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09年律師上榜心得(海海)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09年律師上榜心得(海海)作者
callmetiger
(tiger)
時間推噓 4 推:5 噓:1 →:0

有榮幸在應屆考取,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方法,目前就讀研所中。一開始並不打算準備國家考試,是在集體團報補習班的氛圍下,想說努力看看,考不上就要趕快轉跑道。大三開始在保成面授下跟課,今年應屆畢業,很幸運地先是考取四等書記官,並取得律師資格。

以下附上我的成績:
109司律一試成績
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100 / 150
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98/150
綜合法學二<民法 民事訴訟法>:122/160
綜合法學二<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交易法、強制執行法、法學英文>:78/160
總分:398

109律師成績
國文(作文): 52 / 100
憲法與行政法: 99/200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109/200
公司法、保險法與證券交易法:46.5/100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一): 84.5/150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二):63.5/150
律師選試:44/100
總分:498.5

準備方法&時間規劃:
(1) 準備方法
1. 解析老師:不管是否為國考科目,都要聽課,並思考老師的講述脈絡與觀點思維。
2. 常滑手機:平常可以關注一些粉專、老師學者的帳號,我自己每天都會看最近社群分享的實務判決(至少5個),有幸能看到學者分享觀點,那更是重要。
3. 好奇寶寶:沒事多思考,多想問題,「問題意識」非常重要,一個問題的出現,不要急著馬上問師長,我會進行一些流程。
(1) 這個問題是不是問題?我覺得可以用常人(自身)經驗去篩選,到底直觀會不會有爭議(吵架)發生,然後去篩漏。
(2) 如果是問題,養成自力解決它,當下找教科書、參考書,甚至Google大神。
(3) 真的找不到答案,或思考上出現阻塞不通,再去找師長詢問。
(4) 問問題的目的不在於「答案」,如果老師願意,你可以把自己思考流程脈絡表達出來,這個「答案」我是怎麼推論(想出來)的?哪個環節出錯?或許也有助於老師知道你問題出在哪裡,而不是讓老師感覺自己像自動販賣機,投錢生答案(何況還不用投錢XD)。
4. 專屬筆記:有100個畫家就有100個作品,同樣筆記怎麼做,不要因為教科書、參考書的內容、編排而限制了你的想像力(超能力)。我自己筆記這四年沒有系統式的整理,但我是圖像式思考(樹狀圖),看太多文字眼睛會很痛,所以能濃縮越少越好,像是家事法我自己大概畫了2公尺的流程圖,這部分稍後論述。

(2) 時間規劃
1. 因為自身原因,很常有臨時變動的事情,所以規劃上我是以「期間」,而非以每天要怎麼念來規劃,可能時間規劃上不具參考實益,但還是提供一下。
2. 規劃情形:
(1) 打底期(1年):司律考試要的是「通才」而非「專才」,所以考科很全面,至少一定要全部跑過。如果你做不到定力打坐,那補習一途,可以幫助你打底,透過為期1年的循環課程,把陌生的、遺忘的,不曾停留過的,能夠停留在短期或長期記憶區。
(2) 複習期(6個月):當底打完後,就開始複習,把上課用書、筆記,全部再看一次,然後整理,盡可能體系化的,想像自己是科學家,找尋自己的定律,在這個定律下,這些考科資訊要如何歸類、評價。無法想像,就是模仿師長前輩的方法。
(3) 衝刺期:(考前3個月):剩下的時間,完全國考取向,思考問題、解題檢討,都不能停留太久,盡量掃完考古題,把最近有考向的實務見解、學者文章給掃一遍,大致上是這樣。

因為有在保成上過正規班級一二總,想來推薦幾個老師,有附上理由喔!
以下我只能針對自己上過課的老師,並且提供自己的分析,還請見諒。

1. 憲法、行政法:
(1) 程樂:講課內容可以說把學理整理詳盡,有些地方會有進階專題作深度思考,甚至很多比較法參考,可以豐富在憲法上思考,老師上課時會直接問台下學生問題,每次下課前會帶一次題目與總結複習,這些細節都是每堂課養成下來的習慣。
(2) 陸伯言:講課內容很平易近人,尤其是對於釋字的解釋,歸因於老師的經歷,非常好懂且很有印象,我自己在推論上,也與老師思考相近,憲法這個最抽象難懂的科目,要如何具體、白話,老師的課程很值得參考。
(3) 李澤:我覺得難能可貴地方在於,老師實務經驗足以讓抽象的公法,如何在具體事件、日常生活中真切體會到。很多實務判決,可能沒有被學者多作討論,但經老師介紹,很多時候法院的漂亮論述,都很適合拿來作為撰寫用的。

2. 民法、民訴法:
(1) 袁翟:非常喜歡上課以樹狀圖方式在黑板呈現,而且會畫畫的老師,法律關係圖永遠畫得比自己畫好,講課內容不難,教材部分,要搭配上課筆記看,就可以發現其實都是體系化呈現,重要的體系化思考,可以簡單複雜伸縮自如,歸功老師這2年上課的潛移默化。
(2) 蘇試:動態的訴訟法問題千百萬種,在老師專屬體系下,最重要的「問題意識」絕對是最重要的,從第1堂到最後1堂,老師一直強調的問題意識不只在課堂上遇到問題迎刃而解,也可以在考試上不變以應萬變。筆記上也因為老師獨有寫法,我遇到問題,腦中會自動浮現,並快速抓到爭點意識。

3. 刑法、刑訴法:
(1) 李允呈:老師的書雖然都很厚,但可以說把各家學理實務詳盡整理,而且編排上很有體系,課堂上也是以樹狀圖方式呈現,這很幫助我在複習、考試時很有畫面感。
(2) 陳介中:老師總複習的講義,非常喜歡「爭點式」的整理文章,我能快速複習各章節的重點,哪裡看過哪裡漏掉,總複習時很受用,尤其在考前1個月時,可以說是近火有近水可救。
(3) 伊谷:老師的實務經驗可以讓你在課堂裡,感覺自己就像當事人般地置入畫面,我的刑訴可以說唸到哪,哪裡就有老師的經驗分享,而且上課內容,對我來說,彷彿在看「藍色蜘蛛網」由擔任旁白的老師帶領學習刑訴,考試時就會很有印象,然後眉頭一皺,發現題目並不單純…

4. 公司證交保險法
(1) 董謙:我得說老師是個資料王,各種函釋判決、學說見解,完全可以從老師身上挖,而且會在課堂上把學者原話表述出來,這對我來說,是在商法這個弱科上非常增加印象的機會。沒有人會像老師一步步帶著作小六法筆記,一次一累積,考前不心急。
(2) 江赫:講課內容(總複習)對我複習證交法上很有幫助,重點的擷取,再加上老師實務經驗的分享,足以讓我在考前2個月讓腦袋充滿畫面感,在考試時,能盡量抓到考題的畫面,而如何解決。
(3) 廖毅:保險法因為有英美法與大陸法相差甚異,是不好掌握的考科,老師完全可以讓你進入保險涉訟的畫面,遇到時應該要如何應對,講課非常具體白話,不會淪為迷失在二者相爭之中的迷途羔羊。

5. 海商海洋法:
(1) 袁翟:已如前述。
(2) 名揚:海洋法這科不只要法理,還要理解歷史脈絡,跟著老師上課,從一開始的海洋法淵源到各論的學習,都讓我能好好整理思考,跟課並作下筆記,好讓我在考前能把老師上課講的掃過並上戰場!

推薦的書籍:
1. 袁翟的民總、身分法、海商法
2. 程樂的寧靜致遠
3. 蘇軾的民訴、重點整理、家事法
4. 伊谷的禁忌的果實二冊
5. 李允呈的刑法總則
6. 棋許等的七小科:很適合一試前拿來作短期複習。

一試準備方法:
1. 把一試總複習課程上完、並熟讀講義。
2. 把歷屆題目答案整理成冊,7月(4週)分批寫,1天模擬/1天檢討。
3. 製作樹狀圖:
(1) 共同型:例如訴訟法的送達制度、輔佐人等,我會製作表格或樹狀圖,比較行訴、民刑訴之差異。
(2) 章節型:例如憲法的基本權總各論,各個基本權的釋字整理等,針對各科的章節,作個概略式的體系圖,不熟的地方就要詳細筆記。
(3) 專題型:例如民法上時效期間總整理、公司法盈餘發放的程序圖,針對非常技術性,只能死背的地方,作樹狀圖或流程圖。

二試準備方法:
1. 二試總複習班:要認真上課與熟讀講義
2. 教科書對證:因為我有收教科書習慣,讀到一個法律問題,有對應學者書籍,優先看原文真意,以增加這個點的印象。
3. 關注實務:就分科六法附上的實務見解跑一遍,並且把過去所關注網路上的實務見解彙整。
4. 解題書用法:打開目錄掃過所有收錄題目的章節,回想是否陌生或遺忘的,再打開那頁,接著看題目想完架構,檢視跟書上是否不同,學著去批判它「為什麼它順序如此,跟我不一樣」而不是說服自己「解題書上這樣寫」,這樣就開始形成個人意見,但因為時間來不及,希望大家可以在打底期結束後就購入。
5. 製作筆記:因為「問題意識」很重要,需要從「爭點」角度出發來複習,這可以參考法院所作的爭點整理,以下我就舉例如何製作:
(1) 問題形成:這點很重要,攸關於你的經驗(親身或聽來)是否可以「直觀」想像哪裡出了問題?考題、教科書很多改編自實際情形(判決),有餘力可以直接看判決原文,更貼近實際經驗。(可以例子、一句話帶過)
(2) 問題意識:當發現「具體問題」如何產生,就要「精確細緻化」成一個「抽象問題」,在筆記過程中,其實你就在培養如何考試時輸出了。(完整寫出)
(3) 爭點整理:
A. 思考上:區分成「不爭執」與「爭執」兩塊,在我準備情形裡,有點像走樓梯,第一個階梯(像前提)要不爭執才可以走第二個階梯,當走到的階梯卡住了,那就是該爭執的地方。
B. 筆記上:把爭執部分細緻化成一個個小問題,並且去解答。這裡有哪個學者、實務表態,寫上去,若有餘力,最後附上管見。

考試上的心路歷程:
在找尋學習方法上,我嘗試很多種方法,吃了很多虧且不被人看好,或許我分享的也沒人想效法。

→ 分析謀略:
準備考試要學會分析,然後訂下策略,每個考試都有其目的,像是我的經驗中,研所考試要的是「專才」,你是否有挖掘問題的動力?書記官考試要的是「處理事務的人才」,實務技術性法條,你是否能夠操作?司律考試要的是「解決、評價法律問題的人」,你要如何作下妥適的判斷?要如何為你的當事人作最好的訴訟策略?分析完後,學著角色扮演,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該怎麼做。

→ 個人意見:
說了很多,但我的核心終究不離「問題意識」與「個人意見」,這些東西才是自己的,而不是他人強加上去。對我來說,不管在學校補習班,每個前輩都有獨有經驗,平常有機會聊天問問題時,吸取他人經驗,都會幫助自己形成個人意見。

→ 補習需求:
我覺得不依賴補習班的人很厲害,但我知道自己定力不足,透過補習班的面授跟課製造心理強制,好可以認真上課,補習班老師都用他們讀書方法來作教學,這個就是來補習目的,可以挖到難能可貴的寶藏。另外,自己也曾經犯過的錯,一個老師有很多很多學生,不僅止於面授,學著換位思考,大家都是凡人都只有24小時,可以先詢問老師是否方便問問題,問題如果書上有就要自行解決,這也是對老師的尊重;其次,請老師改題目,再有經驗的人遇到陌生題目總是要花時間解題,如果是課堂上或書上的題目,都可以讓老師節省寶貴時間;最後,就像唸法律的人不喜歡被問問題,因為要花時間做功課,然後又沒有對價可言,補習的費用並沒有包含上課以外的時間,所以老師無償的幫助,那是你此生的貴人,好好珍惜。

→ 應考心態:
準備國考的路非常艱辛,從最初的逃避最後走上這條路,都是大家或多或少有過共同的抉擇,我自己準備考試心態是炸裂的,別人的話都是他們的生命體驗,如果可以接受很好,如果自己學會調適那更好。我無法說出冠冕堂皇的話,什麼不要怕失敗,別想到時候會落榜。在過去的2年半,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失敗的,然後檢討並試著修正,準備考試的每一天都在反省、調節自己,就像駕駛飛機,你需要無時無刻注意儀表板、風向速、高度各個細節。總結來說,我與身邊聽到的經驗,這條苦行路大概2~3年會走到終點,這點應該是不會錯的,尤其是學生、全職考生的身分;邊上班邊準備的朋友們真的很辛苦,那是更難以體會的艱困!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79.233 (臺灣)
PTT 網址

reclaim83012/24 01:23

tsaipei12/24 11:27謝謝分享!

koyasukozue12/24 17:38恭喜,感謝分享推

sh2622539912/24 19:49劉 文

muchi4514912/26 20:42謝謝分享,恭喜!

tatalzy12/28 15:11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