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0年初等教育行政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0年初等教育行政上榜心得作者
conver
(蝴蝶)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2

背景說明:
國立大學中文系畢業,有修過教程。本身是以高考、地特三等為目標,2019年五月底從前單位離職後就一直全職準備。因為2020地特三等教行名額實在少得可憐,所以十月高考確定沒上之後就花比較多時間準備初等,想先上榜比較沒有經濟壓力再繼續往上考。

先上人權圖:
https://i.imgur.com/hySEfVj.jpg

圖 110年初等教育行政上榜心得


因為算是臨時抱佛腳,成績沒有特別漂亮,主要還是靠國文吃老本救場,以下推薦給想要迅速對各科有基本觀念的考生:

1. 國文
因為是本科系,所以主要還是吃老本+寫考古題,這裡就分享兩個答題小訣竅:
(1) 建立對九流十家重要人物、哲學理念的基本概念,即使是沒看過的文章,也可以從書名、人名猜測大概正確的選項。(至少儒、道、墨、法出題頻率滿高的)
(2) 題目中有提到的才算有,沒提到的除非已經沒有更適合的答案才能選。特別是白話文,常常會出一段文字考含義,會忍不住想答案是不是沒那麼簡單,文章中是不是有其他的象徵、寓意,在模稜兩可的時候,較能直接從文中看出的比較容易是正確答案。

日常的累積、閱讀量是培養語感的關鍵,特別是在填空的題目,我自己是有追蹤一些新詩、散文獎的粉絲專頁,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至於書單的部分可能要參考其他上榜者的心得了QQ


2. 公民、英文
我自己是有買宏典的題庫書,覺得比較好的是公民題庫的前面有一些單元說明,看到自己不太熟的部分就馬上Google,先有一些概念後再寫題目抓出自己不熟的地方。

個人覺得政治、經濟是公民比較著重的兩大考點:
國體政體、分權制度、投票制度我在讀的當下會自己整理表格,但不會留著,之後寫考古題每錯一題相關的就再整理一次(考古題常常出現,確保自己記憶深刻)
經濟方面匯率升貶值與進出口的關係建議畫成圖來理解(理清邏輯),比較麻煩的是經濟學相關的名詞(GDP、GNP、風險貼水......)可以另外做成筆記留著反覆看(考古題偶爾出現,考出來有記得就是賺到)
其他的像國際組織、鏡中自我、概括化他人等等的我就是考前Google網友們整理的表格有大略印象而已。

英文的部分我會建議至少熟悉國中文法、常背7000單,寫考古題訓練自己的閱讀速度,就是題海!


3. 教育法規大意
這科真的是我的罩門,剛開始想直接題海戰術背常見的法條就好,結果就是常常只考3、40分,而且背一個忘一個,又常常中小陷阱。

後來很認真的讀一次 陳賢舜 絕對制霸 教育法規大意,邏輯很清楚,而且能迅速建立整個教育相關法規的體系跟概念,每一章節後面都有一些小測驗,我給自己的標準是如果錯5題以上,該章節就要重念!考前我是直接拆書裡各章的摘要頁面就上考場了(因為整本實在太厚了)

雖然一開始讀法條真的有點枯燥乏味(常常忍不住度估),但有完整的基礎理解,在複習、刷考古題的速度都會加快許多,我覺得反而是很有效率的!


4. 教育學大意
在準備高考的時候其實已經讀過不少,只要額外再補強課程發展設計、班級經營、教育社會學就差不多了。

我覺得這科範圍滿廣,如果只有準備初等的考生,可以先看過教育概要,剩下的就用題海戰術,最後再整理比較常錯的題目。

我自己是有另外買一本 速記 教育學大意 重點漫話,但個人感覺效益不大,如果沒有先備知識,大概會一邊翻一邊一直Google專有名詞,也很難全面理解。


在國考板潛水很久,也參考了很多前輩的心得,好不容易終於輪到自己有這個機會分享,希望不久後高考也能上榜!


祝國考板的大家都能早日上岸!!!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9.38 (臺灣)
PTT 網址

Hsin7711803/12 14:32謝謝分享

Jongkook03/12 17:06國文好扯

kneesntoes03/12 17:22

Unfriendly03/12 17:28恭喜,繼續直上高考喔!

Shilinchild03/12 20:01上次看到初等考國文96.8覺得很扯了這個98.8是之前在D

Shilinchild03/12 20:01card上說過的那個同學嗎你也太強大了

muchi4514903/13 00:46謝謝分享,恭喜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