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凱音 C9 心得(上)

看板Headphone標題[心得] 凱音 C9 心得(上)作者
Jwind
(Jwindz)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0

## 前言

去年台北耳機展上聽到 C9 時,就已經打算只要價格不太誇張就會入手這台隨身耳擴,雖然後來公布的價格還是比自己預期的高了一些,但最後還是忍痛購買了。經歷漫長的等待,總算在前幾天收到了 C9。

## 開箱

https://i.imgur.com/ltU6tBT.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C9 的包裝是凱音一慣採用的黑色,裡面除了 C9 本體還另外附了

- 4.4 mm 對錄線
- 3.5 mm 對錄線
- 螺絲起子(更換電池用的)
- 備用螺絲
- Type A Type C USB 充電線
- 保護貼
- 說明書

配件除了沒有充電器外,可以說是很齊全,C9 開賣前我還另外先買好了凱音的 4.4 mm
對錄線,現在用不到了...

https://i.imgur.com/FY0qD2f.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C9 整體做工很扎實、精細,各個接縫都很緊致,所有開關也都有不錯的反饋,旋鈕的阻尼感非常好,這應該是我試過的隨身系統上,手感最好的旋鈕了!C9 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金屬的冰冷質感,朝下的那面則是玻璃亮面的反光,這一面的點綴讓整個機身不會顯得那麼的呆板,給人一種精品的感覺,個人蠻喜歡這樣的外觀,能感受到廠商是真的有花心思在設計上,而非只是做一個能用的耳擴。

https://i.imgur.com/lxH21Mf.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前面板採用對稱式的設計,旋鈕正下方的按鈕是電源開關,按下去後中間會發光,代表開機的狀態,左邊是 3.5mm, 4.4mm 的 input 右邊是 4.4mm, 3.5mm 的 output。前面板上方的 switch 從左至右分別是 line mode/pre mode, H gain/L gain, 晶體/真空管 放大, A 類/AB類 放大。

https://i.imgur.com/9AYqUj6.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後面板則是一個 type C 的充電口,旁邊是現有電量顯示,開機時可以知道剩餘電量,充電時則會一閃一閃的,充飽就會全亮顯示。

https://i.imgur.com/oG81r0J.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兩側有螺絲,解下來後就可以把電池模組抽出來。

https://i.imgur.com/rhHMIJ5.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電池是用 Sony 的平頭無保護板 18650,可以自己另外購買一組電池換上,也就不會有因為電池衰老耳擴就不能用的問題。

https://i.imgur.com/AmWnqDB.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上方有兩塊玻璃,在切換到真空管模式時,可以看到兩邊的真空管亮起。

https://i.imgur.com/VRFoZyZ.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整機的厚度比 N6ii 再稍微厚一點,跟台幣 50 塊硬幣的高度差不多。

附上幾張照片

https://i.imgur.com/4qxFcAn.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https://i.imgur.com/etnXx1K.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https://i.imgur.com/8LlrW5w.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值得一提的是 C9 必須在 input 跟 output 都連接的情況下才會真的通電,如果在通電的情況下拔掉輸入或輸出,可以看到真空管的燈號會自動熄掉,具有自動斷電的功能!

https://i.imgur.com/nsJLiPV.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C9 整體的做工及提供的配件上,我自己都挺滿意的,如果硬要挑不夠好的地方,會希望可以多附一個電池模組跟一個充電器,雖然說明書有寫充電支援 QC 3.0 快充但市面上的 QC 充電器太繁多,也不知道挑幾瓦的;另外只有一個電池模組會變成就算有兩組電池,想要一邊聽歌,同時另外一組電池充電,會需要額外買獨立的 18650 充電器,但市面上有 type C 口的 18650 充電器又很難找,讓人感覺有些麻煩,只能希望 凱音 可以盡快開賣 C9 的電池模組吧!

## 規格

https://i.imgur.com/xPOXuQA.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電池的續航在不同模式下會有不同,最少可以到 5.5 小時,如果準備兩組電池就可以保證至少 10 小時的續航。從規格上來看 C9 對低阻抗的耳機推力非常好,平衡 32Ω 有 2600mW 的輸出功率,應該能驅動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低阻耳機了,其他方面的數據也相當不錯,跟同價位的台機 (55k ~ 65k 台幣) 相比也毫不遜色。

https://i.imgur.com/Jm0wPnL.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值得注意的是 C9 可以 3.5mm 輸入 4.4mm 輸出,也可以倒過來 4.4mm 輸入 3.5mm 輸出,中間是透過一個反向電路(單端輸入/平行輸出)跟一個混合電路(平衡輸入/單端輸出)來達成的,不過這是有成本的,從前一張圖可以看到不管是 單端到平衡 還是 平衡到單端,各方面的數據都有明顯的劣化,這比較像是一個產品設計上的 trade off,是為了使用者的便利性帶來的犧牲。所以如果是對聲音較執著的話,用單端輸出就建議用單端輸入,平衡輸出就平衡輸入。

## 聽感

這裡會用 N6ii(A02) -> 凱音 4.4mm 對錄線 -> C9 -> 4.4mm 漢聲 Torfa 4wire -> He1000se 在幾乎滿電量的情況下做測試。

### Pre / Line mode

Line out 應該是目前多數 DAP 都支援的輸出模式,所以大多數使用者應該都會以這種方式連接 C9。在切換到 Pre mode 時,除了需要切換前面板的 switch 還需要再按住右側面板的 Pre 按鈕約 3~5 秒,會聽到一個機械的切換聲,才會真的啟動 Pre 模式。這樣的設計是因為 Pre 模式會把 C9 的功率放到最大,這時如果 Dap 不是 pre out 是一般的 line out 聲音會變得非常非常大,為避免使用時不小心切換到採用的設計。在 Pre mode 下 C9 會變成一個純後級耳擴,跟雙聲道音響的運作結構很像,音量會由前級(這裡就是 Dap)控制,C9 的音量旋鈕會沒有作用。

N6ii 的 A02 卡有提供一個 pre out 可以跟 C9 的 pre mode 搭配,所以直接使用沒什麼問題,如果讀者的 Dap 沒有 4.4mm 的 line out 也可以試試用 4.4mm 的 phone out當作 pre out 使用,只要 Dap 本身 phone out 有足夠低的噪聲跟低失真的話,就沒什麼問題。這點是 Andy 在 Headfi 上提到的

https://i.imgur.com/LZCiTcj.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https://reurl.cc/4y4eEj

在 N6ii(A02) 的搭配下,Pre mode 相較 Line mode 提升蠻明顯的,Pre mode 有較好的動態,音場也大了一點,通透感較佳。不過根據 Andy 在 Headfi 上的說法,Pre mode
的聲音會比較容易呈現音源(Dap)的特色,所以哪個模式的聲音比較好應該會依賴前面接的 Dap,不同的 Dap 應該會得到不同的結論,這就要讀者親自嘗試了。

https://i.imgur.com/mkwmXEd.jpg

圖 凱音 C9 心得(上)

https://reurl.cc/l09r86

### High / Low gain

由於 He1000se 真的很好驅動,Low gain 狀態下就有非常好的動態,在 Low gain + line mode 下,旋鈕只要轉到 11 點 ~ 12 點鐘的位置,如果是在 Low gain + pre mode 模式,N6ii(A02) 音量大概會調到 45~55。

High gain 在 He1000se 的表現上相較 Low gain 會顯得稍微擁擠,背景樂器會有點被過度的放大,我自己另外拿了 K702 測試,K702 則會比較適合 High gain。

### 晶體 + AB 類

這個組合下,低頻較為扎實、力道較大,在蔡琴的渡口前奏的鼓聲可以明顯的聽出來,相較於 A 類,AB 類的鼓聲力道扎實很多,下潛稍稍深一些。在高音的部分,線條感較明顯,比較清晰明亮。中頻的部分相較 A 類偏冷一點,整體聽起來是所有模式中比較刺激一點的,但也不會刺激到無法久聽。

### 晶體 + A 類

這個組合的低頻雖然沒有 AB 類的扎實,但彈性稍微好一些些,另外在中低頻的部分,大提琴的弦聲顫動相較 AB 類更加的幽美,中頻稍暖一點,更具有水份,高頻不像 AB 類那樣的亮,但線條感仍非常的好,整體聽起來雖然沒有 晶體 + AB 類那樣的刺激,但一些頻段仍不時的挑逗著聽感神經。

### 真空管 + AB 類

這個組合不像 晶體放大 + AB 類 那樣的線條明顯,聲音較為柔順,低頻的部分也沒有這麼強烈,但下潛仍然很深,彈性非常好,人聲的部分非常溫順,高頻仍維持 AB 類的明亮清晰,但高頻到中高頻銜接上似乎比 晶體放大 + AB 類要柔順,不會那麼地硬冷。整體聲音同時具有溫潤的中頻,明亮的高頻,非常耐聽。

### 真空管 + A 類

這個組合聽起來非常的放鬆,高音不是那麼的亮,線條感仍在,具有 A 類放大非常優美的中低頻弦聲,人聲非常非常地曼妙,溫潤舒服,低頻下潛不像 晶體放大 那麼的深,但仍具有彈性,不會覺得低頻不足。整體聲音聽起來非常的舒適輕鬆,很容易專注在享受人聲上。

### 四種模式的選擇

**晶體 + AB 類** 像是在吃高級的日式料理,有較多的冷盤,有許多高級的食材,廚師會用食材的原味不斷的衝擊你的味蕾,如果像要尋求感官的刺激,可以選擇這個模式。

**晶體 + A 類** 像是在吃高級的中式料理,多數的菜都是熱的,吃的不只是高級食材原味,更是廚師精湛廚藝後的美味,如果想要同時追求較暖的聲音以及感官的衝擊,可以選擇這個模式。

**真空管 + AB 類** 像是平時在吃的巷弄小吃,它不像高級餐廳的美食那樣不斷的衝擊你的味蕾,但就是你平常在吃的平民美食,第一次吃會覺得很好吃,而且天天吃也不會覺得膩,如果太久沒吃你還會想念它。

**真空管 + A 類** 像是在喝下午茶,是一種完全放鬆的享受,他既不像高級餐廳那樣有各種美食在誘惑你,也不像日常吃便當那樣需要花力氣,下午茶是一種很放鬆的狀態,不需要思考,只需要享受甜甜的小點及溫暖的茶,一口餅乾一口熱茶,帶著淡淡的茶香、小小的回甘。

## 總結

由於篇幅的關係,這篇主要比對各個模式下的差異,雖然每個模式的聲音在細節上都有些差異,但聲音走向仍是一致的,都很有凱音的味道,整體都偏向暖聲,在同一台 Dap 下並不會因為調整一個模式就導致聲音走向完全改變。C9 各種模式都蠻有特色的,我自己搭配 He1000se 時最喜歡的還是 Pre mode + 真空管 + A 類。如果有下一篇的話,下一篇會跟其他的隨身系統做對比。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102.18 (臺灣)
PTT 網址

PTTfaggot01/31 23:45

kungchihiao02/01 02:06

good15161702/01 02:45

TS0192314102/01 07:07好機推推

感謝 前排幾位大大的捧場

amdvega02/01 09:08還是太貴了

lovez04wj0602/01 09:54有點心動,不過價格.....

台灣售價真的貴

FemtoFarad02/01 11:352600mW不只能驅動,還可以把大多數的耳機炸掉

推力真的強大 最重要是控制力也非常好

Laziest02/01 12:37請教樓主,拿來推xelento低音量下會左右耳不平衡嗎?

不會喔 我自己實測了一下 Xelento + Zen8 4.4mm 聲音盡可能調到最小 沒有左右耳不平 衡的問題 你說的應該是採用碳膜電位器的耳擴會出現的問題 C9是用模擬電位器加上一個音量晶片 做精度跟增益控制 可以參考

https://reurl.cc/GdxmeD

從 80:45 開始有講到這個部分 不過我用 xelento 不播音樂的時候 如果在真空管模式下會聽到很細微的電流聲 然後轉 動 C9 音量旋鈕的時候會有一點點聲音 播音樂的時候就完全聽不到了

a951l753vin02/01 18:12QC就是一個規範 供電方跟接受方自己會去匹配

真的嗎? 抱歉 我之前沒研究過 QC >\\\< 所以我只要找 QC3.0 的就可以了 不用管瓦數囉?

※ 編輯: Jwind (114.45.102.18 臺灣), 02/02/2021 00:33:35 ※ 編輯: Jwind (114.45.102.18 臺灣), 02/02/2021 00:36:27 ※ 編輯: Jwind (114.45.102.18 臺灣), 02/02/2021 01:25:08

Laziest02/02 01:58感謝樓主分享,看來蠻值得入手的

a951l753vin02/02 15:03瓦數不夠就只是充電的比較慢而已~

比較怕瓦數太大 會不會有安全問題

※ 編輯: Jwind (114.45.102.18 臺灣), 02/02/2021 15:10:04

rainbowy091502/04 02:50

yy6043002/07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