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專欄] 回顧索沙夾心棒事件 600轟巨砲淪笑柄

看板Baseball標題[專欄] 回顧索沙夾心棒事件 600轟巨砲淪笑柄作者
polanco
(polanco)
時間推噓 6 推:8 噓:2 →:7

回顧索沙夾心棒事件 600轟巨砲淪笑柄

2020-06-04 07:00 聯合新聞網 / 李秉昇

17年前的今天(美國時間6月3日),污染大聯盟600轟級巨砲索沙(Sammy Sosa)生涯的知名醜聞之一——夾心棒事件——發生了。許多美國職棒球迷多少都耳聞過索沙的夾心棒事件
,但筆者相信那次事情的背景脈絡、完整的發生經過、以及後續聯盟處置的細節,應該比較少人清楚記得。

索沙靠著在20世紀末期與馬怪爾(Mark McGwire)的全壘打競逐,獲得非常高的知名度和關注度。當時,他可說是全美最知名的多明尼加棒球員。不過時序進入2003年,索沙的名聲已經被籠罩在禁藥疑雲的陰影之下。

資深大聯盟記者維杜奇(Tom Verducci)於2002年刊在《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報導,揭露了大聯盟長年以來刻意漠視的禁藥問題,緊接著其他記者跟著投入追蹤相關議題,大聯盟官方亦啟動調查和建構藥檢的程序,許多球員的聲譽在這過程中就此蒙上一層黑幕,且一去不復返,而索沙正是這批球員的其中之一,因為他的身材從90年代初期到末期,就猶如打了氣一般,從原本纖細的小夥子,變成頭大、上半身大、全身上下肌肉爆量的體能怪物。

儘管那時索沙從沒在正式藥檢中被檢出陽性,但很多同儕、記者、球迷都懷疑他是長年的禁藥使用者。在如此背景下,2003年6月3日,索沙不僅沒有幫自己洗刷名聲,還給了球迷又一個懷疑他成績不純的理由。

那天在主場面對來訪的魔鬼魚隊(Tampa Bay Devil Rays),索沙於一局下半兩人在壘時,選到滿球數。第七球過來,他追打先發投手岡薩雷茲(Geremi Gonzalez)的外角變化球,球棒在接觸到球的那一剎那瞬間斷裂噴飛,而球則因為斷棒關係,滾動力量遭到稀釋,形成二壘方向的軟弱滾地球,索沙在一壘前被刺殺。原本看起來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斷棒滾地球,但主審兼當天的裁判長麥可蘭倫(Tim McClelland)發現異樣,走到場中撿起索沙斷棒的一塊碎片,並召集其他裁判到投手丘旁進行會議討論。

索沙那次打擊所使用的棒子,被發現是內裡有填充軟木的「夾心棒」,違反大聯盟的規則,因此麥可蘭倫當機立斷將只打了一個打席的索沙驅逐出場。這起事件一爆發,立刻引起球界更多對索沙作弊打球的質疑。索沙事後堅稱,他只會在打擊練習時使用那根夾心棒,目的是在打擊練習時揮出大號全壘打讓球迷欣賞,比賽開始後他就會換成正常的木棒打擊,而6月3號那天是因為不小心拿錯球棒上場打擊,才會違規。

大聯盟當然不會輕易相信索沙的說詞,開啟調查。他們找出索沙在比賽中用過的其他76支球棒,包含五根已經被放在棒球名人堂展示櫃的球棒,並一一進行檢視。大聯盟發現那76支球棒中,沒有一根是夾心棒,全都是紮實的木棒。當時負責督導大聯盟規則執行和懲戒裁量的主管華森(Bob Watson)做出結論,認為索沙6月3號的夾心棒爭議,應該是獨立事件,並非常態,不過索沙的違規已成事實,故華森仍判罰索沙八場禁賽。

事實上,索沙並不是大聯盟史上首位被抓包在比賽中使用夾心棒的球員。在他之前,大聯盟有抓過五名球員違規使用夾心棒,他們分別是:1974年洋基隊的奈托斯(Graig Nettles)、1987年太空人隊的海契(Billy Hatcher)、1994年印地安人隊的貝爾(Albert Belle)、1996年紅人隊的薩波(Chris Sabo)、1997年道奇隊的葛雷諾(Wilton Guerrero,名人堂球星V. 葛雷諾(Vladimir Guerrero)的胞兄)。除了這些罪證確鑿的違規者,還有一些沒有被抓包但有被傳聞使用夾心棒的打者,因此索沙絕對不是夾心棒的始作俑者;然而,他卻是大聯盟至今最後一個被官方抓包使用夾心棒的人,所以在球迷心中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不過有一個被許多人忽略的點是:究竟夾心棒是不是真的能幫助打者的打擊表現?一般人會認為軟木塞在球棒裡可以增加球棒的彈性,所以夾心棒打中球時能創造類似彈簧床的效應,提高球的飛行距離,但此論點已被物理科學研究推翻,科學家證實夾心棒無法創造這種效果。

若硬要說夾心棒真能幫助打者什麼,那就是軟木成分可減輕球棒的重量,使打者能有更好的球棒控制力、增進揮棒速度;但球棒重量變輕,也不利於增加球棒推送球出去的力量,所以會抵消揮棒速度增加所帶來的好處。此外,在球棒內做夾心設計,會大幅削弱球棒的組織結構強度,故夾心棒比一般球棒更容易斷裂、造成危險。2007年甚至還有科學研究進一步指出,夾心棒的力量傳導表現比一般球棒還要差,對想追求更好打擊表現的打者來說,可能還會創造反效果。

回到索沙的夾心棒醜聞。無論當初他是否為故意帶夾心棒上場打擊,17年前的那起事件對他的傷害已經造成。禁藥疑雲加上夾心棒鬧劇,使得索沙在日後獲得名人堂票選資格後的支持度始終偏低。儘管生涯坐擁609轟、98年與馬怪爾進行全壘打競逐的美好回憶、一座國聯MVP獎座,索沙在八次名人堂票選的得票率從沒超過13.9%(入選門檻為75%),只剩兩年候選資格的他,看來已無緣名人堂。

筆者認為,雖然索沙說他用夾心棒,是為了打擊練習時為觀眾帶來更好的全壘打秀,而且大聯盟當年的調查也或多或少還了他一些清白(大聯盟能蒐集到的其他76支他用過的球棒,都是合法球棒),但事實上以他的打擊實力和渾身力量,根本毋需再用夾心棒試圖增加打擊練習的可看性,更別提就科學的角度來看,夾心棒其實還幫了他倒忙。

雖然就算沒有夾心棒事件,索沙單因為禁藥風波就難以入選名人堂,可是夾心棒事件的存在,仍讓他的名譽進一步掃地。當年與馬怪爾攜手帶著棒球走出1994年大罷工泥淖的經典人物、600轟級巨砲,如今淪為成就不被認真看待的爭議人物、甚至眾人的笑柄,實在令人感到不勝唏噓。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4610921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60.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aseball/M.1591262220.A.2A1

※ 編輯: polanco (223.139.160.79 臺灣), 06/04/2020 17:18:10

mj11606/04 17:18都轉投手了就別再道德追殺了好嗎

sunnyyoung06/04 17:21一個莫名奇妙被爛棒球作家排斥的可憐蟲

Edison117406/04 17:21Soso

MrHeat06/04 17:21用夾心棒的是soso

pf77506/04 17:22韓國運動員不意外

nsk06/04 17:27樓下說說看484種族歧視??

cutbanana06/04 17:30難怪索沙對於桃猿驗球棒這麼敏感(誤)

mrecct06/04 17:33夾心 vs 禁藥 (說不定夾心的也有吃)

winda662706/04 17:49兩個不是同人好嗎..雖然笑了。XD

amsmsk06/04 18:05轉投手了 放人生路好嗎

ultratimes06/04 19:36球棒不合法就是不合法,就像你用紅色的筆寫考卷

ultratimes06/04 19:36寫出滿分也沒用 照樣算0分

ultratimes06/04 19:36而如果老師或學校不高興,可直接把紅筆寫的考卷視為

ultratimes06/04 19:37一種作弊行為,那你就算考試沒別的行為也會掛上作弊

哪間學店會覺得這樣是作弊啊 我很好奇

※ 編輯: polanco (42.77.169.220 臺灣), 06/04/2020 19:43:51

dader06/04 21:55以前黑 現在很白

awesomecheng06/05 00:03變白人了

awesomecheng06/05 00:03變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