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Leica M11 發表

看板DSLR標題Re: [閒聊] Leica M11 發表作者
chang17a
(5566得第一)
時間推噓24 推:24 噓:0 →:37

https://i.imgur.com/BOp1DgO.jpg

圖 Leica M11 發表

這幾天網上看了一些使用意見和老Leica迷的想法, 正反都有。

那種用盡溢美之詞(很貴但絕對值得,超級進化你會怕 brabrabra…)的,
通常是已拿到Leica提供的M11樣機試用的網紅攝影師,
重點主要在六千萬畫素的新感光元件,以及合成畫素推高動態(14檔推到15檔)的新功能,說給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某人說M9的顏色回來了(興奮調)。

不推的點大概是沒新意,前代M10R的畫素就有四千萬畫素已夠用。
有的人試用時覺得加鏡頭配重怪怪的,M11黑色版本是有史以來最輕的M機。
有人懷疑sensor全時運作測光會有shutter lag…(但實測說是感覺不到)

其實超高畫素在應用上真的有新意,除了更高的動態。
耐裁切是這幾年硬體商喜歡強調的重點,比如8K的攝錄系統。
這在Q2和M10R的宣傳上也有提到。
個人覺得這是很有潛力的新應用。
比如上了28mm的鏡頭,可以crop到90mm都可用,
配上OVF可調框線(如有),我覺得是很大進步。
畢竟Leica M的變焦鏡頭超難用,
如果有這個數位變焦簡直是一大解放。

除了以上,個人感覺是,M系的發展可能真的到頂了。
比較少人提的是,這個系統「只能」手動對焦!
和那個飛躍的畫素相比,
OVF機構沒有在更新的(除了框線改數位)

人眼用OVF的對焦精度有極限,愈是長焦段愈是不容易準,
這在超高畫素的時代我覺得很致命。
在低畫素時代可以準焦的拍法(OVF或縮光圈陷阱對焦),
在高畫素時代100%檢視時(或自動對焦機能下)會有更大機會被認為是脫焦。
Leica這幾年推出的超大光圈鏡頭,還放大了這個問題,
這個裁切/數位變焦下去會更明顯。

這些年不時會看到有人跳坑的理由是眼力不行了...
我常覺得不意外啊,也許用家眼力正常,
只是新機器用100%檢視的壞習慣讓人自我懷疑,
這超荒謬。

Btw, 這次廣告有兩支,主角當然都是知名攝影師,
一老一少,老的是名人堂的Leica愛用者R. Gilbson這沒問題,
小的是G. Fonseca才拿到徠卡的巴納克攝影獎…
不過Fonseca直接在廣告裡說他以前沒用過Leica M.
照片看起來也不是很精彩(最少和他網站上的作品相比),
影片本身的份量也不是很夠。

印象中,這應該是第一次Leica發表新M機的廣告中,
找來從不用M的攝影師。
這次發表會感覺的調性也有種說不出來的奇怪,
除了影像團隊的風格有種輕浮感(個人意見),
文宣重點一直強調有重大創新和傾聽用家的聲音,
有種明明不是又要用廣告詞去洗的感覺…

算了, 大概是我老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164.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DSLR/M.1642395490.A.CCC

MunezSu01/17 13:39在對岸版,提到萊卡都會吵架。像是自動對焦還落後黃斑對

MunezSu01/17 13:39焦10-20年的言論也是有的,然後最好就會變成發色的爭論

MunezSu01/17 13:53我倒覺得是對岸酸葡萄慣了

可否請教對岸怎麼說RF對焦勝過自動? 精度而言應該不可能啊..

ohwahahaha01/17 13:59RF系統要搞自動對焦大概也要走天工轉接環那種設計

ohwahahaha01/17 14:00重量增加一回事,頭重腳輕的問題搞不好還更嚴重

我覺得M系要繼續 這不無可能. M11的sensor全時運作應該是鋪路了

loxjjgu01/17 14:04這麼貴的系統沒有峰值對焦或放大對焦等輔助功能?

對..如樓下說的。用選配的EVF也有, 不過這在別家是偶爾用到的功能, 在Leica M 的精確對焦是不得不用

ohwahahaha01/17 14:10有啊,M240就有了,我用老福Nokton開最大光圈就需要用到

ohwahahaha01/17 14:11但M11對我來說沒有推出什麼太殺手級的功能,有點尷尬

ben10293801/17 14:20我用M10到現在覺得唯一敗筆就是liveview開啟後的快門

ben10293801/17 14:21延遲,結果M11直接強制用liveview的方式測光,直接滅火

nthomas01/17 14:43我Leica新手 我是覺得快門延遲還好 不太能察覺

nthomas01/17 14:45峰值和放大對焦都有啊

MunezSu01/17 14:51痾…當然不是講實際上的勝過啊..”接近全景景深最适合黄

MunezSu01/17 14:51斑对焦,M机不是为了全能,而是为了保持摄影最存粹的体验

MunezSu01/17 14:51,自动对焦很难做到人机合一的感觉,电子的产品很难模拟

MunezSu01/17 14:51出人与机械的沟通,体积跟手感是无法手动优化的,这是自

MunezSu01/17 14:51动对焦的一大缺失,不是十几二十几年能弥补的” 大概類

MunezSu01/17 14:51似這種言論啦,就也不能說他錯,滿有趣的 專門招黑

MunezSu01/17 14:59 https://i.imgur.com/DOixlFL.jpg

圖 Leica M11 發表

MunezSu01/17 15:02 https://i.imgur.com/lizqDuL.jpg

圖 Leica M11 發表

這是典型Leica玩家的觀點和用法, 個人是同意的。 正因為這樣,新的M越往高畫素發展, 和更多大光圈(口徑更大重量更重)鏡頭, 越不利這種老派用法。 要高畫素大光圈時代的快速精確對焦, Leica M的OVF真的母湯

ben10293801/17 15:09快門延遲完全不好好吧...我朋友不了解萊卡的,第一次

ben10293801/17 15:10聽到我開liveview的快門聲都以為是壞了。

nthomas01/17 15:14我也第一次碰 我是不覺得聲音或速度有什麼讓

nthomas01/17 15:14我覺得疑慮的就是!

nthomas01/17 15:15當然我沒用過M10,所以不知道以前如何

入手了?!讚喔, 可否幫確認crop時框線可見嗎? 感謝

※ 編輯: chang17a (42.74.164.78 臺灣), 01/17/2022 15:27:13

※ 編輯: chang17a (42.74.164.78 臺灣), 01/17/2022 15:30:13

※ 編輯: chang17a (42.74.164.78 臺灣), 01/17/2022 15:39:02

nthomas01/17 15:40LV上可以 ovf沒有

3Q. 其實數位變焦作為延續M的solution, 可能在Q系上實現, Q的自動對焦很讚。 Q2的75mm(數位變焦)出圖 在輸出到A3大小時仍很漂亮

ohwahahaha01/17 15:49crop功能沒用過,頂多就自己crop,但我總覺得自己crop

ohwahahaha01/17 15:49怎麼弄怎麼怪,後來直接放棄轉R的變焦鏡

ohwahahaha01/17 15:50大概是越長焦,那個壓縮感越沒辦法用crop取代把

是可以的 這在商業上的應用很常見

bbsbug01/17 15:53N大入手了 無誤 XD

※ 編輯: chang17a (140.123.201.37 臺灣), 01/17/2022 15:57:08

xoy01/17 16:04RF對焦的精確度跟不跟得上解析度的提升以前有看過文章算過,

xoy01/17 16:04撇開人的視力的問題是還好。快門遲滯理論上在LV測光+機械快

xoy01/17 16:04門的時候最差,不過我覺得這都是過渡階段,M系統遲早會拿掉

xoy01/17 16:04機械快門,至於EVF會不會全面取代OVF就是信仰的問題了

三角測量本身理論沒問題, 但人眼+手指頭撥對焦桿這個對焦程序, 會讓可靠度降低很多, (大部分徠卡鏡頭的對焦行程並不長) 若還有極速或連續對焦的壓力, 那真的不行。 更不用談不看OVF時的精確對焦。 估焦的照片放大就穿幫了。

ben10293801/17 16:09機械快門的快感被取代掉的話可能都沒拍照動力了

ben10293801/17 16:11並且電子快門的果凍效應過了幾年了感覺沒有半點好轉...

xoy01/17 16:24CNS三家旗艦有Stacked RAM Sensor電子快門的果凍效應都進步

xoy01/17 16:24很多了,Z9甚至已經率先拿掉機械快門,這不過就幾年之內發生

xoy01/17 16:24的事,半導體的進步反而是最快的

ohwahahaha01/17 16:28電子快門也好啦,以後機械快門聲就交給機身喇叭就好XD

ohwahahaha01/17 16:30管你是M3~M11的快門聲還是賣冰淇淋的叭噗聲,都來好了

lupefan4eva01/17 16:34好險我買不起 沒煩惱

ericfys01/17 16:34高尚情懷跟一廂情願自找苦吃只有一線之隔,知道自己在幹

ericfys01/17 16:34嘛就好了

xoy01/17 17:03估焦穿幫我自己也常遇到,所以我的方法比較鴕鳥,用24MP以下

xoy01/17 17:03的機身跟最大F2的鏡頭,高畫素大光圈手動對焦目前唯一解就是

xoy01/17 17:03LV,也所以有用戶一直希望有純LV的M機身,但是拿掉RF就是信

xoy01/17 17:03仰的問題,而純EVIL裝M鏡自家L系列就是了

xoy01/17 17:15RF對焦的局限性M11給的間接解法就是三種解析度,中低解析度R

xoy01/17 17:15F還撐得住,高解析有LV,要不要加EVF看狀況,就像機械電子快

xoy01/17 17:15門都給你,雖然這離印象中的簡單跟純粹已經越來越遠就是了

推一個。 這裡分享一個Youtuber的LV用法, 確實也是M11開啟的新路線, 前代M在LV時的shutter lag應該不再是問題,

https://youtu.be/hV5f5NfNb1M

她示範了M的新應用, 拓展到以前M比較少見的風景攝影,比如

https://i.imgur.com/EYBc4C7.jpg

圖 Leica M11 發表

DPreview的測試也是一直show這個lv shooting, 但個人覺得他這個用法和OVF比沒太大意義

https://youtu.be/wzSv9rc4VyU

dezuphia01/17 17:50我用過底片萊卡的感覺是,所謂的人機合一只有在 Zone

dezuphia01/17 17:51Focusing 時才體會的到。自動鏡頭唯一做不到這點就只是

dezuphia01/17 17:52因為手動對焦手感不佳和鏡頭上沒有焦距刻度/景深尺。

支持!個人推M也是這個緣由。

lantieheuser01/17 18:17有點模糊比較真實啊,未來主義繪畫還會故意晃動主題

jack1837601/17 22:06自動對焦RF自古至今的唯一解還是Contax G

xoy01/18 08:50Contax G有RF的外型,但沒有RF

LongerSolo01/18 10:56LV快門遲滯在M10R已經比M10明顯改善,預期M11會更好,

LongerSolo01/18 10:56但這次M11真的讓我覺得先入手M10R BP一點也不後悔。

biaw01/22 01:52其實看了以後蠻喜歡M11的進步的 雖然我也有m10和m10r bp XD

absenta01/22 22:34心癢癢…才剛買了三顆GF鏡頭 等看看會不會有Q3好了

※ 編輯: chang17a (140.123.201.37 臺灣), 11/28/2022 13: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