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麥書] 簡易開箱M3 Max加開發dotnet分享

看板MAC標題[麥書] 簡易開箱M3 Max加開發dotnet分享作者
rocksun
(笑一個吧~)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10

以下內容可能變成流水帳,請大家見諒

大致說一下從Intel轉換到Apple Silicon的一些小心得

我上一台電腦是2019 MBP13吋 i5 512GB + 16GB Ram

之前有一台2017年同規格的電腦喝水掛掉了.....

原本客戶需求大多是Web Base的內容開發

開發工具是微軟dotnet,我大概從3.0開始使用,在Mac OS上面都沒什麼問題

在Mac上開發完成以後docker打包成image丟到Linux Server執行

當初推出M1的時候我曾經很心動想換

但是考慮到當時的開發生態還沒遷移完成,換過去只是給自己找麻煩

就一直默默等待,同時關注微軟開發環境的更新進度

其實M2時微軟的開發環境大概就已經支援我需要的功能,當時拿家人的M1 air測試過

但是礙於M2的提升實在太小了,我知道不管買M1或M2心裡一定會有疙瘩

只能捏著繼續等下去,終於在去年讓我等到了

加上2022年開始客戶有視窗程式的需求,我有個壞習慣就是同時會開很多程式及網頁

Line也會開到兩三個,這樣的使用場景下i5 MBP已經很明顯卡頓了

專案同時也會開兩三個一起改,編譯有時候要跑個30秒一分鐘才會有結果,太浪費時間

更不用說要裝Bootcamp或是parallels + Windows + Visual Stidio

所以弄了一台windows桌機專門用來開發,所以很長時間都被綁在家裡

雖然可以遠端連回家開發,但是解析度的問題讓我無法很順暢的透過遠端進行工作

當台灣可以訂購的時候第一時間下訂,雖然比預期還晚拿到,不過一切都值得

在Studio A訂購的M3 Max 64G 丐版,機器有95折(AppleCare不打折)

送了一條TB4的線、100W 2C2A的充電器

開機以後拿TB線連接兩台電腦,傳輸大約一小時完成(i5機器硬碟空間幾乎滿了)

傳輸完成以後就針對有裝的軟體每個都去找看看有沒有Apple Silicon專用的程式

Rosetta2轉譯與原生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雖然轉譯已經很順很好用

但是原生程式真的更爽,應該也比較不會有奇怪的問題

接著安裝Parallels Desktop 16商業版(簡稱PD),Windows11 , Visual Studio 2022

https://imgur.com/a/nBa4eBr

用PD的好處是他有融合模式,VS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程式

Mac OS底下可以用 cmd+tab 切換,也可以cmd+ ~切換程式內的專案

用VS直接開啟原先Mac資料夾內的.sln專案檔,dotnet 6以上的專案直接開沒問題

但是dotnet 3以前的專案就打不開了,要找時間把專案轉成dotnet 6的版本

所以如果手上老專案多的,要小心這點

開發完成直接在Mac OS底下用git推上去,回到windows主機電腦接著開發也沒問題

接下來是發佈時的一些小心得

如果網頁直接用docker build的話,在x86的Linux會無法執行

需要先建立一個builder
docker buildx create --use --name m3_builder

build時加上指定平台,並下載
docker buildx build --platform linux/amd64 --load -t 專案名稱 .

這樣才能在x86的環境下跑

視窗程式的話,需要新增一個x86組態,在Debug底下會有一個x86資料夾

不然直接編譯的話無法在x86主機上面執行

寫的有些雜亂,希望對正在觀望的人有些幫助

只能說這筆錢花的非常值得,幫我省下非常多時間與精力

出門不需要帶充電器,也不用帶一堆線材

上個月去迪士尼,客戶臨時有個很急的狀況要改

當時還用i5 MBP寫到沒電,到處找插座(日本迪士尼樂園內真的沒插座可以用)

只有找到一個廁所內門邊有個插座可以用,我在那邊站了30分鐘.....

新M3真的完全擺脫電量焦慮,在星巴克寫這篇文章花了一小時多,大概用了6%電量

螢幕大大升級、鍵盤敲擊回饋也更扎實,喇叭超有感,處理速度流暢感真的沒話說

從包包拿出來打開螢幕瞬間可以進入工作狀況,以前i5大概要等個30秒甚至更久

真的推薦有需求的朋友可以放心下手了,以後應該也會拿來做ML的開發

希望這台電腦可以陪我完成更多的專案

在此跟大家拜個早年,新年快樂~~~台灣越來越好!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49.23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rocksun (223.137.49.239 臺灣), 01/13/2024 17:03:17 ※ 編輯: rocksun (223.137.49.239 臺灣), 01/13/2024 17:06:00 ※ 編輯: rocksun (223.137.49.239 臺灣), 01/13/2024 17:09:15 ※ 編輯: rocksun (223.137.49.239 臺灣), 01/13/2024 17:15:41

chaoms01/14 09:46我也是程式開發,m3電量是工作一天下來還有剩,大概要加

chaoms01/14 09:46班到很晚才用的完。遊戲玩魔獸世界,特效全開沒問題,就

chaoms01/14 09:46是耗電量很驚人。

電量真的超有感,現在隨時拿出來立即可用,需要雙螢幕的話一條Type-C就能連接

https://imgur.com/LL1ebUf.jpg

圖 簡易開箱M3 Max加開發dotnet分享

另外發現原本13吋遠端連回windows桌機的27吋螢幕解析度,字體小到很難辨識 沒想到現在16吋連回去竟然是可用的狀態 所以老專案dotnet 3.0我打算都遠端連回桌機處理就好,再慢慢搬到新版本

※ 編輯: rocksun (223.140.189.238 臺灣), 01/14/2024 12:15:06

exojin01/14 12:30那是蘋果獨有的hidpi功能

Apollochen01/14 18:31推分享 非常受用

ho83leo01/14 21:32我覺得開發x86 環境的很麻煩…

沒換M3之前也覺得很麻煩,現在這樣的配置完全是可用狀態 融合模式不需要兩個系統一直切來切去,真的好過原本的狀態 回家接上dock就能當桌機模式使用,能夠這樣已經很滿足了

※ 編輯: rocksun (211.20.45.31 臺灣), 01/15/2024 02:30:00

NintendoGC01/15 09:11要寫 .net 還是直接買台便宜的 Windows 筆電比較快

PaganTsai01/15 11:28被model x 吸引去。。看來要立志寫程式

不小心歪樓了XDDD

gpc01/15 11:33我之前有分享過喔,也是PD+VS開發.net C# 還是.net framework4

gpc01/15 11:34體驗不好喔 除了上網找資料方便之外 本身編譯速度還是不好

gpc01/15 11:34頂多是可用而已,但買台WIN筆電隨便都能超越

gpc01/15 11:35MAC強項應該是網路,區塊練,AI,相關的前後端

只能說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需求不同,接受度也不一樣 開始習慣MacOS加上apple相關生態鏈以後,已經有點依賴apple環境 老實說真的挺方便的,所以一點都不想回到windows電腦 因為平時很常在外面跑來跑去,要帶一台mac一台windows出門,說真的不太可能 現在這樣的解決方案對我來說已經是可接受的 加上未來很多服務應用,除了dotnet相關開發環境以外,我應該都會用Mac來進行 也可能是因為我的專案編譯複雜程度沒有其他板友來得高,所以不覺的困擾 畢竟自己喜歡並且能接受,就是好方式

※ 編輯: rocksun (211.20.45.31 臺灣), 01/15/2024 14:53:30

gary844201/15 17:50推 M3 MAX

Bambe01/15 21:11想請問 sql server 的部份是在哪個環境呢?

Bambe01/15 21:12我記得sqlsrv就算在pd上也無法安裝,想問你怎麼克服?

rocksun01/15 23:02我只有用MySQL和Postgresql,都是裝在Linux docker上

guanting88601/16 06:24sql server這種東西不就自己在pc windows架一架連過

guanting88601/16 06:24去不就解決了

當時在選擇專案開發工具的時候,就考慮用open source和free license的組合 因為我是自己接案,額外的授權費用對一些客戶來說沒競爭力 加上很久以前還在企業工作的時候,對sql server的印象不是很好,就沒採用了

※ 編輯: rocksun (211.20.45.31 臺灣), 01/16/2024 08:18:04

GiPaPa01/16 14:08M系列在docker完善以後就都沒什麼問題了

Bambe01/16 22:44現在就差sqlsrv這最後一哩路就完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