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請益] 各位電腦訊源玩家的訊號處理是?

看板Headphone標題Re: [請益] 各位電腦訊源玩家的訊號處理是?作者
gogoboytoman
(gogoboytoman)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20

電腦當訊源其實簡單來說可以分兩個部分:1) usb訊號 2) 電腦本身


原po提到的1.2.3.4.其實都是在調整usb訊號的處理

你可以說usb本身體質很差也罷、或是天限很高也行

反正基本上做了些處理它就能給你一些相對的提升

我原本是用鐵殼加線電後來換iso regen+lps-1.2 -->提升感非常巨大

但能不能前面再加個DDC?可以啊;能不能再加個usb卡?一樣可以

但我發現串越多音響性會提升但流暢度會下降

因此大部分的人只會DDC或usb電訊分離的產品擇一

那你問我要選什麼?我不知道...不過如果你的dac有i2s或是usb本身很爛

可能走DDC會容易好聲一些


第二如果是要處理電腦本身有幾個方向1.電供 2.主機板 3.模組線 4.無風扇 5.系統碟

當有了一個好的電供和主機板之後

最重要的就是換模組線;選到好的線一樣升爆(但就是貴)

沒有比較過風扇跟水冷的差異;但我猜水冷還是有震動的存在

一般要改應該是直接改被動散熱

(但如果屈就好的電工和主機板,有難度且開蓋的機會很高)

最後可能就系統碟要到900P、905P那種等級才有顯著差異


以上這些換下來真的是貴啊!

而且兩條usb、模組線、還有一些零件方面的搭配更是個難題

要慢慢試繳個學費等等

電腦稍微認真搞下來10W可能跑不掉(一兩萬一兩萬花下來認真不唬)

如果是想輕鬆一點

10W現在要選數位串流很好選了~



※ 引述《uone (魚丸)》之銘言:
: 各位好 小弟初燒
: 因為之前入手了 HD660S 與 UD505 但是礙於店家無現貨加上疫情因素 遲遲未到貨
: 等待的時間就默默的在想之後下一波無性繁殖的目標了(掩面
: 想請問各位電腦訊源為主的玩家們比較偏好哪一種訊號處理的做法??
: 目前爬文之後整理出以下幾個選項 以及鍵盤分析優缺點
: 1. USB鐵殼 -> 線性電供
: 優點 - 每次升級都會有感 也不會花太多錢
: 缺點 - 比起其他選項來說似乎還有進步空間 DAC開機時系統可能會找不到??
: 2. USB isolator
: 優點 - 升級有感
: 缺點 - 預算較高 (目前Intona USB 2.0 5kV價格為349USD) + 一條USB線費用
: 3. USB擴充卡 (SOtM tX-USBexp 或 JCAT USB Card FEMTO)
: 優點 - ?? 版上找不到 但應該也還行?? 少過一個電 少買一條USB線 可以外加線性電

: 可以1+3 或 2+3
: 缺點 - 1.無電訊隔離 2.放在主機久了可能也是會積灰塵造成性能下降? 鍵盤推測
: 4. DDC
: 優點 - SU2有感升級 SU6神教正夯 加入就對了?XD
: 缺點 - 晶振等細節沒有處理好的話效果仍有限
: 5. 在選擇1-4之前應該先換無風扇電腦電源+水冷系統?
: 6. 你不該玩電腦訊源的小朋友 要玩數位流就去搞個串流機吧XD
: 但如果還要弄NAS / Switch、網路線 / 串流機 下來其實預算滿可觀的XD
: 大概整理出以上幾種走向
: 不知道大家目前使用哪一種訊號處理方法? 或是偏好哪一種方法?
: 如果有分析不正確的地方也請指正~ 畢竟PO文的目標就是希望找到適合的升級途徑
: 先感謝各位大燒們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57.1 (臺灣)
PTT 網址

evadodoya05/17 08:14換超越一般的SSD速度的就有差了 有錢再換900等流

有錢直上最省!!

Reshiram05/17 08:18副本越開越大XDD

LIONDOGs05/17 08:26ramdisk

kage95505/17 08:48有usb bridge可推的嗎

uone05/17 09:13很有道理的分析比較 謝謝g大 電腦這個副本真的很大XD

max820105/17 10:04串流吧,別走電腦優化,花費太高收穫太少

串流如果是用電腦當轉盤也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呀QQ CP值真的不高就是了

max820105/17 10:05其實音樂聽到最後還是求一個享受

max820105/17 10:05不然就是一台cdp搞定一切

sa95050205/17 10:18看你追求的是什麼 我希望看影片也能有好的音樂效果 這

sa95050205/17 10:18點是數位流無法滿足我的

zoraruru05/17 10:22水冷還是有風扇的存在,甚至為了散熱效率可能還比一般

zoraruru05/17 10:22風冷更多顆 XD

bigheadpro05/17 10:24如果要看影片通暢,連有buffer的da都不能用,或是要

bigheadpro05/17 10:24找能直通的da,不然會發現口型跟聲音會有忽快忽慢的不

bigheadpro05/17 10:24搭配感。不過這樣的da又要好聽 中階產品以上才有機會

bigheadpro05/17 10:24

bigheadpro05/17 10:26所以建議看片用一套,聽音樂用一套,天花板會比較高

bigheadpro05/17 10:26,但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調整(咦?)

adamptt05/17 10:52好像可以直接用軟體把聲軌提早影片特定秒數播放(?

bigheadpro05/17 11:56有些buffer調整的方式不是定數 如darTZeel 的PLL,所

bigheadpro05/17 11:56以會忽快忽慢 無從調起

hdd6031105/17 13:54是說有沒有人比較過ISO套裝和IFI的iusb+igalvanic哪一

hdd6031105/17 13:54組更好?

Toshi171505/17 14:51回樓上,我自己是兩套都用過,最後決定留micro iUSB 3.

Toshi171505/17 14:510+iPower X

hpw84103105/17 16:46想問一下,ifi的iusb跟igalvanic差在哪啊

llw11605/17 19:58iusb 是電訊分離,iGalvanic是整治usb訊號,我理解沒錯的

llw11605/17 19:58

Qwers05/17 20:36推用心分享

purplesky91105/17 23:01感謝分享~~

上面兩位都玩得比我兇別客氣了~

※ 編輯: gogoboytoman (42.75.159.168 臺灣), 05/18/2020 10:08:33

evadodoya05/18 10:24真det

jan0601050405/18 12:28全被動散熱除非你電腦只文書影音用,不然太不現實,

jan0601050405/18 12:28所以我早放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