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釋字的考題
下面這題 答案是A
但是根據釋字第346 答案a也是對的
因為法律就是立法三讀通過 總統公布
憲法第十九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係指有關納稅之義務應以法律定之,並未限制其應規定於何種法律。法律基於特定目的,而以內容具體、範圍明確之方式,就徵收稅捐所為之授權規定,並非憲法所不許。國民教育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三款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第十八條第一項關於徵收教育捐之授權規定,依上開說明,與憲法尚無牴觸。
13 關於人民依法納稅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關於所有稅捐事務事項,皆須由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規定
(B) 向人民課稅乃國家對於財產權之嚴重侵害,必須符合法律保留原則
(C) 國家對於人民所繳納之稅款,得透過預算編列程序統籌分配使用之
(D) 國民不得以國家之特定建設不完備為理由,而拒絕納稅
[請益] 應考資格、各種國考疑難雜症等,以有正確作法、答案者為主
(不包括書裡的疑問)。若問題如人生規劃、讀書計畫等,無一
定作法、答案者,請用閒聊選項。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62.83 (臺灣)
※ PTT 網址
推
「應以法律定之,並未限
→
制其應規定於何種法律」
→
理由書「而立法機關就某種稅捐是否課徵,認為宜授權主
→
管機關裁量,因而以目的特定、內容具體及範圍明確之方
→
式,所為之授權規定,亦非憲法所不許」
→
你把你的貼的釋字多看幾次xd
推
不可能所有徵稅細節都由法律規定 只要法律授權訂定就行
推
還有地方自治稅捐啊
→
事務事項>毋庸法律保留
推
就徵收稅捐所為之授權規定,並非憲法所不許。
→
這段才是釋字重點要講的,所以釋字的意思是有關稅捐
→
的細項事務可以法律授權法規命令為之,法規命令就不
→
是立法院通過總統發布
爆
[請益] 高普考延定了吧三級要再延長2個禮拜 那高普考延定了吧? 差不多要公布了 我是這樣想啦 [請益] 應考資格、各種國考疑難雜症等,以有正確作法、答案者為主 (不包括書裡的疑問)。若問題如人生規劃、讀書計畫等,無一 定作法、答案者,請用閒聊選項。22
[請益] 沒有經濟學基礎補習有用嗎?[請益] 應考資格、各種國考疑難雜症等,以有正確作法、答案者為主 (不包括書裡的疑問)。若問題如人生規劃、讀書計畫等,無一 定作法、答案者,請用閒聊選項。 我想問如果想要轉換跑道走國營企業,但是本身沒有經濟學的底子,可以像沒法律底子去 補習就可以補回來嗎?19
[請益] 法律類函授年份?[請益] 應考資格、各種國考疑難雜症等,以有正確作法、答案者為主 (不包括書裡的疑問)。若問題如人生規劃、讀書計畫等,無一 定作法、答案者,請用閒聊選項。 請教一下如果已有104~105的司律函授正課 如果以(1)建立基礎的角度來說 看這些課程9
[請益] 羈押相關試題[請益] 應考資格、各種國考疑難雜症等,以有正確作法、答案者為主 (不包括書裡的疑問)。若問題如人生規劃、讀書計畫等,無一 定作法、答案者,請用閒聊選項。 想請問大家選項B為何錯誤了8
[請益] 突然想到一個憲法的問題我作法續考題 突然想到 大法官釋字 裡面有說 秘密通訊自由是隱私權的一種 可是憲法並沒有明列隱私權 卻名列秘密通訊自由 所以我是覺得秘密通訊自由 應該是要在 憲法第22條 而不是單獨列在憲法第12條 因為這就代表隱私權其實有明列在憲法了6
Re: [新聞] 「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 政院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任何法律行政命令條例牴觸憲法者,無效!! 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人民,依照憲法規定,當然是中華民國國民。 憲法規定,中華民國國民的義務,有納稅、服兵役、受國民教育。 中華民國國民的權利,有應考試服公職,選舉罷免創制複決。 中華民國遷台以來,沒有讓大陸地區人民盡過義務享過權利,已經違法違憲了74年。8
[請益] 訴訟能力問題[請益] 應考資格、各種國考疑難雜症等,以有正確作法、答案者為主 (不包括書裡的疑問)。若問題如人生規劃、讀書計畫等,無一 定作法、答案者,請用閒聊選項。 請問大家根據舊民法,即使是離婚過後的未成年人有完全行為能力, 但選項上說他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所以應該屬於無法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5
Re: [新聞] 餐廳飯店新「限溫令」 用餐時段限溫23大法官釋字619號說明, 對於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處以裁罰性行政處分,其處罰之要件需以法律定之; 若以命令定之,須有法律之明確授權。 此又稱法律保留原則,是憲法第23條之意旨。 此「限溫令」,依行政程序法92條所敘,1
[請益] 關於民法819第一項處分是否涵蓋設定質權民法819第一項所謂的處分,應該僅指法律上處分,第二項才有包含事實上處分。 問題是:設定動產質權應該是以轉移該動產占有為要件(民885),而轉移占有本身應該是屬於事實上處分吧?如果是,則按照819第二項應該得全體共有人同意才可設定動產質權? 不過我發現解題書上的答案跟我想的不一樣,不知我思考方式是哪裡有問題? 附上正好的民法選擇題(基礎)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