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作品]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看板DSLR標題[作品]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作者
julius0621
(不將就 )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8

作品照片: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361092_e2215616a6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360292_5c31aebc82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112671_a85ffa9ce0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6575488_e2e4078e4c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112876_b012d72378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111721_d2ce2ba4b5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363677_9273a1d0fc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106446_87b7d55e0d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362037_5ddb148c77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357907_90bd61b450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103216_2563562cc5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77103431_c9ba55647c_h_d.jpg
圖 R5 人像初體驗,顛覆過往 SLR 使用感

機身鏡頭:
Photo by EOS R5 / EF 24~70mm F2.8L II /
Sigma 50mm F1.4 Art / Sigma 85mm F1.4 Art
CR3 轉 DNG 再用 Lightroom 解檔

技巧解說(如閃燈、修圖)及心得分享:
先說在前頭,這就是我第一次使用無反,所以感受真的比較驚訝一點。
雖然幾年前有朋友出佳為尼,讓我也曾經糾結要不要買一台 A73 來當香爐。
但始終沒有深入使用過無反系統。
在 R 發佈後,以為總算迎來了春天,但卻也糾結於沒有 ibis,所以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攝影差不多20年,也當了至少15年的 Canon 用戶。
這一路走來讓我覺得神奇的機子沒有幾台,
比較有深刻體認的大概就是 Contax AX 讓手
動老鏡能自動對焦、Sony A7 系列的萬用香爐。

一路走來用的就是SLR、DSLR、645、Leica M、再回到 DSLR。
撇開一些手動對焦的系統不談,
用AF系統長年的經驗與習慣就是反覆的半按快門對焦B、B、B確認對焦無誤
或是買了大光圈鏡頭卻得刻意地縮光圏以求得較深的景深來 Cover 餘弦差、
跑焦等問題,當然免不了的還要多拍幾張來買個保險。
買了一堆強大的 Sigma Art 定焦,卻總要碰運氣賭一張準焦的作品,導致實用性質大降。

大概10來年沒有外拍了,R5入手的第一天托好友的福,能以戰養戰來熟悉新的戰友。
雖然早耳聞 DPAF 或是相位對焦的神猛,
但還是在親自上陣以後不自覺驚呼"這根本就是作弊!!!"

只要進入射程範圍,除了廣角取景人眼比例過小的情況之外,
人眼追蹤便黏著Model的眼睛不放。
完全不用再去想跑焦、景深不足、對焦誤差、餘弦差等等問題、
甚至連對焦點都不用再自己選,只要把握 EVF 裡的構圖以及輕鬆地欣賞 Model 的表現,簡簡單單就能產出令人安心的產品。
原來,這才是正常的光學鏡頭該有的素質,原來過去這麼多年都被反光鏡給荼毒了。
R5 這樣的對(追)焦表現,真的讓我開了眼界,
也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就輕易贏得了我的信任。
戰友,就該是讓人有這樣的信任感與可靠度。
(看看防潮箱裡的5Ds和Df,可能從此就難再見天日了)

更何況,R5的IBIS更是沒讓人失望,
搭配沒有IS的鏡頭從EVF看出去,那畫面的黏著度已經跟有光學IS的鏡頭相去無幾,
網路上許多網友已經開始手持拍夜景的挑戰,我想對於外拍人像或是日常使用,
這就不用再多擔心什麼。
搭配自動ISO和提升有感的高感光畫質表現,拍,就對了。

2020是一個注定在歷史上留下很多印記的年份。
Kobe的離去、COVID19的影響、TSMC的股價、
Kodak起死回生的希望以及其他更多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
當然還有 R5 的上市(包含過熱話題),都讓這個年度與眾不同。
而 R5 或是後來更新的科技,一定也會對所謂攝影的"形式"帶來巨大的改變。

以上,只是一個現有SLR用戶對於 R5(或者說無反)的驚嘆以及簡單分享。
其實整場都在測試(熟悉、確認)大光圈的準焦和對焦方式。
所以幾乎都是這類糖水~沒啥變化,勿見怪。
若對於大圖有興趣,可以參考 Flickr 相本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uliushan/albums/72157715322197313
都有留 exif 可查閱。
ig:https://www.instagram.com/julius_fotoist/

--
後記:
其實我覺得無反一定會對一些吃攝影這行飯的資深職業用戶造成衝擊。
無反的科技及使用邏輯,以及人性化的瑕疵補強真的讓攝影的技術門檻又低了一些
(當然還是有一些體驗和竅門是要時間與經驗累積)
攝影或錄影的業界生態一定會持續大洗牌,至於會有什麼變化那就等著看了。
不過心裡真的有點慶幸,當初初出社會沒有毅然決然地往這條業界前進
不然個性安逸的我一定會活得很有壓力 XD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7.41.38 (臺灣)
PTT 網址

duoht08/02 19:54推 畫面和色彩很棒

感謝,現在用 CR3 轉 DNG 的方式其實滿麻煩的,然後和我常用的描述檔也有些相性不良 希望 LR 能盡快更新支援 R5

panzerbug08/02 19:55新轉播技術架8k讓AI追蹤切割畫面

好多新科技,讓前浪都漸漸凋零在沙灘上

panzerbug08/02 19:57無反如果搭上行動裝置的運算,可能會再躍進

duoht08/02 19:59dpp好像有更新可以直接開了,原廠的色調應該也很不錯

習慣 LR 介面了,哈哈,有空再研究一下DPP

ariawind08/02 20:01我想請問的是鏡頭是直接沿用FF的鏡頭就好?

ariawind08/02 20:01跟RP自有鏡頭不一樣嗎?

EF鏡頭要加轉接環,除此之外,我是不覺得跟裝DSLR的反應有什麼不同... 是說我手邊RF鏡頭也只有一隻 35/1.8 stm,其餘都是EF

LimYoHwan08/02 20:26有去三創玩真的很不錯 期待R6

jiny08/02 22:26美圖推,無反近年早就對職業用戶造成衝擊了

TC043008/02 22:32手機拍照對相機衝擊應該更大...

科技令人驚訝,下一步不知道會是什麼

ferrinatice08/02 22:42可以問一下椅子堆疊的牆壁在哪裡嗎?

TC043008/02 22:44椅子是在駁二

沒錯,就在駁二,微熱山丘門市的附近而已 :)

ferrinatice08/02 23:01謝謝

canandmap08/02 23:10這發色很不Canon@@

kax020508/02 23:26推張筠 好奇為啥不用DPP轉@@

因為兼修不同系統,為了統一作業流程,所以一貫使用LR比較省事也比較有效率。 再者,我會在LR套用不同的描述檔(vsco)再自己微調。 是說以前我也是用 DPP 起家的,但是應該回不去了。

rhwebNW08/03 10:25想問這樣拍照整天會有過熱顯示嗎?!

沒有任何異狀唷,吃了兩顆lp-e6都沒有過熱顯示,也有切到4k 30 fps fine(超採)玩 一下,也沒有過熱顯示。

※ 編輯: julius0621 (27.246.43.61 臺灣), 08/03/2020 11:09:39

rhwebNW08/03 13:19感謝回答~~台灣感覺目前買不到

Ogrish08/03 15:32對焦真的很準,問一下,只有拍照會有過熱的情況嗎?

Ogrish08/03 15:33歹勢,看到上面回覆了,完全沒問題

johnten08/04 04:39有張筠給推,但強大的模特壓陣之下,反而看不到Canon的發

johnten08/04 04:39色優勢

dreaminc08/04 12:47樓上,就沒拍好而已

johnten08/04 18:17發色跟有沒有拍好是兩件事

canandmap08/04 23:34發色跟有沒有拍好是兩件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