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德國教職心得

看板AfterPhD標題[心得] 德國教職心得作者
ppo
(我比法國更浪漫)
時間推噓28 推:28 噓:0 →:9

上一次心得文是2015年在PhD版上分享在德國念博士班的心得。當時雖然還沒畢業,但卻已經找到博後的我在文末承諾要寫博後心得文。但是,也就是這個但是,去法國工作了18個月後又回了德國,每天都忙(著玩)到不可開交,最後也沒如承諾寫上心得,現在在德國拿到傅斯年校長母校(文後簡稱母校校長的母校)的tenure-track教職後決定誠心懺悔,撰寫心路歷程回饋板友。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我的研究生涯很順遂,2011念博士,2015畢業,歷時3年又11個月算是破了我博班老闆的紀錄,2015的10月15號在北德口試,18號就把全身家當搬到南法,19號就開始全新的工作直到2017的三月底,2017的愚人節回德國開工,2019九月當上
Independent group leader,2020九月預計去母校校長的母校任教,如此的無縫接軌簡直就是超順。

可是每次我都得澄清不是我運氣特別好,只是我比較早開始準備而已。2009開始念碩士的那天我就積極尋找年博士的機會(請見PhD板2015的心得文),念博班時就確定自己的
dream job就是教職,所以就開始向博班老闆與各個認識的PI打聽當教授的條件, 2014年中看到畢業曙光的那瞬間前我依著這個條件準備自己該去的博後實驗室,主動聯絡對方,2015三月面試,10月上工。在法國前我就知道我會回德國,所以德國的position其實也找好了,簽了合約之前我就講好我會立刻留職停薪讓我繼續留在法國,直到德國實驗室不願讓我繼續這樣搞下去的那天為止。原本想在法國待上兩年的,最後也只待了18個月。回到德國後我就開始準備自己讓自己拿滿當教授的條件。其實很簡單,就是三項:1)
publications, 2) grants and 3) teaching。第一項最簡單,第二項則是必須,第三項就是王牌。我也是因為這三點齊備,才在2019年拿(擊)到(敗)新(我)的職(同)缺(學)。

(好在他今年拿到荷蘭知名大學的助理教授教職了,阿彌陀佛)。

早早開始設定目標準備自己的代價就是,我在德國朋友眼中就徹徹底底的成為一個會成為教授的nerd。某些程度上應該也是棄了很多人生的其他可能性。接下來進入正題,就是如何申請母校校長的母校教職的故事了。按照時間來講好了。

2018.11.22: 申請截止。這時我完全不知道,所以我也沒申請。

2018.12.20: 母校校長的母校決定延長申請到2019.01.11

2018.12.22: 母校校長的母校有人寄信問我博士班老闆有沒有認識能申請這個職缺的人,我博士班老闆推薦了我。23號我才剛下飛機準備開始度假就收到email問我要不要申請了。於是度假也泡湯了都在準備申請的東西。

2019.01.10: 申請文件以一個PDF檔寄出,完全無紙本,也不用推薦函,非常方便。

2019.01.12: 收到感謝函,說明申請已收到。

2019.02.01: 評選委員決定邀請演講名單。

2019.02.24: 線上公布邀請函會盡快寄出。然後就開始了我瘋狂的焦慮與等待。

2019.03.11: 終於收到邀請函了,2019.05.09去面試。我在10號的晚上想說都已經過了兩個多禮拜了都沒收到我肯定不會被邀請,心情差到喝了半罐whisky然後倒在家裡地上滾動大哭把我家人嚇死了。

2019.03.13: 寄出任職學校新職缺Indipendent group leader的申請表。

2019.04.11: Indipendent group leader面試,當天晚上就接到通知通過。

2019.05.09: 英文學術演講25分鐘,德文試教指定一個主題20分鐘。這兩個部分我都在4月23與5月7號兩天於自己的研究所中公開試講了兩次。這個經驗給了我很多修正與改進的機會。強烈建議申請者至少兩次正式試講。

當天我有遇到我前面的那位申請者,是剛好某次開會認識的,所以客套交談了幾句。我在結束後有問主席可否讓我知道受邀者名單,主席說不行,但是我卻陰錯陽差的看到了受邀者名單10秒,發現有六位,歷時三個半天,第一位肯定是砲灰,第二位很強但是領域不符,第三位我認識,我是第四位,第五位已經是教授而且很強(我知道他同時有申請其他學校的教職),第六位只有10秒看名單來不及記名字無法去google,只記得學校。試教後有一輪雙方互相問問題的時間,差不多30分鐘,全程德文,最難以回答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我才這麼年輕,畢業不到四年,怎麼能勝任教職,好險我4月那個group leader的面試過了,就用這點來回(搪)應(塞)。但其實我當時手上已經有兩個DFG的grants,一個將近20萬是co-PI,另一個17萬是PI,也正在準備另一個叫做Emmy-Noether Programm的計畫(等會兒會解釋)。有當計劃主持人的經驗,才是真正有當教授資格的證明。第二個困難的問題是關於性別平等和diversity management的問題,我自己覺得我的回答相當糟糕,後來結束後有特別去惡補一下。BTW,我通常都睡得很好,但是我知道有時候我會因為這種大事而在前一天晚上睡不著影響第二天的表現,所以我08號晚上大概八點半就吃了半顆安眠藥,九點就上床了。

面試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漫長的等待之後還是漫長的等待……..等待到2020.01.28.

當然這期間我也不是閒著,而是準備德國DFG的Emmy-Noether Programm。這個計畫類似台灣的玉山青年學者(還是哥倫布?還是愛因斯坦?我搞不太清楚),是一個為期六年的計畫,總額可以高達兩百萬歐元,其中包括自己的薪水,博士班學生的薪水,以及研究計畫的耗材與儀器。這個計劃要唯一的限制是要在博士班畢業四年內提,而且尚未拿到W2以上的教職(德國教授分W1, W2, W3)。我是真的在2019.10.14滿四年的前一天丟出去了。原本要在2019.10.03丟出去的,因為那是我來歐洲滿十周年的紀念日,但後來真的來不及所以又延了十天。拿到這個計畫的人有80%最後都會拿到世界各地的教職。這個計畫我從2012年第一次聽說時就在考慮了,而我去南法做博後也是為了滿足能夠申請這個計畫的條件(要有足夠的international connection)。計劃內容則是在2016就開始不斷地醞釀,前前後後有了四五個不同的方向,最後在2017年底確定方向,開始蒐集資料與規劃細節,2019年初開始斷斷續續的寫與改,整個2019的八月甚麼事都沒做就在寫這個計畫,九月初初稿訂了之後給幾個能信賴的師長看徵詢意見,之後又改了一輪,第二版定案後拿給學校研究部的人員看,他們雖然在計畫內容上無法提供具體意見,但是在呈現的形式,財務規劃,以及整體架構上都給了非常非常實在且具體的建議,的確讓整個計畫在呈現上變得更成熟更為清晰。總之我預計把這個在2019.10.14號當天投出去前再從頭到尾看過一遍小修一遍,結果13號晚上完全睡不著(太小看submit一百五十萬歐元計畫的這件事了,不像去母校校長的母校面試前一樣有吃半顆安眠藥),14號當天幾乎是在半睡半醒中把計畫看過去,最後在整個暈眩中把事後發現還有些編輯上小瑕疵的計畫給丟出去了。

現在繼續講母校校長的母校教職的事。

2020.01.28: 在我出門開(渡)會(假)前的傍晚從一個不認識的email來了一封名為“
Professor“的信,原本以為是垃圾郵件就要刪了,結果發現事母校校長的母校的院長來
信說恭喜你上了。於是我整個人呆了大概五分鐘不知道該說甚麼。高興了一陣子,就放心的出門去開(渡)會(假)三個禮拜了。二月中回來之後,家裡信箱內躺著從母校校長的母校的offer,由市長親自簽名,感覺真是奇妙。但是在確認3月31號與校長談條件後,才是與校方交戰重頭戲的開始。在與校長談條件之前需要準備兩份文件。一份是我我在研究與教學上的計畫,根據這個計畫仔細列出我需要多少人力空間與財力支援。第二份則是我對薪水的期待。德國教授的底薪是法律規定的,但是彈性薪資的部分就有很多可以談的,從零到數千歐都有可能。

2020.02.25: 再度拜訪母校校長的母校,與學院院長與研究所的所長詢問學校狀況,根據討論的結果規劃第一份文件的內容。第二份完全是我與校長的事,院方完全不參與。這天與院長談完後又和許多研究所內部的教授聊了天,並參觀學校的設備儀器。

2020.03.11: 德國DFG通知我Emmy Noether Programm的計畫過了第一階段,5月需要去給一個10分鐘的talk,然後由學門委員會(大概有10多人)決定。但是DFG說我若接受教職,就無法拿Emmy Noether。這對我來說當然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兩個都是準備了這麼久的東西都快要拿到了結果卻不能都要,我跟DFG承辦人員通電話時我跟她說我都快哭了,她很冷靜的回我:你有選擇的權利有甚麼好哭的。真是徹底展現了德國女性的強悍。難過了一陣子之後,轉念一想,這也許反倒會是我在31號與母校校長的母校的校長談判的額外籌碼。於是把>第一份文件內容再重新包裝,並詳細列了兩者間的差異,最後果然在31號靠這個策略在談判中得到了不錯的結果。

2020.04.12: 收到談判結果的正式文件。在這個月當中,其實還發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心境也是上上下下,聽了很多朋友的意見,把這個話題正的反的都不知道談了幾百次了。2020.04.14正式回函(一樣用Email搞定)接受教職,預計今年九月到校服務。這件歷時將近一年半的事情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結論

再次重申這一切會如此順利真的是因為我很早開始思考未來要做甚麼,需要甚麼條件,並努力讓自己去滿足這些條件。準備好自己加上一些運氣(當然我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多方嘗試,慢慢就能看到結果。這大概應該就是我的性格。畢竟我對deadline的態度就是,我給自己的deadline就是對方給我的deadline的前兩個禮拜。最後,身為AfterPhD的忠實板友我要感謝各位板友長期以來的各種資訊,沒有這些,我走不到這一步。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7.8.36.65 (德國)
PTT 網址

Altair04/20 21:50恭喜!!!!

Altair04/20 21:50p.s.暢銷書《Good Luck》認為幸運不是運氣 而是自己創造的

ampicillin04/20 22:18恭喜!!厲害厲害!

virginiaa04/20 22:21強者我學長~ 傳奇般的ppo~

sungress04/20 23:06真的好強! 恭喜! 這些結果都是努力來的!

settledown04/20 23:15謝謝分享,恭喜喔!

geo04/20 23:21好強(指各項長期準備),感謝分享!

uglykidwen04/21 01:58恭喜,但是這麼順利應該也是原 po學術能力超強,另外

uglykidwen04/21 01:58我還是覺得教職工作還是跟運氣有一點關係,因為看到一

uglykidwen04/21 01:58些很厲害的人,真的只是領域沒開缺,在某些時間流浪了

uglykidwen04/21 01:58一段時間

bmka04/21 03:30

apporience04/21 03:37太猛了!

Victory204/21 04:03強!恭喜!

Qyi04/21 07:19恭喜學長!

hyperyoujo04/21 08:26我隨便看看前半段而已,我覺得不用強調不是運氣好,

hyperyoujo04/21 08:26很多人比你更努力還是沒你過得好

hyperyoujo04/21 08:28隨便舉例,今年疫情就讓很多人要自費唸博了,那些學

hyperyoujo04/21 08:28生做再多事前準備也沒可能預期到全球疫情

hyperyoujo04/21 08:31只看前半段,我覺得你的文章就充分反映出你的經歷很

hyperyoujo04/21 08:31順遂

hyperyoujo04/21 08:32還是恭喜你但希望你不要用這種心態指導學生

cjws8029304/21 10:24努力本來就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原po想強調的是除了運

cjws8029304/21 10:25氣以外,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吧

Palpatine04/21 15:17今年還有倒楣鬼到手的offer被withdraw的勒

tainanuser04/21 18:04厲害! 祝福您開始一條新的道路。

HAKUKE04/21 19:36謝謝分享 運氣也是給準備好的人

qkenny04/22 00:08恭喜!

doramay04/22 01:24恭喜

Callister04/22 02:24恭喜

ebv04/22 10:44以前念書時都覺得旅德的老師很強! 恭喜了~~

mypray04/22 10:57恭喜!萬全準備才有機會畢其功於一役。

Epsilon04/22 13:24恭喜!

NBL12304/22 15:35推 找教職有時候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但也要自己準備好

SINOLOGY04/28 07:57想要教職就要超前布署, 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工作, 真的

tbniche04/28 22:11恭喜!!

hvincent05/10 14:18真的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