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財劃法修正...台南、高雄六都分配最少
※ 引述《drea (星空下的背影於1月13日舉)》之銘言:
: 要討論高雄拿到那麼少的錢怎麼花前
: 可以先討論以後高雄的子孫要北漂到北部的哪一縣市嗎?
: 北部現在發展已經遠超南部,污染也少,現在還拿那麼多錢
: 未來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南部子孫北漂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 這財劃法已經判南部死亡了,未來只有北部有希望
: 所以高雄的子孫以後要北漂到哪?我覺得新北可以啦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I004D.
這答案無疑是 桃竹跟台中
現實的數據上 台中並不是只有吸納彰投的人口
而且彰化外移的同時 生產率還算是相對高的
(但是講到社會移動 南部常常會用彰投來逃避現實)
我也認為台北市這次修法拿得太多了
但是除非把六都跟非六都分成兩套公式計算
否則就是變相犧牲非六都
對台北最有利的是營利事業營業額 最不利的是面積
但是營業額不拉高 對新北桃竹這些工廠也很多的區域不公平
拉高面積 又會有宜花東權重的問題
如果六都有另一套公式 目的是為了平衡南北
或許台北市就不會佔優了
可是話說回來 面積這個標準在南高的實施情況又如何呢?
真的有落實區域均衡嗎
始終高雄要面對一個情況:
高雄跟台北市比覺得不公平
但是其他更多縣市卻更在乎自己能拿到多少
除非有辦法提出一套從台北市挖出來的方法
不然大家會覺得南高屏跟我搶錢
現況就是屏高南從補助款拿最多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64873
新竹跟台中長年在北高夾擊下 人口也是成長的
呼應前面說的 回到數據的現實
台中不是只吸走彰投人口那麼簡單
過去10幾年 整個中彰投的人口是成長的
只是囔囔著台北搶走資源 其他縣市並不會同情
2010年 2024/11
中彰投 4482196 4558245 +76049
南高屏 5520786 5380470 -140316
現任高雄市長積極的招商 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既然很喜歡跟台北比 爭取台積電是台北市辦不到的事情
從這邊開始做出差異化吧
--
沒錢可以找國營捐,頂多沒產銷
很現實的事情是這幾年鋼鐵石化整個走下坡 而最有需求的AI
傅崐萁搶了高雄人的錢!不下台不去花蓮消費
改跟中油台電提款就好
產業是鐵打實的扎根在北部 時也命也 只能說平常就要多支持
中油這幾年扛凍漲就飽了 產業要務實發展 不要想一步登天
把六都改成首都跟非首都就能搶台北錢了
不管用什麼當標準劃分預算 都沒辦法忽台北是很強大的存在
不過高雄其實還是能像過往一樣 直接跟中央討特別預算不是
嗎
想南北平衡,那權重加個離首都愈遠拿愈多的權重不就好了
,八年都不做怪不了別人
財劃法減中央增地方6都16縣市=傅崐萁搶高雄????????
又不是說高雄只能拿到財劃法分配的這一塊 到底在吵什麼我
實在沒辦法理解
pita那還是會有人跳出來喊離島憑什麼,不過真的是行政院
不提院版還堅持「25年未修的是最佳版本」,怪不了別人
花蓮跟高雄都增加200多億!不算搶嗎?
所以執政黨不想改阿 因為不改的話可以藉由補助款由中央分配
癥結是中央被挖走3000多億 就沒這麼多預算可以直接撥下來了
這個版本對執政黨來說 除了公投沒辦法撤回了 因為直接擋掉
會受到很多縣市反彈 比起錢可能被污掉 大家更明白錢沒下來
都是白談 公投才有辦法把壓力轉移到選民自己手上
花蓮憑什麼拿那麼多?
特別是一直講面積多大的,高雄面積有一半是山地,錢討回
來還不是花在平地。
參考你內文的新聞連結,其實原本計畫型補助款就有兩千多
億元了,以後少了那段「中央to地方」做人情的程序而已,
另外再找一千多億而已,要說對中央財政衝擊有多大我是很
懷疑,近幾年每年超徵都不只一千億了
謝謝chiefoflaw示範「XXX憑什麼!」
花蓮面積是高雄1.5倍 照邁邁說法他還嫌面積權重太低喔
對阿 所謂面積其實就是高雄的籌碼 大家當然都拿自己有利的
條件來談判 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提出公式就會發現不是自己想
的這麼簡單 這一點執政黨自己也不敢講破(不敢提)
陳其邁主張高雄應多分的立論基礎大概是3個「面積、人口
老化、污染」,但看前兩項高雄並不是全國最大或最老,要
說污染,台中或雲林也不在話下吧,不過當然如果只想跟台
北市吵,那另當別論
對中央財政衝擊本來就有限 因為原本就會有補助款+超徵
但是要講得很嚴重才有名義阻擋 骨子裡就是分配問題罷了
以前某副總統提過的高山區概念其實可以拿來參考
討論看下來 很多都只是想要從台北挖錢而抗議 但台北就不是
同量級的對手 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與其爭取公式 不如落實營業額在地核實計算 我相信台北拿掉
一些廠房的營業額還是會再吐一些出來 (除了金融業)
弔詭的是修財劃法「減中央、增地方」,賴清德/部分媒體
第一個拿出來批評的是「衝擊國防及社福預算」我真的滿頭
問號(主計總處說社福支出是法定支出不影響欸),不過這
就比較沒有高雄點了
![圖 財劃法修正...台南、高雄六都分配最少](https://i.imgur.com/4dJca5E.jpeg?e=1735275233&s=lEszTp53UY3MyJ-w-cE5Mg)
重點就是我講的那樣阿 其他縣市沒有想跟台北比
與其說從台北挖錢 不如說是讓中央有更多的補助款運用空
間 現在有多少政策資源都是從中央挖出來的 你要跟中央
求補助容易 還是跟台北要補助?
那個就是拿國防預算來騙啦 就好像說你想換工作 老婆威脅你
失業就沒飯吃了 但其實是影響到出國跟買包包的預算 XD
中央預算有2兆多欸 你被拿走3000億就會影響國防 那到底有沒
同樣都是從中央錢包挖錢 除了台北高雄 其他縣市根本沒反
對的意義 東扯西扯只是行政院不想放棄能大撒幣的權力
有防衛台灣的決心? 可見就是話術
對 核心問題就是行政院的鈔能力被拿走了
中央一年少三千億 別說高雄黃線錢誰來補助 台中藍線 台
南捷運 等等 靠自己多出來的統籌款來搞?
lpllpllpl但以高雄來說,現在不用去要補助,就直接撥可
愛你了阿,你覺得是去跟中央要補助容易,還是預算直接進
帳比較容易?(當然在民進黨中央執政下的陳其邁高雄市政
府來說,也許一樣容易就是了)
*不用去向中央要補助,就直接撥給你了阿
你這講法 就代表是之前可以給其他縣市建設的錢 全部被高
雄挖去蓋捷運了 你確定你要這樣討論
直接撥? 你知道補助款的意思嗎?
![圖 財劃法修正...台南、高雄六都分配最少](https://i.imgur.com/ecf76G1.jpeg?e=1735276612&s=3MxHhXhgYrGmHpZqdOrntQ)
你是在幫高雄講話 還是在幫高雄拉仇恨
你知道這講法 在30年前 舉全台之力幫台北蓋捷運的事嗎
以捷運建設來說,本來就是地方政府在執行興建,如果預算
能直接發到地方,不用去交通部抱腿求補助,誰會反對?喔
對 交通部可能會反對
捷運這種重大工程當然還是要分配 原本就有地方負擔的部分
你以為當年台北怎麼搞六線齊發?
也許原本73分 變成46分這種概念 至於中央說甚麼沒錢以後都
不幫忙了就純屬幹話 中央不該這種話的
台北仇恨值本來就很高了 所以高雄也想湊一腳幫忙分攤是不
是
以前很多錢的確都是被台北拿去了阿 台北吃肉 高雄喝湯
台北真的很可惡 阻礙高雄發展
lpllpllpl你知道補助款的意思嗎 我是不知道你說什麼「跟
台北要補助」啦
但是我們這邊討論的是 其他縣市怎麼想 高雄始終沒搞清楚一
點 你現在並不是受全校歡迎的好學生 你只是比惡霸好一點
仇恨值高? 拜託多恨高雄一點 看能不能恨出個捷運六線
齊發好嗎?
臺中以前連湯都沒得喝還不是搞到現在規模 最主要還是
基層服務業薪資啦 不然硬體再好都留不住年輕人
大家(比如新北 新竹)才不會支持舊的方案繼續下去
老是拿重北輕南來講 對於台北市以外的民眾 聽不下去啦
另方面這也是一個強化地方政府機關事務官的契機,強中央
弱地方真的不利政策推動,中央一個視察/專員/技正一天也
是8小時,少少的高階承辦手握千萬上億預算就是會被迫讓
法人牽著鼻子走,不過這也離題沒有高雄點,抱歉抱歉
有人會說 台中以前靠省政府有分到湯 所以我這邊提新北桃竹
高雄以前就是直轄市 經過將近30年民進党治理 中央補助 完全執
政 還在喊不公平?過去這麼多年在幹嘛
很多人已經忘記高雄『先』當了30年直轄市
分到鋼鐵石化的直轄市?
不要拿40年後的觀點去看以前的產業. 20年前光碟機跟面板也
是超先進的產業 現在一樣變傳產 以前重工業可是十大建設
你有辦法先知道半導體就這麼紅 為什麼之前不要先爭取?
沒有這些鋼鐵石化 高雄能不能成為直轄市還說不準呢 不服
氣去怪日本啊 為啥不吧總督府設在打狗 我建議你組團去日
本靜坐抗議
現況高雄有鋼鐵石化就是吃虧
只會講不公平,實際上連可接受的公式都提不出來,只想掌握
中央可特別分配的統籌款
連北上爭取遷都高雄都不敢了 嘴砲現況
現任招商那之前在幹嘛?台積電或鴻海盈餘有算高雄
嗎?
不然2個煉鋼高爐移到北部換晶圓廠?
現在鋼鐵石化剛好是低谷 市府也可以趁機把不要的產業趕走阿
把中鋼中油還有其他民間廠關一關我是絕對贊成啦
但陳其邁跟他上頭的中央絕對沒這個膽跟本事
怎麼會有先當30年直轄市就有比較好的錯覺?錢多一點可是負
擔也重污染更不用說,稅都給台北囉!
其實半導體產業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 有台積電當起頭當然很好
光是一間中鋼就有三萬多人靠它吃飯 關中鋼還不把市政府掀
過去
但背後的上下游產業鏈非常多 這也是北部發展很久的成果
問題一堆但過半八年卻沒有什麼改善措施,一些問題惡化
的更為嚴重,為什麼這次一堆人不挺執政黨不就是這原因
高雄邁邁市長我覺得是有在做事的,就雖小中央爛事太多
現在都沒確定高雄會少拿吧 還有中央補貼那塊
在地方的命 操中央的心 還滿怪ㄉ
我有一種有錢人家的小孩跟我說他都活在家人陰影的感覺....
其他縣市只會認為,高雄已經受關愛太太久了,卻還是因
為拿沒台北多在唉唉叫
臺北是特例 跟臺中比就好 高雄的問題是多當了30年直轄
市還被臺中追過去 臺積到高雄前招商幾乎完全停滯
其實就陳菊弄的城市轉型失敗
所以高雄人才會生氣到讓韓導選上
但也因此終於讓綠的認識到該照顧高雄 才會近幾年
一堆有感的招商跟建設規劃
要說30年直轄市的歷史那又要來考古 可以看看當年兩個直
轄市統籌款差幾倍 不是第二名就只差第一名一點點 這在
版上都還找的到資料
講真的吵直轄市歷史就離題了啦,難道繼續用舊版財劃法就
能翻轉歷史嗎
不如討論新版財劃法多拿到的經費 高雄市府能怎麼運用 既
發揮預算效益又強化事務官執行力
也許有潛台詞啦,不好戳破讓大家難看吧,不然沒理由多給
你兩百多億反而在唉沒錢用吧
預算效應 那就是看歲出歲入預算書而已 不過應該會有人
講要先還債 不過從很多方面來看財劃法應該是把國土規
劃也考慮進去
以前就有把全台山區合併成一個獨立編制這種論敘 原因是
什麼大家都知道吧?
推lug 要不是這些重工業 高雄6、70年代也不會發展這麼
快 南部一哥有可能還是台南勒..現在重工業不是主流 反
而嫌人家髒了.. 會不會20年後半導體產業走下坡了 某群
人出來靠邀台積電當年設在高雄
國民黨提這個就是要製造分裂 和架空中央
這幾年稅收不都超收給地方政府總比給綠共政府亂花好
有道理 要求中鋼中油台電台水每年捐多少錢給高雄就好
我以前手頭有中鋼的時候,很討厭政府要求中鋼讓利,現在我
中鋼早沒了,希望中鋼把營業額獲利捐一大部分給高雄,對
高雄人是好事,反正我沒差 股價最好跌破票面
從今爾後高雄人與花蓮人勢不兩立
原來是要架空中央,難怪有某縣市立委喊著要革命什麼的
,好可怕
少在那邊自以為代表高雄人齁,代表你自己就好
賴神十年前提這個一定也是居心不良
講半導體當初為何不爭取,講的好像半導體新竹爭取來的一
樣,不要搞笑好嗎
現在這種給錢法有個台北市掛在那裡你要說服誰都是沒有用
的,各種公式全部狗屁不通
講半導體不行 就來講遷都啊 為啥八年來不爭取首都遷高雄
為啥高升北上的官員都像屁股粘在台北一樣都不回來
台北、新竹壞壞,我高雄最可憐QQ
明明會多250億硬要吵比台北少,那個高雄立委全綠也沒1個提有
利高雄的分配法,現在只會夭飽吵只更讓人看不起
某些人:台北(台中或花蓮)搶我錢!
?????真的是滿頭問號
![圖 財劃法修正...台南、高雄六都分配最少](https://i.imgur.com/Ncuknb8.jpeg?e=1735284194&s=mPvT2fMKWEKfcdtG4ogMgg)
遷都高雄馬上多3%,台北少3%,一來一往差6%
黨不是最支持高雄嗎?馬上遷都高雄用實際動作廷高雄
啊
一開始是給新竹 不表示你之後不能爭取啊XD 不然後來中
科南科怎麼來的 不要整天只會被害妄想症 一直覺得大家
都欺負你 自己把投資環境變好才是真的
哇,中科南科又是台中台南自己爭取來的喔?你自己看看你
在說什麼可以憋住不笑嗎?
科學園區不都中央主導的…地方哪來的爭取?有“爭取”
的action…比較貼切的是這幾年的高雄吧XD
當年設立南科,不就是南縣 南市 高縣選擇中,高雄市不在
選項內,不止市長被動,也沒有空閑土地可設立園區啊
謝長廷給高雄市的安排就是觀光產業
陳菊誰知道她幹了什麼
現在也就只是20年前決策的業報而已
![圖 財劃法修正...台南、高雄六都分配最少](https://i.imgur.com/OMp0I0f.jpeg?e=1735326234&s=yGmqxkhLbmdwO2qlHoOkuw)
我跟花蓮人勢不兩立
不用爭取跟準備的話 你是在暗諷我們邁邁在演戲囉? (
高雄市政府力爭台積電擴大投資 )https://ec.ltn.com.
tw/article/breakingnews/4875305
跟你講新竹你開始扯中科南科,刪了你兩巴掌你再扯台積電
,臉皮夠厚是可以繼續扯沒錯
先練一下縮網址再來狡辯好嗎?什麼上古時代的人連縮網址
也不會
我覺得全台灣都欠高雄錢
講不贏嗆人家縮網址喔 加油啦 趕快想想跟邁邁道歉嘿 人
家這麼努力
強盜邏輯:搶沒以前多就是被搶
我老闆也是這樣,只錢賺得比去年少就是賠錢要員工共
體時艱,賺不到成長目標也是賠錢,但豪車一輛輛買
也有人跟高雄誓不兩立,然後咧?島內互打?
可以把中鋼關掉,看看高雄市會怎麼因此掛掉的?
現在的政府就是要人民彼此對立這樣火才不會燒到他們
這幾年都在喊超徵是喊假的嗎?
另外跟中央要補助就是看中央臉色,高雄現在順風
讚啦 超愛高雄der
78
有些人在說這個新財劃法根本是增加城鄉差距 的確 就六都而言 高雄台南領的增幅相對少了 但是一個班級只有六個 本來就只有一個第六名跟一個第一名 哪個偉大的政治家能提出一個讓每個人都拿第一名的提案呢?60
先假設法案不翻盤,且其邁市長願意領這多的245億(高雄市 500 > 745(+245, +49.0%) (應該不會拒領吧 = =) 大家不如來理性討論討論可以拿來做什麼? 1. 還債 (這能拿來還債嗎?) 2.澄清湖棒球場加蓋成巨蛋4
要討論高雄拿到那麼少的錢怎麼花前 可以先討論以後高雄的子孫要北漂到北部的哪一縣市嗎? 北部現在發展已經遠超南部,污染也少,現在還拿那麼多錢 未來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南部子孫北漂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這財劃法已經判南部死亡了,未來只有北部有希望12
孩子, 台灣總預算的餅就是那麼大 (又不是美國共產黨搞無限 QE, 更何況 QE 到現在也是爆炸了) 你要挪動別人的利益, 鐵定是要戰到翻的. 按照正常的改法, 應該把中央/地方的權責重新劃分 (現在政府組織其實很好笑, 這麼小的台灣竟然架構那麼多層)81
我很好奇為何明明知道這次院會一定會過的話 那為什麼DPP不考慮過民眾黨的版本呢? 如果投民眾黨版本 那就會過修改幅度較小的版本 不會衝擊目前的配置太多X
本人投兩次蔡英文+賴清德 真的覺得這兩位在溝通協商的手段技巧上差很多... 不論是內政或是國際外交... 對待小黨 蔡英文能成功把時代力量跟綠黨變成小綠成為自己的力量3
以前財劃法 參雜很多因素 怎麼改都有問題 光是土地這區塊 就一直爭論很多 尤其是山區地帶 延用某副總統以前的論點 把所有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地鄉都整併起來叫「高山特別行政區」 ,直接屬於行政院。也設立一個「離島特別行政區」,把金門、馬祖7
你說的沒錯 我忽略了高雄縣市合併(2010)的歷史脈絡 這邊我先跟大家道歉 但我要反駁這點: 中科南科到底有沒有辦法爭取 免得有人把這話當笑點 細節可以參考以下這篇論文36
要理性討論之前 應該先傳遞正確資訊 高雄市並沒有多領到245億 原本國家一年花在高雄市市政的費用就不止是500億 500億只是給高雄市政府運用的費用 如果把中央的錢分割出來給各地方政府2
其實在公式上面打轉, 你就陷入迷思了. 因為..台灣的稅收制度很不合理, 中央和地方權責劃分不清. (所以才搞個統籌分配款啊) 美國的制度就有想過這個問題. 舉個簡化的, 所得稅, 美國有聯邦所得稅和州所得稅
62
Re: [新聞] 財劃法三讀 陳其邁:惡化南北差距城鄉不均立法院財劃法修正三讀通過,台南市長黃偉哲除表達非常遺憾,指在野黨透過不民主的程 序,強行通過,不符合公平正義「我絕對沒有辦法吞下這口氣」,台南市民也一定無法接 受;稍晚在臉書貼文怒轟「荒唐的財劃法蠻橫三讀通過,南北資源差距越來越大!」 根據修正後的統籌分配款,台南市獲得 485 億元,若以人口與土地面積計算,台南市的 分配結果在全國22縣市中排名末段班,甚至在六都中是獲配金額總數最少的直轄市。46
Re: [新聞] 藍營版財劃法台南獲最少款項 綠委:幫執先說自己的結論,針對 3 個政黨的修法版本或是無版本,認為都有荒謬的地方 但進入正題之前,要快速理解財政收支劃分法,建議用短短 2 分鐘閱覽以下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 -> 此次修法重點! 中央社的圖表很容易閱讀,大力推薦一定要看51
[閒聊] 台中人口漲幅是不是超越北北基桃了?上個月的人口統計 我只看社會增加的部分 北北基桃總共增加556人,等於遷入北北基桃扣掉遷出的人口是正556人 大新竹的新竹縣市上個月社會增加是503人4
[閒聊] 台北市的優勢是不是一直流失中台北市曾經房價獨飆許久 高薪工作機會、各行各業工作機會都在台北 交通建設、機能都在台北 跟高雄獨霸台灣資源 但隨著時代演進9
Re: [新聞] 財劃法修正...台南、高雄六都分配最少 綠委痛這篇新聞是在造謠吧 明明高雄拿的就比桃園台中還多 按照人口分配,甚至拿的比新北還多 然後非六都拿最多9
Re: [問卦] 台北市人口越來越低 為什麼房價不降超過30%稅率戶數 平地面積 台北 51537 98(km^2) 新北 24101 239 台中 15542 621 高雄 12692 7623
Re: [問卦] 台北人口面積都輸高雄,為何拿比較多錢?不看人口與土地面積,請問看什麼? 看到這種文在本版這麼多人推,覺得真是台灣的悲哀,我們值得一個更好的社會 引用一下 6 年前在報橘的文章 先說各縣市拿錢的部分吧,最重要的就是「財政收支劃分法」 1. 光是談財政收支劃分法,早在民國 88 年提出修法方向,6
Re: [新聞] 房價高漲!六都全面人口負成長 去年7.6萬新聞中中信房屋的這位副理,我與你的看法不同。 數據是內政部戶政司提供的,右邊兩欄是我加的。 單以數據來看,台灣or中華民國也只有新竹跟離島地區有社會增加。 如果將遷往外國(也包含戶籍註銷)的人口抵銷的話,可以得知人口淨遷入最多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