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難聽=唱片錄音差的迷思

看板Headphone標題[討論] 難聽=唱片錄音差的迷思作者
meropenem2g
(meromeropenem)
時間推噓16 推:16 噓:0 →:46

看到最近有人在討論古典音樂以及錄音

一點點小小的體悟,分享共勉


很多人初燒階段(包括我) 都很容易陷入一種迷思

覺得自己的系統細節很多很屌很棒

聽到難聽的東西就會開始


"錄音有問題"

"錄音器材太低端"

"響度戰爭" <<----這個最冠冕堂皇

"不是為發燒友而錄"

"加料錄音for加料音響,吾不與也"

"我還是適合聽某某幾家發燒唱片錄音"

"Decca錄音乾,DGG錄音薄"

"不是無損檔聽不下去,聽youtube是浪費系統"

但其實視野放寬一點,多聽幾套系統

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不好聽其實是自己系統的問題


================================================

要知道是否是自己系統有問題

一個很好的方法,是買一台夠水準的DAP搭配一支夠水準的耳道 (不用太高級)

然後回來跟自己的系統pkpkpkpkpk。

不要去聽細節音場定位那些有的沒的,純粹比"好聽"跟"感動"

如果自己的系統輸了那就是大有問題在。

因為DAP->耳道,這樣的變因極少。 出"大問題"的機會不大,

故聲音絕大多數的狀況是健康的。

反觀家用系統變數太多太多了,很容易玩到聲音不健康而不自覺。

我之前就因為好奇買了IE80S+fiio便宜DAP,結果好聽度痛電三十萬的主系統...


======================================================

另外一個方法是,其實可以參考劉漢盛的調聲唱片聖經

裡面推薦的片其實很多都是名盤,要入門古典音樂其實也可以從這邊

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裡面列了100張CD,

開宗明義就跟你說:

這些系統在我劉漢盛的系統聽起來都非常好聽,

人家錄音師的系統跟技術不可能比你差,

你如果覺得難聽,那代表難聽的是你的系統XDD


是殘酷了點,但不失為一個避免閉門造車的參考。

=======================================================



玩到後面會覺得...有時候越簡單的系統反而越能發出讓人感動的聲音

尚在學習中

有感記之以共勉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164.69 (臺灣)
PTT 網址

m917225002/05 17:55錄音:蛤?

m917225002/05 17:55後製:蛤?

takase02/05 17:55"Decca錄音乾,DGG錄音薄" 有夠老的梗 XDD

Daedolon02/05 17:57我盡量把系統調整成八面玲瓏

BigRollPeace02/05 17:58讚 留言 分享

你是不是承受不起當頭棒喝壓 是不是不該把真相說出來 o'_'o

s6210802/05 17:59你確定不是系統加料加太多嗎?

Daedolon02/05 17:59"因為系統升級了 所以xxx唱片變難聽" 這種想法對我而

Daedolon02/05 17:59言是不成立的

沒錯,系統再怎麼樣都是要讓你欣賞更多唱片用的 有變難聽的狀況就代表有走偏... 不然大家都去玩開天闢地那派然後只聽手上十張唱片就好啦

※ 編輯: meropenem2g (111.251.164.69 臺灣), 02/05/2023 18:07:54

Hanata02/05 18:35還好我系統屌打我聽過的所有耳道....看來挺健康的

k564855057702/05 18:38聽到爽就好,不要後製過頭的作品基本上都蠻好聽的

Annex02/05 18:40還好我只用原道,屌打所有耳機

jhs121302/05 19:12但覺得殘響散歌有問題的好像耳機比較多...

deathy02/05 19:13我剛剛回頭看了一下是不是滷肉大師

Roa02/05 19:23其實我覺得最慘的是only my railgun,其他尚可接受

Kowdan02/05 19:3130萬主系統被IE80S屌打 你要不要貼一下你主系統是什麼

takase02/05 19:33他是說好聽度,聽得順耳這樣

takase02/05 19:33從敗家的眼光來看,有時候主系統過於"沉重了",就會想養

takase02/05 19:33別有情趣的小老婆副系統

DorkKnight02/05 19:47那看起來就是想換口味(?

sputnik008302/05 19:5030萬系統有30萬系統的好聽,但不代表不能在

sputnik008302/05 19:51原道直插電腦主機前置耳機孔時得到快樂

LIONDOGs02/05 19:51單純是聽膩了吧

W30JL02/05 19:57我mod th900的過程也經常用爛錄音測試,用錄音好的歌曲測

W30JL02/05 19:57有時候只能感受風格變化,較難評價難聽好聽

Kowdan02/05 19:58那就比較偏向聽膩了吧,玩音響要避免變成為玩而玩

kamitengo02/05 20:05我比較好奇被fiio+ie80打敗的30萬系統是啥?就我古老

kamitengo02/05 20:05印象,入門耳罩(小於ntd5k)要勝過同價位耳塞還蠻輕

kamitengo02/05 20:05鬆的。 我估計你可能比較單純細節派,那我就同意你的

kamitengo02/05 20:05結論,我也都是推薦不想在系統上花太多錢tascam錄音機

kamitengo02/05 20:05+etymotic耳機,大概都能嚇一般人一跳,但無法帶來gra

kamitengo02/05 20:05do/鐵三角詮釋人聲的美感。 用照片來說,你可能追求最

kamitengo02/05 20:05多的細節跟真實的色彩,我追求的是美圖秀秀後的正妹。

kamitengo02/05 20:07那種才是美?就見人見智了。

x82030602/05 20:43這就典型音響性vs音樂性的問題啊,老實說現在很多所謂

x82030602/05 20:45Hifi確實比較偏向總之先把音響性點到滿,而HiEnd品牌

x82030602/05 20:47之所以敢自詡為HiEnd品牌就是得同時得兼音樂性與音響性

x82030602/05 20:50而兩聲道領域畢竟發展沉澱的時間比較長,發展至HiEnd的品

x82030602/05 20:54牌也較多,想從耳機領域去多認識的話找機會多聽MSB/DCS

x82030602/05 20:55上級機種會更有體會

yys31002/05 21:59這三十萬怎麼搭的阿?

zoraruru02/05 22:26剛才用二聲道播放殘響散歌也是蠻慘的呀,人聲和所有樂器

zoraruru02/05 22:27都擠在中間成一片,實在是很難聽完整首歌

zoraruru02/05 22:29這首歌感覺就只是用midi設備配好各個樂器,沒有後製就

zoraruru02/05 22:29直接丟出來了

kodokawa051502/05 23:29不好聽不就是歌曲本身旋律就不合胃口嗎

kodokawa051502/05 23:32阿 怎麼會提劉老先生呢... 我是覺得那個不用去看

jhs121302/05 23:37網紅說播散歌不好聽是設備問題 中高頻解析、人聲不夠

martinlin7702/06 08:09樓樓上Zora大後來兩聲道怎麼配置的..

WiLLSTW02/06 09:58殘響散歌那個聽first take丟出來的版本就舒服多了

WiLLSTW02/06 09:59說真的我沒聽過播散歌好聽的組合 到底要多特化

comipa02/06 10:46first take版清爽很多 還不錯

pcjustin02/06 12:12木耳派路過

zoraruru02/06 17:44目前是Chord Dave+Marantz Model 30+Elac Vela BS 403

zoraruru02/06 17:45所有線材暫時用Van den Hul的基本款

zoraruru02/06 17:46其實有在玩midi設備編曲的話,所有樂器配置好,後續pan

zoraruru02/06 17:46和效果器全部都不要加,聽起來就是那個樣子。所以我是

zoraruru02/06 17:47狂升級設備想要改善這首歌曲的聽感其實不太有意義,因為

zoraruru02/06 17:48源頭就有問題了

zoraruru02/06 17:48我是覺得狂升級設備想要改善這首歌曲的聽感不太有意義

jhs121302/06 22:57編得太滿 或許多音路的喇叭比較有優勢?

jhs121302/06 22:58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atmos版本...樂器跟低音分開應該不錯

jhs121302/06 22:59但客觀來說這首歌的成績非常好 應該不是難聽的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