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木耳時隔十多年再換了neumann kh120 a

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閒聊] 木耳時隔十多年再換了neumann kh120 a作者
carstenan
(carstenan)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40

※ 引述《kagayama (dCM/dy)》之銘言:
: 會不會人家說的低音駐波問題?但是我聽鬼太鼓該有的迴盪漣音也有聽到呀?
: "換器材之後聽起來像是不同一首歌的感覺"。

恭喜入手 KH120, 從Foxtex到Neumann, 一定會重新對所有音樂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預算許可, 可以找一下 10年以內的中高階錄音介面/DAC
例如 Lavry Blue/Gold, CraneSong Avocet/Solaris, Lynx Aurora, Forssell MDAC2,
Prismsound Dream, MetricHalo LIO/ULN, Mytek 192以上 ...
這些介面本身的雜訊指標不見得特別出色, 但可以很精確傳神的表達
藝人和後製者的想法主張

: 在一些歌曲的某些曲段上面重新聽到,代表KH120A也是能夠達到和PM0.5一樣的低音量。: 有隻喇叭是靠近牆角的差異,調了半天最終也還是維持兩隻一樣的設定。
: 電玩電影方面能在部份音效上察覺到低音有小一些

低音和環境是需要調整的, 推薦花小錢買一個 Dayton IMM6 手機麥克風
這種小麥克風當然不會太精準,但調整環境頻響已經綽綽有餘
可以搭配撥放軟體 (很多撥放軟體都有搭配一定程度的參數化EQ)
當然每個人調整頻譜的方式不同, 我提供我的幾個手法供參考
1. 先用 IMM 分別量 [1]高音單體前5cm, [2]聆聽位置耳朵處, 兩位置頻譜
2. 找出頻譜特別凸出 (>周圍能量 5dB的位置), 把 Peaks 用EQ 拉低
但調整不要超過 6dB
3. [Optional Low Boost] 100Hz 以下拉高 EQ, 直到頻譜顯示 50-100Hz 高出平均 3~6dB3. [Optional 高音不刺] 15kHz 以上全部用 EQ 削弱, 切掉也可
4. 頻譜上的凹陷部分, 不需要調整, 除非凹陷頻率範圍很寬,不然對聽感直接影響不大

KH120 本身是處於上個世代的產品,當然現在買是很有 CP值
但缺點是頻率響應的能力不像這一代 DSP 產品線這麼精確方便
但在 +/-6dB 範圍內, 在前端小調整一下 EQ, 可以讓聆聽感比較順

: 現在麻煩的是雖然當初預設車上環境不好,沒打算多花錢只按PM0.5差不多的價位下去: 換掉車上原廠的單薄塑膠玩具喇叭,就這樣聽了快將近三年當初弄完靠著EQ調整還
: 覺得好像不仔細靜下心聽感覺和PM0.5也差不到太多,
: 現在也開始覺得不管怎麼調整好像都不對勁,回想以前開老車從來沒覺得聽起來不夠好,: 真正是由儉入奢易啊...

車用音響要提升,有一定的天花板
因為車內反射環境, 電池供電, 安全, 空間, 油耗等因素
都會大幅限制你的高低音兩端喇叭能力, 還有擴大機選擇
(車用的喇叭/擴大機廠牌大部分跟家用系統都不同, 而且不建議自己 DIY)
不換新車的前提, 花個5~20萬, 也頂多對齊現在 Neumann 120 水準而已
比較經濟的做法, 是換一個音響主機+前座高音/低音喇叭組
然後加一下隔音

如果你的車子空間和馬力都很充裕, 可以考慮加個後車箱重低音和升級發電機
可以搜尋參考一下 DLS 車用喇叭的心得文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36.143 (臺灣)
PTT 網址

djboy02/25 19:47好文,推

kagayama02/25 20:55推推,現在暫時滿足了,等下次忽然覺得不對勁,倒是可

kagayama02/25 20:55以按您的建議嘗試先不掉喇叭來挽救看看(笑)車上當初

kagayama02/25 20:55就是看了下隨便都是幾十萬,才想說換個morel便宜款配自

kagayama02/25 20:55己搞的安卓車機eq調起來加減聽,結果換了kh120a之後沒

kagayama02/25 20:55想到又給自己挖了個坑Orz

kagayama02/25 20:56

kagayama02/25 20:59我補

majinausaku02/25 22:45用到mastering等級的介面會不會有點overkill?

yys31002/25 23:13音樂工作的東西是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吧

kevin897302/26 02:36不會啊 母帶級的介面很多解析度跟還原度都屌打一堆hifi

kevin897302/26 02:36等級的DAC

fullout02/26 12:38

fullout02/26 16:17另推推薦的dac/錄音介面清單,錄音介面不熟,dac 只有看

fullout02/26 16:17過mytek(有點年紀了),其它型號、品牌goo了一下好像較

fullout02/26 16:17少有中文討論資訊。反而看兩版比較有文章討論的 adi-2 和

fullout02/26 16:17 Benchmark DAC3不在清單內,是相比有什麼不足之處嗎?正

fullout02/26 16:17在慢慢研究訊源處理的相關設備,想往能體會後製和創作者

fullout02/26 16:17想法方向升級。

kevin897302/26 16:48回f大 rme解析度很棒 拿來接喇叭是可以的 可是耳機的

kevin897302/26 16:48推力有點低就是了 另外就是rme在轉換聲音時那種偏乾淨

kevin897302/26 16:48的感覺自己喜不喜歡了

fullout02/26 17:07感謝樓上k大對rme品牌解說~~剛好我也換ac線了,只好找

fullout02/26 17:07其他非線電產品,不然rme非常適合我,當初換線前還猶豫一

fullout02/26 17:07陣。現在收二手mytek又有點不確定還能使用多久,十萬內可

fullout02/26 17:07參考的就是dac3,所以看到c大一系列較少有代理的清單品牌

fullout02/26 17:07不免好奇起來。

Garrys02/26 18:13adi2就是穩又好脫手

majinausaku02/26 19:14其實我覺得母帶用的錄音介面很好,本身是聲音工作者

majinausaku02/26 19:14,也是用RME直推KH80和耳機,只是覺得一般工作用的

majinausaku02/26 19:14介面如UCX、UAD Apollo Twin、Apogee Quartet等音質

majinausaku02/26 19:14解析也都很棒,也可以考慮。

carstenan02/26 19:39RME很棒也是我現在主力,但其強項是功能/軟體/穩定

carstenan02/26 19:39這跟車子有點像,會買介面的每個人都有心中理想品牌

carstenan02/26 19:40就我個人聽過經驗,這些牌高階確實和RME/benchmark有差

carstenan02/26 19:41我推薦理由是:這些5~15年產品,當年都在5~10kUSD之上

carstenan02/26 19:42但現在已經落入凡塵,二手可在1~1.5kUSD撿到

carstenan02/26 19:42可逛逛 ebay, gearslutz(gearspace)

carstenan02/26 19:44有些高級貨,一接上去就會知道這是使用不同燃料的車子

carstenan02/26 19:48我之前使用 Forssell MADA,但改玩主動分音需要FX/多路

carstenan02/26 19:49所以改用RME UFX,但聲音就純DA來說有點小降級

carstenan02/26 19:53但每個品牌都有設計強項,只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carstenan02/26 19:54然後自己在聽音樂或工作的時候,不受到阻礙,這就夠了

carstenan02/26 19:59有興趣的話,我的Forssell MADA現在躺在架子上,可來PK

fullout02/26 20:09大感謝回覆~pk 倒不用(汗,現在設備還是弱弱的入門,正

fullout02/26 20:09在儲備下一階要跳的地方而已,只是想一步到位,看大大的

fullout02/26 20:09清單突然多了好多選擇,好像有得慢慢挖了!

fullout02/26 20:11另外感謝m大的品牌介紹~~

fullout02/26 20:12玩錄音介面就真的會想滑進玩音樂坑,但身邊朋友都很厲害

fullout02/26 20:12,我還是當欣賞者好了。(怕

SURREALTMR02/26 23:02樓上三位的心得惠我良多.少走了很多彎路

SURREALTMR02/26 23:02現在D90SE還在待售中.不然也是想全套換成錄音品牌

fullout02/26 23:31再次恭喜s大入手好喇叭~還願意發文太棒了!

SURREALTMR02/27 00:30取之於版上太多.出之於已太少.熱心的燒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