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看板Headphone標題[心得]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時間推噓23 推:23 噓:0 →:36

前言:

在音響的領域中,數位升頻運算處理這個設計常常被許多廠商運用,
有的做在DAC晶片上,有的搭配PC軟硬體從訊號輸出端(轉盤)出發,
比如我也使用的HQ Player及Roon;也有直接做一台獨立的升頻器(Upsampler)。

究竟這些數位升頻差別在哪裡,這一年之中,我已經遇過至少有4位朋友問過我,
也一同討論過,雖然我自己是兩種都玩過,但是因為連喇叭都升級成Magico S5 Mk2了,而且最近幾年前前後後設備換太多,沒有同場比較,就沒有判斷基準;
沒有幾個人一起試聽、討論過,就怕還不夠客觀,因此也說不準。

我的一位好友,同時也是認識多年的資深音響玩家如此說:「大家講來講去廢話太多,直接把東西搬過來一起聽聽,就是最準的,我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於是,有人出器材,有人出耳朵,很快地,兩週之內便促成了這場聚會。



前置準備:

這次測試使用朋友帶來的PC來當轉盤作數位輸出,
音樂曲目則是撥放儲存於HDD內的檔案,本次參與的同好都有帶來他們各自的參考曲目。

DAC的部份是使用dCS Vivaldi DAC來播放,
由於Vivaldi DAC的輸入端子相當豐富也最齊全,
可以完全對應各種不同規格的數位訊號輸入,
因此朋友的Wadia及MSB DAC(由於未選購其他數位介面)暫時就先不加入測試。

另外,為了因應PC轉盤USB的輸出無法直接連接dCS老升頻器Purcell,
系統使用了一台CHORD 2YU連接到該器材,
最後,所有器材也都透過這台連接以示公平,
也方便輸出不同規格的取樣率給升頻器使用。

https://imgur.com/2AlqIoe.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由於在跑軟體升頻時,對於PC硬體規格有相當要求,
因此朋友的硬體就必然稍微講究一些,
以確保每個軟體升頻選項,電腦都能夠順利運算。

當日所有的測試比較都是在場的6個人一起聽,並選擇各式不同種類的曲目來測試。



外置升頻器:

https://imgur.com/UVdXHS1.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https://imgur.com/YHBFxZL.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一開始大家先一起聆聽外置升頻器的部分,有dCS Purcell、Chord M Scaler及Chord
BLU MK.2。

外置升頻器主要是使用專屬硬體搭配器材來做數位運算、輸出入整合與升頻處理,
所以外置升頻器同時也是一種DDC,不同的器材升頻的選項也不同,
常用的升頻除了PCM的升頻模式之外,也有把PCM轉成DSD的升頻方式。

dCS Purcell:

https://imgur.com/YL5BIO3.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https://imgur.com/lx518uU .jpg

一開始我們先聆聽dCS Purcell,
這是一台20年前由dCS改良+簡化業務用升頻器而發售的產品。
dCS的升頻器從最早專業用的972、974一直到這台Purcell,
聽物主說每一代的進步幅度都相當大,
而且有許多唱片其實都用過dCS升頻器處理過才做成SACD。

Purcell分為兩個版本,前期的版本最高可以透過雙AES升頻到PCM 192K/24Bit,
後期的版本可以使用1394介面進一步升頻到DSD,
本次測試的Purcell是後期完整功能的版本。

大家一致認為,這台二十年前的老古董接上去後聲音進步不少,
解析提高了一截,細節量多了許多,聲音變得流暢且自然,出乎意料。
Purcell加上系統之後的提升,真的是不容小覷。

Chord BLU Mk.2 、M Scaler:

https://imgur.com/BWKEaq3.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https://imgur.com/Vd2Q2Zz.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第二組硬體升頻器是Chord在2017年及2018年分別發表的BLU MK.2及M Scaler。
BLU Mk.2是CD轉盤再加上升頻器的設計,最高可以支援到PCM 16倍(768KHz)的升頻,
而M Scaler則是一台標準的升頻器,最高一樣可支援到PCM 16倍的升頻,
一個明顯的差異是,M Scaler工作溫度比BLU MK.2低了不少。

在用完午餐之後,兩位物主分別把Chord BLU Mk.2及M Scaler接上聆聽,
雖然細部感受各人稍有不同,但大家都一致認同的聽感是,聲音都變細緻了,
音樂的紋理更清晰也更有光澤,原本樂曲中的BASS比較亂且吵雜,
現在變得凝聚且清晰(雖然有人不見得喜歡這一點)
,在聆聽大編制音樂時音場明顯大了一圈,分離度更佳。

總體而言,Chord的這兩台升頻器讓聲音就像是撥雲見日般,
而且更耐聽還沒有犧牲細節,提升感相當大。

而在M Scaler發售之初,有許多玩家常會拿來和BLU Mk.2進行比較,
認為M Scaler只是將BLU Mk.2拿掉轉盤的簡化版本,
我自己也曾是BLU Mk.2的用家,難得趁這次機會也應物主要求,大家一起好好比較。

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之下,BLU Mk.2的聲音表現更為全面,更有厚度,
音場的縱深以及層次感比M Scaler好上一截,聲音的表現更為滑順流暢且寬鬆。

BLU Mk.2在連接Vivaldi DAC時可使用雙AES傳輸,升頻的檔位也能切到更高,
此刻出來的聲音差距更大,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兩台器材確實是不同等級的。

https://imgur.com/ywHoQ0I.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最後,一位朋友突然拿出他公司用的Chord Qutest DAC,想請大家聽看看,
較為入門的DAC接上升頻器後聲音是否也能提升?

把Purcell接在Qutest上來聆聽,即使DAC是Qutest,提升的幅度還是不小,
聲音的層次感以及細節量都有明顯的進步。

https://imgur.com/KoreM09.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軟體升頻:

聽完了外置升頻器後,再來是軟體升頻的部分,
軟體升頻的設置採取官方推薦的硬體規格,
我跟物主都是使用ROON及HQ Player來進行測試。

HQ Player:

https://imgur.com/D2eN9jB.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https://imgur.com/lk8TgrX.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從PC HIFI開始盛行到成熟階段,HQ Player在電腦訊源的播放軟體中就佔有一席之地,
不管是豐富可選擇的功能,或是各種不同的升頻處理,HQPlayer總能輕鬆支援。

物主將升頻選項調整好,大家開始試聽,升頻選項不管是PCM或是DSD都有實際比較。
聽著RR數位母帶的朋友突然說:「聲音都完全變模糊了,有人有一樣的感受嗎?升頻選項開了之後,樂器的邊緣我感覺開始有碎裂感」

「但這是否是解析提高了呢?」一位在場的Wadia 16物主這樣說。

組織這次聚會的大老則是說,「這不是解析高,或是細節變多,這是聲音已經散開、變得不扎實,粗糙的毛邊都出來了,聽起來比較不自然了」

使用HQ Player的物主最後說道:「這聲音沒比較沒傷害,老實說,我實在有點意外...」

Roon:

https://imgur.com/YK8Dgw4.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https://imgur.com/xHivev8.jpg
圖 近期接觸的數位訊源軟體與硬體升頻心得

Roon作為新世代的播放器,整合的功能相當豐富,播放硬碟內或是串流的檔案都很方便,舒服的介面配合完整的軟體功能,近年來成為大家的愛用軟體,我自己也有用。

朋友一樣是將軟體開啟,開始設置升頻選項,從PCM一路設置到DSD,
並聽看看不同的升頻選項對音樂的影響。

物主聽完跟旁邊的友人說道:「怎麼會升頻越高,聲音越後退越薄聲?」

我則是認為,DSD的升頻似乎比PCM升頻還要緊繃一些,表現也更刺激不太耐聽,
跟我常聽到的DSD檔案或SACD的特性不太相像,我比較能接受PCM的選項。



心得總結:

這次很難得參與了這個主題聚會,跟多位好友,大家各自出力來一起做這個測試,
不管是硬體升頻或是軟體升頻,這個經驗都相當寶貴,
大家聆聽後反覆討論、辯論再試聽,
最後一致認為,當天使用的獨立升頻器的提升感目前是高於軟體升頻的表現。

但我認為,數位資料如何演算、處理都相當複雜,
這些軟硬體的升頻運算技術都是各家不傳之密,
也是這些專業工程師長年累積的對於音樂回放的理解。

也因此,我感覺更要審慎對待,經過這次的聆聽聚會,
作為HQ Player的使用者,我也受到了一些衝擊,
加上幾位物主朋友的慫恿,正在慎重考慮是否再升級PC硬體重比一次,
或是乾脆加一台升頻器引進自家系統,我還在思索猶豫著。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95.83 (臺灣)
PTT 網址

ox100512/15 18:30

shaylin312/15 18:34好文推

mtbigzan12/15 18:36

purplesky91112/15 18:39感謝好文

itai12/15 18:42推結論夠清楚

ddik3212/15 19:21硬體的外接升頻器沒特別玩過,不過軟體升頻倒是怎麼聽都覺

ddik3212/15 19:25得不自然。從HiRes DSD音檔又聽回CD再聽回黑膠,覺得最後

ddik3212/15 19:26還是在錄音跟後製的部分就決定這個音檔的好壞了

elguapo12/15 19:45推。不過就HQP截圖我個人對設定有點意見,不合理的地方

elguapo12/15 19:45例如 PCM 的 TPDF 不適合用在 8x(比較適合 8x 的是 NS5

elguapo12/15 19:45)、DAC 位元應該先設 20 位元、並非用整數倍升頻(44.1-

elguapo12/15 19:45>384);DSD 部分遮住了不少東西,但我相信 PCM 會犯這

elguapo12/15 19:45個設定失誤,那 DSD 應該也會有些失誤在裡頭。

elguapo12/15 19:51另外無論是HQP還是Roon,其精華是要建構client-server,

elguapo12/15 19:51越嬌貴的越需要NAA或是Roon Ready (or bridge),直接接電

elguapo12/15 19:51腦播放也是另一個設定失誤。

elguapo12/15 19:57*用網路連NAA或Roon Ready (or Bridge)

e大您好 你上面說的沒錯,這也是我們這群玩HQP的玩家所要交流的重點,各種設定也有各自的差 異,也看看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以及是否聽的出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頗有聽感準心校正的意味在,比如當天一開始有朋友認為,結像 變小、聲音後退是音場大的表現。 您說的這些選項我們在當天物主也有進行設定,並且讓大家一起比較過了,這些設定上的 差異算是不小,也有一台DAC8 DSD作為參照驗收,只是這些調整跟當天獨立硬體升頻器比 起來,落差還是太大。

whydan12/15 19:58好奇問個問題,輸出的連接方向是USB直接用升頻的PC輸出嗎?

whydan12/15 19:59換個方向想 會不會是PC在滿載的時候造成各種雜訊干擾導致?

whydan12/15 20:01真的要升頻的話還是建議用NAA的架構去處理 用乾淨的來輸出

w大您好 您說的沒錯我也贊同,用PC升頻會讓PC的工作負擔加大,造成的雜訊可能會讓音質劣化。 至於說走NAA的架構,在更早之前我們同好有一起討論過,大家聽感比較認同硬碟放在PC 內做好電源處理的聲音,套一句朋友常說的:「我認為這樣的聽感和黑膠一樣醇厚。」

x82030612/15 20:21HQPlayer的眉角很多,如e大所說不同設定組合甚至不同DAC

x82030612/15 20:23效果都會產生不小的分別,國外英文網站才有比較多資訊

x82030612/15 20:25再加上各種奇奇怪怪的軟硬體相容問題(對Ryzen我就是說你)

x82030612/15 20:27其實非常不適合普通使用者上手,可以說省去這些麻煩

x82030612/15 20:28正是外接升頻器的最大優勢

xoy12/15 20:38看國外一些測試HQPlayer通常可以跟M Scaler互別苗頭了,Roon

xoy12/15 20:38的DSP不用期待太高,以前從一些開源專案慢慢建構出來的,不

xoy12/15 20:38過聽說Roon Labs一直有在跟其他公司談DSP功能的合作或整合

x大您好 我也是看了國外有那麼多的測試及討論,才想說是不是有機會多找幾個資深同好, 大家一起來聽看看一起來討論看看,到底差異在哪?

noryb12/15 21:09感謝好文! (個人也覺得TT2/Roon, PCM比DSD順暢一點)

a911051312/15 21:22

iamala12/15 23:18我有purcell和mscaler,看法略為不同。現在這兩台都拔掉

iamala12/15 23:18了。單純訊源加dac比較好聽。剛買的一年很難接受花了幾十

iamala12/15 23:18萬但反而不好聽的結果,但退燒了一年,越來越相信自己的

iamala12/15 23:18耳朵了XD

iamala12/15 23:20不過訊源要二十萬以上等級的,如果一般十萬以下的,升頻

iamala12/15 23:20多少有幫助,會細緻點。

i大您好 聽感不同這很正常,這位BLU Mk2的物主也是ptt的版友,當時也認為不接這台聲音還比較 端正,打算賣掉,直到本次參加多人運動之後,說是自己鬼遮眼。 我沒有i兄這麼厲害,真羨慕您!這次在幾位大佬的交流與指導之下,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 聽感的判斷仍需繼續學習。 在這次比較的過程中,也有使用BLU 2當轉盤播放CD來測試,BLU 2後面有不同的升頻撥桿 可以切換升頻的高低,我們發現到在BLU 2這樣等級的訊源中, 如果說升頻切換的越高,聲音還是會有正向的提升。

yys31012/15 23:37好歹是vivaldi 那應該寫個僅供尾瓦地參考XDD

enamelcord12/16 04:09太強大了推推!

andyshuo12/16 06:56推 受教了!羽

pcjustin12/16 08:10昨天自己TT2測試完,結果把Roon升頻關了 XDD

nicolas060812/16 08:24為什麽我很想接「語畢,哄堂大笑」 XD

wweraw2812/16 10:33推心得,最近用Roon也覺的不開DSP比較好聽~

x1217xx12/16 11:43請教原po(一體機) 只推耳道,一次到位

x1217xx12/16 11:43建議哪一台?

pot123412/16 13:28想問問看原po最後有覺得升頻pc比沒升好嗎?

purplesky91112/16 14:17可是J大你當初升頻不就是因為有感才這樣作嗎?

purplesky91112/16 14:19應該有過試著比較有升和沒升的情況 才選擇要升

purplesky91112/16 14:20另外是否是那兩台機子本身不只有做升頻這個事項

purplesky91112/16 14:20他還包括電路處理這類

911大您好 當初HQP和ROON是做為我第二套系統的播放程式,在研究軟體的過程中, 除了自己嘗試之外,也和許多同好討論,當時在設定升頻選項,我始終找不太到準心, 總覺得升頻上去後聽起來有好有壞,直到這次有這個機會能夠和許多同好一起交流。 硬體升頻的部分每家的演算法都不同,除了升頻之外,對訊號進行什麼整形及加工, 我們無從得知,也因此趁這次機會,能夠找到許多同好及前輩, 大家出器材出耳朵一起來探討。

purplesky91112/16 19:55原來如此!感謝回覆 我想說一直玩來怎麼會變成最後

purplesky91112/16 19:56否定自己的過程

purplesky91112/16 19:56*一路玩來

※ 編輯: joshuachina (220.135.195.83 臺灣), 12/17/2021 08:41:03

iamala12/17 10:00我沒有聽過blu啦,也的確比較多人說blu>mscaler。升頻我

iamala12/17 10:00自己的經驗是訊源不好的效果比較明顯,訊源好就吃個人口

iamala12/17 10:00味。考慮到cp值有點尷尬,因為硬體升頻器材不便宜,如果

iamala12/17 10:00器材不好用升頻補,那不如升級前端。升級了後加了升頻又

iamala12/17 10:00好像沒那麼必要。不過的確這方便資訊不多,感謝你的分享

iamala12/17 10:00。還沒買的人看了各方資訊會比較清楚是否能滿足需求。

Himmelsens12/17 13:15推Chord M Scaler 近期更換設備提升最有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