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大學校長建議碩士不用寫論文 教部研議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大學校長建議碩士不用寫論文 教部研議作者
tpegioe
(oeo)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

關於碩士新增非論文選項,我覺得要修就一次修到位,連博士都一起納入,

畢竟非論文型碩士學位的優點都可以被非論文型博士繼承,而且博士學位學程還可以

多納入一點課程,不像修課型碩士課程因為年限較短,畢業學分限制多。

此外還有一些額外的優點:

1. 專業知識與技能加深加廣:不管是修課型或畢業專題型博士,因為年限本來就比碩士多 ,可以要求修更多系列課程,甚至多一點實驗和專題課程讓學生去重現近期重要學術論 文的成果,因為課程內容很新,學生大概會問很多問題,教授也比較了解學生在學先進 研究的盲點,另外,因為學生有更多接觸與了解前瞻研究的機會,學生就學期間的自學 過程更有效率,最終讓所學與學術前沿落差減少。雖然過程中沒有傳統研究型博士需要 經歷發表通過專業人士審查的原創研究,不過畢業生對於頂尖研究也有一定的駕馭能力 ,也許過程中能幸運地讓部分學生萌生轉往研究型博班的企圖心。最後,其實不少研究 團隊都需要實作能力強或了解頂尖研究技術的人,這些人雖不必有創新與創造能力或經 驗,但能有效率地拉抬研究團隊中的新人能力至一定程度,甚至幫助跨團隊快速磨合。

2. 縮減產學落差:產業型博士可以設定必修學分包含去公司實習,且須有專業主管陪同, 還有需要設定學習目標,包括過程中建立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這部分可以由學校教授和 業界主管開會討論,並須將提案送研究所負責博士學位的委員會審查。而學生須在期中 和期末寫書面報告和通過口頭答辯,時間可能是在畢業前一兩年,而入學前兩年就主要 在修課和參與研究專題,生活還滿像研究型大學的大學部後兩年和碩士班期間,不過領 域更專精,更接近業界所需。

3. 減緩少子化對學界的衝擊:不可否認非論文型學位對多數人來說,難度更低,但也因此  更容易受到大學畢業生歡迎,不僅是國內,國外學生也更願意來台灣求學。非論文型 博班修課時間比肩大學部,甚至更多,學校能因此改善收入,大學教授的工作暫時更穩 定。

一定有人還是認為非論文型博班能掩飾的專業能力落差更大,可是,近年也不少人提出自身經驗表示寫過博論的博士不一定專業能力夠,甚至不一定比碩畢生強,非論文型博班的學生雖然沒有突破性研究的要求,但因為修課(和專題)投入時間更多,基本能力與底子有可能相對厚實。尤其業界工作不一定用到博士生論文所學,更寬廣與深厚專業領域底子也許更貼近業界需求,就像業界招人,不少人就認為學士學得比碩士慢,所以願意給碩士起薪媲美甚至超越學士工作經驗兩三年的資深員工的工資。

也有人認為台灣的產業界聘不起博士學位人士,因為開的薪水比不上該人所學與付出。非論文型博士也許是一個解方,一來畢業生知道自己沒有論文型博士在某領域有所突破,傲氣較低,二來就像美國非論文型碩士畢業生更傾向趕快找到工作,應徵者和雇主間的認知落差更小,即使雇主聘不起論文型博士畢業生,也有另一個招聘難度更低的博畢生選項,甚至更願意讓旗下員工去申請此類博士學位。

雖然我和許多有學位潔癖者一樣傾向保留目前的制度,我也為自己的碩士學位感到自豪,即便沒有投稿國際會議、期刊、poster或申請專利,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樣的成就很糟,我也因此自怨自艾很長一段時間,在周遭和自己給予壓力的環境下學習做研究、定期匯報進度、改進投影片內容與風格、分析他人發表的論文、培養統整方法的能力、與學長姐請教實驗、模擬設計與理論建構的細節、了解與解決bug、幫助實驗室後進上手自己熟悉的理論、軟體與工具、學位論文撰寫,還有在論文撰寫與修改的過程中經歷不少挫折,雖然遇到幫助很大的學長指導,但我還是認為自己寫得很難看。直到口試結束,我都不曾感到開心。但是後來回想,如果沒經歷過這些,以我普通的智力,工作時的學歷蜜月期大概會很掙扎,主管和學長姐會很頭痛。然而少子化讓業界挑人的範圍越來越廣,越來越難找夠人,研究型大學端也越來越缺乏學生,非論文型博士班一則幫助學校擴展生源,至少讓研究的勞力活有得補充(像是透過有學分的研究專題),二來業界可以和學界有更具彈性的合作,不再受傳統論文發表的限制,學校有更有利的招生廣告,業界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有效率培養所需人才,也讓部份對於繼續求學或去工作感到迷惘的學子多了一個中間選項。

我曾花時間瀏覽成大和業界(好像是旺宏)合作的博班招生說明簡章,博班時間有不短的公司工作機會其實滿吸引我這類連小錢都缺的人。至於國外,德國好像有產業博士,和台灣的博士培養過程相異,不過我不了解原委和影響,還請內行的不吝分享國外產業博的發展。

關於學位證書爭議,我支持同非論文型碩士一樣在證書註記,因為求學歷程差異過大,訓練目標也明顯不一樣。

非論文型博班雖然具有上述競爭優點,但還是需要經歷實際驗證。我讀大學時的美博教授在海外求學的時期是論文型碩班為主流,但現在碩班市場卻是修課型與專題型的天下,甚至越來越多名校推出產學合作碩班與速成型碩班。美國碩班轉型能成功其實也不保證非論文型博班會邁入主流之一,也許只是曇花一現,過眼雲煙。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155.17 (臺灣)
PTT 網址

geesegeese 01/08 16:33建議16年國民義務教育儘快實施

Recoverism 01/08 16:49推,很真摯

cisyong 01/08 17:04期中和期末寫書面報告和通過口頭答辯,這

cisyong 01/08 17:05不就是論文...

Vincent8026 01/08 17:17有時候只是實作的報告

qama 01/08 18:03傲氣比較低 薪水也讓雇主負擔得起 (作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