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立陶宛同意開設「台灣」代表處 總統稱是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Re: [新聞] 立陶宛同意開設「台灣」代表處 總統稱是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時間推噓 推:0 噓:0 →:2

總統大概是不爽他沒被知會代表處的命名問題

(雖然這有點不可思議,明明就是很敏感的事情,怎麼可能不通過負責外交的總統)

不過看了一下,看起來並沒有要改回來的意思:

立陶宛前外長、現任國會外委會議員雅朱巴利斯指出,歐盟當前的問題在於政治 人物及其政治意志是否能戰勝金錢的誘惑?

雖然歐盟的團結仍需相當努力,不過他也強調,立陶宛國會議員沒人相信只要屈 服中國壓力,硬把「台灣」辦事處改成「台北」辦事處就能解決問題。

「若我們真的這樣做,不但會失去全世界支持我們的盟友,同時間也會落得需完 全仰賴中國,況且沒人能保證中國不會得寸進尺要更多」
,他認為走回頭路將面 臨相當的風險。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785699

這位前外交部長Audronius Abalis是Homeland Union,目前的執政聯盟政黨之一。

立陶宛現任總統Gitanas Nausa是無黨籍。2019年參選總統。第一輪投票拿到第二名,在第二輪投票中拿到66%的選票,擊敗Ingrida Simonyt當選總統。

Ingrida Simonyt在2020年12月當選總理。雖然是無黨籍,不過基本上屬於Homeland Union的陣容,屬於中間偏右的保守派。20年選後HU得到50/141席,跟Freedom Party(11)、
Liberal Movement(13)共組內閣執政。

底下來介紹一下立陶宛的主要政黨。

Homeland Union 祖國聯盟

HU的前身是立陶宛改革運動(Reform Movement of Lithuania),在1993年組黨。當時的領袖是立陶宛國父Vytautas Landsbergis,也是現任外交部長Gabrielius Landsbergis的爺爺。HU長期跟基督教民主黨合作,兩黨在2008年合併。光譜是中間偏右,支持自由市場,強調反共(一部分是因為主要的反對黨,社民黨,就是立陶宛共產黨改組而來)。HU的支持度大概在20%上下浮動,曾經兩次在野,分別是2000-2008、2012-2020。

Liberal Movement 立陶宛自由運動

LM在2006年脫離 Liberal and Centre Union 獨立成一個政黨。光譜是中間偏右。在2008年選後加入執政聯盟。支持者多來自都市。2012-2020在野。得票率大概在5-9%之間。

Freedom Party 自由黨

2019年從LM裂解出來,以首都Vilnius為基地。黨主席 Remigijus Simasius目前已經擔任第二任的首都市長。主要的政見包括減稅、同婚合法化(立陶宛有70%天主徒)、減碳、藥物使用除罪化、推動替代役,以及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在2020年的選舉中得到9%的選票跟11席議員。

#看看人家的首都市長

立陶宛目前的主要反對黨包括農民與環境黨(32)、立陶宛社會民主黨(13)、工黨(10)

Farmers and Greens Union 立陶宛農民與環境黨(不是立陶宛綠黨)

黨如其名,強調環保與農業政策。2001年由立陶宛農民黨Lithuanian Peasants Party和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 Party合併,組成農民與新民主黨。2009年首任黨主席離開,自己去創了立陶宛人民黨。農民黨的支持度一直在個位數徘徊,2012年改名 Lithuanian
Peasants and Greens Union,但選舉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只拿下1席國會席次,差點滅黨。

2016年,改名叫目前的名字(大概peasant聽起來太窮了,farmer感覺就比較有錢),當年的國會選舉結果大爆冷門,拿下了54席,和社民黨共組執政聯盟。2020年拿到32席下野。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Lithuania 社會民主黨

目前的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在2001年由民主勞動黨(LDDP)跟社會民主黨合併而成。社民黨在1896年就成立,光譜中間偏左,是立陶宛最早成立的政黨。蘇聯統治期間流亡海外,直到1989年才回到立陶宛。歷次選舉的得票率大概在10%-15%左右,2004年曾經高達30%,當時也是執政聯盟的一員。最近一次執政是2012-2017。

LDDP的前身是蘇聯時代的立陶宛共產黨。兩黨要合併的時候,一部分反對的社民黨人出走成立新政黨,後來失去影響力而解散。

Labour Party 工黨

這裡的工黨並不是傳統左派,反而是一個民粹主義政黨,沒有穩定的意識形態。是俄羅斯出生的商人Viktor Uspaskich在2003年成立的,他也多次擔任這個政黨的黨主席,幾乎可以說是一人政黨。

Uspaskich出身蘇聯時期的伐木工家庭,倚靠經營天然氣產業致富。他的公司 Efekta主要的業務就是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他的第二任妻子Jolanta Blazyte也是立陶宛的天然氣商人,號稱是立陶宛最有錢的女人,兩人在2017年離婚。

Uspaskich在1991年取得立陶宛國籍。1997-2003擔任立陶宛受雇者協會的主席。2003年成立工黨。隔年(2004)立刻就獲得39席國會席次,成為當時的最大黨,和社民黨、農民黨跟社會自由黨共組執政聯盟。Uspaskich本人擔任經濟部長。2006年連盟破裂,工黨下野。

政黨的主要選票來自俄羅斯裔的選民,對蘇聯統治時期抱持正面評價。工黨認為俄羅斯可以成為立陶宛的合作夥伴而不是威脅。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55.187 (臺灣)
PTT 網址

yinaser01/05 01:39其實就2面手法哪可能不知情只是現在政府民望低落井下石

yinaser01/05 01:41做一定的切割維持續任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