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和死神搶人的"丁字拖":用多少車手生命才換來
和死神搶人的F1"丁字拖":用多少車手的生命才換來
週日晚上,一場已經進入雞肋階段的F1賽車比賽直接衝上了熱搜。就是我們開頭看到的那兩幕,撞車起火和賽道翻車。
第一起事故發生在起跑後的第二個彎道處,老將Grosjean超車心切猛打方向盤尋求機會,然而卻與身後的Kvyat相碰,車子瞬間衝向場邊的硬牆,結結實實的撞了上去。
就在撞牆的一瞬間,車身斷裂,電池組迅速引燃油箱,現場火光沖天。當所有人都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時候,Grosjean從火場中成功逃了出來。
https://imgur.com/41MlrnK.gif
https://imgur.com/7E5L1kG.gif
https://imgur.com/d27X5hb.gif
F1賽事官方也是在看到這一鏡頭,確認了車手安全之後,才敢將車禍的鏡頭重播給全世界。
比賽恢復後,沒想到又發生了第二起事故。Racing Point車隊的Stroll被Kvyat頂翻,
賽車直接底朝天停在賽道上,Stroll被倒扣在賽車裡還滑行了一段距離。
同樣慶幸的是,Stroll同樣安全的獲救。
HALO就是安裝在車手駕駛室正前方的一個三腳架形狀的東西,由於外表獨特,諸多車迷戲稱其為「人字拖」,甚至是「丁字褲」。
這樣簡單的一個結構,可以承載豎直方向多達12000公斤的衝力,這相當於一輛雙層巴士的重量,而這個零件本身的重量,僅僅7公斤。
HALO在2018賽季才引入F1,當時引起了巨大的爭議。F1賽車為了追求極致的車速,通常都盡可能降低車重,但HALO的出現,肉眼可見的增加了賽車重量,又影響了賽車的重心等多項核心數據,再加上這樣一個東西直接戳在車手視野前方,大家怎麼看怎麼覺得這東西不順眼。
在賽季前的策略小組會議中,10支車隊有9支投票反對HALO系統,Mercedes Benz車隊經理Wolff公開表示,「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用一把鋸子將Halo鋸掉。」
然而,HALO用實際行動狠狠的給這些曾經反對他存在的人上了一課。
其實除了HALO之外,還不容忽略的是,有防火隔熱的賽車服、防止翻車直接壓癟車手的T字架,還有事故發生之後以秒為單位到場的救援。
如今,越來越多的安全措施保護著這個可以進入極限運動範疇的項目,但隊長還想告訴大家的是,今天的這些,是不少賽車手用生命才換來的。F1賽道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無數先輩的鮮血。
早期的F1賽事,更快的速度成為車隊所追逐的目標,60年代初的設計師,無一不以製造危險賽車而自豪,那時的賽車特點是:車速相當快,但車身本體卻相當脆弱,大有解體的風險。
伴隨著瘋狂設計師引領的速度潮流,整個60年代有成批的車手在比賽中喪生。
1961年,德國人沃爾夫-馮奇普斯賽車衝向觀眾席,不幸身亡,並帶走了15位賽場邊觀眾的生命;
1962年,共有4位車手和3位觀眾喪生;
1967年,有3位車手喪生,其中法拉利車手洛倫佐-班迪尼在摩納哥站處於領先的情況下,撞車導致油箱起火燃燒,不幸身亡。據目擊車手回憶說,「他被困在車裡,直到燒焦,
整場比賽我們都能聞到烤肉的味道,每次經過那裡,都觸目驚心。」
究其原因,在於F1早期,賽車的防護系統幾乎為零,車手們的賽車服是賽車服是棉質的,頭盔是皮質的,車手甚至沒有佩戴安全帶就上場比賽。
到了20世紀70年代,車手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開始覺醒,以傑基-斯圖爾特為代表的車手們開始為「不死在賽場上」而戰,他們成立車手協會,並開始自行將扳手綁在方向盤上、
建立自己的急救系統,以及出錢成立流動醫院等等。
在車手們的不斷要求下,賽車安全保障終於被提上日程,車手們被要求穿戴防火服、合格的頭盔,以及六點式安全帶,賽車在設計風格上,也開始不斷向保障車手安全上傾斜。
在各方努力下,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賽車事故中喪生的車手數目不斷減少,整個70年代,共有12位車手喪生,到了80年代,這個數字下降到4人。
時光步入90年代,1994年聖馬力諾伊莫拉賽道在短短一個比賽周帶走了兩位車手的生命,也被稱作是F1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比賽周,澳大利亞車手羅蘭德-拉岑博格由於定風翼脫落,撞上護牆不幸喪生。巴西車神、3屆世界冠軍得主Ayrton-Senna則在比賽時高速撞上
防護牆而殞命。
F1賽會這才意識到,這項運動依舊是危險的,依舊有太多安全漏洞需要彌補,21世紀以來,在F1賽事總監Charlie-Whiting等人的努力下,FIA持續為F1帶來安全技術革新——儘管
這些革新不乏反對和質疑聲。
https://imgur.com/zpEPUnN.jpg
2003年,F1開始強制使用HANS(Head And Neck Support,頭頸部支撐)系統,可以在發生嚴重事故時,保障車手的頸部和頭部緩解衝擊力。
即便如此,F1賽會還是捕捉到安全的隱患,2009年,法拉利車手Massa頭部被前車掉落的彈簧擊中眉骨,造成重傷;瑪魯西亞車隊車手Bianchi在2014年日本大獎賽遭遇撞車事故,頭部受創最終身亡。
如今的F1,早已不是那個曾經充滿悲情和鮮血的年代,已經習慣於車手們在平緩、安全的賽道中駕車馳騁的車迷,或許偶爾也會為比賽過於沉悶、缺乏激情而感歎。然而,巴林的一場大火,讓車手和車迷們在驚魂未定的同時,更加珍惜和尊重F1對於安全的不懈追求。
https://sports.163.com/20/1201/17/FSPDA02G00058782.html
--
菜鳥想問為什麼救護人員有辦法以秒為單位就趕到現場啊?
昨天跟實況有看到板友說 第一圈後面會跟一台醫療車:D
喔喔 所以果醬算運氣好出事時才第一個彎道所以醫療車就
在後面?
嘛 這也不是運氣好啦 大概是第一圈容易出事 所以都會配置
一台醫療車吧
Todt德政
起跑後首圈容易出事 所以醫療車會最尾巴跟跑1圈
第一圈最容易碰撞 所以安全車會壓在隊尾跑一圈才進去
醫療車也是用性能不錯的c63s estate 改裝的 應該能兩圈
內還不會被套圈
可以去查 Dr. Sid Watkins,起跑後安全車隨後是他訂下的安
全規範,這次事故F1有特別提到Dr. Sid的貢獻
Stroll那個根本跟halo沒關係
老爸力量那個沒Halo也撞不到頭
Sky主播有說還好果醬是在前幾彎撞上的,不然到賽道後面
,安全車的距離就會被拉很遠,救援就不會那麼即時。
ried-three-times-to-escape-from-burning-cockpit/
公子那個沒夾腳拖也沒差....t bar 就夠了
Massa跟Bianchi事故都看到直播 到這次心真的會揪一下
請看2010年瓦倫西亞 web起飛影片
給你去翻一圈再來說不需要
沒這丁字拖LEC的頭應該還有輪胎印.
嚴格來說那台是醫療車 是因為1978 Ronnie Peterson在M
onza首圈引發的嚴重意外後,Sid Watkins堅持要求的。
呵 車體在沒有Halo的時候早就在設計上考慮過了
公子靠T bar 真正看得出F1車體結構有多猛的應該是kubica那
次事故 撞到車子起飛全爛只有一些腦震盪
好吧,以後大家都要穿夾腳藍白拖開車
tbar本來就是防翻車壓到駕駛的 哪會磨到
會磨到那就是安全帶太鬆吧 呵呵
45
[閒聊] F1超嚴重車禍 中國車手驚嘆:Halo救了我恐怖!F1超嚴重車禍 中國車手被撞飛大難不死後驚嘆:「Halo救了我!」 F1英國大獎賽昨深夜開跑,結果一開跑就發生嚴重的車禍,F1史上首位中國車手、愛快羅 密歐隊的周冠宇遭到強力碰撞後,連人帶車被撞飛,他被緊急送往醫療中心,還好並沒有 生命危險,他也在推特上報平安。 現年23歲的周冠宇,是中國受高度期待的車手,他去年在F2獲得年度冠軍,也讓他在本季50
[閒聊] 比利時站後的各種消息1. Alonso, Vettel, Norris都認為 只有兩圈的賽事不應該給出積分 Alonso說給出積分很讓人震驚 Vettel說這是個笑話 而Norris說這根本不是比賽 但他們也都同意比賽不應該進行 因為太危險了 Sainz說在那種情況下 如果P10的車手失誤了 P10~P20所有車都會撞成一團 所以Sainz也認為不該比賽 當時的情境只能允許一台車在場上跑43
[閒聊] 義大利站後的各種消息1. Horner認為 要不是Red Bull與Mercedes兩邊的pit都發生問題 Verstappen跟Hamilton根本不會走在一起進而發生碰撞(PS: 他覺得是racing incident) 被問到pit的問題時 Horner說他們初步認定是人為失誤 但還在調查中 2. Alonso也同樣認為Max與Lewis的事故是racing incident 他覺得這次事故發生的地點車速相對慢 所以危險性比較低 不像英國那次事故36
[閒聊] Ric對於F1轉播內容感到冒犯與失望Ric賽後表示,F1在直播中不停播放Grosjean的事故畫面, 很不尊重車手的家屬以及車手 比賽當下的心態。Ric也表示F1為了節目效果(entertainment)而操弄大家的情緒,令他感 到噁心。 --35
[閒聊] 土耳其站後的各種消息1. Verstappen賽後說 他們在比賽完之後發現前鼻翼的角度設定有錯 與原訂的設定差了7度 這造成他在比賽中前端非常不穩定 2. 同樣碰到前鼻翼問題的還有Stroll 賽後調查發現前鼻翼受損25
[情報] Stroll 接受雜誌訪問趁大家對於加拿大小少爺關注度日漸上升的趨勢下(?)來翻一篇三天前的雜誌採訪,賽 道部分不多,內容偏長,不介意者直接往下讀就好。 還請版友抓蟲! —————————————————————————— 原文連結:15
[閒聊] F1如何變成時尚界最愛的運動?2022年11月20日發布,編輯Eliza Huber 在一級方程式的世界裡,時尚扮演著重要角色。勞力士(Rolex)贊助比賽、湯米菲格(Tommy Hilfiger)資助車隊、車手們買下Met Gala的桌子。法拉利時裝部門創意總監Rocco Iannone表示:「看似大相逕庭的領域其實都由熱情驅動著」。 但如今,兩著間的關係發生劇烈變化,時尚品牌不僅僅只是出現在賽車和賽道上的標示,還代表著車手。粉絲們研究車手服裝的時間可能和欣賞車手的賽道表現一樣,甚至更多。在TikTok上,WAG們的比賽合集(F1大嫂團)有著不輸2007年世界冠軍Kimi Räikkönen 經典TR合集的吸引力。14
[閒聊] Imola站前的各種消息1. Russell認為 今年Williams可以更專注在賽道上的表現 而不用分神擔心車隊存亡了 另外他有提到 他認為上一場比賽中對跑出賽道的規範應該要更一致 2. AlphaTauri的技術總監Jody Egginton說 角田裕毅已經對車輛研發提出了非常有幫助的建議9
[情報] Hulkenberg確定參加虛擬巴林大獎賽Nico Hulkenberg將會在英國時間3/22(日) 晚上8:00參加F1官方舉辦的虛擬巴林大獎賽 (台灣時間3/23(一) 凌晨4:00) 虛擬大獎賽使用F1 2019 (PC版),這一場預計進行一個半小時 包含以車手的最速圈決定起跑排位,以及28圈的正賽 (實際大獎賽的1/2)2
[閒聊] 紀錄片Grand prix: The killer years講的就是那一段激情和悲傷交織而成的年代 1950年代和1960年代可說是賽車運動的全盛期 然而代價則是賽車手跟戰鬥機飛行員不相上下的高死亡率 當然,F-1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