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遊記] 續百名城「米子城」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續百名城「米子城」作者
hidein
(隱藏哥)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造訪日期:2023/4/26

完整高畫質網誌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23/04/2023_91.html

鳥取縣的百大名城只有鳥取城一座,到了續百大名城時,變成兩座,除了若櫻鬼城外,鳥取縣第二大城米子市也有另一座續百名城-米子城。因為伯備線鐵路的發展,讓米子成為山陰交通的樞紐,也發展了相當發達的工商產業。江戶時期,也因為米子隸屬伯耆國,與鳥取所屬的因幡國不同,在一國一城令下,仍得到了相當的發展,米子城與城下町也一直發展到江戶末期廢藩(西元1871年)為止,所以米子城的歷史,可以說是與鳥取城相當的地位,同樣為國之史跡,入選續百大名城當之無愧。

米子城由山名氏建於西元1467年,原本建於目前米子城對面的飯山上,1591年頃改建於較靠近海岸,標高90公尺的湊山上。經過吉川広家、中村一忠、加藤貞泰的修築,成為了擁有30棟櫓、20棟門的龐大建築群,其中位於本丸的雙連天守構造,更是古城中少見的(百大名城有松本城、姬路城),只可惜現在並未留存任何建築。但也因為這個特殊的雙連天守,2022年初「最強の城」節目票選出來的第一名,就是米子城,也讓米子城成為近期當紅的古城之一。

米子城
地址:鳥取県米子市久米町
電話:0859-22-7161(山陰歷史館)
交通手段:搭乘「JR山陰本線」至「米子」下車,步行1公里至登城口
營業時間:城跡24時
所要時間:2.5小時
網址:https://www.city.yonago.lg.jp/4439.htm

簡化版遊記
因為住在米子駅附近,先前往米子城章所在的「山陰歷史館」蓋章,途中經過「出雲街道」的石碑,上方的天守就是米子城大天守的外觀,原來此地是往來松江的「出雲街道」的元町通り啊。
https://i.imgur.com/ZDBiap7.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步行約10分鐘後可以看到米子市役所,米子市役所的斜對面,就是「米子市立山陰歷史館」的建築了。建於西元1930年昭和時期的紅磚式洋樓,山陰歷史館本身也充滿了歷史。
https://i.imgur.com/GJSNvgZ.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像是台大舊總圖(現校史館)大門般的美麗建築,好像還蠻可以拍一些(假掰)照的。
https://i.imgur.com/cX9MV0B.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米子城的印章就在歷史館門口,且終日可蓋章。簡單的小桌子上的就是米子城印章,下方有米子城天守的鯱,與超大版的印章圖案。
印章的狀況相當良好,可以蓋得美美的,完全看不出來是直接放在門口提供終日可蓋章的狀態,但其實這後面有故事...(等等就會揭曉了)
https://i.imgur.com/WbLQYWj.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歷史館主要分為一樓兩個展示室,與二樓部分。我們造訪時第一展示室的特別展為收費的藝術展,與米子城關聯較低,就沒有參觀了。第二展示室則是常設展「米子城關係資料」,攻城前想要認識米子城的話一定要先參觀一下這邊。
https://i.imgur.com/y9vUM7t.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米子城的小天守(四重櫓)曾在西元1852年進行整修,當時由鹿島家負責,左側為當時小天守上的兩具鯱之一,另一具在鹿島家中收藏,右側則是試作品,並未真實嵌上小天守的屋頂。
https://i.imgur.com/Gz3GeeK.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展示室中另一個很珍貴的文物,是吉川元春的頭盔。西元1566~1578年毛利與尼子氏的攻防戰中,吉川家對於米子的侵攻,也是米子城歷史上重要的一環,這原本藏在宗形神社的吉川元春頭盔,也成為這裡重要的展示。
https://i.imgur.com/0tF9MMk.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還有米子城雙連天守的模型,左側的是吉川広家時代(西元1591年)所建的小天守,是3重4階的構造,外型也是較為古樸望樓型,僅有小入母破風存在,在大天守建好後,通常稱呼為古天守、副天守或四重櫓。右側的則是西元1600年中村一忠所建的大天守,4重5階的構造,高21公尺,甚至比鳥取城三階櫓與山上ノ丸的天守還要高,也是望樓型天守,但外觀有大入母破風、千鳥破風與唐軒破風,豪華程度是小天守比不上的。
https://i.imgur.com/mAg59qi.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展示室內有許多米子城的調查資料,認真看的話,大約需要15~20分鐘才能全部看完。
結束一樓的展示室,如果只想看米子城相關的資料的話,一樓就夠了,但二樓有米子城為山陰交通樞紐歷史的展示,對於鐵道有興趣的也不要錯過這些珍貴的資料與老照片。

山陰歷史館
地址:鳥取県米子市中町20
電話:0859-22-7161
交通手段:搭乘「JR山陰本線」至「米子」下車,步行1公里
營業時間:山陰歷史博物館 09:30~18:00(火曜日,周二休)
所要時間:0.5小時
網址:http://www.yonagobunka.net/rekishi/

從山陰歷史館沿著國道9號往西南走500公尺,就可以前往米子城的登城口。歷史館溫柔的小姐姐告訴我們,現在登城只有東側的二の丸可上山,西側的內膳丸登城口工事中,不過我們本來就打算從二の丸登城。途中可以從車流量超大的國道9號往湊山山頂看,就可以發現米子城的石垣了。
https://i.imgur.com/2XfyMJR.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在國道9號久米町十字路口處右轉,就可以看到米子城的案內板以及米子城枡形的指標,我們往左走,就可以抵達登城口。
https://i.imgur.com/sAfgyMH.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會先經過一個偌大的停車場,這山腳下廣大的範圍,其實是過去米子城的三の丸,與米子城相關的詰所、小屋、廄舍都位於此。
三の丸前方50公尺就是枡形(表中御門)的所在,一旁的自販機還有「臨海的天空之城」字樣,說明了米子城的地理位置。
https://i.imgur.com/hORmsBC.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停車場旁有三の丸與二の丸交界的石垣結構。
https://i.imgur.com/iYkU2sY.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位於二の丸的米子城主要入口處的枡形虎口,就是目前想要登上米子城最方便的入口。
https://i.imgur.com/8S0tCdU.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二の丸內有通往山上的階梯入口,就是過去的表中御門跡,前面放的牌子說明了通往西側湊山公園處登城口的道路封閉工事中。
https://i.imgur.com/YCiqIYr.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從表中御門進入後,走一小段路可以看到一棟建築物,這是米子市內唯一的現存武家建築「舊小原家長屋門」,面積約84平方米(26坪),是江戶中期的產物,原本位於米子市西町,經過山陰歷史館的保存後,移築此地,小原家也是米子藩主領120石的家臣。
https://i.imgur.com/yi6aNva.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再往裡面走一段,可以看到一個井戶,說明牌上寫著是御殿御用的井戶,這裡離二の丸大概只有3~400公尺的距離,推測御殿取水都取自於此。
井戶旁就是開始一整段的登城階梯了,一口氣爬完,5分鐘內可以抵達本丸與內膳丸位於半山腰的分歧點。
https://i.imgur.com/CQPwqxG.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半山腰的分歧點,可通往本丸與內膳丸,從內膳丸往下至湊山公園的路工事中,前方的說明還寫著因為工事時挖出了槍,所以工事進度延後,警偵片看太多還以為發現犯案用的手槍,其實,那是古時的武器-長"槍"啦,真是嚇死了。
https://i.imgur.com/zspSuwU.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分歧點往本丸再走200公尺,就可以看到大天守台下的五段石垣了,這段路雖然有200公尺,但坡度不陡,比起剛剛從登城口到分歧點的陡坡,這邊很快就可以攻頂。
https://i.imgur.com/oetxLww.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大天守下的五段石垣,搭配米子的超好天氣,作為米子城的印章樣板畫面,也不為過吧。https://i.imgur.com/fTTraCM.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五段石垣前的平台,是番所跡,也就是米子城進入本丸的警衛哨所。
https://i.imgur.com/OeG1ekc.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從番所跡往本丸看,可以看到右側的大天守五段石垣,與左側的小天守同時出現,真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看到這兩座天守復元呈現在我們面前。
https://i.imgur.com/qV6Ffzi.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在番所跡往小天守的側邊看過去,這裡就是米子城章的構圖角度,不過印章的圖案中,有一隻飛越石垣的老鷹,現場的確很多鷹類在飛翔著,但要等待飛到石垣旁邊的時機,實在是可遇不可求啊。
https://i.imgur.com/5pRX3Z9.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老鷹大大,求求你飛到石垣旁邊一下下嘛!
米子鷹:為何?又沒有吃得可以餵我,哼!
https://i.imgur.com/xf79y86.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從小天守旁走進本丸,眼前的新綠大櫻花樹,一個月前一定超美。
小天守台的側面,那弧線也是相當精美。
https://i.imgur.com/NuBFmX2.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小天守台後方,則是進入本丸的鐵御門,因為是本丸的重要防衛設施,所以使用鑄鐵門的設置。
https://i.imgur.com/lM1mtCx.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進入本丸區域,右側有一座作為休憩的涼亭,而天守台的石垣,意外地在本丸內部幾乎看不到,而中央部則是本丸御殿的所在,四周的排水設施可看出範圍。
https://i.imgur.com/ryxXJBM.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涼亭內有米子城的資料可以拿,但山陰歷史館中已有相同的資料了,右側則是現今米子城周圍的地圖。
亭內還有一張公告。原本涼亭是米子城章的置放處,但因為被"無心"人士的破壞,目前僅將印章放置在山陰歷史館前,此處已無印章可蓋了。而日文中的「心無い者」就是沒良心的人啊!我們不禁想著怎樣的人會破壞續百大名城的印章,而且如果我們造訪時,印章剛好被破壞沒得蓋,那是不是又要再跑一趟了呢?希望大家都可以愛惜公物啊。
https://i.imgur.com/04mmRFT.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本丸的西側,可以眺望橫跨鳥取島根縣界的中海,景色非常好,前方中央的萱島也清晰可見。
https://i.imgur.com/NGhGjdS.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本丸的西南角下方,有一個平台,由進出口的石垣判斷,過去應該也有小櫓門的存在。
https://i.imgur.com/A0p0wmW.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經過一片新綠的櫻花林後,可以來到本丸地區最後一個被調查復原的遺跡「水手御門」。米子城最西側的「水手御門跡」,過去曾有道路可以直通海岸邊的船小屋,是米子城由海路進出的必經之門。
https://i.imgur.com/aHXeRjF.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水手御門跡」的石階梯旁的兩顆門柱孔,清晰可見,連前一天大雨的積水都還沒乾呢。https://i.imgur.com/2RzCLMa.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回到本丸,我們來看看天守台吧。天守台的礎石都還保留著,可以看出地基的支柱結構非常縝密,可以想像米子城大天守的四重五階結構,如此才能穩固270年屹立不搖。
https://i.imgur.com/Ppz8T4L.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部分礎石的切格痕跡也清晰可見,前方還有排水設施,是結構相當完整的天守基礎。
https://i.imgur.com/Dfev9mM.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這角度可以明顯看到天守台相對於本丸內的高度並不高,僅相當於日式屋舍緣廊的高度(以我們當比例尺),回想歷史館內的模型,也是兩階台階就進入本丸了,頗有整個本
丸其實都是天守的概念,並沒有區分本丸與天守的地位之差。
https://i.imgur.com/QtcLnA9.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側面也可以看到本丸內的天守台只有2顆石垣而已,但本丸往下的部分則出現段差。
https://i.imgur.com/VRcRNmu.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大天守台的東南角,則可以看到小天守台以及連結兩座天守的通道。俯瞰的角度也可以看到小天守台的礎石,結構似乎沒有大天守來的複雜,當然實際的高度也差距頗大。
小天守台的東端,有一顆大石就這樣擺在石垣的尖角處,看起來隨時會滾動的驚險模樣,不知道是刻意放在此處,還是只是巧合?感覺一個地震可能就會滾下去了耶,還是,其實它是風動石?
https://i.imgur.com/xbdNFQw.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最後一個區域,就是米子城本側的內膳丸了,名為內膳丸,應該是與食事有關的丸,內膳有在內用餐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宴會的用餐場所。
內膳丸的入口處,也有櫓門的石垣存在,只是只有一側石垣並非兩側皆有。
https://i.imgur.com/TkuFEwJ.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內膳丸整體呈現長條形的繩張,或許過去真的有棟用於食事的長屋存在著。
https://i.imgur.com/ZaejiZd.jpg
圖 續百名城「米子城」

從內膳丸內回頭看,就可以看到本丸的大天守台石垣,真心希望若是米子城的雙連天守未來有機會復元,一定要再度站在這裡、站在城下、站在本丸內,欣賞那雙連天守的霸氣,而且,還是在海岸邊的雙連天守,這絕對又是日本第一了啊!滿心期待...


--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tw/
歷史‧秘境‧貓咪‧美食‧良宿‧交通

旅型電子書:https://travostyle.com/book/map/585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3.139.70 (臺灣)
PTT 網址

huang19898 08/11 17:38推 下個月要去

FF9318 08/11 21:13推 下下個月要去

bluebluelan 08/12 15:31天氣很好 展望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