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liquidbox 過去發表過的文章
3
Re: [新聞] 黃國昌轟台美關稅談判「黑箱」 吳思瑤諷2013年服貿協議,儘管各界有所爭議,馬英九政府仍然舉行了16場公聽會 16場 16場 16場 (資料來源是維基百科)3
Re: [問卦] 民視把AI影片當成新聞報導?我覺得這應該是真實的影片,但有待真正高手來確認 這支影片畫質不高、但水跟效果很真實,影片又長, 雖然最近很多AI災難假影片,但這支真的不像 AI影片通常有明確的畫面主體,絕大部份是人, 剩下的可能位於畫面中心的動物或自然界山水3
Re: [新聞] 大罷免是罷團輸了?張正修若看這個其實這些人就是數學不好,還在拚命喪事喜辦 這次罷免投票率56%,是罷免案歷來最高,但仍遠不及總統大選動輒70%以上的投票率 同意票高是正常的,因為公民團體(其實是民進黨)一定要動員, 最起碼要讓同意票衝過選舉人25%的第一道門檻, 然後才有機會讓同意票跟不同意票比大小8
Re: [問卦] 認真問!大罷免失敗的原因這次大罷免的定位、策略本身就跟拉攏中間選民背道而馳了 一、「大」罷免 大罷免牽涉的人數龐大,瞄準國民黨區域立委36席中的24席,等於3分之2 所以很容易操作為藍綠對抗的一環,而不是什麼揪出不適任立委, 深綠選民會拍手叫好,但中間選民會覺得,9
Re: [問卦] 周台英哽咽哭了 鄉民就不能原諒她一下嗎不原諒她的是民進黨啊, 去年11月就被爆,硬拖到最近要大罷免了才靠自家立委跟媒體優勢搞大, 營造執政黨有在為國家好、為不當研究痛心疾首的形象, 順便挫挫在野一直通過法案的氣勢,免得人家以為民進黨都沒在做事 不過要做的話去年爆出來時就該做了,5
Re: [新聞] 北市公車撞死「部桃外科主任」 喪命前你的論述是錯的,在這個案例中的四個象限應該是 公車警覺人行道可能有人並預防性停下,行人已注意到公車並預防性停讓 公車未警覺人行道可能有人而直接前進,行人已注意到公車並預防性停讓 公車警覺人行道可能有人並預防性停下,行人已注意到公車並加速通行以便公車通過 公車未警覺人行道可能有人而直接前進,行人已注意到公車並加速通行以便公車通過7
Re: [新聞] 童子賢挺重啟核三將任正方辯護人 經部稱郭智輝曾經說公投是假命題,覺得修法就好了 「核三延役其實很簡單,只要通過《核子設施反應器管制法》(核管法)修法,把 核電廠40年安全年限延長到60年,「那就沒什麼問題啦!」他個人也認為,民眾黨提 核三延役公投是「多此一舉」,不是在解決問題。」4
Re: [新聞] 黃國昌為何質詢「看起來很會電官員」?黃國昌知道自己在質詢人前要先做好功課, 更別說事前花比質詢時間無數倍的時間做調查 因為他比誰都知道官員可能利用資訊不對稱來規避責任, 尤其是這個官員在國會說謊沒有任何責任的時代 相比之下,3
Re: [問卦] 為什麼街口支付打不過linepay我不知道就企業競爭來講街口怎麼輸的 但就個人而言, 街口老闆本身(未經證實的)緋聞就已經讓我有點不想送錢給他花了 畢竟一個台資一個外資,本來想在條件一致、二選一的情況下,我會選台資 只是後來在固定使用街口後,發現街口老在我需要付錢的時候給我維修4
Re: [新聞] 賴清德稱「不能啥事都靠國軍」 吳宗憲台南災情,賴清德不願投入國軍救災, 如果這真的是政府一貫態度的話其實我支持, 畢竟過去有太多民眾把國軍當免費勞工了 不過賴清德講這個話就只是雙標而已 這幾天其他人陸續翻出:3
Re: [新聞] 痛批普發現金!王義川:胎哥鬼 賄選還拿那個要人民做功德,自己拿名聲的案例,民進黨有少過嗎 同樣是7月的事 1. 經濟部確實有聯繫餐廳提供軍人折扣 2. 賴清德在分化十講明確表達希望讓軍人搭機升等22
Re: [新聞] 吳思瑤嗆:漲電價若影響物價 請找國民黨一、漲電價就會漲物價嗎? 不是,台電過去幾年每年都在漲電價 台電過去幾年同時拿幾千億撥補,同時漲了4次電價 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 (17) 日召開法說會,財務長黃仁昭指出,由於台電近年- 按這邊的黨政人士的說法,那些阻止遊客拍自強隧道、要求大展鴻圖跳舞影片下架的人 很可能是藍營人士在反串,然後藍營的反串伎倆成功了這樣 在這種可能存在外部勢力在網路論壇或現實反串、反反串、或反反反串的情況下, 表面上看起來的友軍未必真是友軍,敵軍也未必真是敵軍 但政府有絕對的權力及責任阻止這種歪風蔓延
X
Re: [新聞] 新北天燈條例3讀通過 天燈需貼標章才能販這個法令是管制「新北市」天燈「業者」的 也就是管制販賣,但不管制新北市以外的業者,以及自製天燈的人 換句話說,網路購買天燈不違法,自製天燈不違法 而天燈材料收集及製作並不困難,也許很多學校上課就有教了, 對我來說,騎機車去買材料回家製作在頂樓放,4
Re: [新聞] 京華城弊案「昔神祕第4人」彭振聲妻驟逝確定要打這個? 彭振聲夫妻兩人,2人7年共增加2394萬現金存款,平均2人每年增加342萬,每人約171萬 賴清德上任前現金存款216萬,現在現金存款1125萬,一年多的時間增加909萬 我個人覺得賴清德比較理財有道 --4
Re: [爆卦] 法院直播10億就有 扯什麼500億?這樣討論下來,不管支持方或反對方, 我覺得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法院組織法修正在哪 簡單來說, 事實審: 主要地方法院跟高等法院,也就是開庭數量最多者,採原則不公開,例外公開5
Re: [新聞] 賴清德列藍白7大違憲爭議法案 國會有界民進黨之所以從國會多數變少數,正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個是靠著賴清德口中的多數輾壓在野黨, 民進黨指控藍白所做的缺乏協商還硬幹的事情,民進黨8年間做得更多 另一個就是明明有國會多數,卻一堆承諾說要做的事沒做、或者刻意不做 「沒有不能過的法案,只有民進黨不想過的法案」5
Re: [新聞] 青鳥怒「記錄中共上岸點」阻西子灣遊客遇到這種發文,就是出張嘴卻沒有實際行動的,反而應該要小心, 因為這可能是反串、反反串、反反反串甚至是反反反反串, 實際上是在引導公共領域言論立場激化, 然後不排除有另一派的人在演戲、配合這種反串、反反串、或反反反串,一搭一唱 其他人不管立場是藍、白或綠,一旦無腦跟著吶喊嗆聲,2
Re: [問卦] 伊朗使用集束炸彈攻擊以色列src=IND&mtdsg_no=XXVI-6&chapter=26 聯合國集束彈藥公約(Convention on Cluster Munitions)簽署國號稱一百多個, 但美國、俄羅斯、中國、以色列、伊朗、南韓、印度…通通都沒有簽2
Re: [新聞] 美女法官發言影片遭惡意剪輯引罵 法官協關於這「惡意」、「剪輯」的指控, 剪輯部份是沒有的,充其量是下標法讓法官大人們不滿, 所以即使站在他們的立場,也頂多是惡意下標,但肯定沒有惡意剪輯 但惡意下標,在台灣少見了嗎? 被監督的廣電媒體惡意下標,NCC有在管嗎?5
Re: [新聞] 黃國昌推立委赴中向韓國瑜報備 綠批:想民進黨就是在潑髒水,混淆視聽,一人一張嘴,開口就胡扯 從新聞內容來看,黃國昌要的是「報備」,不是事前需要的「批准」, 就是人不在,跟院長說一下「請假」 根本沒有綠萎說的需要韓國瑜「同意」,所以也沒有人治的問題, 因為如果按「報備」制,韓國瑜即使想也無法阻止立委赴中6
Re: [問卦] 三萬二的工作有什麼好被騙去國外的==這個就認知心理學證明的,貧窮會讓人變笨 認知心理學算是這些年的顯學,過去10年左右好多熱門科普書籍都是這個領域的 我認為那些愛責怪被害者的都該去買來看 回到女大生,首先這個女大生也才18歲,非知名學校夜間部,搞不好還是隔代教養9
Re: [新聞] 可能比2027更早!美防長示警:中國對台灣大家在擔心中國2027年對台動武的同時 也別忘了賴清德本身藉由一系列戰略升溫甚至軍事衝突 來確保自己可以連任的可能性,而目前賴政府確實正在朝這條路走 賴上任一年就被視為台灣歷來最可能無法連任的總統, 不過如果藉由戒嚴、台海衝突,他是可能連任到2028年以後的,15
Re: [爆卦] 前時力黨員林于凱說林昶佐2019退黨經過時代力量的成立,林昶佐的確發揮很重要的影響, 站在林昶佐的角度,他可能認為自己的聲音跟立場應該要很有份量 不過他的路線跟黃國昌代表的另一派路線就起衝突 (講白話點就是到底要當依附執政黨的小綠還是專注發展第三勢力) 林想當小綠,被黃國昌想好好做一個在野黨該做的事2
Re: [新聞] 特斯拉遭78歲翁撞全毀 單親爸痛喊:怎這就很常見的檢討被害人現象啊 雖然很多人多少都知道,但其中一個解釋檢討被害人的理論,就公正世界假設 人必須相信世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獲得惡報的一定是自己哪裡做錯了什麼,就是活該, 而嘲笑他人的並沒有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不用擔心善有惡報3
Re: [新聞] 下坡踩煞車竟噴2萬4!法官衝仰德大道實測因為行車紀錄器是看不出坡度的, 即使陡下坡,單從行車紀錄器來看就是大致水平, 所以畫面看來就是前車沒事在反覆煞停, 更何況如新聞所說,後車貼前車超近,所以視野明顯受阻, 進一步影響處理該案的員警判斷6
Re: [問卦] 台灣工資中位數沒比大陸高多少 自豪?我喜歡實事求是,所以我查了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跟你說的完全不同耶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1
Re: [問卦] 廣場協議日本幹嘛不印鈔就貨幣來說,降息跟印鈔本來就大同小異, 只是通常都是降息降到不能再降(利率到零),才會啟動印鈔 印鈔是非常手段 日本光是降息就已經降到國內資金過剩、過剩到到處泡沫, 所以根本不用再印鈔,因為降息已經有明顯甚至過度的效果1
Re: [問卦] 以前機車不用去駕訓班上課 都怎麼學==?因為機車在台灣在責任上被當汽車,但在權利上是慢車 也因此,台灣對機車(早期是分甲乙不是輕重型,但不影響討論)的管理及資源投入 遠遠不如汽車 資源投注程度有差,我不會說是什麼錯誤, 而是早期政府資源有限,多靠人力及紙本作業,爆
Re: [新聞] 賴清德民調首次死亡交叉! 人民高度質疑從做事方式跟做人來看,賴清德就一個心眼很小、極重個人毀譽及利益的人, 但同時,賴清德又有面對強權會畏縮退卻、面對弱小者就想蠻幹的心態 老屋違建案是一例,他這麼執著於一個老屋要不要拆, 恐怕不是那個老屋風水多好多有價值, 而是他個人不想被認為只要有壓力就會軟、哪怕其實本來就是自己理虧38
Re: [新聞] 賴清德:要戰獨裁應該去北京天安門台灣總統直選的歷史不算太長, 開放直選後,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九、賴清德這5個人當過總統 這5個人中,李登輝已經過世, 馬英九批賴獨裁, 陳水扁說總統不能干預媒體跟司法,4
Re: [問卦] 山難越來越誇張 人數創新高?最近這波山難特別多,而且都集中在過去這幾天, 主要原因是過去這幾年3月已經很溫暖了, 以致於這些人失去應有戒心 沒有準備因應雪況的裝備,即使天氣預報警告山上可能有雪, 卻沒當一回事4
Re: [新聞] 4月民生電價漲11% 產業5%台電過去幾年沒拿到錢嗎? 許宇甄說提及,我國政府2023年對台電增資1500億元,額外撥補500億元,2024年再次對 台電增資1000億元2
Re: [問卦] 香蕉!香蕉你怎麼了?香蕉!有心調查的人,應該老早就查到相關新聞了 這裡再貼一下 香蕉是草本植物,不耐強風,一旦被強風吹斷,復耕要約1年 這是今年3月的新聞X
Re: [問卦] 死了會噴裝備的遊戲是不是有夠狠噴裝、掉等之類的設定,主要是用在多人線上遊戲, 如果沒有這樣的設計,考量到什麼遊戲都會有一堆狂人,時間多,錢多, 他們很容易運用他們的龐大資源把整個遊戲世界的平衡打亂 平衡性被破壞,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商品價格被破壞,以及等級、裝備的通膨 當通膨(不管是貨幣或等級)太過嚴重,新人很容易就玩不下去3
Re: [新聞] G7外長聲明刪除「一個中國」政策 陳冠廷新聞說「以往」有提到一中政策,我想說這個「以往」到底是多「以往」 所以去整理了一下,先說結論,大概就是: 反對任何一方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現狀,支持台灣實質參與WHO 一中政策只出現在2024年的聲明,但當年強調,這是G7的一貫立場,沒有改變 其實,沒說不代表有變,有說也不代表有變1
Re: [問卦] 如果雙北房子買不起買郊區也是種選擇嗎每個人條件不同,看你願意在哪個地方妥協 我公司就真的有人從東北角每天開國道到台北上班, 其實找那種可以避開最塞車時段的工作,時間未必比搭捷運還要久 但那也要你自己是真的只需要一個地方休息、又不想花幾萬塊租在市中心蝸居 不過買房子看的畢竟是各種條件,3
Re: [新聞] 停車蟑螂出沒 國道服務區尖峰期將限停2小正常人沒人會覺得在國道休息站停4小時是「佔便宜」的吧 更不會有人特地沒事跑去國道休息站停車停到4小時,尤其是通勤族或旅遊、辦事 會停到4小時的,十之八九是跑長程的職業駕駛, 這些人會去停到4小時,大概就是他們沒地方休息, 而且與其多花半小時、一小時重新上下匝道(畢竟內文提到是尖峰或連假等塞車時間)2
Re: [新聞] 經長郭智輝失言道歉 周玉蔻砲轟:不是核心、不被信任、郭智輝當經濟部長,主要是因為台灣想賭在半導體產業上, 所以找郭智輝來當個橋樑,比較好跟產業界對話跟協調 但他是不是最適合的人,不是重點, 因為也許民進黨可能也考慮過其他人(台灣不缺這方面的人), 但也許對方不接受,或怕對方可能不好管5
Re: [新聞] 美國坐擁20萬枚比特幣 川普:永遠不賣這只是川普政府矛盾政策的其中一項 川普一直威脅那些要去美元化的國家等著吃關稅 (雖然關稅對那些已經在去美元化的國家沒什麼太大影響) 不過自己拚命在買加密貨幣的做法,也可能讓美元價值下滑 他提到的加密貨幣很多,但先只談比特幣好了,X
Re: [問卦] 烏克蘭給歐洲撐,美國退出,能撐幾年?嚴謹的調查顯示,從絕對數值看,歐洲給的略多於美國, 如果再考慮援助佔GDP比例,那歐洲給出去的血肉更多 可下載,自己研究 美國那邊,川普喊的數字基本上連美國媒體跟專家自己都不信1
Re: [問卦] 急!痛死了,筋膜炎怎麼辦足底筋膜炎是很常見但也很好處理的症狀, 除了少數真的無法好好照顧的情形, 不然問題一直持續通常是因為患者沒有找到正確的資訊積極處理 無法好好照顧的情形案例: 當兵一年多是我足底筋膜炎最嚴重的時期,1
Re: [問卦] 百元理髮店怎麼越開越多???美容院及髮廊 年 家數 銷售額(千元) 平均(元) 漲幅 CAGR 2013 13,842 16,604,759 1,199,592.47 2014 14,081 17,373,339 1,233,814.29 2.85 2015 14,412 18,089,504 1,255,169.58 1.731
Re: [新聞] 高雄年吸6794萬觀光客成「旅遊最夯縣市凡是跟數據有關的東西,都要先去看他們數字怎麼來的, 魔鬼藏在細節裡 觀光景點這種東西,統計大多數時候都只是推估, 不過隨著科技的演進,我們對觀光景點人次估計可以愈來愈準確6
Re: [問卦] 羅技滑鼠 是不是智商稅?我買最便宜的G102,家裡備一袋微動開關 壽命買最長的那個也沒多少錢 不過還是有風險,G102螺絲太小容易滑牙, 比起可以換微動的滑鼠本體,螺絲壽命更令人擔心 拆裝螺絲時暴力一點可能不可逆了3
Re: [新聞] 寒流南下冷爆「體感低溫-4度」!氣象專家林得恩的統計方法是,計算台北測站14度以下(相當冷氣團)的天數, 該年1月跟前一年的12月一起算,得出低溫天數26天 參考一下我先前的統計 方法差不多,年份定義不同(他的2025年等於我的2024年)7
Re: [問卦] 為何今年突然冒出一堆公民團體?本來民進黨在野時就跟一些公民團體有不錯關係 但這幾年公民團體對民進黨的死忠, 主要還是來自於把公民團體的高層或意見領袖拉進去當官, 這些公民團體私下本來有的互不相識,有的靠著某些中間人在穿針引線 但只要把幾個社運圈人脈夠好的粽子頭拉進去黨部或政府當官,- 台灣的部份先不提,從過去這20年美國的案例, 包括敘利亞、伊斯蘭國、克里米亞、烏克蘭, 我本來就不指望美國會在台海議題上有什麼有嚇阻力的實際作為 單就談美國用什麼來換取中國的什麼什麼讓步這件事, 這個人根本外交談判超外行
3
Re: [新聞] 金磚國家挑戰美元?川普重申:將面臨100%支撐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兩大支柱,一是經濟,二是軍事, 經濟部份,根源是美國藉由其3億人口乘以超高人均消費力撐起來、 比中國還大的內需市場 軍事部份並不只是龐大軍事支出, 而是藉由軍事實力加上安全承諾,所建構出來的盟友圈1
Re: [討論] AI真的可以取代翻譯或作者嗎?這個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因為用AI取代翻譯或作者,根本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在我身邊就有翻譯社、出版者在工作流程中導入AI翻譯, (代表出版者直接跳過翻譯社出多語版本書籍的意思) 當然,他們都是用企業級、甚至自行fine tune後過的模型去操作,2
Re: [問卦] 以前台灣行人過斑馬線 會被叭 有多扯?不只會被叭,綠燈走斑馬線走太慢還會被警察叫去罰站 以前念書時候,放學跟同學一起回家, 在一個個四線道路口等紅燈 當時附近小學也是放學時間, 該小學學生會組成糾察隊、導護隊或交通隊(忘記到底叫什麼了)1
Re: [新聞] 他想一輩子租房!網打臉「20歲租到80歲」買房派跟租屋派之爭先不談,只看基本的財務素養 每月3萬,假設房租1年只升1%,40年=480期 P=30000 r=0.01/12=0.0900833 n=40*12=4805
Re: [問卦] 中國這十年若沒有美國封印 會有多強?中國結合龐大的市場、舉國主義還有華人的勤奮跟服從 在工程跟科技方面的追趕速度無話可說 我在學各種新東西時,也常發現中國網路的分享資源質量俱佳 不過如果要問如果沒有美國封印,中國會多強 不如先問,為何美國要封印中國3
Re: [新聞] 悲傷新年!桃園單親3寶媽「日夜兼2差」跑從統計數據就看得出來,過去5年間, 每年都是下半年開始道路事故件數開始成長,到12月跟1月達到高峰, 2月開始下滑,然後下半年後又開始成長 這跟我實際上路經驗也相符,9
Re: [問卦] 漫畫工會:審預算合理 但不該嘲笑漫畫家笑聲很明顯就是針對文化部長情急之下畫出一個沒有人相信的大餅 所以就是他說的「小野痴人說夢」,如此而已 今天打個比方: 隨便來個東南亞的國家,越南、菲律賓、新加坡, 一個部長在爭取預算時說「給我們100億美元,我們5年打造一個台積電」3
Re: [爆卦] 財政部:發票獎金也被藍白砍了!財政部原編列114年統一發票經費較上年增加35.4萬, 按財政部說法,在野黨想刪掉18.7萬, 實際經費相當於35.4-18.7=16.7,實際預算仍是大幅增加,增額僅小於民國113年 民國 原編列 編列時較上年變動 通過預算 通過減編列 108 114(推估)- 從氣象局資料,歷年台北測站(位置:中正區公園路64號) 測得溫度低於10度的天數如下表, 月份小於5的計入前一年,如2024年5月發生的低溫會計入2023年的冬天 表中可以看出,台北10度以下低溫(相當於寒流定義)的天數波動性很大,但: 一、要到2024年的高峰(1年高達16天)好像愈來愈不可能了
爆
Re: [新聞] 「以為是年終聚餐」吳乃仁餐敘 席間5檢【運動專欄/小記】彭政閔留下難以複製的典範 我就引用這段就好了: 「球場外的恰恰更謹慎,不會輕易參加飯局,就 算跟熟人聚餐,只要席間有陌生人出現,他3
Re: [新聞] 川普威脅丹麥:不賣格陵蘭將面對高額關稅川普現在(不知認真還開玩笑地)把加拿大劃入美國版圖 開要下台的杜魯道玩笑,要加拿大當他們的一個州 然後現在矛頭對準格陵蘭,主要幾個目的 全球暖化下,北極航道的戰略價值 中美對抗下,格陵蘭擁有的稀土的經濟跟安全價值4
Re: [新聞] 童子賢:核能是不排碳電力 可壓低電刪 你引用的主要是地大物博地區的統計, 像Lazard的LCOE其實是美國的數據,不能套用到其他地方, 澳洲的數據也是 即使有統計全球的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