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李秉穎:快篩偽陽性逾8成、偽陰性1/3 須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李秉穎:快篩偽陽性逾8成、偽陰性1/3 須作者
cholerae
(努力)
時間推噓 4 推:7 噓:3 →:3

※ 引述《jason90814 (菜B08)》之銘言:
: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 1.媒體來源:
: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 自由時報
: 2.記者署名:
: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
: 3.完整新聞標題:
: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 李秉穎:快篩偽陽性逾8成、偽陰性1/3 須以核酸PCR為準
: 4.完整新聞內文:
: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本土疫情10天內感染人數已突破3千人,目前已進入多點社區: 感染階段,目前各縣市政府成立抗原快篩站,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抗原快篩結果為陽性者、偽陽性機率8成以: 上外,快篩為陰性者、偽陰性也有1/3,提醒民眾做完抗原快篩後,還是必須要視核酸(: PCR)檢測報告才能知道有無確診。
: 李秉穎今天接受媒體人周玉蔻於社群媒體的直播訪問,李秉穎表示,抗原快篩的陽性比率: 很高,一般來說結果快篩是陽性者,但經過核酸檢測後發現是偽陽性的比率有80幾趴,他: 說因為快篩偽陽性比率高會對部分接受快篩的民眾心理帶來衝擊,他說很多人因為快篩陽: 性後,在還沒接到最終核酸檢測的結果前,往往會認為整個人生都變成黑白的,並帶來負: 面的衝擊,但他提醒抗原快篩最讓人擔心的是存在「偽陰性」的問題,他表示就統計來說: ,快篩結果為陰性者、偽陰性的比例佔了1/3,因此他建議政府應該要積極投入引進核酸: 快篩,降低快篩中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
: 但他提醒抗原快篩最讓人擔心的是存在「偽陰性」的問題,他表示就統計來說,快篩偽陰: 性的比例佔了1/3,因此他建議政府應該要積極投入引進核酸快篩,降低快篩中偽陽性、: 偽陰性的問題。
: 李秉穎說,現在很多人都將快篩陽性當成確診,甚至忙著替某些公司或機構人員快篩陽性: 的人就貼上標籤,他呼籲媒體不妨等最後核酸檢驗也是陽性,也就是說真的有確診再來報: 導,「否則這樣一直貼標籤會有困擾。」他也觀察目前快篩中最後確診的比率,認為目前: 疫情是逐漸有控制住的跡象。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45266
: 6.備註:
: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 快篩陽性中偽陽性佔8成
: 快篩陰性中偽陰性佔1/3
: 這數字怎麼跟我印象差這麼多...
: 如果數據真的這樣那很可怕ㄟ...
: 求機率大師估算盛行率10%地區的快篩結果

僞陽性佔八成,所以快篩陽性的可以認定大部分是沒感染的?

僞陰性站1/3,所以快篩陰性的有2/3都是感染的??

有沒有統計大師可以分析一下,這樣為什麼不把陽性陰性反過來看??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I01WD.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72.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22014086.A.D85

hugh509 05/26 15:28你懂不懂中文= =?

godofking12 05/26 15:29你在供三小

dingcross 05/26 15:29你第二行想反了吧

MrSherlock 05/26 15:30這個之前在吵普篩是就說過了

leon80148 05/26 15:30雖然你打錯了 我理解你在想什麼

leon80148 05/26 15:30上網搜尋辛普森悖論/效應

relize 05/26 15:31台灣比較準

gekkou 05/26 15:31偽陰1/3 是說驗出陰性的有1/3 是感染吧

sivhd 05/26 15:33= =你先找你的國文老師在找統計大師

jab 05/26 15:35台北你用8%來算 PCR就驗不完了

jab 05/26 15:35工作量少的不做 跑去做十幾倍的92%?

Glycolysis73 05/26 15:37覺得是李醫師講錯

misson 05/26 15:37只能說, 物以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