表什麼?代表目前霹靂自己的製作模式
吸引不了新戲迷還有年輕人
老戲迷也不斷流失,那還是要取捨
你是要培養年輕人變成新的死忠戲迷?
還是拼命抓那些留不住又守舊的老人?
部分老戲迷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
導致新人入坑困難
霹靂最後路越走越窄,老人自己也棄坑
那布袋戲剩下什麼?
如果幾十年前的霹靂
沒把素還真寫成妖蓮,還在堅持忠孝節義
沒有引入創新的配樂,還在用南北管
沒有特別設計造型、武器跟偶頭
沒有聲光效果跟戲偶的革新
哪有後來的盛世、哪有現在的東離?
所以現在又走到十字路口了
以前很多位編劇其實不輸虛淵
經典劇情還是歷歷在目
只是我們現在需要更短的集數和時長
故事不拖泥帶水,架構不要太大
人物不必太多且各有特色
東離落幕後,我又要暫別布袋戲了
可是還會繼續向親友推廣這個系列
這是最好入坑布袋戲的敲門磚
希望喜歡東離的大家也一起趁這次電影
多加推廣吧,木棉花有全系列免費看
不辜負我們自己對布袋戲的喜愛
也不辜負虛淵的一片心意
集合這麼多大咖來製作,實在太難能可貴了
能在我的時代看到這個作品真的很幸福
就跟看到過往布袋戲的輝煌時刻一樣
實在說得太多,就這樣吧,考慮二刷!
--
老素配樂 有人說那首是霹靂很久以前首次在
日本發行 老素那時就是這首配樂
配樂改這首會不會好一點
SYUd6b22_bPg
然後其實那首曲子好像已經改編過了,原
曲應該版權在無非文化那裡,2018年風采
輪老師又重製一次,就是現在聽到的版本
,不過還是選曲錯誤就是了,前面澤野老
師的配樂突然就切這首整個弱掉

我個人認為這首還是最適合
-vvgYuXMud
用九皇座那時的武戲版
QK0wTG-SHI0
或是兵燹的古箏版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
DgwyMo8MyH0
這兩首算爭王那首改部分旋律吧
音效是日方負責的,應該也是他們選
這首曲子。看下次有沒有QA可以問
我是覺得白蓮降臨收劍那段可以用日月無雙,
回到苦境再用素還真個人配樂會比較好
回到苦境再用素還真個人配樂比較好+1
推 這篇文很真誠
東離模式成功跨向國際,結果霹靂在這個
時代的十字路口端出了刜伐世界這齣長劇
其實蠻多東離入坑本家的新人,但是沒幾年就
被勸退了
我剛看完,整場三個人,自己對凜雪鴉很滿意
,其他就難說了,有個好結局值得鼓勵
爆
[霹靂] 身為從東離入坑的年輕人如題,我是個從來不看布袋戲的人, 自從衝著虛淵名號看了東離一季之後, 我二三季都付費觀看,兩部電影也去戲院支持。 現在的娛樂確實很多元,但是布袋戲絕對仍佔有一席之地。 像我平常也喜歡看陸劇、動畫,但我一樣會繼續追東離。35
[閒聊] 霹靂買幾部動畫IP改編布袋戲有搞頭嗎?如題 霹靂現在的正劇觀眾數量不斷滑落 長壽劇形式已經越來越式微了 問題是霹靂除了正劇以外的IP剩下東離,而且也差不多要完結了 要是乾脆跟日本買幾部動畫的版權改編成布袋戲,有沒有機會吸引比較多年輕人來看?31
Re: [新聞] 連三年虧損 父子交班掙扎 霹靂靠《素還真一開始在C洽回了一部分:#1Xrx0Ilw (C_Chat) 簡單說就是霹靂的行銷很迷 正劇是命脈但宣傳的力道一直都很弱 大部分的行銷都在品牌(跟素還真) 不然就是面對粉絲的活動25
[閒聊] 虛淵幫布袋戲推進多少年的發展虛淵說過(大概) 與時俱進,貪婪吸收新技術 展現了傳統與新科技兩方結合 正是台灣布袋戲最大的優點 甚至深深吸引到了一個外國知名編劇26
[霹靂] 霹靂三十大會小感想布袋戲版的首PO就獻給霹靂大會了 昨天看到秦假仙也終於趕到會場了 角色排排坐準備等發表會開始的場景很可愛XD 作為一個從爭王記入坑、到上了大學有一集沒一集的陪著爸爸看27
Re: [其他] 布袋戲為何在2020年沒有辦法像【鬼滅布袋戲的缺點原文說的都沒錯,也都說到爛了。 我是覺得不用吹鬼滅來跟布袋戲比 在根本上表演和製作方式不同 在現在年輕人的地位也不同 突然天時地利人和紅一個鬼滅26
[東離] 為何霹靂不讓東離在臺灣較大的電視台播?東離劍遊記是用動漫風來包裝的布袋戲 目的當然是用來吸引沒接觸過布袋戲的大眾客群,尤其是年輕人這塊 日本那邊先不說 起碼還有在電視上播出 就臺灣來說,真的看不懂霹靂的商業操作20
Re: [新聞]找回棄追布袋戲迷 霹靂總經理盼將內容IP霹靂就只是一個IP,沒有很多個的問題,難道要說4000多個英雄人物每個都獨立IP? 真的出圈的人物除了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以外還有誰?這還是客氣的說了, 事實上家喻戶曉的恐怕只有素還真一人。 : 「傳承很簡單,就是讓大家喜歡。」霹靂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黃亮勛坐在台北辦公室接受採訪 : ,語帶自信緩緩吐出這句話,彷彿外界把布袋戲轉型看得太難。他說,「傳承不是保留東西16
Re: [新聞] 霹靂連三年虧損 父子交班掙扎布袋戲最早的起源是什麼? 是傳統戲曲 在黃家經營電視布袋戲的演化下吸收了多樣的多元文化 而霹靂 台灣的電視布袋戲龍頭 董事長兼創辦人黃強華 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最長的就是把求新求變掛在嘴邊 霹靂到現在三十多個年頭 西方風格 東方風格 日式風格19
Re: [霹靂] 霹靂周邊商品銷售額,正式超越劇集收入!我比較同意 azzo 的觀點 ※ 引述《lexmrkz32 (擼棒三次)》之銘言: : ※ 引述《azzo (以 guest 參觀)》之銘言: : : 霹靂不是沒有想降低成本 : : 也不是沒有想降低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