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09年高普雙榜會計類科心得分享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09年高普雙榜會計類科心得分享作者
asderfw520
(asderfw520)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考取109 高考 會計類科 第44名 (錄取160名)
考取109 普考 會計類科 第70名 (錄取191名)

1. 背景
我從高中就開始接觸會計,目前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會計系,對學校課業比較注重,大二下學期開始補習,我補的是VOD,利用零碎的時間看影片上課,所以可以兼顧學校課業與公職考試,打工方面有接助教的工作還有做粉專的小編,我很早就擬定計畫要走公職的路線,所以補習共長達兩年半,前兩年重心是放在學校課業,考試前半年重心轉移至公職考試,心態抱持著順其自然的心情,因為這是長久戰,如果兩年都很拼命到後面會沒力,最後半年就是按照自己的讀書步調,順利應屆考上高普雙榜。

2. 加入國考契機
會計系的未來出路大約分成事務所、公務員以及研究所,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事務所的生活模式是沒日沒夜的工作,但是自己比較喜歡平穩的生活,剛好大二寒假時,鄭泓(高點中會老師)來班宣,活力滿滿地講述他的讀書計畫,以及準備國考的心路歷程,並且讓我們充分了解公務員的薪資待遇、退休福利、津貼等等,聽完之後,我訂定了第一個人生的階段性目標就是成為公務員,一方面不要虛度大學光陰,一方面可以更專精專業。

3. 準備方式
學長姐都很推薦到高點補習,加上已經有上網查過資訊,發現很多高普考的狀元都在高點!而且高考會計類科的中會是一個很繁雜、困難的科目,真的需要鄭泓來幫我們拿到高分!!其他專業科目的老師也都很優良~~在綜合評估下,覺得高點最適合我

4. 考試成績及排名
109高考:
總成績 65.67分(排名:44)
錄取標準:59.20分→正取
國文 作文36 公文12 測6 →54
法學知識與英文 →50
中級會計學 申26 測37.5 →63.5
成本與管理會計 申41 測48 →89
審計學 申13 測34 →47
財政學 申36 測40 →76
政府會計 申23 測42 →65
會計審計法規 申28 測46 →74

109普考:
總成績 66.92分(排名:70)
錄取標準:61.50分→正取
國文 作文30 公文12 測10 →52
法學知識與英文 →60
會計學概要 申42 測45 →87
成本與管理會計 申15 測40 →55
審計學概要 申29 測42.5 →71.5
政府會計概要 申36 測40 →76

5. 師資及準備方法
中會-鄭泓老師
鄭泓老師的第一堂課會介紹如何準備中會這項科目,例如上課一定要很專心,不懂的地方當天就要弄懂,筆記要做確實等等的,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持之以恆的落實很煎熬,鄭泓算是提供了準備中會的不二法門!
鄭泓的上課講義內容非常完整,基本上把裡面的題目做熟悉,蓋住答案寫得出來就差不多了,老師會把重要的母版題型一再強調,上課時也會帶著大家練習五、六次,通常有認真聽講,並且確實跟著老師一起動筆練習,就可以掌握到題型的精髓。老師也會教你把題型精髓寫在題目上方,下次複習就可以迅速掌握題目的重點,速度可以快很多。在解題方面會提供各種速解法,幫助學生在考試時可以迅速解題,並且教大家分錄的由來,讓複雜的題目也變的條條有理。
中會相對其他科目而言比較特別,幾乎每一年都會有新的IFRS出來,等於每年更新題目及解法,也因此產生許多版本差異,鄭泓會快速更新講義,開講座幫助大家了解更改的項目、版本差異、速解法等等,透過前述資源,學生只需要認真準備考試,無須擔心改版問題!
另外鄭泓會舉辦每周小考,考卷內容是講義延伸出來的題型,只要把講義跟考卷寫過一次,不僅可以增加解題速度,還可以熟悉解題技巧,基本上面對各種考試題型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中會是一個內容多且每年更新的科目,在讀書時間上大概會佔專業科目的一半,透過大量練習才能熟悉題目,中會整個課程我共補過三輪,第一輪是先熟悉老師上課方式,並且在課堂上弄懂老師所教導的範圍,第二輪把所有講義的練習題全部作過一遍,有不懂的地方等待第三輪再聽一遍老師的講解,最後每個題目一定弄到融會貫通,建議大家有不懂的地方盡量再去看回放,自己鑽牛角尖會花費太多時間,補過越多輪會發現很多自己沒注意到的小觀念,千萬要記住中會很注重小觀念!!很多題目在小觀念上錯了就整題送分了。我沒有另外做筆記本的習慣,因為蠻耗時也比較懶一點,但是在中會這科目可以記在鄭泓的總複習濃縮講義,把每個章節自己容易出錯的小觀念記起來,考前複習這一本就可以了!中會的題型都差不多,老師講義的例題、小考考卷上的題目都是變態等級的變化題,只要熟悉各種題型變化,基本上考試時就可以臨危不亂,如果想要增強基礎,建議可以購買老師的制霸,裡面會整每章節的歷屆考題,跟著老師上課進度一起寫可以增加印象。
中會範圍很廣又雜,很容易忘記,所以我在考前半年就已經把中會的講義題目及制霸全部作完,剩下的半年就是每個禮拜複習一章節,把不熟的章節作加強,需要注意的是高普考的考試方向,還有中會一定做要熟!通常寫考卷會錯的都是小細節的判斷,所以一定要留至少一半的時間去複習中會。

成會-徐錦華老師
成會相對其他科目,範圍較廣,題型也較多變化,徐老師會將各種題型融合在一個母版題,並且在課堂中教導許多解題捷徑、驗算方法、歷年考試的題型變化等等,基本上將母版題及課堂補充融會貫通,再練習講義中按照年份編排的歷屆試題及詳解,就可以熟能生巧。
在進入新章節前,徐老師會用淺顯易懂的例子講解重要觀念,並告訴大家要背哪些歷年重要的申論題,以及塵封很久沒考過的題型,讓學生可以節省很多走彎路的時間。老師會依照各個章節的特性教導學生各種不同的準備方法,例如分批分步成本制只需要大量練習就可以舉一反三,亦或是作業成本制將母版題融會貫通即可。
成會最重要的就是觀念建立,透過大量練習各種題型,可以增加觀念的釐清,徐老師的講義有大量歷屆試題及詳解,不用怕沒題目可以寫!很推薦徐老師給需要大量練習題目的學生哦~!
成會整個課程我共補過兩輪,第一輪把課堂例題做熟,主要是觀念要清楚!老師會在母版題中加入很多變化題,告訴你哪些會是陷阱,申論可以怎麼寫,考試重點在哪裡,總而言之,徐老師的每一句都是金句!!一定要抄起來,老師說不會考的地方就不用花時間看了(真的不會考),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成會幾乎都是計算題,透過大量練習題目就可以快速增強實力,所以第二輪上課完後,回去就會跟著進度把後面歷屆試題做完,不過因為太大量了,我會依照自己的熟悉程度去抓一個範圍寫完就好,每個題目裡都有一兩個陷阱,可以自己註明哪邊需要注意,下次複習就看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就好。

審計-羅智成老師
在高普考的考試中,審計是屬於背誦類的科目,公報數量多、文字也較深奧,題型不會有太多變化,因此講義編排與必考重點整理也變得相對重要。
羅老師的講義分為公報本、考題本、觀念建立,考題本會列出近五年的會計考試題目,包括會計師、高普考等等;再來是用來建立觀念的講義本,由於審計幾乎每年都會出新公報,但是新公報難以理解時,老師會將舊公報作整理及說明,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新公報本,就是換湯不換藥的概念~!此講義也可以作為初次接觸審計觀念離清。
羅老師編排的公報本會將公報內容與釋例應用彙整在一起,會加速理解及應用公報,並且會將歷屆考試內容在公報中作灰底加粗,透過老師的業界經驗告知大家未來考試趨向,總複習時會列出必考20個公報,在考試前加強閱讀與背誦,很有可能可以拿到高分!個人覺得羅老師猜題非常準~~如果覺得審計內容太多,可以專注於老師的考猜就好。
羅老師的審計我補過兩輪,第一輪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花了很多時間去適應,因為老師上課喜歡用很多口訣跟圖像記憶,好處是可以聽老師重複提起而記起來,但壞處是一分心就會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但是採VOD的方式上課,可以重複聽沒聽到的地方(VOD真的超方便阿),上完課就會把老師編製建立觀念的講義讀過一遍,盡力去理解內容,到後半年再開始認真背公報就好。
第二輪,很習慣老師上課的步調跟方式,在課堂上就可以把口訣跟圖像記住,不用花時間額外記,因為我比較喜歡地毯式讀書,所以把公報本逐字讀過,可以理解更多小細節並融會貫通,但我審計考得不好,事實證明在高考普考試中,審計這一科目就按照羅老師的步調就可以了,不用看的地方就可以略過,需要一字不漏的公報一定要一字不漏背起來,另外老師也會強調高普考特別愛考的新舊公報,考前半年再慢慢背就好,如果內容太多,可以賭老師給的TOP20公報,準確率真的蠻高的!

會法-李建老師
會法就是單純屬於法律條文的背誦,在申論解題方面需要加強法條間的連結,基本觀念的建立也變得相對重要,老師會運用各種實務經驗帶大家理解政府機關組織,也會提供背誦口訣,不僅可以增加記憶,也可以快速建立基本架構觀念,協助連結各條文進行解題。
老師會提供兩種講義,分為課堂輔助用書以及彩色法條本,上課輔助用書是用來幫助大家理解實務層面的政府預算編列、組織架構等等,彩色法條本是李建老師用心整理的講義,透過歷年來考過的法條次數標示顏色,基本上必考的法條都會標成紫色加粗,考前一定要背熟。
老師會建立一個會法群組,只要透過群組發問,老師會用最快的速度回覆,偶爾會將重要的時事貼在群組,例如新冠病毒的特別預算如何編列,並且讓大家腦力激盪後,告訴大家正確解答,這樣的形式有助於加深印象也可以參考大家的答案,增加申論寫作的技巧。
總複習課,老師會幫我們加強比較難的選擇及申論題,對於容易混淆的部分也會再詳細講解。如若上榜,老師會提供豐富的管道讓大家了解很多資訊!!非常推薦李建老師的會法課程。
會法跟政會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會說明政府機關組織,預算法跟會計法的概念也差不多,我建議可以先上會法再政會上,會法屬於大方向,可以先大概知道整個預算編製流程,再去細學政會,簡單來說就是先知道法條再學作帳。這屆考試遇到會計法大改版,前後學了兩套帳,但這次沒有考新舊差異,只有考新公報的內容,下次很有可能會考新舊差異阿~ 我大約考前八個月開始補會法,只補過一輪,雖然會法屬於背科,但是法條的關聯性很強,對於政府的機關組織要很清楚(非常重要)!如果讀法條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群組問清楚,這樣對後面的學習會有幫助。大約考前半年我就開始背誦法條了,我的方法一樣是地毯式背誦,沒考過的也會背,就看自己的時間怎麼分配,我在會法上花蠻多時間的,因為背誦法條可以利用很多瑣碎的時間,比較重要的法條我會加強背誦,一字不漏。

財政-施敏老師
財政學是比較少會在生活中接觸到的科目,有許多圖型需要記憶,基本上沒有經濟學的底子很難理解財政學的內容,然而,施敏老師是會計人的財政救星,透過淺顯易懂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從零開始也可以學得很好!
施敏老師編製的上課書籍非常適合零基礎的學生,運用簡單的例子讓財政學融入生活中,並將相似的圖型彙整成筆記,加入許多口語化的解釋,補充各種延伸議題,每章節後面有歷屆重要的考題及詳解,透過詳解可以將觀念進一步釐清。另外,老師還將近年來很夯的社會保險納入講義中,課堂上都會一一講解得很清楚!總複習時,老師會把重點整理成一小本,並將時事納入考猜,重要考點一再重複講解,很推薦施敏老師的總複習課程。
財政我補過兩個老師,考前一年先聽張政老師的財政,張政的財政比較偏向給有經濟學有底子的學生,會講得深入一點,如果有想要聽兩位不同講師,建議先聽施敏的財政,施敏老師的教材淺顯易懂,很推薦還在新手村的你們!老師會用生活化的例子讓大家更貼近財政學,真的很有用~~對於圖形的記憶也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考試題目如果很活,就可以聯想到老師上課舉的例子。在每個小章節會把類似的考題都列出來,老師會大概說明如何解題,也會帶著大家一起練習標誌性的歷屆考題,這對於還在財政學新手村的會計人很有幫助,因為剛開始會沒頭緒如何下手。財政的準備方法不外乎就是瘋狂畫圖,讀書讀到累了,就拿出一張紙開始默寫默畫,只要會畫圖,並且可以簡單講解,考前把圖形再看過一遍就差不多了。

政會-羅威老師
政會對於會計人來說,是偏簡單的科目,需要加強的是分錄的轉換及由來,羅威老師會先將政府組織作介紹,與李建老師的會法課程相輔相成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政府的會計與一般中會有一點不同,適用的公報也不同,故在分錄的轉換上就需要老師來建立觀念,在背誦分錄上,羅威老師會很細心地教導我們如何背誦,帶著我們一起練習大量的題目,並且將公報重要的地方彙整,讓我們更好記憶。羅威老師的總複習講義會將公報重點整理成表格,上考場的時候帶這本就可以了!
政會的組織觀念也要清楚,如果上完會審法還不懂,羅威老師會再教一次,等於再次複習。除了預算分錄以外,政會的會計科目跟中會很類似,比起中會,政會觀念比較簡單,但因為中會學太久會有既定印象,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兩者區分,我把政會的分錄記熟之後,把標誌性的題目做過,再把公報背熟,相對其他科目,我在政會上花比較少時間。

共同科目
我在國文的測驗題部分已經放棄了,範圍太廣沒有基礎要花太多時間,所以在公文上花比較多時間,楊昕的公文會提供各種分類的範本,都有很清楚的詳解,我大概考前三個月每天看兩、三個範本,把重要常出現的字句記起來,最重要的還是格式,最好考前要默寫兩三次,才會知道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楊昕老師會給我們公文格式的順序,我覺得很有用。作文的部分,我只補了楊昕的總複習,他會教一點作文的大綱怎麼寫,還有時事題,上考場就把大綱寫出來,盡量寫滿三~四頁,內容不用很豐富,有起承轉合、寫多寫滿就可以了。
王肇基老師的憲法很推,老師上課的筆記條條有理,去考場帶筆記就可以了,筆記內容會濃縮大綱、憲法解釋、觀念連結,搭配書籍一起使用,上課速度也很剛好,憲法解釋讀過兩、三遍上考場就會有印象,再把不熟的標記起來就好。
法緒跟英文我就不給心得了,因為我考的不太好,CP值我也覺得不高,所以就看自己怎麼分配了。

6. 整體讀書計畫
時間分配:
中會50%
成會15%
審計10%
會法5%
財政10%
政會5%
共同5%

前面兩年我都持續在補中會,每個禮拜訂定進度,不會把進度排的很滿,譬如一個禮拜讀完一章,剩餘的時間可以拿來讀別科,主要是為了保持手感、反覆練習,中會內容太廣太雜,一定要複習再複習,等到考前二個月開始,大概兩個禮拜可以複習完全部的中會,考前看不熟的小觀念就好。
考前八個月開始,每兩禮拜都會寫成會講義一~二回,例題練熟,後面的歷屆試題由新到舊開始寫,需要大量練習的分批分步成本制,我會把題目全部寫完,把錯的觀念寫在題目上方,下次複習直接看不懂的就好,可以節省時間,觀念題就要多做選擇,有很多小細節可以注意,也可以幫助自己釐清觀念,到考前二個月,再複習第二輪,大概一個禮拜可以複習完全部,我自己沒有整理筆記的習慣,所以上考場的時候,我會把不熟的部分拍起來,直接帶手機去看就好。
第一年跟第二年分別補過一輪的審計,第一年就是跟著老師的步調,理解60%的審計,審計公報翻都沒翻過,第二年就開始背審計公報,考前開始背新公報還有老師的top20,考前讀審計投資報酬率挺高的,但是還是要靠運氣。
會法在考前八個月開始持續背誦,每天都背幾條,基礎觀念清楚之後,可以先逐條背,之後再以題目的方式,把相關法條連結在一起背,考前老師會補充時事題,記得一定要背起來!考前也要複習。
政會的部分,公報要花點時間背,因為新舊轉換的關係,這次的高考幾乎都是考公報,有背跟沒背的分數就真的差很多,當然分錄是基本要會,考前半年再讀就可以了,有會計底子的人可以很快上手,考前持續複習就好。
我沒有很深的經濟底子,所以在財政花比較多時間,直到考前兩個月才補完兩個老師的財政,但是補完也差不多很熟了,讀書讀累了就會馬上默畫一張圖,比較難的圖型會貼在牆上,沒事就看著開始講解給自己聽,考前就翻書看過就可以了,很難的題目懂觀念就好,不用鑽牛角尖,因為幾乎不可能再考出來。

備考心態
我讀書不是很專心的那種,沒辦法每分每秒都專注在書上(去圖書館就是要我的命,所以一定在家裡看書),大概看一個小時會玩手機十分鐘,一方面是幫助提神啦XD。
沒有早起的習慣,一定會睡到飽,每天大概10~11點起床,看一下背科,就吃午餐,沒有睡午覺(頂多趴在桌上休息幾分鐘),因為沒有很認真看書,為了補足進度會看一整天到半夜一兩點。
一直到考前兩個禮拜衝刺期才比較認真,我讀書方法屬於土法煉鋼地毯式那種,不會因為接近考試日期就跳著看,兩年半都是按照自己的步調去執行,國考生真的需要毅力去打贏這場持久戰,時間夠充裕的話,可以不用兩年都很認真,只要到最後一刻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並且每一科目都花功夫去讀(不要放棄任何一科)
,相信你也可以上岸啦!!
順帶一提,我原本超想放棄財政,但爬過很多文,發現大家都說不能放棄任何一科,我就花更多時間換老師聽聽看,結果今年財政很簡單,只能說還好我沒有放棄它。

以上是小妹備考兩年半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還沒上岸的小伙伴!!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3.129 (臺灣)
PTT 網址
asderfw520:轉錄至看板 Accounting

10/24 16:36

aikopake10/24 17:48太強了,恭喜上榜

shining8810/24 22:22心得文寫好詳細! 講到我正好需要的!(>_<)

※ 編輯: asderfw520 (58.115.122.69 臺灣), 10/26/2020 10: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