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新竹橫山騎龍古道

看板Hiking標題[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新竹橫山騎龍古道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90433616

.日期:2022年5月8日

.年齡:9歲1個月

  依循季節,過日子。

  「媽,你捌看過規陣的火金蛄無?」

  「毋捌,你欲去佗看?」

  「去新竹橫山,一个叫做『大山背』的所在。」

--

  每年四、五月我都會帶子台去看螢火蟲,內灣、烏來皆有我們的足跡,今年我想去大山背,帶媽媽賞螢兼賞花,過母親節。

  前一夜下了雨,油桐花被打落不少,縣道竹35沿途雪白一片。

  喜歡拍照幾乎到了著魔程度的媽媽,看到一處桐花地毯,央我路邊停車,讓她拍張照。

  母親節嘛!媽媽最大,想怎樣就怎樣。

  她先是對著桐花拍個不停,接著要我幫她拍照。

  幫媽媽拍照要很有耐心,不愛化妝的媽媽講求自然美,拍出來的照片人要顯瘦臉要白,動作不能僵硬,比例要勻稱,背景更要突顯出主角的美。

  習慣拍動植物的我,拍人卻無要無求,老是被要求重拍,光是拍好一張照片,便花了不少時間。

--

  前一天晚上我們摸黑走下騎龍古道的糯米橋,大寮溪畔,螢光點點,可惜已到螢火蟲季末了,不如我想的壯觀。

  我已經好久沒來大山背看螢火蟲了。

  大學時常和社團朋友一起來,那時柏油路上都停滿了螢火蟲,每走一步皆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便踩到。

  這次前來,盛況已大不如前。

  可以想見原因,只是還是感慨。

  有朋友告訴我他不想生孩子,因為人類只會製造汙染。他不解這麼喜愛生態的我,怎麼會想生孩子?人類愈多,汙染愈甚。我笑著說,我盡我所能,我無愧於心,有朝一日返回天家,我的後代必延續我的使命,守護我們的母親。

  孩子像黏土,無法用嘴塑形,我們怎麼做,他們怎麼學。

  孩子不用教,他們會自己教自己。

--

  既然都來大山背了,就走條古道吧!

  大山背有三條較知名的古道:騎龍古道、茶亭古道和大崎棟古道,說來慚愧,在新竹念了這麼久的書,卻沒有一條走過。

  直到看到社團學姊分享,才突然想到可以帶媽媽來走一遭。

  我選定的是騎龍古道,主要是坡度較緩,且沿途生態豐富,又有人文古蹟可以看,非常適合喜歡健行和歷史的我們!

  騎龍古道的入口有二,距離不遠,因此可以算得上O型路線。

  我們把機車停在由廢校的豐鄉國小改建而成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的停車場,便開始今日的健行。

  一走入林中,直挺挺的柳杉分踞步道兩側,一路緩緩下坡,非常愜意輕鬆。

  「原來咱昨昏就是行這條路!」,媽媽邊走邊回想起前一晚的「冒險」,「我實在是驚甲咇咇掣,天色遮爾烏,啥物攏看無,足驚無細膩就摔下去坑崁。」

  「免驚啦!我定佇下暗行山路,而且咱嘛有炤光。」我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想說這種難度的夜攀還難不倒我。

  其實母親對我一直都很信任,大學時常和朋友上山,畢業後第一個正式工作就在新竹後山,常常清晨天微光時騎車上山,三個多小時的山路,彷彿騎到天荒地老。

  媽媽說我很「戇膽」,我說我不是不怕,而是根本不知道要怕什麼?

  為了轉移話題,我開始導覽沿途生態,母親也很喜歡聽我講這些。她一直以為我是自然老師所以才會這些,才不是呢!是因為我喜歡自然,所以才會當自然老師。

  「妳看,樹仔頂頭彼欉是『覓鴞翼』,華語叫『山蘇』,嘛會使叫『鳥巢蕨』。」

  「啥?彼就是咱佮魚脯仔做伙炒的『山蘇』?」

  媽媽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我心想明明上次就介紹過了,怎麼每次介紹都有一樣的反應。

  就在媽媽還在懷疑的時候,子台和JY已經下到了糯米橋。

  「咱昨昏就是佇遮看火金蛄著無?」子台若有所思的問。

  「著矣!」我心想他應該認得出來吧!以我對他的認識,怎麼感覺他的問題不是這個。

  「你講這款橋叫做『秫米橋』著無?」子台果然想知道這個。

  「著矣!」一定會有下一個問題,這孩子天天都是用「十萬個為什麼」來轟炸我,果然開始了。

  「是按怎會當用秫米起?敢袂倒去?」子台的問題總是炮珠連發,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他才甘心。  

  「我嘛想欲知影!」這次我媽也湊一腳,我白了她一眼,可惡。

  「秫米橋毋是用秫米起的啦!橋身是用石頭起的,彼當陣逐家較散赤,無通用紅毛塗鞏,in就用秫米、烏糖佮石灰這款較俗嘛較簡單提著的材料鞏,我閣捌聽過有人用蚵仔殼磨的烌來鞏--ê。」

  過橋,轉入竹林小徑。

  小徑沿著大寮溪而闢,不時可見竹子簇生,另一側則有數道駁崁,古樸有致。

  我曾獨自在愛丁堡近郊的羅斯林狹谷郊野公園(Roslin Glen Country Park,見此篇)中健行,步道裡有一段沿著北埃斯克河(North Esk River)走,沒帶地圖就上路的我,心想萬一迷路,至少還有水源。

  走在這一段沿溪的步道上,竟勾起這段回憶,本想跟媽媽分享,卻怕她聽了又要皺眉。

  母親包容我並不表示她不擔心。

  23歲那年一個人前往丹麥,一住就是兩個月,回國後她才告訴我,我搭機那天,她可是擔心了一整夜,直到我打電話向她報平安,她才終於放下心。

  即便人在臺灣,愛往山裡跑的我也從沒讓她放心過。我知道,每次跑上山,她就提心吊膽。

  她總是太溫柔,從未,從未阻止我上山。

  因為我的血液中流著她的血,她喜歡冒險、喜歡健行、喜歡歷史、喜歡古蹟。

  她喜歡的,我沒有一樣放過,甚至愛得更深。

--

  步道來到了岔路,我想走大圈一點,子台卻發出抗議。

  「今仔日是母親節,咱聽阿媽的!」我這麼說,子台也同意,我便轉頭過去問媽媽,「媽,你較想欲行佗一條?」

  「當然嘛是較大輦的!」

  子台無話可說,苦著臉跟著我們上路。沒走幾步,就看到滑瀑傾注而下,我和媽媽可是又驚又喜,子台的臉還是皺成一團,像顆包子。

  這條上坡路漸漸遠離溪流,在山腰間迤邐。滿路灑滿了桐花,似條錦蛇蜲蜿而行。

  子台雖然滿口抱怨,行進的速度還算挺快的。這孩子從小就被我帶上山,體力早就養成了,只是心志比較薄弱,容易遇到上坡路就放棄。幸好在我們的陪伴之下,能用自己步調,走完全程。

  第二座糯米橋倏忽出現在眼前時,我們一行人滿臉不可置信。

  總覺得沒走幾步,怎麼就又一座糯米橋了呢?

  第二座糯米橋的橋身滿佈青苔,年代不可考,應該和第一座差不多時間,但在四周環境的襯托之下,彷若歷盡滄桑的百年古橋。

  子台在我紀錄生態時,早就脫了鞋襪下水追尋初夏裡的清涼。瞥見我在拍蜘蛛,露出嫌惡的表情,要我把蜘蛛趕到他處,更不明白為何媽媽那麼喜歡爬蟲類!

  溪邊的生態實在豐富,蝶影翩翩,目不暇給。我和媽媽失心瘋對著蝴蝶拍了好多張照片,惹得JY出言揶揄:「妳們果真是母女!」

  上一秒還在嫌棄我們為了拍照拖慢行進速度,喜歡蝴蝶的JY發現一對白弄蝶停在水同木葉背交配,一轉剛剛催促的態度,趕忙叫我做紀錄。

  白弄蝶並不是常見的蝶種,幼蟲以白絨懸鉤子為食草,成蟲於四月到九月出現,這次不僅撞見白弄蝶,還見到交配的畫面,讓我直呼幸運。

  告別了第二座糯米橋,我們沒有繞去樂善堂看看,而是走向另一條回到豐鄉國小的小徑。

  沒多久,第三座糯米橋便出現在眼前。

  這次,除了媽媽以外,我們全都下到溪谷,將赤裸的雙足浸在冰涼的溪水中。

  子台和爸爸搬石頭、築堤壩,我還是老樣子,拍生態照。

  我們三人各忙各的,媽媽則站在橋上拍照,不時要我們看向她,讓她拍照。

  此時,有另一群人來到橋上休息,看他們的樣子應該是爺爺奶奶帶著孫子來健行。他們就在橋上煮起了水,開始泡泡麵,平時完全不碰泡麵的我,突然覺得香味四溢,肚子竟不爭氣的叫了起來。為了逃避這尷尬的情況,我只好趕快離開,免得再待下去,口水都流出來了。

  接下來的路段是騎龍古道著名的百年石階,也是古道唯一保留原狀的部分。

  石階引我們向上,走來卻不覺得累,連一向厭惡上坡路的子台,也走得輕鬆愜意,看來這石階暗藏玄機!

  原來石階的跨度小,即使陡上亦不費力,先人的智慧昭然可見!

  雖說跨度不大,但中途子台還是吵著要休息,剛好有一觀景臺,我們便停下來讓他補充水分,順便看看站在觀景臺上能看到什麼景?

  放眼望去,就是來時所見,並無太特別的景觀,與其說是觀景臺,倒比較像中途休息站。

  我催促著子台繼續走,他便裝出有氣無力的樣子,實在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無意間瞥見石階旁一顆顆豔紫色的果實,這不就是普剌特草嗎?

  好奇心超重的子台緊忙跑過來問我發現什麼?我告訴他植物的名稱後,他卻只想知道果實能不能吃!

  每回健行,子台最愛的就是跟著我嚐百草、食百果,說是野草野果別有一番滋味。

  「敢會使食?」

  「會使食。」

  話音剛落,子台便採了一顆大啖,沒想到馬上吐了出來:「無好食!」

  「可能猶未熟。」我猜,但我不確定,因為我自己也沒吃過,但記得書上寫「漿果可生食,還能製成果醬」。

  「後擺你先試食!」子台顯得有點生氣,怎麼把他當白老鼠了。

  「我本底欲先試看覓,結果你動作傷緊,我袂赴共你擋你就食落肚矣!」

  子台哀怨得很,又要走上坡,又吃到不好吃的野果,整臉苦到有夠難看。

--

  好不容易走到石階盡頭,接下來便一路平坦!

  走平路子台最會了,蹦蹦跳跳的,跟剛剛判若兩人!

  媽媽看到這段路路面鋪滿柚桐,從頭到低快門沒停過,每走幾步就拍張照。

  看到她心滿意足的模樣,覺得這個季節帶媽媽來走騎龍古道,果真來對了!

  快到步道盡頭時,我們遇見一座小小的伯公廟。伯公是客家人的土地神,與我們閩南人的土地公都是地方神祇,因此媽媽還特地上前,虔心誠意的參拜。

  花了近三個小時,我們總算走完了騎龍古道,其實古道長度並不長,難度也不高,但我們一行人,有愛拍照的、有愛玩水的,前進速度緩慢得誇張。

  不過正是這樣的步調,讓我們得以觀賞沿途的生態與風景。

  雖然子台對昆蟲和植物不似我這麼有興趣,但也被我訓練得很好,已經會認好幾種植物了,尤其當遇上可以食用的野果,他的接受度非常廣,只要媽媽說能吃,他幾乎全都買單!

--

  從橫山、經芎林、竹北,最後回到新竹市區,花了一個多小時。本以為媽媽走完古道應該會覺得累,沒想到一路上媽媽一直跟我說這條古道真美,沿途的桐花令人心醉。光聽她的形容,就知道她有多滿足。

  六十幾歲的媽媽,就讓我騎著機車載著,在新竹玩了整整兩天。一路從北埔玩到橫山,都是我大學時常和社團朋友去的地方。

  「莫怪你讀大學的時陣,放假攏無想欲轉來。」

  媽媽這麼一說讓我好心虛,害我不知道要怎麼回,媽媽卻自顧自的接下去說:「若是我,我嘛想欲一直耍,實在有夠媠!」

  呃……知女莫若母,果然我和媽媽一個樣!

  謝謝媽媽的理解和體諒,讓我成為一個無比自由自在的人!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2.7.251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