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月中紀錄及輕微產後憂鬱心得

看板BabyMother標題[心得] 月中紀錄及輕微產後憂鬱心得作者
yeca
(yeca)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2

(懷孕過程紀錄在“2021~2022從備孕到生產回憶錄”;

生產過程紀錄在“雙和醫院催生紀錄”;

產後住院留觀過程紀錄在"雙和醫院自然產後3天紀錄")



※用寶寶生日作D day,依此計算產後天數。



※文多瑣事記述及內含憂鬱情緒,請自行斟酌閱讀。

(月中介紹在"雙和月中心得及住月中優點",

無情緒低落用詞可安心閱讀)





※第D+2天

1300

入住月中

吃飯(已過用餐時間,月中貼心重加熱)

把床上攤開的廣宣品收整好,

覺得贈品裡有用的東西:臍帶護理包和胎毛筆資料袋。



1430

簡單環境介紹、

寶寶及媽媽身體評估、

(寶寶聽力一耳未過,解釋可能是常見的羊水阻塞,

之後要再自行約複檢;

寶寶的後腦被真空吸引成滑頭鬼,日後會自行恢復)

(各種資訊在此時如轟炸般襲來,大部份的內容過耳就忘,

其中有將寶寶本人360度無死角地深度解說,

可惜當下心裡只求親切的月中人員趕快說完,

心累到沒提問能否側錄,事後覺得扼腕)

最後進行初次母乳指導。

接著放新手爸媽與嬰兒在房裡獨處,

讓寶寶吸奶半小時後,馬上推回嬰兒室。



1600

洗澡休息



1650

送晚餐



2000

產後第一次崩潰哭泣。

當時剛好是產後頭次明顯感受到便意,

但坐在馬桶上卻遲遲沒有結果,

結果就在此時,嬰兒室來電通知寶寶要餵奶,

由老公負責接電話,請嬰兒室直接餵配方奶,

因為涉及月中純母乳獎勵資格的喪失,

嬰兒室就在電話上進行長篇權益提醒,

老公便持續跟在廁所的我轉告確認是否堅持放棄。

在老公跟嬰兒室通話的當下,

坐在馬桶上的我淚水突然止不住地落了下來。



事後回想,

這次崩潰的主因在懼怕自己會不會有肛門婁管

(之前因版上某篇文章震懾),

還有深刻意識到以後有個寶寶全要靠自己負責的沉重感

(下午的資訊還沒消化完)。



2130

成功排便,大便顆粒帶水,排出絲毫不廢力。

(肛門婁管的疑慮正式消失)





※第D+3天

0730

早餐

(沒附餐具,

問客服才知道第一餐提供的餐具,

當時不應隨餐歸還,而是要自行留做後續使用)



1200

自行擠出初乳。

(形態很像濁白的凝露,隨機從乳頭的任一皮孔泌出,

需要另一個人用針管幫忙承接,

因為媽媽本身會有視覺死角,很容易漏接,

乳汁很黏滑,不小心流到乳房上,

手擠奶的動作就會變得更困難)



0900及1400

在護理師的協助下坐著親餵。



過程:我先坐上個人沙發座,肚子前卡一個哺乳枕,

老公把寶寶放在枕頭上,再去拿嬰兒車裡的備品毛巾喬位置,

讓寶寶能不費力張嘴就吸得到奶,

結束親餵時,老公先將哺乳枕上的寶寶抱開,

我才能挪動身體。



這種抱餵方式在只有產婦一人的情況下完全不可行,

餵的時候就像人質般動彈不得,只能看著寶寶放空,

讓我無法想像未來獨自餵奶的日子。

(事後發現,抱餵時在床上盤腿坐比坐在個人沙發上方便,

因為寶寶、哺乳枕和喬位用布巾都可以擺在床上便宜拿取換位)





※第D+4天

0330及0630

2次醒來時都感覺到躺床的狀態下,胸部明顯有腫漲感,

因為坐起床按按胸部後能稍微緩解,便回頭繼續睡覺。



0800

早餐。

排出散便。



1610

只要是在躺床的狀態下,乳房就會有腫漲感。

直到現在仍無法讓寶寶自己吃奶,電話求助護理師過來。



護理師一開始先反覆抱起寶寶並輕拍說著“寶貝,冷靜~”

(覺得這句話其實是說給慌亂的新手爸媽聽的),

再將寶寶放到哺乳位置,幾次下來寶寶仍激動哭泣不肯就範。

此時護理師表示,因為我家寶寶有重吃的特質,

指示老公去泡奶,再用奶瓶引誘寶寶先喝幾口壓壓驚後,

便將奶瓶抽走,讓寶寶從回親餵位置,親餵成功。



2100

和老公一起嘗試護理師教的奶瓶誘導法及使用躺餵方式,

成功讓2邊奶都完成親餵。

覺得躺餵比坐餵更好上手。



第D+5天

0715

翻身下床的動作自在許多,不會覺得身體卡卡,

下體仍有腫脹感,但沒有縫合的緊繃感了。



0805

早餐



第D+6天

可以自己在沒有憑依物的情況下,正常慢慢地行走。

尿道有輕微感染的感覺。



今天抱餵寶寶2次。

在起床的時候,不會覺得胸部有腫脹感了。



雖然決定採用佛系親餵的方式,

但在看到別室的爸爸把一手6瓶的罐裝母乳運送到嬰兒室的時候,

還是揪結著是否該趁月中期間嘗試傳說中的擠乳器,

不過在發現使用擠乳器前要先自購耗材,

以及自己手擠的乳量,

並沒有達到衛教宣導可以使用擠乳器的標準後,

便默默地又打退堂鼓了。



今天是我的生日,驚喜收到月中送的生日蛋糕

(醫院咖啡廳販售的單片乳酪蛋糕)。



※第D+7天

除了尿道有初期感染的感覺、以及上廁所時會有尿在傷口的感覺外,

基本上沒特殊感覺。



胸部感覺就跟平常沒兩樣,糾結是否該嘗試去多衝奶量。

寶寶今天親餵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狼吞虎嚥地吃奶。



產後首次跟朋友視訊聊天。



※第D+8天

下樓去婦產科回診,產後首次久違的接觸人群。

醫生表示傷口復原良好。

寶寶擠帶脫落。





※第D+10天

首次把寶寶留在房間裡過夜,

在護理人員巡房時我睡得很熟,

完全沒有意識到有人進來,被護理師叫醒。



※第D+11天

莫名就睡掉一整個下午。



※第D+13天

晚餐時開始肚子痛,

沒有吐,可能是脹氣,整個半夜因為肚子痛到起床折騰好幾次。



※第D+14天

因早上跟護理師反應肚子痛,加上體溫偏高(37.8),

和老公一起被安排下樓去醫院的篩檢車做pcr(結果陰性)。



請業務更換月子餐的廠商,並註明避免防脹氣食材。



※第D+15天

第一次洗寶寶,寶寶態度很穩重,完全沒哭,

護理師也誇獎寶寶,說蠻多嬰兒碰水會哭。



和老公正式確定出一個寶寶的名字

(名字的2個字型和音都是老公起初一提就立刻被我打槍,

但後來越想越覺得ok,

不是罕用字,自我介紹也很容易說明名字怎麼要寫,

google也沒搜尋到同名同姓的人)



※第D+16天

明顯感覺到寶寶親餵沒有認真吸,可能知道之後就有配方奶可以喝,

但也沒哭鬧,懂得等待也算好事。



跟家人公佈寶寶的名字後,得到的反饋是:

名字中有個字的字義帶有“晚遲”的負面意涵、筆劃太多等等,

老公決定重想。



老公發現寶寶的手沒有抓握反射,目前觀察起來,

寶寶除了肚子餓會叫外,對其他刺激(大小便、洗澡)反應都不明顯,

不過新生兒檢查結果,

除了一耳疑似羊水阻塞聽力未過外,其他結果都是無異常。

(後來聽力複檢正常)



再2天就要從月中畢業,打包完部份行李,

讓老公明天先送部份行李回家。



今晚躺床後,想到這段期間,感覺老公和我對育兒態度上的落差,

在夜深人靜下默默落淚不止。



(老公的育兒態度,用比喻的話,類似自由行的配合團員、受教的好學生;

而我心中的理想,是希望自己在很多育兒方針上猶疑不定時,

老公能一起討論思考,而不是光問等答案。

然而要老實說的話,

老公其實也算是採取了自己最合適的育兒應對:

“全權交給老婆來決定不去多想”,

避免多想後的育兒決策與老婆相佐,

痛苦的還是不能照自己想法的自己吧?

所以現在我是覺得他這樣的態度很ok啦)



※第D+17天

起床前半夢半醒的情況下,潛意識說服自己,

為了避免寶寶日後發展遲緩被認為是應驗了名字的字義,

重取名字也好。



思考昨天的哭泣點,可能也跟終於暫定了的名字但被推翻有關。

(後來寶寶的名字在第三回合才終於定下來)



※第D+18天

出月中。



※回顧雜感



抑鬱是段難過的經驗,印象中在出月中後又至少崩潰個3次以上,

抑鬱情緒直到產假結束返回職場後,才漸漸趨緩消散,

目前身心和生活算是趨於穩定,

也敢大方承認自己當時曾有過產後憂鬱了。



自從從月中畢業後就沒再紀錄流水帳,空閒時間都用在放空滑手機跟睡覺,

所以沒有留下月中後崩潰的瑣事紀錄。



※不論內分泌的潛在影響,我自己察覺到的抑鬱壓力源如下:



1.新生兒比預期中的更難引導和互動:

在寶寶會翻身前,除了哭吃睡外,

出乎意料地真的沒有其他反應。



2.寶寶身體出現問題或疑似有問題:

就算已採取最適當的處置了,

直到康復或疑慮平息前,仍無法停息親友或自我的檢討。



3.和隊友育兒的落差:

相信所有人都是愛寶寶的、

心裡喊話要自己遵重每個人的育兒方式,看不慣沒大礙就不理會不評價。



4.別人干預或質疑或貶低自己的育兒方式:

直到現在還持續存在的壓力源。



在寶寶出月中回家的3個月內,育兒的氛圍非常緊繃壓抑,

隨著寶寶的成長和時光流逝,育兒的彈性才逐漸放寬。



※渡過頭3個月的心得:

1.睡眠:

我很幸運有長輩願意幫顧,

一開始採用共患難式育兒,

一起睡眠不足讓相互間陷入衰弱跟敏感的身心狀態;

直到有親友分享自家採取的輪夜班育兒方式、

建議一人一天至少要連續睡4小時;

後來我們便採用10~4、4~10的輪流睡眠作息,

一直到3個月後寶寶漸漸開始長睡眠為止。



2.吃:正常吃三餐。



3.肯定憂鬱並有紓壓方式:

或許要比還稱不上慘,

但也並不因此就得認為自己沒有憂鬱的資格而悶著不說,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兒喜與憂

(和同時期生產的同儕交換育兒心得後發覺每個人遇到的狀況真的各有不同呢),

肯定自己憂鬱是正常的,

並向外尋求對自己有益的協助,

對自己和寶寶都是好事。



現在距產後已快滿1年了,重新回顧流水帳紀錄,

才發覺當初很多煩惱的具體細節,已淡忘許多,

給寶寶取的第一個名字到底是什麼?還想了一陣子;

至於懷孕到產後的疼痛與不適,

看著自己的文字描述,仍回憶不太出來,

現在不看自己的肚皮和體重機的數字,

對自己曾懷孕過這件事總覺得就像場夢一般,

這可能表示自己產後復原真的蠻良好吧,蠻幸運的。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4.49.56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yeca (39.14.49.56 臺灣), 12/12/2022 12:20:37

bowbow120812/12 12:52謝謝分享!360無死角感覺好可愛XD

只講一次錯過不再(可惜!)

※ 編輯: yeca (39.14.49.56 臺灣), 12/12/2022 13:04:24

iammacross12/12 13:47感謝分享

raindayla12/12 14:45謝謝分享 文筆很好

raindayla12/12 14:45對自己曾懷孕過這件事總覺得就像場夢一般< 同感XD

讚讚!

SSRIs12/12 18:32人會忘記生產跟產後的痛苦是生理機制喔~(為了騙人多生幾

SSRIs12/12 18:32胎XD

這個生理機制我喜歡!

※ 編輯: yeca (39.14.49.56 臺灣), 12/12/2022 19:49:37

w25jv12/13 00:32感謝分享

※ 編輯: yeca (39.10.32.102 臺灣), 12/13/2022 08:13:54

shionst12/13 08:28懷孕跟生產都好像作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