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也許該讓台灣籃球迷重新成為掌舵者了
也許該讓台灣籃球迷重新成為掌舵者了 作者:Luphan 2024/12/15
近年籃壇的分裂與鬥爭連綿不絕,每個主事者都舉著「為了台灣籃球」的大旗,搶著當開車的車長,卻忽略了球迷應有的影響力。也許,是時候重新讓球迷成為掌舵者了。
「人是聰明的,但人群不是」是MIB星際戰警的經典名言,也總不乏例子來印證這句話。群眾的力量乃是強大但容易失控的,運動賽事又何嘗不是如此。望向歐洲足球的觀眾席,戰歌四起、毫無秩序,有時還要出動警力鎮壓。然而當我們再將目光放回台灣的籃球,那熱情的火苗已漸漸熄滅。籃壇的分裂與鬥爭連綿不絕,看個球都能分派系、政治角力,每個主事者都舉著「為了台灣籃球」的大旗,用錢、用權搶著當開車的車長,球迷看個球像是在選黨派一樣。諷刺的是,歷經了這麼多狗屁倒灶後,不可控的球迷力量反而很可能是台灣籃壇現今的唯一解藥。也許該讓球迷重新成為掌舵者了。
當年的P.LEAGUE+的橫空出世,匯聚了輿論與球迷對於職籃的渴望,也許還包含了些許對於SBL長年腐敗帶來的憤怒,因此P.LEAGUE+的成立看似名正言順,很是符合球迷的胃口。又由於百廢待興,大家對於職籃的未來充滿想像,球迷也開始許願薪資透明化、聯盟擴編、新城市等願望,那時人們認為P.LEAGUE+與球迷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的,給了球迷有參與感的假象。
因此當t1的大財團們被拒於門外的時候,部分球迷才意識到事與願違的現實面,當初標榜的People's League並沒有照著People的意願去執行(至少當時輿論都很期待大財團的進場),舵仍是掌握在P.LEAGUE+的元老們手中。只是由於P.LEAGUE+的招牌太具指標性,加上審核新球隊不中立的行為,遠遠不如實際創了第二個職籃聯盟來得招黑。台灣籃球的導火線也許始於P.LEAGUE+,但分裂台灣籃球的臭名,t1可是自願去摘下來的。
再比照t1成立的背景,並沒有顧慮到球迷的聲音,而是財團們的意願。至少筆者很確定在t1成立之前,輿論是不希望再有第二個職籃聯盟的。哪怕成立之初,t1苦口婆心地宣導兩個聯盟對台灣籃球乃是正向發展、良性競爭以避免另一方過於舒適...等等,人們都心照不宣知道這只是安撫群眾的話術,何況筆者實在看不出t1欲朝兩個聯盟共存的方向發展,最終仍是在盡力尋求合併的機會。
最後是距離合併之路最接近的TPBL,可惜其聲望仍是褒貶參半。一來因為熱度已經過了,再者筆者仍覺得這仍舊不是屬於球迷的聯盟。多數球迷應該都希望TPBL象徵合併、爭吵的休止,然而到頭來TPBL這具歷史意義的頭銜仍淪為職籃惡鬥的「某一方」,這真的是球迷期盼的TPBL嗎?為何合併告吹後,仍堅持要用這新形象?若國王、夢想家、攻城獅先加入t1,t1的勢力既能壯大,又可讓TPBL維持在清白的籌備階段,兩方球迷都會齊心等待這已有雛形的新聯盟。那麼,急著要在今年用掉這招牌的是球迷還是球團?新加坡球隊的提案是球迷所期望的還是商場的籌碼?到頭來王文祥的記者會是開給球迷看的還是特定球隊?又為何球迷需要了解球團之間的派系、立場?這個聯盟的決策是依據老闆們的意願還是球迷?
一開始,球迷還會因為 P.LEAGUE+或t1 LEAGUE的立場拆分兩派,在歷經今年暑假的球隊大風吹後,球迷之間立場錯亂,失魂落魄的找不到原先支持的立場,敵人變朋友、朋友轉敵人,才意識到彼此只不過是幫助球團前往應許之地的扛轎人。除了愛在網路上吵架的球迷之外,多數球迷的心都已經撲滅了心中最後一條火苗。這把火本來應該要燃燒在籃球的賽場上,為彼此的球隊相互較勁,到最後不知怎麼地,戰場都轉移到場外的權力遊戲。
根據筆者的觀察,如今已有部分球迷選擇並肩站在一起,站在球團的對立面,立場很明確:看你們要吵到什麼時候,才會正視球迷。可是,台灣球迷帶來的商機有大到能夠大聲說話嗎?
這些財團為台灣籃球所投入的資源,球迷們的財力還真的不足以抗衡,他們也真的為台灣籃球出錢出力,總是一馬當先,貢獻也絕對不落後於球迷。但我們時不時看到會引來負面補強動作、規則改對自己有利的、搶約的...,完全不在意操盤是否會掉粉。球團砸重本的同時,球迷也漸漸的失去了影響力、話語權。沒人進場看球?那就動員集團員工塞滿球場,比起從球迷口袋中賺錢,贏球帶來的企業形象與老闆們的面子似乎更重要。
筆者並不是說公關票不好,筆者過去也曾提過公關票、找巨星都是球團吸引觀眾圈粉的重要第一步。可是球團是否能夠引導這些被邀請來的新球迷,讓他們學會怎麼觀賞籃球?又有哪一區適合新球迷進場體驗?筆者周遭有許多透過公關票進場的圈外人,整場比賽打完連規則都沒看懂,更別提要支持誰。主持人面紅耳赤的喊著防守,對於不在乎勝負的他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充其量只是幫忙打腫臉充胖子的小卒一枚。回過頭來看,台灣各球團發公關票是為了「面子」還是為了「發展潛在球迷」?若是後者,還請原諒筆者沒看出成效。
職籃發展成這局面,猶如困在流沙之中,已漸漸沒有力氣掙脫聲望下沉的趨勢,無論是財團還是球迷,都已經為了這環境犧牲不小了。筆者前文提到球迷影響力不夠,但...票價已經很難再高了、周邊商品帶來的商機亦有限。還能怎麼要求球迷再發揮他們的消費力?對於財團來說,他們每年花著大把大把的鈔票,賠了本的撐起這個得來不易的舞台。既然花了這麼多錢,又註定無法僅靠球迷養活球隊,那拿個冠軍、贏個企業形象不為過吧?為此大家爭鋒相對,台灣籃球的環境被炸的七零八落,炸到彼此也開始沒力了。
那怎麼解?一來當然得求合併,過去筆者也曾試著相信兩個聯盟良性競爭的未來,但現在看來圈內沒人在思索這種可能了。只怕現在合併已不夠衝擊了,無論是TPBL還是P.LEAGUE誰併誰,都已經沒這麼多的新鮮感了。當然啦,筆者更不希望又要再創一個合併後的新聯盟,不停洗刷球迷的印象。
無論最後誰合併誰,筆者認為所有球團都需要一齊發表一封對球迷的道歉信,球迷才不希望搞什麼小圈圈,不希望就幾個少數球隊如釘子戶般死不肯妥協,更不希望鬧分裂。職籃是球迷期盼下的產物,不是拿來模擬NBA的玩具,更不是一個不合意就要再創一個新聯盟,有能力這樣玩不代表球迷喜歡這齣鬧劇。
讓球迷重新成為掌舵者,並不是謙卑、發問卷、聆聽球迷聲音這麼簡單,這種事每個球隊、每個聯盟都知道要做。不是要把球迷當父母疼,而是要讓球迷有存在的意義。講個殘酷一點的:財團能不能接受讓球迷左右他們的生死權?經營不出球迷、無法撐起商業規模就被淘汰,或者下二軍,而不是經營不出球迷就找別的聯盟寄生、又或運用自身資源動員撐場面(畢竟每次的動員都是在否定球迷、強調財團的影響力),與其聯盟自己創節目喬裝成自媒體,還不如直接將麥克風、資源提供給球迷、自媒體。
反過來說,若球團與聯盟願意重新讓球迷扮演一定的角色,球迷也最好得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如果真有一個以台灣球迷市場為主的聯盟,它不太可能請的到 Derrick Rose、它可能沒辦法每場比賽都有貴賓,甚至也許可能球場旁邊是紙板廣告而不是LED看板、規則一個沒處理好,單週MVP也會被拿來笑話。但筆者相信目前看職籃的球迷仍是可以撐起一個親和力十足的市場,也許等到球迷基數慢慢穩定後,財團的進場才會更合時宜?
球迷及球團之間既是消費供給關係,同時也隱性的在爭奪台灣籃球未來的走向。誰來引導才能闢出新的未來?筆者不好說。望向世界幾個主流的籃球聯盟,球迷也僅僅是消費者,並沒有扮演什麼「角色」,但這五年下來,什麼行為能吸粉、什麼行為會掉粉,邏輯與輪廓已漸漸明朗,也許在台灣玩職籃,就得走較沒人走過的路。迄今為止,球迷目前多半是被動接受職籃走向的,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能掌舵了,也許該是重視他們的時候了。
P.S 台灣職籃弄得烏煙瘴氣當然不光是財團之間的爭紛,自然也有球員自損形象、比賽內容不好看等問題,但並非此文章的主題,故不另外探討。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6346
--
爆
[閒聊] 黑人 感覺來真的要做好職籃了SBL在沒改變真的只能淪為p.league+的農場了 甚至幾年後消失了,在過去SBL總是認為辦在爛 還是籃球最高殿堂, 所以隨便辦 辦到球迷都沒了 正港的職業職籃,為台灣籃球史 拉開新的階段囉53
[討論] 黑人陳建州會刺激中職成長嗎?中職這幾年球團進步頗多 包括球場和球員薪資部分 但老實說聯盟八股味還是頗重 包括球的彈性 和裁判問題一直沒有處理好 最近陳建州籌備的職籃也準備開打 準備半年 吸睛程度越來越高 可能也是陳建州的關係 新聞媒體開始追逐新聯盟 只能說陳建州的公關程度確實厲害45
[閒聊] 沒人覺得聯盟互鬥會搞垮台灣職籃發展?版上很多人對多聯盟的成立抱持樂觀或正面態度 認為良性競爭沒差、最多以後再合併成一聯盟沒差 像當初的中職和TML 但我持比較悲觀態度 認為台灣不該出現超過一個職業籃球聯盟 原因很簡單 台灣市場小且人民看球風氣不像歐美國家那麼狂熱 到何時很可能出現33
[專欄] 已有PLG還有SBL,談T1在台灣籃壇的定位與《T1 League》已有PLG還有SBL,談T1在台灣籃壇的定位與存在意義 運動視界 2022/08/15 作者:爪迷傑森 打從T1 League成立以來,就一直不斷受到外界與球迷的批評與質疑聲音,從一開始的是15
[閒聊] 籃球摸骨EP36 DJ林志彥-跨時代職籃見證者各位常到現場看籃球的球迷們 對於場邊DJ志彥的聲音肯定是不陌生 總是出沒於各大球賽和運動活動的志彥哥 最早接觸的賽事其實是中華職棒!22
[專欄] 新聯盟的起手勢 讓球迷感受到的不是期待WOWSight 「20年磨一劍!」這是4年前,PLG前執行長陳建州為了PLG成立,喊出的響亮口號,當時有4支球隊響應號召,決定投身新的職業聯盟,回顧4年前,這4支球隊對未來有滿滿的不確定,更別忘了,還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風險,但他們毅然投身新聯盟,並得到了成功,為什麼?也許是「黃金世代」的號召力,也許是屬地主義的影響,但其實最重要的,是球迷的期待。 球迷期待一個籃球職業聯盟的誕生! PLG的成功,帶動了台灣籃壇的榮景,如今兩個職業聯盟共11支球隊,再度喊出要成立新聯盟的目標,他們說,這是為了回應球迷的期待,他們說,這是希望讓更多的對戰組合可以出現,有更精彩的球員對抗可以欣賞。 但新聯盟的起手式,卻讓球迷感受到的不是期待!16
[專欄] SBL真沒票房? 從九太用心經營主題週說起by 安迪 2021年04月12日 相隔 20 年,台灣全新的職業籃球聯盟 P.League+,在各界的引頸期盼下終於成立,以「 主客場制」作為經營方針打造的商業模式、多變的行銷手段,讓台灣籃球開始有了不一樣 的面貌,許多球迷也用行動進場支持,證明台灣籃球產業發展並非沒有市場。 相較於 P.League 的人聲鼎沸,隔壁棚的 SBL 就顯得黯淡許多,球賽的關注度不但直線
42
[問題] 這季進場的動力是什麼啊?26
[討論] 台新高層嗆聲影片來囉21
Re: [討論] 我們看的真的是「職業籃球」嗎?17
[情報] 昨日 TPBL 進場人數61
[討論] 今天戰神對特攻觀眾席亮點...12
Re: [討論] 攻城獅到底怎麼了?39
[BOX ] 24-25 TPBL 特攻 91:98 戰神12
[討論] 布依德去領航猿是不是更舒適8
Re: [新聞] PLG/領航猿輕取勇士穩居龍頭 盧峻翔:40
[BOX ] 2024-25 PLG例行賽 勇士 100:115 領航猿55
[討論] GM冠名ig 被台新關切45
[情報] 今日謝亞軒20
[討論] 台新戰神黃萬隆與陳老師在同一個鏡頭3
[情報] 今日旅外球員表現(12/14)☆陳薇安★3
Re: [問題] 這季進場的動力是什麼啊?6
[乳摸] 艾迪 FB - Terry Larrier將來台打球32
[情報] TPBL/PLG戰績表 (2024/12/14)6
[討論] 台灣籃球跟NBA的差異25
[情報] 今日羅賓森1
[情報]今日UBA(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