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0年專技高考諮商心理師備考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0年專技高考諮商心理師備考心得作者
hyde4869
(hyde4869)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很開心能夠一次考試就上榜,按照我與文昌帝君的約定來發還願文。由於備考時發現網路上的心得多以「一個月」、「自己讀」為主,以至於讀書會成立時對於要怎麼運行實在沒什麼頭緒,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嘗試,我認為我們的方法還不錯,提供給想組讀書會的學弟妹參考,但如果你打算一個人準備,我想這篇心得也具參考價值。以下將備考心得分為「個人背景與讀書會介紹」、「備考歷程」、「題型與各科攻略」三個部分進行說明。

一、個人背景與讀書會介紹

我的論文初稿大約在四月中~四月底左右完成,五月底口試,口考完後投稿&改論文,約七月第一週完成離校。期間只有兼教學助理,因此尚有餘裕同時備考。

我們的讀書會自四月初開始運行,從五人慢慢擴增到七人,每週固定約一個晚上聚會,只是疫情改成線上後常常一聚就是六七個小時XD

當時讀書會的主揪在網路上招募成員,因此我們成員來自不同學校,好處是能得到不同的知識(例如有些學校團體教結構,有些教非結構,有些亂教);但想想這樣找人的方式遇到雷隊友的機率滿大的,還好我們運氣不錯。另外,讀書會的每個人備考條件不同,有人和我一樣還在和論文奮鬥,有人甚至有全職工作,難免會有投入程度參差不齊的狀況,如果重視分工公平性那可能要留意一下。

二、備考歷程

分為兩個階段,四月初~七月第一週是導讀階段,七月第二週起~八月則是申論練筆階段。今年因為疫情考試延後了三週,因此申論練筆階段比原先計畫還來得更長,雖然很累但練習得很紮實。

(一)導讀階段

我們於會前會討論後列出以下書單並安排好每本書進度:
Sharf《諮商與心理治療》
Yalom《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金樹人《生涯諮商與輔導》
黃政昌《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國考導向,五星推薦
張本聖審閱《變態心理學》
劉若蘭、藍茜茹《心理衛生概要》→內容簡單,只做筆記未導讀

在導讀階段,每次聚會一人認領一科導讀並附上重點摘要,同時每週寫一份考古題選擇題,申論題的部分每個人只寫導讀的那科,在讀書會時呈現並說明答題思路。對現在的我而言寫申論算是順手,但剛開始真的非常痛苦又花時間,碰到論文繁忙的時候實在沒空讀自己導讀以外的書。但還好有阿摩,多數申論題已經有網友列了擬答,因為阿摩上亂寫的也很多,讀書會討論時可以加以修正,最後建立起我們自己的考古題資料庫,對於考前複習而言可說非常方便。

(二)練筆階段

練筆我認為是讀書會對我幫助最大的部分,因為我真的很討厭寫申論題,只能靠外在結構逼迫我練習。我們練筆的方式很特別,因為考古題已經分配寫過一輪,所以我們寫的是自己出的考題。當然也預留了109年兩份考題用兩個週末進行模擬考。

在出題之前,我們做了兩件事,一是分析近三年各科的考題趨勢,二是討論可能被出成考題的時事。我認為申論題練猜題的效益完勝練考古題,因為多數科目較少考重複的申論題,頂多考在選擇,不過要猜得準還是要有寫過考古題的經驗(我們在第一階段完成了)。

七月第二週開始,我們聚會就是六科各抽一題申論練習,每個人負責出一科的考題(一次出三題)、寫詳解和批閱他人的作答,批閱給分的過程會揣摩考官的心思,也算一種幫助自己精進答題的方式。因為疫情考試延期,我們總共進行了六次,剛好每一科每人都出過一次,最後還舉辦了投票活動票選最可能被出的題目。於是我們猜中了榮格、通訊諮商、電腦化測驗、Bowen、ACT、危機處理、疫情心理健康在考場上看見熟悉的題目成就感
滿滿XD

讀書會練筆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互相學習,如何拆解題目,練習列架構,下小標,有些盲點旁觀者清,也討論了如果完全不會如何掰出一篇有表面效度的答案。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抱大腿,我從強者我同學身上學到了不少知識,不只是考試,感覺對未來工作也十分有幫助。

至於模擬考也很重要,一方面練臨場感,另一方面也是檢核讀書成效的時刻。我的模考表現基本上和實戰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大概是模考還不會用盡全力,所以寫完還有時間檢查一次選擇題,結果實戰發現時間超緊繃都只有看畫卡沒辦法檢查答案。

三、題型與各科攻略

(一)選擇題
練阿摩就對了,我自己第一輪先印紙本按年份寫,第二輪循序漸進模式。但老實說選擇題的進步幅度有限,不過它能幫助我去審視哪些概念不熟。無聊也會去寫詳解或參與討論,在找資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理論背起來了。因為我對申論比較沒信心,所以選擇題給自己的目標設在平均錯8題內,最後剛好達成,我感覺錯8-12題申論盡力寫就不太需要擔心落榜了。

(二)申論題
如前所述,以猜題取代考古題,要對於「哪些重要的概念還沒考過申論」敏感,答題論述力求客觀有架構,可以舉例湊字數就舉例上去,考出不會寫的理論把相關的寫上去就對了,例如這次心理學考Bandura的自我調節但我完全沒有複習到,就硬是從自我效能的理論瞎掰,還是得到了墨水分。

(三)基礎心理學(申34.5,測37.5,總72)
大家的弱點,我自己社心、發展、人格各準備一本書排進度自己複習,大概都只讀到
2/3-3/4,時間不夠就讀教X家講義,主要靠練題目回去翻書複習。雖然考得很廣一開始準備很像大海撈針,但我覺得心理學練選擇題效益相對其他科好,因為題目做多了自然知道哪些理論每次都會出現一題,另外也很推薦把不同的發展階段理論用時間軸整理成一大張圖,複習方便。

(四)諮商理論(申45,測40,總85)
大家的吃飯工具,最近似乎越來越少讓你任選學派概念化的題目,多半都會指定,所以大學派一定要熟到能拿來概念化的程度。至於支線學派,只要是Corey和Sharf提過但近年來沒出現在申論的,它們的主要概念都要熟(我這次猜到ACT、DBT,剩下合作取向和自體心理學還沒考過?);至於學派比較,無論出什麼(矛盾意向法、焦慮、夢)用對該學
派人性觀和治療目標去拼湊就對了不要怕。

(五)實務倫理(申41,測43.75,總84.75)
申論基本上必出一題倫理和一題實務。這次倫理考知情同意書有點意外,不然多半題目用案主五/六大權益或是倫理決策步驟分析就行了。實務部分就比較廣泛,但有過實習經驗應該不至於太難,一些危機、悲傷、災難的model記起來就好,之前聽過一個心理師分享處遇計畫的題目可以用生態系統架構或短中長期計畫去書寫,我認為很有幫助。最後法規的部分我們下載所有會考的法規,分配給成員整理重點與導讀,那時我直接錄了導讀音檔睡前和通勤時聽,不然直接讀真的很枯燥。

(六)變態心理學(申40,測40,總80)
多半會考一題診斷準則一題心理衛生,今年意外兩題都出時事題,診斷準則也是不太重複考,我自己有特別抓出沒考過的疾病背誦。此外我們讀書會用google試算表合力整理了每一個疾病的診斷準則、病程、病因、相關腦區與神經傳導物質、藥物與介入等等,我也錄成音檔用聽的複習。而心衛則是包山包海不容易準備,但和壓力有關的幾個理論可以熟記一下。

(七)評估衡鑑(申34,測42.5,總76.5)
黃政昌那本熟讀這科就沒問題,裡面有按單元整理考古題,很容易抓到考試重點。課本的大標可以記一下,申論常常直接照課本架構出。另外,各種測驗類型至少準備一個熟悉的測驗,要能夠默寫介紹出來(適用族群、測驗目的、注意事項、理論依據、分量表等),還有MMPI、魏氏智力測驗常常重複考,如果黃政昌的課本內容太少可以翻心理衡鑑大全,總之算是容易掌握的一科。

(八)團體(申31,測38.75,總69.75)
選擇題幾乎都是憑帶團體經驗選的,不太需要讀書,有時候會有一些模稜兩可的答案不知道出題老師在想什麼。但申論的部分算好得分,多半一題Yalom一題結構團體技術或方案。Yalom可以抓一下還沒考的章節,團體方案可以準備一個熟悉的學派作為撰寫的方向,例如CBT就很萬用。這科我平時寫申論題除了Yalom外,也常翻閱程小蘋和許育光兩本團體課本。

四、結語

考完以後發現相對研究所考試、實習、論文有的沒的,國考其實是最簡單的一關了,根本不用像我們這麼搞工(費時)準備也有機會及格。不過工作快一年,真心覺得備考期間紮實的準備讓自己的實務知識、思考個案的能力有顯著提升。如果你也是討厭為了考試而讀書的人,不妨就把備考當作複習碩士班的所學,拿到證照時有信心大聲說我足夠專業XD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21.65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hyde4869 (1.164.121.65 臺灣), 05/14/2022 16:43:36

Unfriendly05/14 17:59恭喜

TIEW05/14 19:43

mondo12305/14 19:59恭喜

celya622305/16 00:26

Miranda99005/16 14:43推推,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