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尊重照顧者?
為什麼長輩們很喜歡玩小孩卻不懂得尊重主要照顧者的辛勞呢?
難道不能等孩子大點穩定了再培養感情?一定要這麼小就硬要親近導致孩子嚇到爆哭,媽媽除了要哄很久,寶寶喝奶作息也被打亂。
另外還很討厭長輩說給誰誰誰抱一下
(心想:憑什麼我的孩子你來決定給誰抱?)
有沒有媽媽也有同樣的困擾啊?
--
直接回現在疫情嚴重,我不想要小孩給誰抱!
有,最討厭聽到阿嬤抱三個字,聽到火都上來了,自己說會抱
習慣不要一直抱,結果每次看到他都在抱
我我我!但也歸功我有一位豬隊友,原本婆婆給我小
孩(1y3m)看影片都會問我,結果豬隊友跟他媽說妳想
給他看就給他看不用問沒關係,後來我婆婆就真的沒再
問過我了….而且豬隊友也還有好多事跡沒在尊重我的
呢
更討厭的是,孩子被嚇到爆哭,還怪照顧者沒常常帶出去見
人。殊不知孩子只有見到他爆哭
回S大,我是抱在身上公婆會說怎麼都抱著,然後放下去哭
,又會問為什麼哭?
還有聽到寶寶出聲音就說在叫阿嬤是不是,寶寶連爸媽都還不
會叫耶!?
s大根本說出我心聲!真的超討厭說阿公抱阿嬤抱 然後再
也沒放手過了...
我跟婆婆住在一起,小孩小時候剛睡醒看到婆婆沒反應
,婆婆就會說小孩忘記她,我:????
有時還會搶當主要照顧者,完全不信任新手媽媽,自以為40年
前那套還行得通,一樣瞎爆!
當場臭臉,把場面搞尷尬來,就不會再需要處理這種
狀況了
認同s大,真的超討厭的,上次打完預防針寶寶在哭,我才
剛抱起來安撫而已,婆婆就把寶寶硬抱走,真的是硬抱,
我火都上來了,偏偏婆婆太白目,各式臭臉白眼都看不懂
,白話也聽不懂
因為長輩覺得他們是妳的長輩 基本上就不覺得需要尊重了
沒有這困擾,我都直接制止,幹嘛不制止又小劇場一堆?
好像再說我家!兩難
最近也遇到 快來煩死 然後寶寶作息大亂
不制止又小劇場一堆的人很多
同感!婆婆倚老賣老超討厭!
我婆婆也會硬抱,但還不至於上述一堆自以為是的行為
我生日要拍照,婆婆硬把小孩搶走說要阿公抱,我生日自
己拍照心酸的嗎
完全有同感…生出他們的孫不是自己的小孩
同感+1,直接強制把小孩抱過去,小孩爆哭,有問過小
孩的意見嗎?
+1 每次都說小孩哭不要馬上抱,結果一聽到哭聲婆婆馬上就
衝過來抱走,是有沒有在尊重我
爆
[心情] 這樣做會不會對不起媽媽媽媽退休後開始參與志工服務和社區活動, 都是擔任領導者的角色。 裡面跟媽媽比較好的成員我也都認識。 去年媽媽過世,我回家幫忙家裡。 阿姨(媽媽的妹妹)詢問我,爆
[心得] 後悔當媽媽?我們通常會說「小孩」是爸爸媽媽「甜蜜的負荷」 但你知道嗎? 實際上,可能有很多人並不認同這個想法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有很多媽媽,其實並不想當媽媽! 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一起來讀讀這本《後悔當媽媽》吧!86
[寶寶] 2m沒有越來越好的跡象媽媽已崩潰邊緣Q: 請問我要怎麼知道寶寶是不是太熱? 平常只穿一件紗布衣、尿布 沒有穿褲子 抱著的時候也沒有多增加65
[寶寶] 決定搬離婆家的疑問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好的決定 但鼓起勇氣跟婆婆說今年要搬出去住了 希望搬家後可以擁有更自在的育兒空間與環境 目前是雙薪家庭,之後打算請個半年的育嬰假 孩子10M,預計滿週歲後搬家1X
[心情] 為什麼婆婆要跟媽媽搶小孩在去年結婚然後很快就有小孩,結婚時婆婆一直說有小孩給他帶,那時候以為婆婆很會帶才會一直說他帶、而且長輩疼孫也是正常(本人也是隔代家庭、想說奶奶帶也沒什麼不好) 因為懷孕時還有工作要忙+小孩來的太突然,所以懷孕後婆婆一直要用布尿布+煮奶瓶沒什麼意見、只是覺得煮奶瓶很麻煩要不要買消毒鍋(後來才知道布尿布是三十年前老公用的,婆婆本人很省、很久沒帶過嫩嬰,煮奶瓶前也沒有奶瓶清潔劑洗奶瓶,也不知道現在都水洗屁屁) 還一直叫我不要喂母奶喂配方 (後來才知道因為弟媳就是喂母奶要親自帶小孩、婆婆不開心沒帶到小孩才一直叫我餵配方,我也乖乖一生完就在產檯上跟醫生說我要退奶,導致我現在沒奶很後悔,還好滿月後寶寶爭氣、生長曲線都在80-90之間) 然後殊不知悲劇就來了48
[寶寶] 3M18D的寶寶該哄睡嗎寶寶目前3M18D 目前作息也還算固定 晚上6點~7點喝完奶後就一路睡到大約10~11點 再餵完最後一餐幾乎都可以穩定睡到隔天5:30~6:00 只是晚上六點那餐都是我(爸爸)下班後回來餵奶44
[寶寶] 讓媽媽覺得無言的長輩育兒指點以前還沒生孩子時, 聽別人在吵育兒時, 覺得就是單純時代不同、做法不同。 現在有小孩後,還要再補一句,長輩需要補充醫學或生理知識再來做指導棋。 事件117
Re: [心情] 為什麼婆婆要跟媽媽搶小孩老公朋友來訪時, 婆婆說起,曾聽她朋友聊對孫子和自己的孩子感覺不一樣, 她當下不以為然, 但直到孫子出生後, 她說以前聽到自己孩子(我小叔)在哭,15
[心得] 很晚收看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心得父母之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 然而在奉行升學至上家庭中,孩子的路卻因而被侷限。 為求滿分、名校、功成名就,沉重的寄望讓家庭扭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所生養的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 五個家庭故事告訴你「母愛是種精神病」,而父愛大概是ATM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