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遊記] 鹿港老街周邊:民俗文物館.桂花巷.龍山寺

看板ChangHua標題[遊記] 鹿港老街周邊:民俗文物館.桂花巷.龍山寺作者
yeszftz
(實在有夠氣質的)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

無音樂圖文~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21/02/LuKang2.html


Jan, 2, 2021


接續上一篇:走一趟,沒有人的鹿港老街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21/02/LuKang1.html
繼續介紹今天讓我愛上鹿港的另一個原因:鹿港民俗文物館
除了館藏豐富、建物優美、超好外拍的民俗文物館外
鹿港還有不少景點我們也都很喜歡,也值得順遊
這篇一起介紹,包含民俗文物館、桂花巷藝術村、鹿港龍山寺
以及老街不能沒有的吃吃喝喝:阿振肉包、林家肉圓、蔡家麵線糊、和怡古齋的麵茶


● 桂花巷藝術村
藝術村位於鹿港公會堂與鹿港郵局之間,
這個位置早年是沙洲,是漁民捕魚後作業的地方,稱為「烏魚寮」
日治時期,這裡被填平並興建日式宿舍群
2009年這裡翻新、重整,作為藝術家的工作室,民眾也可來此體驗
優雅的街道氛圍,也成為鹿港優秀的外拍景點之一

和鹿港老街一樣,這裡開門之後應該也是擠爆吧
想看到最乾淨簡單的藝術村,就當隻早起的鳥兒,鹿港不會虧待你的
但這段時間不知道在推什麼活動,街道上方掛了一整排小風車,風吹來框啷啷的
雖說繽紛了這條街,我卻覺得略顯花俏,比較期待原有的單純

我們在店家開門前就到了,
接下來去鹿港老街、其他景點實在太好玩,沒機會再回來接受鹿港藝術的薰陶
不過典雅的日式建築、充滿詩意的街道,已經讓人留下了很棒的印象!


● 鹿港龍山寺
講到鹿港,我比較直覺是聯想到天后宮
這趟來此才發現也有龍山寺(非常孤陋寡聞,對不起)
台灣有五間龍山寺,分別位於淡水、萬華、鹿港、台南、鳳山
相傳鹿港的龍山寺,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永曆,但到雍正後才比較有正式記載
乾隆五十一年才遷至現在的位置

現在鹿港龍山寺的樣子,大致是道光、咸豐年間修復成的
寺廟規模大、格局完整、雕刻精緻,是台灣傳統建築的代表之一
我第一眼近看龍山寺的大門時(正確說法是五門殿)
對顏色的斑駁脫落有些驚訝與失望
但老公說古蹟明明就應該要這樣,太光鮮亮麗就明顯是後來塗的啦
真是非常有道理,我也越來越喜歡這樣恰到好處的舊,彷彿訴說著兩百多年的鹿港變遷

鹿港龍山寺的規模宏大,寬34公尺、長將近160公尺,佔地一千多坪,
為三進二院的格局,由入口開始依序為山門、五門殿、正殿、後殿,
每進一處都有嶄新世界的感覺,有更多精巧的雕刻與富麗堂皇的設計
我很喜歡正殿旁的廊道
八角形的門非常有古意,整齊的紅燈籠及木門散發著莊嚴的氣息

正殿屋頂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近12公尺高,總共使用52根柱子,
是台灣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多柱子的廟宇之一
正殿前方遊客眾多,難以好好欣賞全貌
繞到背面反而能在寧靜氛圍下,好好欣賞這塊鹿港藝術瑰寶

龍山寺的藝術價值很高,兩百多年來的故事也是厚厚一本
兩旁的廂廊展示著寺廟的沿革,官方網站也有很詳細的介紹
http://www.lungshan-temple.org.tw/index.php
到鹿港玩,一定要找間歷史悠久的廟宇好好認識一下


● 丁家大宅
這間其實是我們前往民俗文物館時,中途路過的古厝
鹿港就是這樣,在街上散散步就能路過頗有韻味的古厝
鹿港丁家的開台祖,於道光年間從泉州渡海來台,是鹿港重要的經商家族
但丁家大宅的興建要到光緒年間,丁家子孫中了進士後,才在彰鹿路老街上建立這間宅院這是一坎一落的長型宅院,建築格局罕見
從彰鹿路的店面開始,經過深井、照廳、中井、大廳等區域,非常狹長

一百多年的房子維護實屬不易,丁家卻做了很好的模範
這座縣定古蹟開放自由參觀、還有公共廁所
雖然內部沒有太多介紹,卻讓人一窺百年前最真實的鹿港風情


● 鹿港民俗文物館
終於要來到我最喜歡的地方了
也是消磨我們今天大半天時光、害我們來不及去天后宮的兇手:民俗文物館
這個俗氣的名字,我們在行程規劃時並沒有列入必訪景點
而且要收門票130元,也讓小羊在門口躊躇不前,開始滑手機查評價XDD
好在網友沒騙人,google出來一片好評,立刻買票進場!

鹿港民俗文物館其實是辜顯榮的舊居,
鹿港辜家是台灣的五大家族之一,由辜顯榮先生開啟榮耀的篇章,
這幢舊居可分為東西合璧的兩部份,
一為民國初年所建之巴洛克式的洋樓、一為清末留下的閩式傳統建築「古風樓」
說大不大,認真參觀完竟然也花了我們兩三個小時

相較於西式建築,我更愛古色古香的東方風格
一進園區,我們馬上往漂亮的古風樓前進
首先經過厚生藥局,一個很日本風味的名字
藥局一樓是簡單咖啡廳,門票可抵部份飲料金額
坐在這裡喝茶,宛如走進一幅江南畫,優美閒適
厚生藥局二樓現在依然展示著從前的藥方
西藥、中藥都有,讓人認識一百年前的醫療狀況

館內展覽非常豐富,古風樓內就呈現了百年前大家族的富裕生活
開放參觀的空間與擺設包括廚房、帳房、翁姑房、結婚禮堂、起居室、育嬰房等
但民俗文物館內部皆不能拍照,參觀時得認真點XD
還好外部空間可盡情拍,
這裡各種角度都超適合外拍的,不給拍照就太說不過去了~~~

當地人稱這座洋樓為「大和厝」
這裡也設有好幾個展廳,館藏文物數量更是讓人眼花撩亂
包括各種清末民初的仕紳服飾、婦女服飾、錢幣、書法繪畫、瓷器茶杯
而辜家的主臥房、家具、迎賓室等也都開放參觀

總而言之,我滿推薦這座民俗文物館,
可以認識鹿港的興衰、辜家的興起、百年前的點點滴滴;
對這些沒興趣的話,可以去拍景、拍人,隨便拍都很好看
可謂一個超級多功能的景點!


● 怡古齋麵茶
來到鹿港之前,我們並沒有認真找當地要吃什麼代表性食物
倒是在一大早走訪鹿港老街、欣賞完全沒開的店家時,注意到一間特別花俏的門面
有遊客在此駐足,研究牆上的開店時間,
才讓我發現原來這是間「好像有點名」的餐廳
下午人潮湧入後,我們又回到此地,決定品嘗一下大排長龍的「麵茶」是什麼東西

店裡客人非常多,但我們超幸運,走進去竟然剛好有空位
老闆的爸爸是捏麵人大師施教鏞,當時正在店裡手舞足蹈、唱作俱佳

怡古齋人文茶館的特色,便是將傳統熱麵茶來點變化
變成冰冰的麵茶剉冰、冰麵茶等,在四季如夏的中部,好像更適合一些
我們熱的冰的各點一碗,雖然量不多,但濃稠的麵茶飽足感非常強烈


● 林家肉圓、蔡家麵線糊
有喝當然也要有吃,我們走到鹿港第一市場附近
這裡小吃超級多,看得琳瑯滿目、選擇困難
不過,我因為很喜歡吃肉圓,加上一路上看到好幾家「麵線糊」
對這種食物滿有興趣的
看到肉圓 + 麵線糊一起吃的路邊攤,想都不想就坐下來啦

其實這是兩家店啦,但點兩邊一起吃是很正常的吃法^^llll
不管是Q彈有嚼勁的肉圓、還是又香又濃郁的麵線糊,都讓小羊直接愛上鹿港小吃!
雖然人很多,但大家吃東西速度很快,消長很快,稍微站一下、很容易有位子的


雖然我不是第一次來鹿港
玩得這麼盡興、深入倒是第一次
一整天下來,最深刻的,當然還是早晨清靜的鹿港老街
靜靜的,彷彿聽得見百年前的繁華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20.4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yeszftz (59.115.120.47 臺灣), 02/18/2021 21:50:34

taipoo02/19 03:07照片拍得很美

VIATOR02/20 20:48很不錯

frankhsieh02/25 10:28藝術村謝謝您的建議 我們之後辦燈飾活動會再多參考

frankhsieh02/25 10:28各方的意見 來提升桂花巷藝術村的旅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