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保險公司為何不分期付款來解套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保險公司為何不分期付款來解套作者
gyGirl
(妹)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1

其實也可以學學以前的政府啊

以前國民政府來台的時候

向地主圈地時用的是國營事業股票來交換土地

當時國營事業股價很便宜

地主幾乎都看衰賣掉股票很少人繼續持有

後來股價飆漲

當時2009金融風爆的時候

花旗銀行的股價掉破1美元

後來漲到500多美元

當時花旗銀行快破產時有打算用自家股票賠

但是人家不要

後來漲翻了

保險公司賠不了也可以用自家的股票賠啊

把自己的股票割成零股賠給保戶出險


其實真正的解決辦法很簡單

就是當初就不要賣一年期的防疫險

一次保只能保兩周

兩周賣完再問客戶要不要續保

因為每個月的疫情風險都是不同的

而且現在都用線上加保了根本沒有實體業務的支出

但是絕對不會有人想到

保險公司也喜歡學電信業者都用綁約的一次要你綁一年

綁了自己也引火上身
※ 引述《williamlu006 (威廉盧)》之銘言:
: 保險公司說一下子賠不出那麼多錢
: 那位什麼不跟保戶協商,說理賠金放在保險帳戶,每月分期多少
: 孽息比公告利率多一點點我想很多保戶就會選擇分期領錢
: 我是不是幫保險公司想出解套的方法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97.61 (臺灣)
PTT 網址

talentsu 05/19 00:01要這樣乾脆就直接現金增資了

可以啊 稀釋股東的分額來賠償 不願意賠可以選擇這種模式 因為債權人的清算位階本來就優於股東了 當然是要先賠償債權人 這部分股東當然沒有優於債權人的權力干涉債務 就像股東不能拒絕公司繳稅一樣的道理 國家付不起國債可以發行貨幣 公司付不起債當然也可以用股份來償還 你用股份償還那公司就不會倒啊 這樣金管會也不用擔心保險公司破產 三方都獲利 保險公司也只是短期的危機 或是最終辦法 如果確定保險公司會倒閉 那就由金管會接管保險公司 也就是採用雷曼兄弟模式 就是由政府接管一陣子 協調處理 不過金融風暴時接管後是由美國國內的其他體質良好銀行來進行整併 體質好的收購體質差的 當下體質優良的商業銀行不願意收購倒閉邊緣的投資銀行 勸說下勉強併購變成比較多角化的金控集團 事實上後來景氣回溫後整併的效益是回本的 其實南韓也發生過 南韓在亞太金融風暴時也倒了很多企業 後來整併過一輪 台灣並不是所有的金控公司都有承做防疫保險業務 所以很多銀行不受防疫險影響 進行整併的話肯定還有很多空間 雷曼兄弟那時候倒了很多銀行但也不是所有銀行都一起倒 台灣也不可能所有金控一起倒 歷史上的金融巨災通常都有一個特徵 就是發生金融巨災時 引爆的東西往往都是比較新穎的金融商品 例如次級房貸 但那是外行人的觀點 真正引爆的點幾乎都是主管機關比較不熟悉的業務 例如次貸風暴就是次級房貸 以往還有結構債、國際匯率商品等等 像是各國央行、金融監管單位就普遍不建議民眾接觸加密貨幣 就是希望把加密貨幣逐出監管的事業體系 加密貨幣不在監管體系裡自然出事了就不干主管機關的事 例如這次的防疫險 你可以去翻現在的央行理事 除了行政院部分代表、民間代表外清一色都是總體經濟、貨幣專業 看起來是沒有保險專業的人員 這樣的安排跟央行業務有關 但是幾乎沒有防災能力 其實底下要有各種金融專業人員 例如保險、新興金融商品、證期 才能評估貨幣政策 證期是央行最頭痛的 台灣央行一直以來都有在私底下找證期的研究人員輔助 但是其實顯然不太夠 幾乎都是倚靠金管會 就造成了各國央行沒有實際的預警能力 只有善後的功能 也是理所當然 他們也是怕理事會投票出乎意料 所以最上頭的人不太會有鑽研風險商品的人

※ 編輯: gyGirl (219.68.97.61 臺灣), 05/19/2022 01:03:03

chjh20223 05/19 01:56這叫增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