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選後有感,修憲倡議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討論] 選後有感,修憲倡議作者
coke5130
( )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29

緣起:

選前剛好看了阿扁回台大的演講(2022)
1.剪輯版
https://youtu.be/_v8Y7D8bUxQ
2.完整版,含問答
https://youtu.be/WXuByZVyYWg

選後也湊巧看到趙少康訪問陳水扁的對談(2020)
1.完整版,有雙方寒暄,含陳水扁自述病況
https://youtu.be/0Ua_j0XNwmg
2.字幕版
https://youtu.be/F28TH6Va_PE

民選總統從李登輝以降,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至今,
阿扁是現存且經歷過威權體制轉型為民主改革的其中一號人物,

其中阿扁提到,有權力的人應該要先拿出誠意,
位居高位的人,你更有本錢能夠邀集朝野對話,
朝野對內有所共識(或未有共識但有交集),
對外不管對於美、中情勢也就有進行對話的空間。

前言:

早在2020年1月小英連任時,也是民進黨繼續取得國會多數之際,
我便認為是要推動修憲的時候了,可惜碰到了疫情,二年多過去,
今年地方選舉雖一併推動18歲公民權的複決案但未能通過。
回顧歷次修憲隨著時代演進,皆有兼具理想與現實面考量,
結果有所進步與未臻理想之處,修憲本就須因時代演進作出調整,
時逢民進黨選舉大敗,
正是該面對民意虛心檢討,重新與社會對話,修補關係,
朝野在面對美中對抗,與兩岸緊張之際,重啟修憲的主張,
推動非一蹴可幾,也有時間侷限的壓力,
但仍不失為與社會各界對話的契機。

本次選舉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在地方席次縮減,國民黨擴增版圖,
而第三勢力互有消長,小黨生存不易,但作為民主憲政國家,
不應因意識形態而堅持己見,忘卻民主法治、責任政治的基礎,

謹以此文作為拋磚引玉之用,並附個人的意見參考,
若內容有漏誤也請各位先進指正與指教!



1.歷次憲改摘要:

1991年 萬年國會改選、終止動員戡亂
1992年 雙國會、省長及直轄市長民選
1994年 總統直選,往總統制傾斜
1997年 取消立院閣揆同意權,不信任投票與解散權,省長虛級化
1999年 國大改制,延長國大、立委任期,
2000年 任務性國代,國大無形化
2005年 單一國會減半、修憲案由立院提出公民複決。

2.現有憲政:傾向總統制的偽雙首長制

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免且受國會質詢,國會可提出不信任投票,行政院長需請辭,
但可建請總統解散權,形成權責不相稱,倡議繼續修憲的論點所在多有,
這方面有大量學術討論就不再贅述。

四位前任總統僅陳水扁任內為少數執政,
自馬英九及蔡英文任期皆為中央執政同時掌國會多數,(註)
亦即四年一任,贏者全拿,而地方選舉形同對中央執政的期中考試,
內閣改選,為選舉負責,前有2014(江內閣)、2018(賴內閣)
2022蔡英文敗選辭黨主席,但慰留蘇內閣。

3.總統、立委縣市首長的選舉與任期的歧異

以2020年第十五任正副總統及第十屆立委為例,
2020/1/11 中央公職選舉,(總統、立委)
2/01 立委上任,任期為2020/2/1-2024/1/31
5/20 總統就職,任期為2020/5/20-2020/5/20

*立委選後不到一個月就任(註),慣例為對應會期,方便立院審預算,
即將卸任的總統會重新任命閣揆,對應新民意。但為看守內閣性質。

*總統選後長達四個月才就職,早期為3月中旬選,5/20就職;
5/20會再重新任命新閣揆。(短短三個半月內再換一次閣揆)

2022/11/26 地方公職選舉,(含直轄市、縣市長、鄉鎮市區長、代表,村里長)
12/25 就任,任期自2022/12/25至2026/12/26,看守期為一個月,

故雖說每二年中央、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各一次,實際情況是,
11月下旬地方選舉完,過完年中央大選基本上就起跑了,各黨布局提名/初選,
12+1個月內,就進行投票。1月選出新總統,至5月就職有4個月較長的看守交接期,
及5月就職後至隔兩年後11月期中選舉,長達7+12+11=30個月施政期不受選舉干擾。


立院要審中央預算案,2/1就任日期不易改動,合理方向是總統與立委脫鉤,
但綁樁考量當然是一起投票比較有利,選舉次數也不會增加。故調整任期,
提早就職日,會比較合理。

若將來會考慮走向內閣制,則1月選舉立委的時程則應拉回前一年12月,
讓閣揆有布局的時間,這個在稍後會再提及。
不過以民眾已習慣投票選出總統,人民當頭家的既有制度下,
個人認為改內閣制的難度,會高於在現有總統制下修正。

註:第一屆立委原為三年,後改為無限制,即萬年國會,第2-6屆任期3年,
2008年第七屆國會減半改為4年任期,調整選舉日,
原為前一年12月選舉,改為當年度1月選舉,
題外話,2008年總統選舉向來在3月,2012年改為1月,與立委合併選舉,
其實這個與馬英九於北市長任內的里長延選有異曲同工之妙,
1月先選了立委,等到3月時,新科立委或落選的候選人扯後腿,不聽話,
那總統就不好選了,2012年總統選舉提前至1月,美其名是減少選舉次數,
其實掌握提名權的黨主席,就掌握生殺大權,選戰也不得不綁在一起打,
當時的黨主席是誰呢?當時的總統是誰呢?相關資料google就有,
這邊就略提。



4.修憲方向
1) 修憲程序
第七次修憲除確立單一國會減半,並確認修憲程序:
依憲增修$12,1/4立委提案,3/4出席及出席3/4決議,成立,
並於公告半年後,經公民複決,過選舉人半數之有效同意票,即通過。

剛性憲法為避免憲政動輒變動造成社會影響,故訂定較高的門檻,固然有理;
但以113*1/4=29位以上立委提案,113*3/4=85位立委出席,85*3/4=64位
2012 國64民40親3台聯3無盟1無黨1
2016 民68國35時5親3無盟1無黨1
2022 民61國38台5時3基1無黨5

前述提到總統與立委同時選舉,已形成贏者全拿,贏總統者,立委也會大贏,
2012、2016、2020皆然,但反對黨即使縮小版圖,仍有大於1/4的席次(29席)
亦即必須兩大黨都同意,立院才能可提出並決議修憲案,然後送公民複決
就算某任超級大總統某屆掌握超過3/4的席次,成功提出修憲案後送複決,
日後難以再次修憲,形同凍結;另方面公民複決需1/2同意,非全國共識者,
無過關的可能性(如本次),
應一併修改立院門檻為1/4提案,1/2出席及出席3/4決議,立院能形成決議,
亦即具高度共識,故公民複決門檻,應下修1/3甚至1/4,較為合理。


2)立委席次
現有席次113席,且為單一選區兩票,對小黨來說只能從不分區著手,
且依立院組織法$33,至多組成五個黨團或政團,以利議事進行,

縣市長、立委皆為單一選區,若非同政黨傾向,選民可能勉為其難開口,
或是轉向不分區或跨區請願,增加小黨席次可增加問政廣度,同前述,
小黨僅能從議員或村里長著手,但小型政黨的訴求通常是全國性訴求,
支持者也分散於全國,於單一縣市不易集中力量且也對政策形成無益,
小黨席次著眼於廣聽民意,也減少大黨箝制,更能促進多元民主,
舉例,在不分區增加32席,總席次提高為145席,並將門檻調降為3%甚至2%,
依2020席次,2022 民61國38台5時3基1無黨5,
各黨約會增加3-5席不等,同時有空間可以增加小黨席次,
2020不分區席次若以2%計,親民黨、台灣基進、綠黨等都有機會分配一席,
若降為1%或不設限,以1%為例,會增加新黨、一邊一國行動黨等
增加小黨席次,至少有話語權,也可加入黨團或組成政團進行提案,
在中央或地方選舉,有結盟的空間,小黨的政策也就有得以進行討論的保障。
至於要採聯立或並立制,可以由社會討論形成共識。

相關的新聞,其實先前都討論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84253


3)不在籍投票
以現今科技進步的程度,甚至朝向電子投票都不為過,但對於公平性,秘密性,
及維持公正考量,維持紙本選票,或許有其必要性。
但是不在籍投票早該可以做,需要修憲才能變更,這其中有很多點可以討論,
投票權仍應以戶籍居住滿4個月為主,
投票地則可以事先以居住地或工作地,例如投票日的六個月前,
至當地戶政事故所登記,選舉通知單,公告則以電子化處理,
居住地或工作地的投票所僅代為保管圈選的選票,投完票仍送中選會封存。
不在籍投票者,仍憑身分證、印章或手印,至登記後所通知的投票所領票投票,
細節就無需在此討論,國家公務員都很優秀,自有合法合理的程序可以完成。

數位身分證已在規劃中,電腦化作業斷無做不到的理由,只有政治理由,
要做,與不做,及要做到甚麼程度而已。全國就17649個頭開票所,加上選委會,
及中選會本部,要架出整合的系統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

改革一次到位,若考慮對社會衝擊大,那就漸進改革,而不是拒不改革,
這些討論我相信也是所在多有。

的確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會阻礙變動的意志與進程,但如同憲改的歷程,
事在人為,且該做的做了,自然會贏得支持,沒有不堅定堅持下去的理由。


4)閣揆同意權及其他修憲議題
這涉及更大範圍的總統制、內閣制討論等,可以放在遠程,
除了我個人的意見,想當然爾會有更多來自先進及後輩門的高見,

但首先修憲門檻要先降,
國會席次先鬆綁,提高活性,否則都打死結卡在那邊,兩大黨互相結怨,
每一次輪替都說失敗的政黨會沉淪x年,勝選的政黨將稱霸政黨多少年,
事實上有嗎?的確隨著時間有些會凋零,有些會茁壯,物換星移很自然,
現況不就是"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換民進黨上台,國民黨倒了嗎?
民進黨做得不好,就有"下架民進黨",換國民黨擴張,民進黨就垮了嗎?
甚至是藍綠一樣爛,要換第三勢力,拜託,在之前新黨壯大的時候,
三黨的政治花招玩到不行了,之後的親民黨、台聯,也是各種杯葛抵制,
這麼天真地認為有第三勢力就能帶來改變嗎?
在現行體制下,正視體制造成的困境,尋求解脫,
往務實的方向前進,就是一個好的做法。

也不要把焦點去轉移成,修憲降低門檻就是要試圖假借機會通過後,
擔心政黨往政治性議題暴衝,例如改國號等敏感性話題,
現在的透明度不像以往容易黑箱,人民的知識水平也都在提高,
況且仍是二階段修憲須經公民複決,會形成焦點的事情,有三個人會看到。
一是你,二是我,三是每個人。

5.修憲時機
誠如開頭所說,具有中央執政權的蔡英文,具有發球權,
雖然高居五成滿意度未能移轉到這次地方選舉,也就代表確實有問題要處理,
進入第二任期後半,除了承諾要達到的政見兌現,我想都會考慮歷史地位吧,
眼下就是一個與國內政黨和解,提出對話與倡議憲改的時機,

也許前任的總統們,其實也就剩兩位,可以交流一下國是議題,
就像趙少康跟陳水扁,可以坐下來談一談,不見得要有共識,
但至少可以尋求交集,交換意見,互相參考一下答案卷,也無妨,
作為開啟國內對話的契機,就像2019年妳所做的改變,
很辛苦但最後開花結果。

李、扁、馬在最後二年任內都飽受跛腳與政權接替的紛擾,
黨內外、國內外有各種問題要處理,但目前局勢仍在能處理的節奏當中,
以總統的高度,相信本文所提及,應有能予評斷可行性的空間,
寫此文旨在,從多年以來台灣政治的演變,提出當下可進行的方向,
已經17年,台灣沒有進行憲改,也到了該是去檢視憲政制度的時候,
當時問題沒有解決,新的態勢又產生了,原有的框架若限制了發展,
負責任的領袖,就是在對的時間,處理該做的事情,尋求活路。

2019-20演出連番大逆轉,安然度過各種危機,這有天命的,相信妳可以的。

6.最後談一下中國因素,抒發一下己見,
台灣想要自由民主,多元蓬勃的發展,不想被統也不想打仗,
應該也沒有認真考慮要恢復ROC固有疆域,最好兩岸就永遠維持現狀。

題外話,阿扁演講影片背出中華民國疆域,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口、
南至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北至唐努烏梁海的薩彥嶺,西至帕米爾高原的噴赤河...
真是厲害,一般人早就忘光。

若中國願意往民主開放走,相信台灣有一堆政治菁英今晚立刻就會動身前往相助,
貢獻己學如何過渡到開放還能自保,不被清算,(笑~)
說不定習總聽完還會覺得,早知道就早開放了,油水更多而且不用成天擔心背刺,
不會被侍衛扛出去,也不用擔心被消失就消失,活得安穩又能安享天年。

可是台灣要先顧好自己,將來的事將來再說,但還不到處理的時候,
眼下就先做該做的事情,對掌權者來說的確,大一統的中國很誘人,
但無論如何中國五千年歷史就擺在那,世界各國並沒有回頭繼續走獨裁專制,
世界已不再是從前的樣子了,那個舊時代已被拋棄,
現在沒有人還在用NOKIA的按鍵式手機了,儘管他真的是稱霸的機王。
萬年皇帝,仍不敵肉軀人身一年半載七八回。
問題不在台灣不想怎麼樣,問題在中國你不想怎麼樣。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57.5 (臺灣)
PTT 網址

Uizmp11/27 22:49這要要催票太難了

kuninaka11/27 22:51你好認真喔 修憲不可能 結束

kuninaka11/27 22:51現在憲法對執政黨太舒服了 修幹嘛

對喔,最常聽到的就是太認真討論了, 但是台灣需要認真直言的聲音,如果大家都呼嚨, 那莫怪台灣停滯,大家都在浪費氣力。 乾脆來組個認真黨好了

iphone1511/27 22:55當年多少人批評最後一次修憲 說會讓以後永遠修不了憲法

iphone1511/27 22:55 現在大家終於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沒錯,我也是去試算今年的結果才發現這根本是凍結修憲的憲改。

JUSCO11/27 22:56英比扁更不可能跟在野對話

iphone1511/27 22:56陳水扁身為當年的始作俑者之一,看到他談修憲真是覺得很

iphone1511/27 22:56諷刺

我是今天看到趙與扁的對話(2020.11)有感而發,歷史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背一點啦

kuninaka11/27 22:582005年都過多久了 當年你就該知道XD

kuninaka11/27 22:58你去組黨阿 我不會加入

kuninaka11/27 22:59國是會議就更好笑 作夢吧

kuninaka11/27 22:59蔡英文快十年前講過要修憲 立委席次要增加

kuninaka11/27 22:59然後就沒囉 笑死

iphone1511/27 23:00雖然2005年黨主席是蘇貞昌 但陳水扁有心的話還是可以叫

iphone1511/27 23:00黨籍國代不要推公民複決

我查到的新聞是2015年有在談不在籍,猜應該是境外沒共識所以吹了 但好歹今年有推十八歲公民權,只是雖然立院過了但選戰各有盤算,還是吹了

iphone1511/27 23:02老實說我反而希望這次公投沒過 這樣才能讓大家反思我們

iphone1511/27 23:02要怎麼處理這個不修憲門檻

所以我被你吊中寫了這一篇

beerwilliam11/27 23:02當初講好二黨獨大輪流爽就好,搞這做什麼

kuninaka11/27 23:03所以沒有人要搞阿

kuninaka11/27 23:03蘇也嘴砲也要增加到三百席

kuninaka11/27 23:03然後就沒有了

Uizmp11/27 23:032005的修憲是最可笑的一次投票, 沒有之一

kuninaka11/27 23:04修憲每年都馬有人在喊 喊爽的

iphone1511/27 23:05我看老美搞不好也樂見這部憲法維持現狀 他們以後只要跟

iphone1511/27 23:05國民兩黨打交道就好 因為第三黨永遠成不了氣候 還有

iphone1511/27 23:05可以避免獨派暴衝

kuninaka11/27 23:05這就是故意設定好的枷鎖阿

嗯~ 我向來的思維就是,思考解決之道,認真的寫一篇。 我悲觀的認為台灣困在美中,不小心會被當烏克蘭的角色用來解決中國問題, 但似乎沒有解套方法

iphone1511/27 23:06也可以避免統派動作

kuninaka11/27 23:06什麼國土變更 改國號 通通不可能

kuninaka11/27 23:06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只能有一名也是憲法規定 XD

所以透過解決一個較無爭議的一併處理門檻問題, 從1126來看,非得綁總統大選沒有過關的可能性。 我知道推不在籍投票攸關國民利益,相對十八歲公民權,過關機會較高, 但是不在籍若拿境外一併通過來卡,也是沒得談。 所以舉實例國內不在籍可以有哪些做法來引起共鳴,但顯然各位先進的看法, 這水很深啊

kuninaka11/27 23:16不在籍不用修憲

我找到相關的這一篇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146974

另外我文中貼的新聞連結提到不在籍投票, 故以為在籍投票為憲法規定,不在籍投票須修憲, 還請釋疑 找到這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45/article/12979

公職人員選罷法$18-1,憑身分證領票, 如果事前登記改居住地投票,好像就可以解套了?

※ 編輯: coke5130 (36.227.157.5 臺灣), 11/27/2022 23:26:24

kuninaka11/27 23:28

lbowlbow11/27 23:38呵呵,鼓吹老人不要領票的結論是叫dpp跪下負責

lbowlbow11/27 23:39神邏輯

lbowlbow11/27 23:39烏克蘭腳色wwwwww黑名單,不送

Supasizeit11/28 00:34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