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使用的存在主義語言

看板KoreaDrama標題[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使用的存在主義語言作者
yiyiwei
()
時間推噓16 推:16 噓:0 →:9

看劇的過程中,總能隱約地感覺到編劇的一些思想,將其無形地灌輸在台詞與劇中,大結局過後,所有的疑問都在求索之中獲得解答,所以想來談談《我的出走日記》與存在主義的關係。

1.群體與個體

認真來說,存在主義並非是一種哲學體系,相反地,他們甚至討厭被歸在某某體系之中,並且由於他們強調個體的獨特性,因此提倡者之間常常是互不相容的,所以我認為比起哲學,其整體較偏向文學方面(儘管如此,為了解釋方便,我仍是會用「哲學」歸納存在主義)。

而《我的出走日記》的確就像一部文學作品,並非白描角色的生活,而是用思考,甚至流於編劇個人感受的語言來呈現,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編劇會使用「日誌」來取名,人在寫日誌時,會擔心別人能不能聽懂嗎?不會,因為日誌是記錄著自己的感受,而非為了他人而服務,因此唯有這樣的表現風格,才能透露出此部劇的精髓——個體。

比起傳統哲學關注「智性」,存在主義者選擇將重點放在「個人」,也就是以「個性化」此一概念來作為中心,支撐著人類的所有,而要怎麼凸顯這種特質?在此以海德格的學說來辯證。

因為人存在於世界上,所以開始思考存在的意義,例如劇中廉美貞問:「我是誰?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會關心自己的處境,這種想法來自於我們對於「虛無」狀態的「掛念」,因為我們是無端被「拋入」這個世界中,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能決定自己的出生嗎?答案是不能,所以曹泰勛才會憂慮新生兒的出生,而在店裡的小孩年紀如此小父母就頻頻吵架,因為人打從一存在,就注定擁有這種對於存在的憂慮性,因此才總是求索:「我是誰?我為何在這個世界?」

海德格提出了兩個概念,即「存在」與「在者」,前者為本體的,後者為實體的,「存在」可以理解成老子的「道」,因為「道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因此萬物依「道」而生,卻又將「道」視為是一種超越,即存有又超越,就像在劇中提出「山與硬幣理論」,具子敬說如果有七十七億個硬幣堆疊起來,就是他常望著的那座山,而廉昌熙承襲這種說法,認為自己不像一韓元硬幣,最終會回歸那座山,就是在說明這種過程,即我原以為我只是一枚硬幣(在者),後來才發現,最終我會回歸那座山,成為其中之一(會回歸存在),如此周而復始,才是老子說的「道」生生不息的狀態。

那麼人為何為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有能力去思索本身存在的意義,同時對此做出行動,也就是「選擇」,人一生下來,便無時無刻地在做選擇,要穿什麼衣服?要說什麼話?包括你的好惡、乃至於價值觀的展現,都是一種選擇的過程。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什麼能推著我們選擇呢?答案是:時間與死亡,因為認知到了這兩者的虛無性,時間是無法挽回的,而生命會隨著時間流動與計算,最終人們無論富貴貧窮,都會面臨死亡的結局,因此依著這個循環,而產生了憂慮的情緒,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真誠地面對自己」,並且「選擇成為自己」,依著本心去活著,才能毫無遺憾地走向人生最後的終點。

所以這種思想便體現在劇中,例如:廉美貞覺得自己討人喜愛的原因,是因為「自然地說話」,不用去計算自己說的話合不合宜,而是「選擇」我想說的話,藉此面對真誠的自己,也因為選擇成為自己而感到愛的力量,才能愛己愛人,也對應到了廉美貞結局時說的「因為心中有愛,所以能感受到的只有愛」。

——「存在,就是一個人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2.生死

在劇中,我們能感覺到編劇毫不諱言去觸碰「生死」的議題,這也是存在主義者所關心的,甚至不只關心,他們最喜歡談論類似的問題。

上個議題提到「智性」並非是他們所關注的,他們甚至覺得這是「荒謬的」,因為生死、自由這些事情,並無法用這個框架一言以蔽之,所以「情感」便成為了最基本的依據,這也是為何我前面說存在主義更偏向文學的原因。

因為有了情感,人才會對生死與自由產生關心與掛念,我們會疑惑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義,也會恐懼死亡的到來,更會因為對於某些人或自身的情感而對自由產生重視,「我要做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透過與世界的互動(即日常生活的經驗)來獲得,因為我行動了,所以我是個自由的人,我可以選擇我要怎麼做,但同時,我也需要為了我的選擇付出代價。

「存在先於本質」,這是存在主義談論的前提,人存在,所以才能界定他到底是誰(本質),而要如何探求這樣的問題?首先,人必須先重視「自我」,傳統哲學將這個問題依託於神,但是他們卻忘了,人的存在才是最令人驚訝的,因為他們總是能憑藉一己之力開創不同的局面,例如:具子敬在清完酒瓶後,對廉美貞說:「本來覺得幾百年都做不到的事,我今天竟然做到了。」精妙地體現了「選擇」的妙處,我以為自己做不到,但因為選擇,我做到了以往從未想過的事情。

同理,具子敬跳過了那個根本不可能跳過去的溝道,也是因為選擇推仰,而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這是他的選擇,是他做為一個人的與眾不同之處。

我和你的選擇不同,你和他的選擇又不同,如此世界才會維持著多元性,而並非只是依靠單一價值在行走。

「每個人都在走向死亡,我搞不懂大家為什麼都這麼開心/感覺把80年的人生壓縮成8年,快速過完也無所謂。」這是廉美貞前期說的話,昭示著她被框在這種面對人生的「虛無」之中而無從逃脫,也能對應她後來說的「總是感覺在困在某個地方」。

但存在主義企圖逃脫這種束縛,試著把人解放出來,所以廉美貞說:「我絕不妥協,我不要死後再去天堂,我要活著見到天堂。」這是立定了「選擇成為自己」的想法,因為我想見到更好的自己(即在天堂的自己),為了做到這件事情,我擺脫了死亡的虛無性,想在人生在世時,就有勇氣做最真誠的自己。

有了想法是實踐的第一步,接下來,編劇使用了上述提及的兩者:時間與死亡,藉此開展兩個事件讓廉美貞實現這樣的說法,也就是具子敬的離開(時間的流逝)、母親的逝世(死亡的憂慮),兩者的離開可以再連結到廉美貞說的「我不斷思考為何自己總是被拋棄的那個」(對應人總是被無端拋入這個世界),後來她又說「我決定不要再收集王八蛋」來完成了她的選擇,基本上就是完整論述著整個循環。

關於生死這個議題,編劇還將筆墨放在了一個角色身上:廉昌熙,他總是經歷著所有人的死亡,在存在主義者的眼中,不行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因為你假裝沒有選擇這回事,藉此逃避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而廉昌熙在面對自己的事業與友人的離去,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並且因為這樣的選擇而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帥氣,體現了人會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忽視了這世界上本來的虛無。

他和斗煥說了個故事,體現在人感到孤獨時,只要有一個人跟你說:「我在這裡。」就為了那五分鐘,人都會為了那種得來不易的溫暖感到動容,此處對應廉美貞的五分鐘理論,共同點是:我們會因為他人的善意,而忘掉身處於這個世界中的舉步維艱,所以廉昌熙放棄打電話,而選擇將時間留給友人,以自己的存在安慰了不安的友人,用五分鐘的長度陪伴其人生的終途,是廉昌熙積極的行動展現。

後來在自身悲傷時,他以為自己想要回歸山,所以原本要去聽關於山水的課程,卻陰差陽錯地誤闖禮儀師的課堂,最後也留了下來,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即是用這樣的手法在告訴我們:人是自由的,所以可以移動(選擇自己想要聽的課堂),但是因為我們對於存在的積極,而造就了嶄新的局面:我們以為自己喜歡山水(想回歸存在),冥冥之中人卻會為了自己找到出路(成為禮儀師)。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的中心思想之一,他對於死亡抱持著積極的態度,認為這是一種自然,同時,我們更應該把握生命,這種行為被他稱為「籌畫」,如此才能在死亡的那日,讓自身的存在與時間融合為一體,最後回歸那座山,再次生生不息。

3.何謂標準

由於存在主義重視個體,因此他們對於審美標準的看法也是承襲此理念,即反對一個共有的標準,所以他們會認為:我的好惡不因周遭事物而改變,我就是我,我認為的好惡與美醜,沒有人可以否認我,這邊可以連結到一個角色:廉琦貞。

廉琦貞的特點,在於她的個性總是勇往直前,看似是個戀愛腦,但不過是始終如一地追尋著本心,她的選擇就是「擁有愛情」,這邊有個前提,之前她的台詞有一句是「如果可以像古代一樣,不用自由戀愛就直接嫁人,那她也想要這樣,多省事啊」,這句話就是在體現她逃避選擇,想要不行動就擁有愛情,但這是不可能的。

後來,透過她提出光頭/戀愛的說法,就可以發現她對於選擇的改變,轉變為積極的面向,也因為如此,結局時曹泰勛與她的談話中,她思考著「愛」的意義:「我愛的是你,那如果我和你分開,我還能幸福嗎?」很多人會認為,一段感情不適合那就分開,這樣對大家都好,但是廉琦貞從頭到尾都很堅定,對於愛情,她總是毫不猶豫,喜歡就告白、遇到困難就解決,在她的眼裡,堅信自己的選擇,即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一種對於普世標準的反動。

再來,放在她身上的標準還有一點:接頭顱的女人,在相親時,她以這個話題開啟自己對於愛情的忠貞,體現的是「無論愛人變得如何,我都會小心翼翼及珍視你的所有」,但是在世人(包括廉昌熙)眼中,這只不過是不合時宜的話,是她無法融入這個相親場合的證明。

不過,人之所以是人,就在於我們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廉琦貞從來不為世俗的標準所困,她堅信自己的愛情理論,要為了愛人而和全世界戰鬥,這也是為什麼她明明感到疲倦,卻仍是願意繼續走下去,不過是將這種理念貫徹始終罷了。

於是,當曹泰勛送了玫瑰來卻看到它斷了頭,玫瑰此意象代表愛情與血腥(頭顱),昭示了廉琦貞這個人的中心思想,最後,她珍視了愛人的那份心意,將玫瑰花放在了醬油碟裡,這裡也是不符合世俗標準之一,但誰說玫瑰花一定要放在花瓶裡?不被現象所困,才是我們人存在的意義,於是,她看著面前衝突的景象,卻感覺到了為愛人接住頭顱的快樂,衷心地對此情此景感受著美好。

其實除了廉琦貞,其他三位主角也都違反了所謂的標準,廉昌熙起初沒有目標,只是在社會生活中姑且生活著、廉美貞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像在勞動,她拒絕融入這個大家都應該進行的社會規則,而具子敬更是如此,在大家的眼光看來,他就是個無所事事的酒鬼,不符合普世價值的積極意義。

但是,秉持著「只有我才能決定我存在的樣子」原則,廉昌熙兜兜轉轉,最後找到了心之所向。廉美貞放下執念,解放自己總是在勞動的狀態,從而獲得了愛己與愛人的能力。具子敬因為世界的善意,不再感到不幸,於是將酒放下,無論未來有多艱難,他都決心走下去。

同時,在這部前期有點喪的劇中,所有主角卻都不依靠他人走出自己的困難,反而是因為自身的選擇與行動,以強大的意念擺脫了人生遇到的種種挫折,所以究竟標準何在?答案是沒有所謂的絕對,如若一切依循這樣的規則,世界將變得無趣且單一,人只是反覆執行應有的過程而已,所以擁有自己的節奏,從而努力實踐的過程,才是解放的精髓,而非追求最終的結果。

4.責任

前面說到,人因為選擇而承擔了責任,但是會不會有人不想承擔?答案是會的,這個人就是具子敬。人因為能夠選擇而自由,聽起來是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不願選擇的人,這種自由反而變成了束縛,他們被迫承擔自由責任而感覺痛苦。

所以,覺得痛苦又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人通常會做出毀滅自己的行為,即具子敬的酗酒以及對於受傷置若罔聞,他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避免衝突,在存在主義者眼中,這種行為和死亡沒兩樣,因為你放棄並無視了身為人最珍貴的能力——選擇。

儘管存在主義者關注個體,卻沒有否定群體的存在,我們和他人的關係相對於我們與世界,前者是無端被拋入與他人的關係之中,後者則是無端被拋入世界之中,所以面對這種與他人建立的關係,只有「關心」才能建立共存的關係,即我們所謂的人際互動與情誼,於是,在具子敬選擇不行動的同時,是廉美貞主動靠近了他,試圖與他產生共存的關係,反之,對具子敬而言,廉美貞也是無端地被拋入了他的世界之中。

於是具子敬開始反覆思索她提出的推仰,但是這種困擾反而變成執行共存關係的開始,這種行為被稱為「煩心」,在時間面前,人要如何聯繫這種「煩心」的行為,答案就是:「恐懼」與「不安」,有了「煩心」,照理來說是負面的事情,人們卻反而因為此種情緒而可能超越自己,從而產生了希望與意義,例如:具子敬煩心她的話語,最後打破了不行動的選擇,超越自己跳過溝道,也是因為廉美貞的話鼓勵著他,所以從此時開始,兩人已經建立了所謂的共存關係。

這種「煩心」也對應到後來重逢後他與廉美貞的相處,因為這種不安讓他退縮,卻反而使他更加認真地思考這段關係,於具子敬而言,從個體走向群體,關鍵點在他對於廉美貞不是警戒的,而是以自我的選擇,判斷了廉美貞對自己的關懷為真,所以才決定繼續一起走下去,甚至要走到最後。

綜上所述,以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具子敬是否有戒酒,這不是他們在乎的問題,如同廉美貞的態度:尊重個體的選擇,並且讓其去承擔後果,以卡繆的話來說,存在主義者更像朋友,不會站在你面前,也不會站在你身後,而像朋友一樣並肩前行,兩人就是這樣的關係。

5.結語

《我的出走日記》和存在主義的語言對話,在我這個深愛哲學者的眼裡,是非常能感到共鳴與驚奇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總是認為這部劇的台詞直指人心,像是在看著自己出現在畫面中,卻又沒有被窺探的惱怒,而是靜靜地想著:啊,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懂我。

存在主義後來被引申為以人為本,事實上的確有這個意思,畢竟我認為它是所有哲學思潮中與現代人最貼近,同時又能撫慰人心的一類,前人的智慧是永遠值得被細細品味的,如同《我的出走日記》在共鳴中尋求獨特,又在獨特中開創新意,思索著自身的存在,也是一種負責與煩心的開始,但是我們要相信,這樣的感覺是抱有希望與意義的,如同文字總像一束光照亮前方未至之路,永永遠遠地,與自認為孤獨的我們前行。

※參考文獻:

1.滕守堯:《海德格》(臺北:生智文化,1998年)

2.George R. Knight:《教育哲學導論》(臺北:五南,2018年)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53.14 (臺灣)
PTT 網址

essendo08/03 23:54WOW 出走心得推!

mashmallow08/04 00:23不意外戲劇作為一種載體也會探究存在主義 但這齣和前

mashmallow08/04 00:24作我的大叔其實是這類題作中少見的大熱作 就算是貼近

mashmallow08/04 00:25

mashmallow08/04 00:30現代人生活也要在現實裡找到希望 才能引起共鳴又不太

mashmallow08/04 00:31過份灰暗吧 推推認真心得文!

ereirred08/04 00:39推推

heirzx3208/04 02:31推推用心的文章,感覺又可以回去咀嚼一次這部劇了

wei5908/04 07:20好棒的文

petitbonheur08/04 08:56好棒的心得文,存在主義真的是一個很溫暖的哲學,

petitbonheur08/04 08:56好喜歡你用老子的道法自然來相互詮釋存在主義,這

petitbonheur08/04 08:56樣讓我好像理解昌熙的成為山的意義。當我們能意識

petitbonheur08/04 08:56自己其實跟所有的萬物相通,我們便能超越現實(時間

petitbonheur08/04 08:56、空間)的侷限。

jacinth08/04 08:58推~

jadore08/04 09:59推~

Trofauk208/04 11:02推用心!找時間絕對要來二刷出走

tzengpei08/04 12:24出走必推

S044202708/04 12:26推~太猛的心得,慢慢咀嚼中

※ 編輯: yiyiwei (1.168.28.87 臺灣), 08/04/2022 19:03:10

wang4308/05 13:31推厲害心得跟出走日記

essendo08/05 14:26再推有深度的出走日記心得!

nancyshen08/06 00:35論文等級,推!

lomoxa08/08 06:17這部的格局其實很大 已經超越生活題材的電視劇

lomoxa08/08 06:18探討的東西已經有點抽象或藝術

EasyIsBeauty08/25 20:40太會寫了!!!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