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08年高考教育行政上榜 回饋時間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08年高考教育行政上榜 回饋時間作者
alees
(元)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0

板主經上榜生同意轉發至本板,原文出自Dcard,
部分圖片無法顯示,請自行從網址查看



背景
大學是唸幼兒教育的
畢業後全職補習一年,上榜!
不是很會唸書考試的料,所以秉持著勤能補拙的信念持續決戰高普考,希望也能激勵和我一樣的備考生。
之前剛補習的時候也很迷惘,看遍了網路上上榜者的心得,得到了一點方向,那時便告訴自己有上榜也要來分享經驗給需要的人。
(一直想分享但怕誤人子弟,所以就拖到ㄌ現在)
想跟正在讀我這篇文的你們說每個人的資質/背景/適合的讀書方法ㄓㄩ优萓P,我的分享大家就參考參考囉。

心態
‧要求自己做到不後悔
國考是場馬拉松,要為期一年的努力。沒有理由不全力衝刺,國考只有兩種名次,ㄧ是上榜,二是落榜,不要等到考完試才在說,早知道申論多練一點酊器D當初認真一點A
但一切都來不及,需要在將時間+365天了,所以頭一次準備就要一直提醒自己做到讓自己考完不後悔的程度,不要給自己留後路,寧可辛苦這一年也不要再辛苦一次。

‧記得衝刺之虞,適時的放鬆也是必要的
曾經有老師比喻準備國考的歷程:「橡皮筋若一直處於緊繃狀態,考前會鬆掉。」
一年過來自己也很有感觸,把自己逼的太緊反而讀書效果不好,也很難維持一樣的力氣在努力,反而越來越無力,所以要學習享受讀書/苦中作樂/適度放鬆,才能走到最後。

‧不要把唸書這件事變得痛苦
我蠻認同心情會默默地影響到讀書效果的這說法,我都會試著告訴自己,每天用功唸書就是在自我成長,「又學會了一個新概念!」,平常也可以試著將所學連結到生活上,用曾經學過的專業概念解讀,不僅可以幫助自己記憶,還能讓自己讀的有成就感。

‧替自己找小確幸
適時的回饋、肯定自己是很重要的,平時除了保持著自己永遠都需要更努力的心態,還可以試著從老師給的支持/朋友的鼓勵/自己讀書的成就感央A來肯認自己很棒的事實,自
然而然也能回應上一項我所想表達的讀書心態。

‧補習只是將師傅引進門
修行仍要靠個人,除了跟著老師的步調上課/複習外,我自己是覺得補習班的書由於要集結各大重要學者論述,有時候會顯得很精簡、片段,我讀起來沒辦法完全理解,所以我會去翻大學專書來建構體系,再搭配補習班用書,這樣的閱讀效果對我來說是最好的。所以當在準備國考這一年,遇到什麼問題一定要積極的找解決辦法,如果我當初只是一直抱怨補習班用書不好,但仍繼續苦讀沒有找其他資源幫自己克服問題的話,今天上榜的名單應該也不會有我的名字。

‧腦袋不是隨身碟,忘記很正常
在教育心理學中有談到,記憶有三個歷程,分別是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要從感覺記憶到長期記憶,需透過注意到外在的刺激然後在反覆覆誦才有機會達成,否則就會遺忘掉,故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教育心理學理論來調整自己準備國考的方法,需要反覆的複習才有可以將記憶維持的久,你們可以先去教心的課本翻記憶的章節看看。當然讀書能用理解的盡量理解,不行的話就可以試著想聰明的辦法背起來,我自己準備考試是有做筆記的習慣,到後期開始只看筆記,筆記已是精簡後的精華,每科內容都很多所以就想辦法再精簡成幾個重要的關鍵字,於是我開始編自己記得起來的口訣、聯想生活上實際的例子。
例如:教育心理學
Vygotsky認知學徒制
5步驟:柿子明(天)返(鄉)探(親)
示範—指導—闡明—反省—探究
創造力4歷程:懷孕歷程
_準備/醞釀/豁朗/驗證 期

‧可以的話找一個讀書夥伴
很慶幸在補習班遇到一個跟我一樣全職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唸書/討論/發洩情緒A一個
人讀書真的很孤獨,兩個相伴就互相督促/扶持,就能有更多動力向前,重要的是不要把對方視為敵人,曾經有老師分享:「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吝嗇分享的。」,敞開心胸交流反而能一起共相長。

閱讀書單
(雖然不知道唸了專書實質的效益有多大,但相信隱隱約約應該也奠基我不少基礎,有時間唸專書的人可以斟酌參考就好,因為我也沒有唸了一定會比較好的證據)
教育行政:
謝文全《教育行政學》
教育心理學:
張春興《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張文哲《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
溫世頌《教育心理學》
教育哲學:
蘇永明《當代教育思潮》
邱兆偉《教育哲學》
田中正人《哲學超圖解》
其他資源分享
現在題目越出越活,所以定期更新議題/時事/教育政策O很重要的!
(可以從日常練申論中,就多累積符合當前時事的資料,考前印下來閱讀)
台灣教育雙月刊
教育研究月刊
教育部網站
國際電子報

支撐我國考の好句分享
「書沒有念完的一天,紀律可以代替焦慮。」
「要先有實力,才有運氣可言。」
「也許我們不是最有天份,但是我們總是可以當最努力的那一個。」_吳慷仁
「不要羨慕別人花開的早,要努力讓自己花開的好。」

讀書
‧讀一遍不通就再多讀幾遍
我沒辦法念一次就吸收,所以我每一科的課本至少都讀過三遍以上,第一遍先看個大方向(大標),知道這單元大概在說什麼,再細看內文,讀兩三遍後真的有理解後才開始做自己的筆記。

‧需不需要做筆記?
這就要看自己的讀書習慣了,我書讀過沒有寫筆記會覺得很空虛,下次很容易就會忘記,又要從頭開始再讀一次,所以我開始於自己讀過兩三遍後著手做筆記,發現這樣的效果對我最好,便實施在每一科。
所以你可以參考不同人的方法,試著找尋最適合自己讀書方法,以發揮最大的讀書效率。筆記就記寫申論派的上用場的內容
筆記很難一次就完美,常會邊做邊擔心。「啊會不會少記了什麼重點」,而我的經驗是,筆記有漏很正常,邊學邊練申論再把不足的補上,日益增加筆記便會日趨完整了。

‧認清自己的極限,設定適合自己的進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唸書的步調,而我也剛開始就是訂立太困難的讀書計畫,把時間切割的很細,09:00-11:00教育行政L1、11:00-12:00教育統計L1...這樣的安排讓我每天都讀的壓力很大,每天都在追進度,很少有完全達標的一天,反而影響了自我效能感,有礙自己對自己學習的掌控,所以後來我就重新調整自己的計畫,認清自己讀書步調較慢,所以把一天的時間拆成早下晚來安排,並依照考科時間去適時調配,例如教育行政如果是早上考,那就安排在早上讀,一天一定用喜歡配不喜歡的科目來搭配,這對我來說效果最好,大家可以試試看怎麼樣的組合自己能讓自己有效率地念上一整天,記得!沒有一定的讀書計畫,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寧可花花時間去找到對的方法,也不要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讀了一年,然後沒效果。

申論寫法
‧架構
(前言)
(大標)ㄧ、
二、
(小標)
1.
2.
(結語)
大標小標要簡短有力,下面再詳細續寫內容

‧練習寫申論
申論這東西有練才會進步!唸很多書如果不知道怎麼書寫表達出來也是白費。
由於補習班老師會要求交作業,所以我剛補習就開始慢慢練習,一剛開始剛學什麼都不會,都是先從模仿開始,可以試著在google打題目它會跑出相關的補習班擬答或期刊,就可以看看補習班擬答的架構,期刊的標題怎麼下的漂亮,作為參考,記得!起步一定是最難、最痛苦的,我一題申論剛開始要寫一個下午,很折磨人但不能不練,所以一定要堅持下去,隨著多練習、書越唸越多,就能漸漸抓到感覺,就可以開始試著用自己的話表達,不再依靠書本/網路資料,開始就會覺得補習班的擬答寫的不怎麼好了哈哈哈。
記得:練習時就逼自己寫滿兩面,不要用過於白話的詞彙,要多用專有名詞/專業術
語,讓閱卷老師一看就知道這個人有一定的底子。

‧平時看書時即可收集可用模板/佳句
專業感也是一種增加表面效度的好方法
後現代主義學者_尼采:「真理是有用的捏造。」
「12年國教以提升中小教教育品質/成就每一位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為願景。」
Kant-反應 理性&經驗主義之調和
:「沒有內涵的思想是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觀是盲的。」

各科準備方法

‧教育哲學
補習搭配蘇永明老師的開放式課程,用OO主義式的方式去學習,凡事先思考此主義為何興起?背景脈絡?學者?主張?教育啟示?教學方法?反思?可能的限制?
哲學本來就很抽象難懂,所以剛開始唸起來很痛苦其實非常正常,但像我多讀一遍,
跟著去思索那些主義/問題A就開始漸漸地愛上哲學,成為我拉分的科目。
讀後可以試著跟自己對話(或是有人可以聽你說),如果能順利的表達出來上主義為
何興起/背景脈絡/主張央A那就恭喜你,代表你真的理解,而且這方式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講出來後比較不容易忘。

‧教育測驗
考前練習考古題,從考古題中抓重點背!
因為教育測驗考來考去重點就是那些,翻翻考古題你就可以看出趨勢了!

‧教育統計
沒有甚麼撇步就是多練習,考前三個月一定要開始印考古題練習,每天都至少要碰一點 (一不算忘記的速度真的很驚人!!!就會覺得自己先前的努力又白費了),用申論題紙練習寫,不要再拿課本題目一單元一單元練習,以我自己的經驗是,用課本一單元一單元算都會(因為自己都知道這單元要考哪個公式),但合在一起考我就不知道要用哪個公式,所以盡量盡早跳躍課本的單元框架。
把容易搞混的概念寫一起做比較
考前可以統整所有公式於一大張紙上

‧行政法
把課本先翻熟是基本
(1) 選擇題:
考前多用APP阿摩練習考古題,從錯誤中複習尚未熟悉的概念。
把容易混淆or常考的概念整理出表格。
(2) 申論:
基本功-背定義(例如:何謂行政處分?法條依據?其6大要件?/撤銷之訴的要件…)
平時就開始練習解題架構,先從一單元中挑選最常出現的題目開始著手,並練習涵攝
(涵攝指當發生一件具體生活事件時,如套用某個法律條文,則將事件與法規範構成要件比對,如比對相符,則該具體生活事件便會產生法律條文所規定的結果,此即為涵攝之過程。)
善用法律人的術語
例如:按行政程序法第96條之規定…,避免使用「」寫出條文,即可不必一字不漏地寫出
該條文內容)
例如:系爭案例/揆諸經驗法則/…

‧教育行政
以謝文全的《教育行政學》ㄧ書搭配補習班用書的方式學習,專書是幫助我建構體系感,而補習班用書是以申論寫作大標小標內文的架構去呈現,讓寫申論可以輕鬆下筆。由於這次高考題目有點偏,我表現的很差,所以沒辦法給什麼太專業的建議。

‧教育心理學
以一個大概念先去做統整,例如:動機
統整其:定義/相關理論/不同種類的動機/教育應用扔奶熔[
再詳細整理其更細的重要內容。
教心理論在教育實務如何應用是一大重點,申論可以適時點到

‧法學緒論
跟課期認真聽,按照步調複習至少一遍,考前再翻課本/法典複習一遍。這科我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考前每天刷一回阿摩練習,保持一些法學的敏銳度即可。
掌握憲法
法學緒論裡頭,憲法題目佔了一半,所以相對法學緒論龐雜的內容來說,投資報酬率很高,一定要好好掌握好!尤其是重要的釋字內容!!!

‧國文
上課認真聽,選擇題我是吃老本,沒有特別準備。
掌握公文
基本格式背熟,考前一個月可以開始要求自己至少一個禮拜兩篇,考前十天每天練寫,保持手感跟速度,拿到基本分應該不難。
作文
從來都沒有花時間練習過,但我覺得地特/普考的練筆還蠻重要的,可以喚起一點自己寫作的靈魂,所以好好把握練筆的機會,用盡力氣去寫就對了。
自曝:我自己是覺得這一年申論練多了,寫出來的作文不知不覺也很論述口吻(自己覺得很怪),但掌握兩原則:頁面盡量衝多&敘寫(努力亂掰符合題目)自己的故事,我也能拿到33分,所以建議大家好好握緊這兩個原則即可。

考前三個月申論衝刺
‧計時一題30分鐘內要完成滿滿兩面
以不能在翻閱課本為前提開始作答,一剛開始一定很難在30分內完成,但就儘量逼自己,(人的潛能會被激發)試著在30分到時,做個寫到哪裡的標記,再儘速寫完全部紀錄完整的作答時間,有時間壓力下才能測出自己真正的作答能力,畢竟考試就是兩個小時寫四題啊啊啊,所以平常要求自己是必要的。

‧練習後的檢討/訂正
考前沒有老師幫忙改的情況下,就靠著自己參考補習班擬答or上網找期刊or和夥伴互相交流討論,自己化身為老師,自己修改申論,檢視自己寫的申論架構/想法恰不恰當,然後將參考來的好論點用不同顏色的筆補充在旁邊,方便日後複習。

最後的最後想說既然選擇踏入國考這條路,就要認清錄取率很低的事實,但要保持著相信自己會上榜的信念,用信念去帶動你的行動,相信不久上榜的就會是你!加油


https://www.dcard.tw/f/exam/p/233210680

--

有個老師說:「人生尋找平靜,比尋找意義跟快樂更重要。意義跟快樂是人生的
調味料,卻不可能每天都出現。但平靜卻可以陪伴我們每一天。某一天我們遇到
了快樂,或是做了有意義的事,那很好。但是隔一天,這些東西沒有了有沒有關
係。人生不見得需要那麼多的快樂跟意義,但我們可以學會跟自己相處。」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91.13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alees (118.170.91.139 臺灣), 03/08/2020 16:23:02

mm37373303/08 16:48恭喜!心態正確念的更開心

leo11281903/08 17:11恭喜!

with13kimo03/08 17:16恭喜,受教了

tsaipei03/08 17:35恭喜!很棒的分享:)

tina84081503/08 20:16恭喜!謝謝分享

chenyuchia03/08 22:24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