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1年化工增額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1年化工增額上榜心得作者
mdouglas
(MD)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首先先來公佈成績單


國文: 53
輸送與單元操作:50
法學/英文: 32
儀器分析: 38
化學程序工業: 52
物理化學: 64
有機化學: 67
化學反應工程學:88

總分:56.37 (50.93)

成績不是太突出,

但這能靠著增額驚險的衝過及格線,

我已經是萬分感激了

付出的一切也終於有了一個結果

國考這一路走來是什麼感覺,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感謝這一路支持幫助我的家人,朋友

也在國考版上受益良多,今天也算是還願,也希望能幫上人數越來越少的化工群考生


準備方式:

我選擇購買補習班的全套的化工線上課

主要是因為工作是4班3輪,我不可能有規律的時間到補習班上課

且處在的縣市也沒有開這種人數少到賠錢的班




國文:

用書:NA

讀法:靠自己

請依靠中華民國9年的義務教育,好好發揮瞎掰與猜題能力

公文:國文重中之重,請把公文格式背好,內容稍微發揮點想像力,

基本分會有8~12分,

這可是占總成績0.8~1.2分,不要小看這1.2分,好拿的分,

可萬別放(但聽說好像要廢掉公文了)



單操輸送

用書:林隆講義+林隆課本

讀法,是依林隆的教學,要把這科拆成兩科來看

輸送:再將輸送拆成3個章節,流力,熱傳,質傳,輸送這科時就要讀,

一週至最低要複習一個章節一次

例如第一週就專注流力,第二週就專注熱傳,以此類推,接著再將流力拆成幾個章

可依自己的筆記或喜好,

舉例來說,流力拆成a.圓管 b.平板

其中圓管又可分為(1)牛頓流體(2)賓漢流體(3)幕次流體

接著又可分為(a)殼平衡(b)動量平衡方式解,

然後ㄧ般求的8個式,像樹狀圖般,之後碰上流力的相關題目就往這想去解

複習為解考古題,或是林隆講義上的經典題型(最好一開始找有答案的題目),

當下如果不會解或做不出來,不要立刻去看答看,先做下記號,

因為這週都是做流力,通常我是隔1~2兩天才去看答看,

這兩天終如果發現相似題目或是同樣題型,都不會做,那就要去

找出為什麼不會的原因,解出來後在筆記上寫上錯的原因,為什麼錯

盡量到自己錯哪裡,比考場上出錯好


單操:

還是依林隆的教學方式,將單操分系統讀

熱交換器,蒸發,蒸餾,吸收,流量計,白努力,NPSH等等

這科,我比較偷懶,筆記要先做好,然後前考5個月直接做考古題

哪個公式忘了就趕快背,單操解題方式挺固定,就怕自己帶錯數字或忘了公式

另外通常有些章節很少考或沒考過

我就直接當做不存在,例如乾燥,萃取等

依單操的特性,真的讀過很容易就忘了,我也必較推薦林隆的方法,

考前再讀就好,但這點看個人情況因為

高考單操的配分真的很高,真的要看個人情況,我的情況是因為輸送幾乎都是

一路推導下去,只要記住源頭,很多東西都不用背,真的忘了,

考場上就臨時推導,問題比較不太大,而單操就是看誰忘得少

複習時真的不要太執著艱深的題目,基本題先穩住,在讀中等題目

有些難題是久久一次,真的考出來大多數人都解不出來,

不會是決定性的影響

但像吸收這種題目,不可以放,不但常考

考出來很多人不會,這種類型的一定要搶分




化動

用書:林隆講義+課本

依林隆的教學方法

把化動拆成8個章節,照著讀,就會有基本分,

接著就再做考古題時,應該會發現怎麼問題問的都看不懂,

主要是出題老師會換個方式考你,當對照研究所考題時,

會有差別,研究所考題問得很直接,高考有些問的彎彎繞繞,

把人弄迷糊,明明會解的把人弄到不會解,這點真的很無言


但我還是建議林隆教的機本範例題,請全都要會,背都要背起來,

不然考試與複習時會一團亂,考試沒有再幫分章節的

我的分法依林隆由反應式學起,例如速率方程式: –ra=kCa^n

那麼就由-ra,K,Ca^n,各別拆開學,後再學反應機構,設計方程式

速率方程式與設計方程式結合,應用,反應器變化(設計方程式變化)



這科在化學工程CP值相當的高,且不難理解,值得花時間去研讀,

加上111年的化動真的考是大放送, 這次我也是靠這科拉不少分




物理化學:

用書:林隆化熱+張晉-物理化學


基本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八大功一定要會推導,

熱力第二定律,(S,G),卡諾循環,迪賽爾循環,

基本的電化學題型要會(參考歷屆考古題學電化學),

唯一的G與E的公式要會,能斯特方程式必記,

另外物化的三大功式要會(1)阿瑞尼式,(2)克勞休斯-克拉伯龍/克勞休斯(3)G的平衡式


這科我全壓在化工熱力學上,如果題目偏化學系的就放掉,

只求拿基本分(40),期望自己不要落後,

靠其他專業稱且這科會重複到化動,運氣好的情況下有機會拿到60~70分



有機

用書:潘奕講義+方智的考古題

潘奕老師的教法,會從最基礎的第0章,酸鹼,電子共振,電子軌域,

最基礎的化學開始教,這對之後解有機題型,會有莫大的幫助,

並且在每個反應都會畫電子走向給你看,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走,

而不是往另一邊走,理由都很跟你說得很清楚,

理解後可以少背很多,減少負擔,

同時在看到不熟的題目,也可以依解題的經驗,

解出來反應結果,套一句潘奕老師說的,

猜題目都比別人猜對機率高且快,

另外有機的電子走向真的要自己一筆一筆的去畫,

當多畫幾次後,會發現原來官能機為什麼會這樣打,之後解題就快,不用硬背結果.

但潘奕老師的講義我覺得遺憾的事,題型較亂,排版有時不易理解,

這可能跟我學習習慣有關,但這缺憾可以用方智老師的歷屆考題補強,

我將方智老師的有機歷屆考題上下冊,從頭到尾整整做了三次,才將有機搞定


有機我後來也覺得是CP值第二高的科目,因為題目真的很固定,

一個反應式,一個答案,分數就到手了,值得投資




儀分

用書:石宇華-儀器分析化學+儀器分析中文版(SKOOG)+荷澄化學分析考古題


因為我買的課是一套的,老師沒法挑,但聽了大概5堂課

我就果斷靠自己讀了,然後我就去買網路上有解歷屆國考儀分的詳解,買回來背

我一樣是用樹狀圖法,先上網把考古題打印下來,然後依照儀器分類

然後將當台儀器有關的所有考題做成筆記,

例如GC考過哪些,儀器原理,由哪些設備組成,GC偵檢器有用哪些,原理為何,

能檢測什麼,優缺點是什麼,以上,族繁不及備載,請自行想像

儀分我是當成文科讀,背多分就是了,

之所以決定自己讀,可能是我不習慣這位老師的教法吧~

並不是說老師教不好,只是不適合我,

我喜歡林隆式教學法,或是像潘奕老師的教學風格

但這今年的儀分真的是XXXXXXX(文明你我他),差點就被這科拉下馬了




化學工業程序

用書:薛人偉-化學工業程序(但沒再翻)

這科…………我只能說求老天幫忙吧!!

我只讀質能均衡,加上工工作上

如有碰到一些廠商給的技術文件看一下,其他的真的靠瞎編了,

我發現到一點,如果你前面5科能力都提升了,化學工業程序的分數自然會上來,不用硬讀

或許運氣很好,考試那天門口在發的資料,本來是想拿來當桌腳墊用的用紙,

因為考場的桌椅常常會晃,我在撕下紙前,看到塑膠的聚合法,

我想說塑膠加工常考,就背了一下,沒想到剛好是今年的第一題,分數立馬就拉高10分




寫到這可能如果你細心,可能會發現,我很少提到讀書時間的分配,

主要是因為,我的工作性質,為4班3輪,

如果想要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來讀,真的很困難,

所以我都是趁有時間,精神好時盡量讀,碎片時間就回想原理,公式,

讓自己盡量能在考前別忘,計算的題目,能動手就

一定要動手算,不然上考場,會發現自己計算寫字太慢,會影響到成績

如果有100個人那麼讀書方法,一定有101種,我試過好幾種讀書方式,

有用過番茄鐘學習法,心智圖學習法,到著讀書法等等,

也試著參考之前上榜人學習的方法,但如果中間我發現不適合我,

就立刻停止,我覺得每一科對我來說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

但最重要的事,一定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法,

因為對書國考生來說,備考期間是一場,心志與體力的消耗戰,

在到達終點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不要倒在終點線前




後記

最後就說這備考到上榜的心得吧~

在高考第二天考完後,可能是因為壓力與疲勞一次爆發,

回到家後我的身體明顯感覺到全身無力,

頭也跟著感覺有點暈眩,幾乎無法思考,

我知道如果不好好休息,我最後一天考試就完了,

吃過阿斯匹靈後,就早早去睡了,還好最後考出結果不算太差,

這點也證明,平時有念書,一晚不看,並不會影響結果,

而好的結果,是由每天付出所換來的,網路上不是有句話說:

現在流的汗水和淚水,就是當初腦袋進的水,

國考這條路,好不好走,值不值得,只有自己才知道,就看你願意拿什麼來交換

我會想考國考,最主要原因還是跟之前工作有關,本想吐槽的,

但考上後,就覺得要是沒之前的事,也不會讓我國考的決心,

如此堅定,抱著不壯南牆不回頭的信念,年年落榜,年年重考,

那麼那些事到現在也就不在重要了

放榜當天,我一開始打定主意是下班後回到家在看,

並做最壞的打算,因為怕會影響工作情緒,

但到了放榜時間我還是忍不住,躲到廁所裡偷看榜單,

正要查時,我的好友傳榜單截圖到我手機,增額裡有我的兩個字,

問那是我嗎?我看到後,自己立馬去看榜單,

我重複看了好幾次都沒法確認是不是自己,因為我忘了我的座號,

只能跟好友說希望那是自己,不要重名,

結果我好友提醒我,準考證不都E化了,

你上網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我當下才反應過來,對阿!E化了(可見當時我有多慌亂),

信件我還留在信箱內,趕緊確認,幸運的是,我上了~


化學工程的高考

如果不是拼榜首,總分過50分線就有機會上榜

且報考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少,比起其他專業類組,真的是一大利多

也給還在高考陸上的考友們一點鼓勵

不需要在乎自己之前的背景,考出來的成績才是結果

我本身的背景是末段班的五專後來補習考上國立二技化工系

但像高考中的有機化學,儀分,因為專科時太混,

有機我真的是從0始學的,一開始我連有機格里納試劑,都不知道是什麼,

就可以知道我有機有多慘了,光是潘奕老師的有機完整課,我

來來回回聽了不下6次,林隆老師的課也是聽了3次,

我全程都是以2倍速在聽,當時我家人聽到林隆老師2倍速的解題聲音,

還問我說我為什麼一直在聽人吼叫(笑),

但請注意,聽的次數不代表越多越好,理工的題目

真的都要自己親自動筆寫,才能吸收,

有機我聽這麼多次主要是因為,底子太差,

聽完一次去做題,連題目都看不懂,在聽一次

還是看不懂題目,然後我只好聽一個章節,

就去做題目,不懂的先做記記號,

然後回去重聽老師解釋反應機構,再回去驗證,

如此花費我很多時間,才把有機拉起來,在我最初高考有機,分數只有10分

當時有機對我來說真是太玄經啊!

最後想說的是我跟大多數人一樣,讀書並不出色,

只是我的脾氣比一般人犟,還有那不甘心的心情吧

那也曬出一張歷史成績單,逗逗大家,讓看到這裡的考生樂樂

https://imgur.com/KnyEsfN





感謝能看到這裡的你


期待未來的你,也能在這裡分享你的上榜經歷,早日上岸

最後我想用

我喜歡日劇中的台詞作為結語

~~~~~~~~~~~~~~~~~~~~~~~

說你你的願望吧~否則不會讓你如願

去尋找吧~否則不會發現

去敲門吧~否則門不會為你而開...........

~~~~~~~~~~~~~~~~~~~~~~~~~~

如果此刻你能翻盤

與其說令人震驚,不如稱之為奇蹟

要打出起死回生的本壘打,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任誰都知道

打出本壘打,是要考實力的

還有一點,十分重要

那就是,扭轉局勢的那一瞬間

你是否站在了擊球點上

幸運的是 這場比賽延長

又輪到你就位擊球了.................



(以上)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75.27 (臺灣)
PTT 網址

muchi4514910/01 00:08看完心得覺得感動,謝謝分享,恭喜。

evagreen10/01 10:08

brandneworld10/02 00:57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