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09年高考三級自然保育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09年高考三級自然保育上榜心得作者
alees
(元)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1

板主代發,勿來信詢問

一、前言

先說結論:國考準備的過程中,需要強大的自律及有效地時間安排。我個人是先準備自己沒把握的科目(法規),一再複習我認為的考試重點,在有限的作答時間將腦中的答案謄到答卷上,振筆疾書到鐘響最後一刻。

在正式投入國考前,已多次拜讀國考板上有關自然保育與林業技術的心得文。取之於國考板回饋於國考板,希望我分享的一些讀書秘訣及心路歷程,能在考生最徬徨的時候給予一些幫助。以下分享內容期盼有志成為公務人員的考生一同討論並不吝指正。

我在大學及研究所皆就讀生物相關科系,由於希望從事較穩定的工作,於是在評估自身所學背景後,最終選擇投入國考自然保育類科。

二、書單及準備方法

考前大致分析自然保育、林業技術及環保技術的考試大綱及考古題內容後,最終鎖定自己有把握的自然保育考科準備。在選定應考科目後,接著開始分析各考試科目的命題大綱,命題大綱鮮少隨著每年時事題變動,個人認為這是個抓題目的重點之一。

由於本科所學僅普通生物學及生態學2科學術科目,其他如政策類及法規方面科目相對而言是從零開始建立架構,也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填補其他科目的空白部分就顯得十分關鍵。有別於多數上榜考生分享花時間準備近5年至10年內的考古題,我個人並未投入太多心力在此,更精確地說,我雖然有整理將近10年的考古題,但我並未在考前擬答任何1題,而僅是按照考古題的出題方向及頻率,整理出我覺得重要的考試趨勢,再根據我認為的考試趨勢,短時間內蒐集相關材料並反覆記憶,盡可能地根據政策面、法規面、學術面準備對應的論點,並在考試當下套用。

有關自然保育各類科的書單及準備方式,我同樣參考國考板自然保育類科上榜者分享的書單,在此就不野人獻曝,這裡僅就我覺得重點的教材或準備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國文

教材:
1.青草茶部落格。
2.各補習班YouTube線上公開影片。

本科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是公文寫作,我參考閱讀多數板友推薦的青草茶部落格,在考前一週臨摹固定格式並準備。切記!千萬不要到考前一天才背格式,這樣很有可能在進考場等待鐘響時就忘掉一大半了。

應試時,選擇題劃卡答題完畢後,我基於「依序作答」的原則,先將預留答案卷1-4頁預留作為作文的頁數,分配好時間就先從第5頁開始寫公文,從比較有把握的公文下手解題,順便熟悉考試臨場感,並練筆暖手。根據多數板友分享與我自己的應試結果,公文只要格式正確,不要弄錯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等關係,通常都可拿到基本分。一般來說公文函稿的部分只要寫出主旨段、說明段即可,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下行文的部分寫到辦法段,也可以多獲得一些分數。本次高考我有寫到辦法段,分數就似乎高了那麼一分。

作文部分,是考前參考坊間補習班上傳到YouTube的教材。歸納重點如後:可套用起承轉合的寫作模式,議題盡量聚焦,論述時別擴散太多,免得離題失去不少分數;詞藻不需要過於華麗,但如果可以適時引用或節錄一些美辭佳句,會得到比較好的分數;如果沒辦法想出也無妨,最基本不扣分的方式就是注意不要寫出錯別字,例如「一旦」寫成「一但」這種。相對於公文,作文給分就比較玄,但依我自己的經驗,如果有寫到第4頁,且字跡工整、議題無發散,通常分數都不難看。另外,作文作答時,別搞錯書寫方向,記得題目空4格、段落空2格的寫作規定,理論上都可以拿到基本分。

最後,國文選擇題部分,因我個人國學常識隨著畢業後逐年遞減,因此這部分我無法給予具體建議。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英文我是吃老本,這部分就無法分享太多,若自身有英檢中高級或多益金色證書的實力,建議這科就靠自身實力應考即可。法學知識如同作文準備方式,考試前到YouTube觀看補習班的授課教材及自己蒐集到的網路教材,因為只有考前空檔的下課時間才看影片準備,因此分數也考很差,本科多靠英文維持基本分數。

補充一些我覺得重要的觀念,例如:憲法、法律、命令等階層概念,可參考「法律優位原則」。

其他觀念如下:
1.一般考生所分享的母法及子法,其實嚴格來說是立法機關(即立法院)制定的法律(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謂之法、律、條例或通則)與行政機關所發布之命令(依同法所謂命名為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
2.法規條文架構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稱為:條、項、款、目。

在此提醒,很多技術類科的考生在高普考時,普遍認為國文及法學知識與英文2科為共同科目,甚至以為這2科在高考加權的成績不多,因此認為不重要而放棄。但若仔細分析,這2科加權所佔的總成績,其實不亞於專業科目的加權平均分數,因此還是建議牢記公文格式,並盡力準備其他科目。

(三)普通生物學
教材:
1.Campbell biology 8th edition原文教科書。
2.國立清華大學開放課程-生命科學(相關連結:
https://ocw.nthu.edu.tw/ocw/index.php?page=course&cid=16&)

我是以大學授課指定的舊版Campbell原文書作為複習教材,雖然版本比較舊,但還是可以獲得多數基本觀念。若沒時間複習,或短時間沒辦法看懂英文,建議可先從高中的生物學或生命科學著手。

坦白說普通生物學因為範圍太廣,要在不到半年時間融會貫通十分不容易,因此這科我最後算是放棄,僅在考前預測可能會出一些生物時事題,109年我根據最新的時事,猜測會考病毒特性及冠狀病毒的感染途徑等,所以這部分是稍微有準備到。其他則僅靠記憶力及猜測可能會考的方向去應試。
生物學固然是自然保育重要的核心激出,然而以我認識的考生,許多都是地理系非屬生命科學領域畢業的考生上榜,且高普考名次排名在很前面。綜上,根據別人的經驗分享,如果理工科背景的要複習普通生物學,是有辦法靠自學準備。

(四)保育生物學

教材:
1.網路搜尋「保育生物學」or conservation biology+filetype:pdf/doc等關鍵字,把能下載的閱讀材料一併整理。
2.林務局官網(https://www.forest.gov.tw/),裡面有關我國針對林業及生態保育方面的政策資料,以及經營管理策略。
3.自然保育網(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負責維運),網站裡的資料包含生態保育政策、保護區規劃、珍貴稀有(珍稀)物種保育等級與保育政策等。
4.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搜尋我國保育法規(可搭配「保育法規」科目)。
5.google其他關鍵字,例如IUCN紅皮書(紅色名錄)、《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簡稱CBD)、國際保育法規或條約等。
6.應具備知識為生態學(ecology)、族群生態學(population ecology)、族群遺傳學
(population genetics)、入侵外來種(invasive alien species,簡稱IAS)等、IUCN瀕危物種保育分級(EX、EW、CR、EN、VU、NT、LC)與其分級標準,IUCN protected area
categories (IUCN保護區分級)等。

由於保育生物學是個整合型學科,術科包括生態學、族群遺傳學、族群生態學、地質學、地景多樣性等領域,概念涵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經營管理等。建議可先從林務局相關網站獲取基本的保育觀念,試著了解保育(conservation)、保存(preservation)、保留
(reservation)、保護(protection)之間的差異性,待觀念釐清之後,先了解保育手段在學術上的意義(例如:族群生態與保育間的關係),再了解政策或法規上,如何落實遺傳、物種、生態系等生物多樣性各階層的保育議題。

保育在學術定義上,較像是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的概念,而非全面禁止利用自然資源,因此如何運用生物多樣性資源,就成了本考科的核心觀念。
有關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的部分,務必要將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與施行細則適用對象記熟。《野生動物保育法》的概念包含:物種保育分級、保育利用與禁止事項、保護區劃設、外來生物管理、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進出口規範。

另外野生動物國際貿易議題,可參考《CITES》(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簡稱CITES,我國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其他中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內容,我國貿易主管機關是經濟部商業司,可參考相關的法規,例如:《貿易法》第13-1條、《瀕臨絕種動植物及其產製品輸出入管理辦法》。值得一提的是,《
CITES》內附錄一至附錄三,主要是以國際貿易是否對物種存續產生影響而進行的分類。這部分可參考某些《CITES》文件,或各個官員、學者出國開會報告。

入侵外來種(invasive alien species,簡稱IAS)也是近年受到重視的議題,這部分就參考外來種防治的相關規定,並熟記幾個類群的(例如動物、植物、兩爬、寵物、觀賞植物等)比較有名的2~3個物種,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考試時舉例。

(五)生態學

教材:
1.Elements of Ecology 7/e: International Edition Smith & Smith (綠色河馬封面)原文書,搭配此書中譯版及相關slide。
2.生態學:概念與應用 7/e (中譯版)。
3.Campbell biology中有關生態學、族群遺傳學及演化學的部分。

生態學可透過了解不同階層(hierarchy)的方式加以理解,舉例來說:個體(individual)、族群(population)、群集(community)、生態系(ecosystem)、地景(landscape)、生物群系(biome)、生命圈(biosphere)。上述階層並非絕對,隨著探討尺度的不同,有不同的階層劃分。

由於生態學與生物學都是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的基礎學科,也因此在名詞解釋或是定義上,需盡可能熟記,建議有空可以花時間背誦教科書後詞彙表(glossary)名詞解釋的部分,或起碼有個印象,一方面是熟悉中英翻譯及解釋,一方面是在考名詞解釋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由於本科會利用一些數學模型、預估模式或能量守恆等數理原理,解釋生態觀察的現象或驗證某些假說,因此會需要了解一些數學公式與理化觀念,例如:L-V捕食者獵物模型等。

我想多數具生命科學背景的人都有修過基本的生物學及生態學,因此可能都有些基礎的零星概念。就我個人的經驗是:許多內容是我有片段印象,但都不是很明白其中概念,教科書的公式或是名詞解釋可能不是那麼記得或是隨著畢業許久,早已遺忘,這時只能靠自己拿紙筆照著教科書的公式自己讀懂(我自己照著念大概3~5遍才讀明白),抑或可透過
google關鍵字找尋公式的推導過程,往往可以在youtube上面找到相關的英語教材。

本科考試除上述純學科試題外,也有可能考時事題。這類題型與生物學、保育生物學、法規、保護區經營管理等考科重疊或需要套用其他跨領域的概念,因此在答題時,適時引用一些時事案例,或申論有關政策與法規層面論點,將是拿分的關鍵。

(六)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自然資源經營管理及保育法規(包括國際公約)

教材:
1.國內法規。
2.野生動物保育工作手冊(第二版)。
3.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IUCN官網可載
pdf中英文件)。
4.保護區經營管理技術手冊(可在林務局網站下載)。

有關國內法規部分,可參考上述提到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裡的法規,下載所有與自然保育相關的法規(以下列舉)。

《野生動物保育工作手冊(第二版)》:此出版品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行。第二版由於出版時間較早,許多法規並未隨著近期修法而有所更正(例如:文化資產保存法有關自然地景及自然紀念物的法律定義修正),亦有部份新興立法並未納入此手冊,例如:濕地法及國土計畫法。值得慶幸的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於109年12月發行第三版,建議可至書局或找相關部門訂購。

有關六大保護區分類,可先釐清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所定義之保護區分類(Protected Area Categories),詳細定義可參考IUCN出版的《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categories》這本指引,本書有中英pdf電子檔,由於IUCN與聯合國之間經常執行保育任務或召開相關會議,因此很多中文的翻譯都是以中國大陸的譯名為原則,例如:
conservation,我國譯作保育,中國大陸譯作保護;sustainable,我國譯作永續,中國大陸譯作可持續;climate change,我國譯作氣候變遷,中國大陸譯作氣候變化;法規條文結構article, paragraph, subparagraph, item,我國譯作條、項、款、目,中國大陸則譯作條、款、項、目等。由於這類翻譯有些混亂,所以基本上我是直接背誦Guidelines內各category的英文定義,並在考試的時候轉換成中文意思並備註該名詞之原文名稱。例如IUCN protected areas分成以下等級:(Ia)嚴格自然保留區(strict nature reserve)、(Ib)荒野地(wilderness area)、(II)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III)自然紀念物/特徵(natural monument or feature)、(IV)棲地/物種經營管理區(habitat or species
management area)、(V)受保護之地景/海景(protected landscape or seascape)、(VI)自然資源永續利用保護區(protected area with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承上,有關國內保護區的類別及定義,除了熟記IUCN分類準則之外,一定要搭配保護區相關法規及重點,例如:
1.《國家公園法》(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對應cat. II):立法目的、分區定義、面積規模差異、禁止行為等,由於國家公園數量較少,建議將全國所有國家公園按設立順序背起來,並記得其中的自然資源及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本法的設立背景是民國60年代,當初是以類似《都市計畫法》的概念規劃國家公園,因此在開發與禁止事項中的規範留有《都市計畫法》的影子,比較多關於分區劃設與土地利用(land use)的概念。
2.《文化資產保存法》(自然地景(含自然紀念物)及紀念物專章,對應Ia及V):為了與
IUCN保護區分類銜接,本法曾大幅修正過,除原有之自然保留區(對應cat. Ia)外,再加上地質公園(對應cat. V)分類,合稱自然地景;另擴充自然紀念物之定義(原僅珍貴稀有植物、珍貴稀有礦物,現含特殊地景現象)。另有關其保護對象、成立及廢止標準,可參考《自然地景與自然紀念物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由於我國依法設立的地質公園非屬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劃設,非我國5類「國家保護區系統」之一,但可記得其四大核心價值(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
3.《森林法》中有關自然保護區(對應cat. IV)之法規(第17-1條):請直接將這條定義背起來。另外請參考《自然保護區設置管理辦法》,將森林區域內設置自然保護區之條件背下來。由於全國只有設置6處自然保護區,所以最好是能將保護區名稱、保護對象、地點等基本資料背下來。
4.《野生動物保育法》:本法制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對應cat. IV)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對應cat. IV)之劃設標準及該區負責經營管理之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
5.其他法規:《濕地保育法》及其施行細則與《重要濕地評定變更廢止及民眾參與實施辦法》(包括:重要濕地定義、明智利用、分區管制)、《國土計畫法》,預計取代《區域計畫法》(重點包括:4項功能分區、成長管理)、《海岸管理法》。(感謝板友更正)

補充其他應注意的議題:
1.有關生態資源的監測與調查,可參考保護區經營管理技術手冊內容。
2.有關林火的發生原因、防制、分類及森林法規範部分。
3.各類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內容,依據千禧年生態系評估報告,可按供給、支持、調節、文化層面分類。至於生態系價值的評估(assessment)的部分,可以參考研究報告中(可參考國內學者專家的委託案計畫內容),各類經濟價值的估算方法。
4.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 or
seascape (SEPLS),相關地景概念內涵;搭配我國保育政策:國土生態綠色網絡;臺灣各區保育執行標的及保育成果等。
5.國土生態綠色網絡(111-114年核定本):建議下載後研讀(參考網址:
https://www.forest.gov.tw/File.aspx?fno=77942)
6.社區參與、原住民權益(例如:林地、林產物利用、狩獵)問題等。

三、考前準備心得及應考心態

體認到我個人的記憶力比較差,記東西比較慢且須花時間反覆記憶。因此在記憶背誦時,我會一邊書寫、一邊默念,一方面可以訓練應考的手寫感,訓練肌肉記憶,另一方面加深知識記憶。

在時間安排方面,我仍於過年前尋找教材並蒐集資料,真正開始投入國考念書是在過年後(離考試剩半年),因此如何短時間內找到重點並牢記,便是成功的關鍵。我個人在背法規的時候會利用首字或押韻諧音幫助記憶。我以下將舉幾個例子,如果有在背法規的話,應該可以知道這是在講什麼:
(一)雪十甲關海大
(二)一遊史特生
(三)態重保資產 防滯文景科環(自編押韻的口訣)
(四)代獨基 以特能 本本 自科
(五)核生環管

預估可能會考的法規內容:就我自己的觀察,會考條文的部分,通常是某法條列有好幾款的情況下,這類法條比較好出題配分。

建議在考前一個月就開始練習寫字,因為連續考5天(今年分開考,往年高普連續考),長時間書寫的情況下,手一定會很痛! 唯有事先練習手部肌肉,提前適應寫字,才有辦法應付高強度申論答題。

有關各科目分配時間上,有鑑於多數考科間都有關聯性,因此我不會刻意分時段讀特定科目。準備的先後順序是依據陌生到熟悉進行規劃,例如我會先花2-3個月開始研究保育法規,之後才準備生態學及普生。就我自己親身經歷,若要上榜,法規的投資報酬率超級高,務必要熟記保育法規的部分。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關文具部分,以下使用心得僅供參考:
(一)筆:三菱SXN-155S黑(參考:http://www.mpuni.com.tw/products.asp?MenuID=1637)。這隻我個人覺得握桿最好,只是我個人用不習慣油性筆,所以我會留下筆殼,將筆芯換成(二)芯。
(二)芯:ZEBRA斑馬 SARASA CLIP系列 中性筆/鋼珠筆專用筆芯 0.5mm RJF5-BK(JF-0.5)。這隻出水順暢,墨色黑、成色不太會反光刺眼,不會刮修正帶,推薦考試時使用。(參考:https://www.liberty.com.tw/tw/faq/show.aspx?num=39&kind=23&page=1)
(三)修正帶:Tombow mono CC 8.4mmX6M修正帶。修正寬度跟書寫的中文字寬度相仿,適合一次性快速塗改文字,和紙的貼合度佳,不易被筆劃破。(參考:
https://www.tombow.com/products/mono_cc/)
(四)墊板:Study Mate 再生PET墊板 透明 250x180mm U140T。日本製墊板,考試時墊在下面,避免力透紙背,是省力、減少酸痛的好工具。(參考:
https://www.raymay.co.jp/studymate/contents/category_class/U140/)
(五)以上文具在光X文具店或網路都可以買得到。

申論題之答題格式及所需篇幅:
(一)國考申論主要是要讓閱卷委員知道你懂什麼、觀點為何、以及如何表達並合理化(有脈絡或邏輯)答案,因此申論的時候需進行一些鋪陳。這部分網上心得很多,僅供參考。(二)在參考PTT國考板林業技術上榜者分享的心得中,發現題數、答題篇幅、分配時間的關係如後:一般來說,高普考都需要花10-15分鐘進行審題及擬答大綱,接著根據剩下的時間分配單題作答時間。以高考最常出現的四大題或五大題,每題應該要分配20-25分「依序作答」,如果單題作答超過25,建議要趕緊結論,切勿超時答題,壓縮其他大題的答題時間;若是普考出現四大題或五大題,每題扣掉審題部分,單題應要分配15-20做答。(三)答題篇幅部分:高考四題建議每大題回答至少1-2頁,下一題直接跨頁作答;五題則建議每大題回答至少1-1.5頁,下一題空一行後標明題號作答。如果不確定該寫多少篇幅,可參考每題的配分,按比例調整答題篇幅。另外,雖然答題順序應不至於影響閱卷分數,但我個人還是會保守地「依序作答」,先預留不太熟悉的題目,跳答其他題,等最後再回頭作答不熟悉的題目。
(四)答題技巧:記得先審題,寫下關鍵字,並根據關鍵字作為骨幹,延伸答案論點。若是高考,可參考林業技術心得文的答題架構,第一段可先破題或解釋題目,接著再針對第一段分項討論,建議可以「條列式」或「圖表」答題,條列時應依一、(一)、1、(1)等階層的方式標號,並手動縮排,讓版面看起來整齊。論述方面則可從多方面著手,例如由政策、法規、生態、環境永續、生態系服務、在地觀點等層面論述,若遇到比較類的題型,則可分段列項描述比較或畫表格說明。
(五)單行字體字數:若在無縮排的情況下,每行可寫下19-21個字,字體不一定要漂亮、好看,但至少要工整,盡可能投閱卷老師所好。

關於拜拜這件事情,主要是求考試過程順利、應試當天不要拉肚子、不要塞車等。基本上我相信天道酬勤,用功努力多寡基本上會反映在答題的態度上,答題態度決定閱卷委員給的分數。

四、後記

自從下定決心準備考試,到疫情期間仍每天排隊到圖書館報到,甚至到放榜前為來(110)年國考準備的期間,也曾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也曾想直接放棄轉而投104。所幸榜示後,上面的疑慮也算是煙消雲散。

我思考可能上榜的原因有2個:
(一)本考科因為比較冷門,所以沒有補習市場,許多重點整理、答題技巧無法藉由補習獲得,因此有能力在考前快速歸納重點並記憶,最後在考試時,1題能申論1-1.5頁觀點的人就有其優勢;
(二)本類科近年大量釋出缺額,因此有可能是歷年未上榜的強者都考上了,自然提高上榜的可能性。

不論原因為何,畢竟再如何成功的經驗皆無法完美複製,許多因素也無法預測,或許我的備考經驗只是倖存者偏誤的典型,但仍希冀有志成為公務人員的各位,能在參考上述簡單的分享後,重新調整自己的步伐再出發!找回自己的niche,共勉!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35.122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alees (61.223.35.122 臺灣), 09/14/2021 05:39:12

mitshy09/14 06:49感謝分享

ahurak09/14 07:27恭喜上榜

Unfriendly09/14 08:55恭喜恭喜~

octopuso1c09/14 09:26

Haeri09/14 14:03

kneesntoes09/14 17:29好棒

Corydoras09/14 20:32

Akabane09/14 22:53恭喜

fruits1109/15 06:02希望未來能在公職版看到你分享自然保育的工作內容和心得

mangoguan09/19 01:16補充一下,國土計畫法預計要取代的不是都市計畫法,是

mangoguan09/19 01:16區域計畫法

BlackCoal09/20 09:31恭喜,這類科很難上榜

※ 編輯: alees (61.223.39.134 臺灣), 09/22/2021 06:27:06

sotuda09/25 21:36謝謝原po的分享,恭喜上榜~

xxxlll09/26 17:03推,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