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開箱]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看板DSLR標題[開箱]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作者
genkiboy
(genkiboy)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8

原本不太能接受 EOS R 無反系統的,還是習慣傳統的單反那種清脆的反光鏡敲擊聲跟手感,但當 Canon 不再更新傳統的 DSLR EOS 系列之後,也得揮別過去,接受新世代的來臨,所以之前在 2021 年底也順應趨勢買了 EOS R6,沒想到開箱還沒寫,而且才剛付完分期沒多久居然就出 R6 MK2 了~◢▆▅▄▃ 崩╰(〒皿〒)╯潰 ▃▄▅▆◣

但因為工作的關係,還是會需要多一台備用機,原本還有 5D3 跟 M6 MKII 可以扛一下,但如此一來就有 EF、EF-M 跟 RF 三種系統,而且鏡頭本身還沒辦法直接相通,需要多一圈轉接環,一轉接上去整體的體積又要多了一點點,這樣也有違 R 系列的輕量原則了,既然 RF 系統將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就直接果斷拋掉 EF 跟 M 的鏡頭跟機身,專心地維持 RF 的鏡頭跟機身就好,這樣對於保養後勤也比較方便。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901051-316138049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雖然大部分的場合 5D3 還是可以輕鬆應付,但實際跟 R6 比一下大小,的確也是大了點重了點,外觀也是上個世代的樣子

雖然 EOS R6 已經很輕巧,但配上 L 鏡仍然有些重量,在出門旅行時有點懶得攜帶,特別是用過 M 系統,那種輕便但又具專業性的組合。幸好,Canon 在 RF 系統中引入了
APS-C 機種,搭配 RF-S 鏡頭應該會更輕便一些。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76-96477725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出於這種懶人考量就買了 EOS R10,現在已經使用了半年多,該是時候來開箱寫心得了!

因為圖超多,全部貼過來手快抽筋XD 需要完整閱讀請看blog好讀版:
https://genkiboy83.pixnet.net/blog/post/45485795

【開箱】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59-198610296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EOS R 系列的外盒都從以前 EOS 系列白底紅邊彩圖變成了黑底的箱子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59-397664336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因為 EOS R10 是第一台 APS-C 系列的 R 機身,所以手上沒有相對應的 RF-S 鏡頭,所以直接買了 KIT 組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61-280973126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盒內配件~LP-E17 電池、充電器、背帶、說明手冊、保卡,以及另外回郵取得的 LP-E17電池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70-51011184-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EOS R10 用的也是 LP-E17 電池,跟之前的 M6 MKII 一樣,所以配件跟充電器可以沿用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73-2452604716-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Canon 經典的充電器~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72-234523897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充電器採用的是 8 字線,但其實我比較喜歡美國版的折疊腳,出門攜帶比較方便,不用多帶一根線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77-3204494553-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EOS R10 因為是 APS-C 的機身,所以重量會比全幅的機種輕一些,只有 429g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43-131613645-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EOS R10 採用的是 APS-C 感光元件,所以拆下鏡頭之後看起來中間那塊感光元件特別小塊感光元件特別小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901104-3257213236-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相比之下,R6 中間感光元件跟快門簾的位置幾乎是切齊了接環,大小一比真的有差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51-2143658693-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因為 R 系列都沒有反光鏡,所以像是 R6 在關機的時候快門簾會降下來保護感光元件,不過 R10 的快門簾在關機的時候不會降下來,所以換鏡頭的時候要特別小心沙塵掉進去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06-596458244-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EOS R10 的名牌~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01-183007428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因為現在 EOS R 系統很多鏡頭是沒有 AF/MF 的切換鈕,所以機身上就多了這個設計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82-190086939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右側的蒙皮包得滿長的,所以機身雖然輕便,但握感很好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89-294635096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R10 將各種輸入輸出的埠都放在機身左側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17-384006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連接埠分成兩邊,左邊 3.5mm 外接麥克風,右邊則是 HDMI Micro 跟 USB Type-C,可以直接用 USB 傳輸跟插著電直接使用,不過因為是入門機種,所以沒有即時監聽的耳機孔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86-407420621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後面的部分採用了可以翻轉的 3 吋 104 萬點翻轉式 LCD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15-183218517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螢幕可以往側邊翻轉出,螢幕可以轉到前方自拍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96-323452227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因為用習慣了 5D3 以及 R6,所以很習慣有搖桿的設計,R10 雖然是比較入門的機種,但是還是有萬向搖桿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92-244777898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機頂的部分有模式撥盤、錄影鍵、鎖定鍵、多工鍵、快門跟撥盤,全部集中在右側,左邊沒有任何按鍵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23-118007485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軍艦部前端有立體聲麥克風,熱靴的位置還有蓋子,雖然保護性很好,但這也常常被弄丟XD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00-244656758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跟 EOS 系統一樣,非全幅與入門機種大多會有內建的閃光燈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11-322759977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R10 跟之前的入門機種一樣,電池跟記憶卡都是在同一個艙內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27-366648636-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RF-S 第一顆變焦鏡頭 RF-S 18-45mm,很基本的變焦 Kit 鏡頭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27-3138765265-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RF-S 的鏡身很特別,前端細細的,但到後端突然放大,跟傳統 EF-S 或是 EF-M 那種整根一樣粗細的設計不太一樣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32-351338049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這顆鏡頭很特別,使用前要先轉動變焦環解鎖,這時候鏡頭前端才會整隻跑出來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03-298098270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之前 EF-M 系列的鏡頭也有類似的設計,不過是要搭配鏡身的鎖定鈕,RF-S 這根是用力轉一下到 18 那邊就行了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42-4218328577-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前端用的是 49mm 的濾鏡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19-75389454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尾端用的是塑膠材質,畢竟是便宜的鏡頭,所以金屬什麼的就別想了,不過這顆鏡頭的產地是在台灣~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03-56033769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裝上去之後小小一管,加上機身很輕,單手一勾就能使用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751-304943755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只是可惜多了軍艦部,裝進小一點的包包還是會有點卡到,這也是之前會想要買 M6
MKII 的原因,不過沒電子觀景窗,太陽下也很麻煩,真是有一兩好沒兩好XD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04-133665175-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面對新時代的來臨,慢慢的也要開始從觀景窗改習慣從螢幕取景了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04-264216923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R10 的最高畫素可以到 2420 萬畫素,已經相當夠用了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04-267542434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錄影則是使用 6K 超採 4K/30P,拍攝一般的網路影片也是相當足夠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55-159317148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現在 R 系列都有臉部對焦功能,就算是動物也能,感恩科技,讚嘆科技!XD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51-38834217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如果覺得臉部對焦還不夠準確的話,連以前只有高階機才有的眼睛對焦,現在連入門機種都有了~

【RF-S / EF-M 比一比】

EOS R 系列發展到現在,也推出了 APS-C 的系統,搭配 RF-S 鏡頭,不論是機身重量跟鏡頭重量都很接近,基本上就已經完全宣告要取代 EF-M 了,雖然跟 EOS M6 MKII 這類沒有軍艦部的相比,EOS R10 體積上還是多一點點,但其實 RF-S 跟 EOS-M 的鏡頭的體積還滿接近的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39-935812363-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以 RF-S 18-45 對比 EF-M 11-22,前端幾乎差不多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41-2971967483-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但是到了尾端 RF-S 的屁股就比較大了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43-1927182966-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畢竟是為了 RF 系統所設計的,所以也導致鏡頭會呈現前端小後端胖的奇特設計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45-389765046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尾端比一比~雖然兩顆都是比較便宜的鏡頭,但 RF-S 用了塑膠尾端,看起來就更廉價一點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32780-7314331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RF-S 18-45 這顆鏡頭雖然輕便,但有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在反差明顯的邊緣色像差會比較重,可以看到在這張照片的手機邊緣已經有浮現藍色的邊緣

【鏡頭組合】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19-72611674-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其實玩攝影到最後會發現設備越來越貴,但最後都懶得帶出門,因為太重XDDD 所以為了讓設備有多出門的機會,現在都採取輕量化策略,去看球的時候就用 R10 搭配
RF100-400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661534-36428666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機身加鏡頭總共才 1.1 公斤左右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30-116908115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這樣的組合幾乎是小包一塞就進去了~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35-3063418050-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就算連單手拿也不會太吃力~

另外,新的 RF-S 跟過去的 EF-S 雖然都是屬於 APS-C 機身的鏡頭,但以前因為接環刻意限制,只有 APS-C 機身可以裝 EF 跟 EF-S 鏡頭,反過來要把 EF-S 鏡頭裝在全幅機上是不可能的,但現在 R 系統的接環位置完全相同,就算是非全幅的 RF-S 也可以直接裝在全幅機上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51-94909091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如果當想要偷輕的時候,也可以將 R6 搭配 RF-S 18-45,不過這時候機身會自動裁切變成,拍照總畫素會下降,但如果只是要錄影的話其實沒差,這樣就可以有全幅高 ISO,但又不用帶太重的鏡頭

【R10 / R50 比一比】

R10 之後又出了一台 R50,R50 更輕又更便宜一點,所以原本還有點後悔太早買 R10,不過後來實際到展示中心比較一下才發現 R50 被精準的切掉某些功能之後,馬上就釋懷了XDDDD,其實 R10 還是會比較符合我的使用習慣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19-147415054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看得出來這兩台是什麼嗎?左邊是 M50,右邊是 R50,兩台在體積上真的很接近,後面的按鍵佈局也相當類似,幾乎可以說 R50 就是 M50 的 RF 系統版本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26-335889012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正式比較一下 R50 跟 R10 的差距,從上方看出來差異了嗎?貓膩就在這裡啊!左邊的
R50 握把部分更短,所以機身更小巧,但是少了一個撥盤跟最重要的通用熱靴接點!所以 R50 只能使用官方目前唯一的 「Speedlite EL-5」外閃,一般單點或是 ETTL 閃燈都沒辦法用,如果要用到閃燈的人就少了很多燈種可以選擇,不然就要再加購「多功能熱靴轉接器 AD-E1」才能使用傳統接點的燈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2626-330849528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機背的部分,R50 的螢幕是 162 萬,但 R10 只有 104 萬,不過最重要的是 R10 還多了萬向搖桿,用慣高階機的人都很習慣這根萬用搖桿,而 R50 就省掉了這部分

【實拍】

開箱以外,最重要的是就是拍攝出來的效果是不是堪用,因為也用了大半年了,所以也累積了不少素材,從棒球比賽到生活旅遊都有,除了高 ISO 雜訊還是偏多,但這也是非全幅的非戰之罪,照片的部分都有經過微調或是根據情境“重手“處理,整體來說用來處理
作品已經是可以接受的畫質。

【球賽】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8825-61319740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8604-1485911405-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8836-500867036-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8905-175478225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8908-423724355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8917-287531078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92364-240079909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95614-2579217626-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95645-62171474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95679-3357112718-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生活出遊】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86831-144537564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86906-2114139352-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9282-216808763-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9213-2116373627-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8946-151844687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8775-361602913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8745-4018425123-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8692-3849246321-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08609-607224227-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31040-2086051415-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832665-3998342949-g_n.jpg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連拍測試】

現在無反光鏡開始成為主流之後,連拍速度就不是問題了,連 R10 這種入門款機種,都可以拚到機械快門 12 張,電子快門 23 張這種連拍速度,想當年有反光鏡的年代,一秒有 10 張以上就很快了,現在真的是輕鬆達標,不管是拍連續動作還是啦啦隊,都輕輕鬆鬆啦~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9795-2051584941-g.gif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9795-2001214242-g.gif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5349795-4113214950-g.gif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https://pic.pimg.tw/genkiboy83/1688795591-2927330863-g.gif
圖 EOS R入門機種 EOS R10開箱與R50簡單比較

【4K 錄影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Qjr7cD9z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BNOaiLDMs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104.8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genkiboy (118.232.104.83 臺灣), 07/09/2023 20:06:31

rugalex07/09 20:07eos kiss 代表了一個成就與經典 eos r系列則為新一個經典

※ 編輯: genkiboy (118.232.104.83 臺灣), 07/09/2023 20:08:56

rugalex07/09 20:08的開始 光是eos r發售時 日本就有很多有名攝影家為EOS R

rugalex07/09 20:09背書 這真的是一個新成就

※ 編輯: genkiboy (118.232.104.83 臺灣), 07/09/2023 20:10:34

ferrinatice07/09 22:51推詳細分享,辛苦了!

kaigobaby07/09 23:58感謝分享,想請教有R10配18-150kit鏡頭的心得嗎

Stupidog556607/10 00:38我去三創兩台都抓過果斷買了R10 完全無法接受50的

Stupidog556607/10 00:38手托 真的太淺

LoveBea07/10 01:34

lucian556607/10 07:16有FA給推

Tosca07/10 09:22R10我在yodobashi玩過 快門聲超虛 R50反而改善了XD

BigRollPeace07/10 09:33推分享

a15532132107/10 10:30新手今年初入手了R10,半年下來很滿意也夠輕便,只是

a15532132107/10 10:30小後悔當初搭了RF-S 18-45,因為補了18-150這顆後,

a15532132107/10 10:30光圈大畫質更好,泛用也適合當旅遊鏡,另外大家常提

a15532132107/10 10:30到的快門聲很虛,還好自己是新手所以沒啥感覺(汗

eric0016907/10 13:25會在意快門聲音的還是不多 就像我喜歡canon握感一樣

coox07/10 14:52這4K錄影最多可錄多久啊?

WindwithRain07/10 18:07R5+5D4 路過推,還是喜歡5D4的手感和快門聲!

neosrx07/10 18:58想請問r10抓臉對焦能力有比m6ii好嗎?尤其戴上口罩後謝謝

neosrx07/10 18:58

momokoshi07/11 00:07R10 和 M6II 不同世代的機器了,對焦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