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音響空間設計與布局分享

看板Audiophile標題[心得] 音響空間設計與布局分享作者
BootingZ
(布丁)
時間推噓52 推:52 噓:0 →:17

https://imgur.com/Xq6AKko

前言:

在過去幾年,我一直在書房使用近場聆聽環境(距離喇叭僅1M),看電視電影打電動才使用

客廳的5.1系統。這樣的好處是方便跟電腦的各式無損檔案與串流結合,但缺點就是音場

拉不開,也沒辦法與家人一起分享二聲道系統。

直到2018年初,起心動念要利用裝修家中客餐廳的時機,將書房的系統轉移至客廳,

用做於與家人共用的影音空間,遂於板上發文求教,也感謝大頭大的推文指點。

兩年多前在板上求教的文章
https://www.ptt.cc/Audiophile/E.6JfsC4hgpoOI

這樣的概念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自我思考(研讀空間聲學書籍)、與家人溝通(父母都是

建築師難免有些堅持)、加上與設計師研討利用有限預算達成居家建聲的基礎,

總算在去年底完成,目前自己滿意程度應該有85分吧!

當然,充分讓家人們也都滿意是繼續聽音樂玩音響的重要過程!



------------------------正文開始-----------------------------------------------

我家是國宅大樓,RC結構隔音尚稱良好,用以作為視聽空間的客餐廳格局為

L:6.23m W:3.00m H:2.68m,大約是5~6坪左右的空間,客廳動線有玄關與

走廊兩個開口穿過。家父當年設計的格局為沙發座北面南靠背牆,正對南向

大面落地窗與陽台,客廳與餐廳空間則以吧檯式電視櫃隔開,生活動線倒也

沒什麼好挑剔的。(如圖,自己亂畫很醜別見怪XD)

https://imgur.com/Xz9n603
https://imgur.com/TVhWrnj

但缺點就是投影布幕一放下來就導致兩空間分隔,冷氣無法貫通;若兩聲道置於

電視櫃,也沒有硬牆支持低頻,沙發靠背牆則5.1環繞效果變差,兩聲道系統又有

SBIR(邊界干擾響應)等問題。考慮後決定將聆聽位置與電視櫃交換,

讓銀幕與器材置於空間短邊,自己先手繪了這樣的設計草圖。(如圖)

https://imgur.com/4J5a2Yz


雖然這樣的空間比例不算是黃金比例(教科書:1比1.14比1.39;我的空間:

1比1.14比2.32),但也算是駐波不至於太強的正方形空間。經過REW初步計算,

仍在27Hz, 55Hz, 82Hz, 130Hz 以及192Hz 左右會有駐波產生,而這樣的現象在

所有小型空間都無法避免。(如圖)

https://imgur.com/ueN5kB4


而這樣的頻段要用合理的低頻陷阱捕捉,尺寸也幾乎都達到了45cm厚以上,家人必然

無法接受,所以還是優先吸收、擴散中高頻,低頻以擺位+DRC處理。


視聽空間與生活起居空間共用,過於大量的聲學處理材料會影響視覺美感,與設計師

溝通時,便包含了幾個要件為優先:

我的需求:

1. 喇叭背牆面有適量擴散與吸收,背牆角有足以吸收"部分"中低頻,又不能太醜的
低頻陷阱。

2. 喇叭第一反射點(天花板、側牆、地面)必須有良好中高頻吸收,且不得有未填滿的
空腔產生共振,當然也不能太醜XD

3. 聆聽空間位置後方亦有有適量擴散,落地窗需有全遮光防焰窗簾,吸收擴散中高頻。

4. 藉機拉設3條音響專線,並整新配電盤。

家人的需求:

1. 小朋友能感到舒適溫馨,建材必須無毒,空間不要有明顯銳角。

2. 老婆喜歡輕工業風格,最好空間風格能像咖啡廳,揪姊妹來下午茶。

3. 間接/直接照明的功能與比例宜人,看電影追劇打電動用5.1簡單方便。

4. 容易清潔與維護。


經過數個月的討論與修改,大致生出了以下的初步設計。(如圖)
https://imgur.com/I2LjWVS


--------------------------照片與心得-----------------------------------------

施工過程就沒什麼好貼來看的了,以下分享一些照片與心得。

1. 聲學建材部分,全部都是採用Soundbox聲博士的產品,這是香港品牌也有實測

數據,E1低甲醛,防焰。在淘寶上買得到。運送部分都得打木架才進得來,當時

因為太多太大,走海運花了不少時間。

https://imgur.com/PODIRYl

2. 喇叭背牆與聆聽位置後上天花板,採用雲狀單一非對稱造型的Cloud 2C擴散板,

擴散中心頻率約為1KHz,也有些微吸收作用。

https://imgur.com/hUI0Ya2

3. 側牆與天花板第一反射點採用EQ30T吸音板,對500Hz以上吸收效果較好。其中特別

的是設計師的巧思,因為考量到我喇叭位置可能移動或未來有換喇叭需求,

將側面的吸音板結合木製拉門設計,可以依照聲源位置調整第一反射點。

在使用劇院時我習慣整個關上,減少漏光並避免冷氣流失XD

https://imgur.com/cDIpBce

4. 這些吸音板、擴散板的基座都是請木工師傅利用防焰材實木貼皮製作,框架內採用

100公斤立方米的"岩棉"填充,避免空腔共振,也提供了間接照明(氣氛燈)的空間。

https://imgur.com/g0DPauG

5. 低頻陷阱部分採用101B,八角柱造型滿特別的,鋁製框架外面包覆微孔科技纖維,

提供200~1KHz的吸收。

說實在200Hz以下很難有好的材料能吸收(沙發算嗎?XD),不然就是尺寸太大,

擺位跟DRC才能根絕。

https://imgur.com/Uj6rvsL

6. 配電箱部分,原本是30幾年老國宅的線路,現在直接改成匯流排,並將所有家用迴

路換成Siemens 5SY4與施耐德iC60N C63A並拉設三條音響專線(左上),

不使用無熔絲開關,我採用的是德國Wohner AES保險絲開關搭配法國FERRAZ 20A

保險絲。 (怎麼想都覺得接點應該比NFB來得大?XD)

改造前
https://imgur.com/d1PwnwM

材料
https://imgur.com/jYHC7av
https://imgur.com/9KZphL3

改造後
https://imgur.com/gjUJCHf
https://imgur.com/fSsnU8E

7. 由於電箱就在客廳,距離不長的情況下選擇了比白扁線好些的線材:NEOTECH NEP-5001

https://imgur.com/M9agta6
https://imgur.com/9srR1ul

8. 專線壁插則使用CARDAS 4181US,目前我的排插、隔變都使用這款,雖需Run比較久

,但確實挺全面的。
https://imgur.com/rYkApxM

9. 音響架採用手工訂製的樺木夾板+楓木/鋁合金複合腳柱,結合部分採用黃銅螺絲,

鋁合金角錐+緬甸紫檀椎墊,多種材料提供不同類型的阻尼避免多餘諧振。

https://imgur.com/sa5hrpI
https://imgur.com/Blbse09

最後是目前低頻頻率響應的圖(2.1系統 + RME ADI-2內建EQ調整500Hz以下):
灰線是2.0未經過EQ,黃線為2.1系統加上EQ修正

https://imgur.com/TpS5SP0


-------------------------總結-----------------------------------

過去在器材與線材上投資,確實有些不一樣的變化,但玩了一陣子後發現,空間與

擺位的調整確實能造成更大的改變。

當然,這樣的改變不一定是改善。除了運用金耳朵之外,我覺得還是要適當搭配

麥克風進行頻響測量,這確實有助於得到更為平順的空間響應。

尤其是近日把2.0系統加上了一顆超低音,更需要針對擺位與銜接下一番功夫,

這部分我也還在學習(目前用RME ADI-2 內建EQ修低頻,已有卓越效果)

希望有機會再寫一篇2.1系統與DRC的心得。

也請大家指教一起討論了!



器材清單:
CD訊源 ;SONY BDP-S1500 + HDMI大黑盒 (同軸)
串流訊源:Google Chromecast Audio (光纖)
檔案訊源:IODATA Soundgenic (USB)
DAC/音控:RME ADI-2 DAC
後級 :Nuprime ST-10M Monoblock
主聲道 :Sonus Faber Cremona Auditor M
超低音 :SVS SB-2000 PRO

https://imgur.com/A2ft2aq

https://imgur.com/B2h1y2I

https://imgur.com/zKY298U

https://imgur.com/tg3tJiN

https://imgur.com/2sT06vb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50.186 (臺灣)
PTT 網址

BootingZ06/24 15:53電腦排版,手機閱讀可能有斷行,若有不便請見諒。

l9806/24 15:54這花很多心思在上面呀! 推!

justagame06/24 15:56未看先推分享

djboy06/24 15:58推,分享!!

SieYi06/24 15:59太厲害

martinlin7706/24 15:59推心得,電箱部分請問可否多說明一點謝謝

M大,電箱滿單純的,不知道您需要怎樣的資訊?可以站內信討論。

icekiba06/24 16:13娘子,快跟牛魔王出來看上帝

j88889aa06/24 16:22讚讚 有分享有推!樓主在視覺跟聽覺中間取得平衡 真的厲

j88889aa06/24 16:22害 空間做得很漂亮

ronbaker06/24 16:24真的厲害!

yamatai06/24 16:48應該會很不錯 側牆要對稱 人後面最好沒牆 這都有做到

yamatai06/24 16:49至於低音的吸音當然是可以用道具 用等化的聲音還是會變差

yamatai06/24 16:50除非有很強的等化技術

感謝Yamatai前輩指點,根據低頻陷阱尺寸的吸收公式,也就是1/4波長的尺寸, 針對27Hz, 55Hz, 82Hz, 130Hz 以及192Hz分別需要3.2m, 1.5m, 1.0m, 65cm 以及 45cm尺寸的低頻陷阱,我要是在家裡擺這麼大的東西應該會被家人罵到臭頭XDDD 目前等化器使用RMI ADI-2 DAC內建的EQ,品質應該還算可以,搭配REW運算的filter 只針對低頻部分稍做修飾。 但下一步是MiniDSP,我想效果應該會更顯著並保留更多細節 屆時有更多心得再跟大家分享!

gvmlve06/24 16:57好強

odanaga06/24 17:01

alado06/24 17:23好看

crazy58637106/24 17:38剛剛在捷運上,警察問我說為什麼我跪在手機前面,給

crazy58637106/24 17:38他看了這篇之後他也跟我一起跪了

※ 編輯: BootingZ (118.160.50.186 臺灣), 06/24/2020 17:39:07

TennisC06/24 17:39太講究了吧…強強的

enamelcord06/24 17:42太強大了!!!

※ 編輯: BootingZ (118.160.50.186 臺灣), 06/24/2020 17:47:45

djboy06/24 17:49你可以試試「貓窩工坊」的服務,然後比較前後的心得,哈

感謝DJ大,我已經造訪過貓窩,必須要安裝電腦跑他寫的DRC,檔案也要透過電腦撥放, 我想我會利用MiniDSP的器材取代之。

peter471003206/24 17:51感謝經驗分享!

※ 編輯: BootingZ (118.160.50.186 臺灣), 06/24/2020 17:53:57

ackdpe077606/24 18:04哇~真是賞心悅目的空間

dorbeetle06/24 18:09暈了 強~

yukn73206/24 18:23光看聲學材料加DRC並用就知道肯定好聲

ryu05706/24 18:43強爆了

whydan06/24 18:49推推

Daedolon06/24 19:15最近剛要裝潢+規劃空間煩惱中推一個

lkj12tw06/24 19:39兼顧視覺與聽覺,羨慕啊!

bh214206/24 19:41哇父母都是建築師,好羨慕

Askalaphos06/24 19:45這樣全部花費多少呢? 1千萬夠嗎? 有想要委託你們

Askalaphos06/24 19:45巧手了 XDD

太誇張了XD 算上地坪的話也不用那麼多

yamatai06/24 19:53吸低音的當然也是要做成柱子放牆角,你現在不是也有放

yamatai06/24 19:54還是說那個放橋角的是燈?

yamatai06/24 19:57另外用保險絲開關這還蠻內行的? 這是誰告訴你的阿

對,牆角的是低頻陷阱沒錯,不過我覺得處理低頻的能力應該有限, 如果要能完整吸收,足夠大的話我的投影布幕就降不下來了XD 降下來幾乎碰到兩邊的低頻陷阱

https://imgur.com/uQF08C8

保險絲開關自己上網找的XD 稍微做一下功課可以找得到一些國外的論壇推薦~

※ 編輯: BootingZ (118.160.50.186 臺灣), 06/24/2020 20:07:50

MADNUG06/24 20:24推!聲學材料和DRC並用肯定好聲+1,而且視覺上也很舒適

tin020106/24 20:24

yamatai06/24 21:00真的有用的低頻陷阱是要有空腔跟類似鼓皮的面

yamatai06/24 21:01這樣空氣撞到就不會反彈 完整變成連到天花板面積才夠

yamatai06/24 21:01另外應該會處的100~300Hz 不會處理低於80Hz 面積太大

yamatai06/24 21:02而且書架喇叭如果有80Hz以下的駐波應該都會開心才對

是的Y大,這對低頻陷阱的鼓架是鋁合金,鼓皮是多孔性纖維布。 吸收係數如下,低於125Hz的係數就小於1.0了

https://imgur.com/TWsBqax

不過SF Cremona Auditor M的低頻響應到50Hz (±3dB), 沒有超低音,還是能在房間內產生55Hz的駐波。

https://imgur.com/ucNvql5

原本確實打算請木工做半徑45公分的1/4頂天立地圓柱, 但美觀部分被老婆打槍了XD 這部分必須稍微妥協一下~

no1smalleyes06/24 21:02這分享只能推了 讚讚

GLUESTICK06/24 21:10漂亮

yenchieh110206/24 21:20太棒了

※ 編輯: BootingZ (118.160.50.186 臺灣), 06/24/2020 21:36:36

bigheadpro06/24 22:08恭喜啊!

liangmax06/24 22:54專業分享,筆記中

stationtw06/24 23:40推推 DRC很威

感謝阿馬,其實嚴格來說,我調整EQ只是DRC的其中一個環節,完整的DRC還包含了時域、 相位因素,單靠EQ來調整仍有部分音質損失或動態減少的副作用,不過這個階段仍是 利大於弊,等全套DRC做好再跟大家報告。

kenfu040206/25 00:41這花的錢可以蓋一間半無響室了吧XD

BootingZ06/25 01:01價格真的還好,整間做起來不會比器材加起來貴多少。至

BootingZ06/25 01:01於無響室應該貴不少吧?!

biaw06/25 10:08

a750706/25 10:37推熱心分享

atbhao0506/25 11:23推 我覺得在很差的聆聽空間高級音響系統都很可惜

rainsilver06/25 13:08整體空間設計真的很重要 以後有機會再來弄XD

dennis203006/25 13:44推 好猛喔

Insoumis06/25 20:06https://imgur.com/ueN5kB4 <---請問是什麼軟體 thanks

BootingZ06/25 21:09I大,是REW(Room EQ Wizard),裡面的Room simulation功

BootingZ06/25 21:09能,網路上有很多使用教學喔!

※ 編輯: BootingZ (1.160.47.19 臺灣), 06/25/2020 21:21:41

monkeycho06/25 22:29大大 很棒的空間,可以再增加一顆超低音,讓低頻更平

monkeycho06/25 22:29順,也可以透過minidsp調整低頻house curve,有機會試

monkeycho06/25 22:29試Gik acoustics 產品,吸音效率比聲博士更好噢

感謝Monkey大,確實有想再增加一顆Sub但空間有限,可能最多是把sub的位置 拉到正中間,現在Minidsp在路上,過幾天再寫Minidsp的心得文! 至於其他聲學產品要不是難買,就是外觀比較抱歉,真的是很兩難XD

hectorwei06/26 10:01感謝分享

a951l753vin06/26 15:13看完你的用心 發現拉專線真的算很簡單的環節了

a951l753vin06/26 15:16聲學材料的選擇跟位置原來才是真正的眉角

都有很專業的地方啦,自己也是門外漢一點一點摸索~

richardckc06/26 19:57推優質心得文

martin7034006/27 05:18好強

※ 編輯: BootingZ (1.160.47.19 臺灣), 06/27/2020 23:07:42

penguinfuko07/22 18:36推推

punkparrot08/07 14:08大大能否分享沙發區那張桌子的資訊,感謝

nicolas060810/22 06:38優質好文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