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以色列成立哈瑪斯 原是為了「鬥垮」這個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以色列成立哈瑪斯 原是為了「鬥垮」這個作者
orze04
(orz)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這篇新聞省略幾個重點

當年的慕尼黑慘案就是巴解做的,現在相對比較乖是因為被痛湊後認清現實而已

作為和解開端的奧斯陸協議(1993)簽完沒多久,以色列總理被自己人'天誅'刺殺(1995)
接替掌權的就是現在的納坦雅胡

阿拉法特也被部分巴勒斯坦人視為叛徒,激進派倒向哈瑪斯,兩邊開始分道揚鑣


※ 引述《thelittleone (風真いろは大好き♡♥)》之銘言:
: 以色列成立哈瑪斯 原是為了「鬥垮」這個組織
: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
: 美國媒體過去曾報導,早在2018年,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就做好長
: 期對抗加薩地區,以徹底摧毀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的能力。報導指出,雙方這樣強硬的對
: 抗,掩蓋了哈瑪斯奇特的歷史背景,即這個組織能夠成長茁壯,是在以色列滋養下壯大,因
: 為當時特拉維夫最主要的敵人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及其已故領導人阿拉法特(Y
: asser Arafat)他們需要一股新的力量來抗衡巴解組織,因此從旁協助哈瑪斯的前身,慈善
: 機構伊斯蘭團體「穆賈馬·伊斯蘭」(Mujama al-Islamiya)壯大。
: 綜合《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 Journal)過去
: 專題報導以及色列高層回憶錄,2018年時尼坦雅胡就希望完全去軍事化巴勒斯坦,當時的首
: 要目標是摧毀哈瑪斯的地下通道網絡。但是哈瑪斯是一個堅韌的組織,在戰時茁壯成長。當
: 時一名哈瑪斯發言人表示,尼坦雅胡的「威脅不會嚇倒哈瑪斯或巴勒斯坦人」。
: 當時的激烈對抗,也掩蓋了哈瑪斯的奇特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應該必須感謝以色列存
: 在。哈瑪斯成立於1988年,當時正值該組織第1次起義,後來因其反猶太主義和拒絕承認以
: 色列國家的立場而聲名狼藉。
: 但在更早之前,以色列當局積極地佈局促使哈瑪斯崛起。當時,以色列的主要敵人是已故的
: 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法塔赫黨」而該黨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的核心。
: 法塔赫黨是冷戰期間,世界各地上的游擊運動的典型代表,巴解組織時常進行暗殺和綁架,
: 儘管被周遭的阿拉伯國家承認,但以色列視其為恐怖組織,並對他們的行動展開列殘酷的鎮
: 壓。
: 加薩走廊當時與穆斯林兄弟會,與時任埃及總統納瑟(Gamal Abdel Nasser)領導的世俗國
: 家埃及有很大的不同,埃及也是穆斯林兄弟會組織為對手。1967年的以阿戰爭後,以色列失
: 去了對加薩的控制,但也奪取了西岸。
: 埃及總統納瑟處決了兄弟會高層古特卜(Sayyid Qutb)而以色列人認為,古特卜在巴勒斯
: 坦地區的追隨者,包括坐輪椅的雅新(Sheikh Ahmed Yassin),可以用來對抗阿拉法特,
: 而他就是哈瑪斯組織創辦人。
: 時間再往回推到2009年,1名上個世紀80年代在加薩工作的以色列官員接受《華爾街日報》
: 採訪時表示:「當我回顧事件的連鎖時,我認為我們犯了一個錯誤,但當時沒有人考慮到可
: 能的後果。」這篇專訪概述了以色列最初給予雅新等人的支持。
: 雅新廣泛建立了學校、診所、圖書館和幼兒園網絡。他還成立了伊斯蘭團體「穆賈馬·伊斯
: 蘭」(Mujama al-Islamiya)以色列正式承認它為一個慈善機構,以色列還支持了加薩伊斯
: 蘭大學(Islamic University of Gaza)的建立,現在將其視為激進主義的溫床。這所大學
: 是以色列戰機在2008-9年的「鉛球行動」(Operation Cast Lead])中以軍首波空襲的目標
: 之一。
: 80年代以色列加薩地區的軍政府首長——前少將伊茲哈克·賽格夫(Brig. Gen. Yitzhak S: egev)也坦承,曾經協助資助巴勒斯坦伊斯蘭運動,原因是要對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法塔
: 赫黨,這2個組織都由阿拉法特領導。
: 賽格夫甚至坦言:「以色列政府給了我預算,而軍政府也支持清真寺。」這是當時以色列政
: 府為了對抗其他巴勒斯坦派系而幫助伊斯蘭組織的不為人知的一面。
: 雅新的「穆賈馬·伊斯蘭」團體最終成為了哈瑪斯,1984年,該組織隱藏的武器庫曝光後,
: 以色列將雅新判處12年有期徒刑,但1年後他被釋放,以色列人當時可能更擔心其他敵人。
: 最終,情勢逆轉。在1993年奧斯陸協議(1993 Oslo accords)後,以色列正式承認「巴勒
: 斯坦解放組織」並展開我們現在所知的和平進程,哈瑪斯搖身一變成為以色列人的死對頭。
: 哈瑪斯拒絕接受以色列或放棄暴力,成為巴勒斯坦對以色列佔領的主要抵抗機構,遠遠超越
: 宗教意識形態,這是其在巴勒斯坦人中持續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 2004年,雅新在以色列空襲中死亡,2007年哈瑪斯打贏選戰,激怒了西方和法塔赫黨之後,
: 哈瑪斯正式接管了加薩,導致以色列實行嚴格的封鎖,並開始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循環。: 但正如美國華府智庫「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Wilson Center)的中東專家米勒(Aaron D
: avid Miller)所觀察,一種奇怪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仍然存在。
: 以色列的鷹派政府,總是強調哈瑪斯的土製火箭構成安全威脅。米勒寫道,哈瑪斯依賴「一
: 種根深蒂固於對抗和抵抗的意識形態和策略」。因此,他總結道,他們是「2個看起來無法
: 共存的對手,顯然也不能沒有對方。」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1013004637-260408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39.42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