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su-57短場起降

看板Military標題[討論] su-57短場起降作者
dkprotecter
(sticktolove)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75

剛無聊在油管上亂滑,看到這個影片
https://youtu.be/yNaeKHfnHHM

認真被su-57這種降落方式給驚艷到,有點類似艦載機降航母的方式,用砸的把飛機砸到地面!
好像還真沒看過有哪架戰機是這樣降落的,很暴力。

小弟觀察到的幾個點在於:
1.進場時的空速非常低,Levcon似乎發揮與前翼幾乎相同的效果,再加上不需要維持大仰角姿態時似乎可固定在與主翼相同的角度,以匿蹤的角度而言,是否比殲20的前翼要更加高明?

2.起落架以空軍戰機來說異常粗壯...,再加上低空速的優勢,似乎很有成為艦載機的潛力。

3.空中放傘讓空速驟降,產生的力必定很大,但su-57敢這樣作代表結構一定撐得住,似乎是設計容許的常態降落方式,而不僅僅只是技術展示?

以上幾點想跟版上的大大們討論,歡迎指教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I002D.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48.52 (臺灣)
PTT 網址

kuma660224 05/31 22:48波蘭SU22之前表演過了

難怪su-57以前是叫「前線航空兵」先進戰鬥機系統,能麻煩K大提供找su-22那部影片的關鍵字嗎,謝謝~

kuma660224 05/31 22:49應該說蘇聯很多偏遠機場自知狀況不佳

kuma660224 05/31 22:50機體起落架常常會搞得較粗壯

kuma660224 05/31 22:51俄國是延續既有做法

kuma660224 05/31 22:53看圖也明顯 腳粗 輪大 感覺很會種田

kuma660224 05/31 22:56不過這還是很傷機體壽命 不會常用

kuma660224 05/31 22:58據說高砂隼也被看過有落地前先開傘

kuma660224 05/31 22:58不過沒有毛子撞的這麼誇張

t72312 05/31 23:09毛子國技 沒練過不要亂學

b777300 05/31 23:14粗勇

kuma660224 05/31 23:15這跟航艦機的天天撞還是有差別

看來應該只是表演項目的性質

kuma660224 05/31 23:16這是2019莫斯科航展的表演之一

b777300 05/31 23:16另外這次降落,前輪破胎,前起落架骨折

降一次就慘成這樣嗎...那感覺實在不可能是常態

t72312 05/31 23:17你看他落地後垂尾左右擺修路線 真的很敢

看到都忍不住幫飛官抖一下

puppy20308 05/31 23:18艦載機不是被要求要能馬上觸地重飛嗎?這看起來就

puppy20308 05/31 23:18很亂來

t72312 05/31 23:18萬一減速傘只開一個或受力不均 怕

t72312 05/31 23:19艦載機是撞地重飛吧

※ 編輯: dkprotecter (223.137.248.52 臺灣), 05/31/2021 23:21:08

mmmimi11tw 05/31 23:21航空母艦對於艦載機的重量其實是有要求的,Su57本身

su-57的重量實在重說紛云 以常見的最大起飛重量35噸來說滑跳感覺真的勉強...

mmmimi11tw 05/31 23:21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滑跳起飛的話不太適合

※ 編輯: dkprotecter (223.137.248.52 臺灣), 05/31/2021 23:21:51

kuma660224 05/31 23:21這很多機種都能做 但有風險 很少用

※ 編輯: dkprotecter (223.137.248.52 臺灣), 05/31/2021 23:23:58

mmmimi11tw 05/31 23:23至於那個Levcon 理論上會比鴨翼好一點就是了

※ 編輯: dkprotecter (223.137.248.52 臺灣), 05/31/2021 23:25:00 ※ 編輯: dkprotecter (223.137.248.52 臺灣), 05/31/2021 23:26:07

t72312 05/31 23:29要滑跳可以參考SU33

t72312 05/31 23:29可能是這個級距的

kuma660224 05/31 23:30一般落地開減速傘可縮短3-4成跑道

kuma660224 05/31 23:30空中開傘可能可至少減半...沒爆胎的話

mmmimi11tw 05/31 23:34在一定的速度下空中開傘,為了要防止突如其來造成的

mmmimi11tw 05/31 23:34強大阻力讓飛機尾部連接處受損,所以通常超過一個值

mmmimi11tw 05/31 23:34就會自行脫離機身

kuma660224 05/31 23:35弄壞主輪或液壓 機務地勤可能想殺人

kuma660224 05/31 23:36不過戰時這好歹是保存機體的選項

kuma660224 05/31 23:36毛子是刻意展示野戰級花式短場

kuma660224 05/31 23:37大概給印度看貨,想吸引資金投資

t72312 05/31 23:38哩咖骨乾五夠軟Q

stuj9019 06/01 00:26想到某俄羅斯遊戲的po2可以用比航母慢的速度飄到甲

stuj9019 06/01 00:26板上

Seadolphin 06/01 00:27毛:超日王可以升級五代艦載機喔! 三:我受夠你了

alwayshigh 06/01 00:39跟艦載機結構強度還是差很大的光起落架可不夠,光

alwayshigh 06/01 00:39尾勾應力每次降落那拉扯的力量就有差距。一般陸基

alwayshigh 06/01 00:39用一次機體框架就傷了忘記那架IDF就有用過尾勾著陸

alwayshigh 06/01 00:39,後果很慘烈

hungpeisheng06/01 00:45其實737反推也能在空中打開...

jimmy8019 06/01 01:08https://youtu.be/8mN9ZAfadpE

kuma660224 06/01 01:18SU33那上仰失控 是事故了

kuma660224 06/01 01:19不是為短場,是氣動造成失控 嚇到漏尿

kuma660224 06/01 01:23大LERX+大後掠 氣動有上仰傾向

kuma660224 06/01 01:24高度夠高 自己促成發生就眼鏡蛇

kuma660224 06/01 01:25高度太低 飛控不靈突然發生 就人生走馬燈

suitup 06/01 02:15降落就爆胎了阿 所以這是意外還是串好的阿

suitup 06/01 02:15要縮短起降還不如裝rev. 不過應該會破壞匿蹤

eemail 06/01 05:41俄:只要飛機夠粗壯 暴力降落沒問題 美:只要引擎夠暴

eemail 06/01 05:42力 機體粗壯也沒問題

ja23072008 06/01 06:28通常戰機設計雙鼻輪,是為了承受比較粗重的降落操作

ja23072008 06/01 06:28。例如着艦、攻擊機重武裝、野戰機場操作等等。從這

ja23072008 06/01 06:28點來看,Su-57攻擊機色彩比J-20強烈很多。

driver0811 06/01 08:00垂直降落

JOHN117 06/01 08:18太空梭也是空中開傘XD

kuma660224 06/01 08:562019航展這次拉傘表演 看起來沒爆胎啊

kuma660224 06/01 08:57他降落後還自己繼續地面轉彎180度

kuma660224 06/01 08:58表演應該是極輕裝狀態 重量不大

mmmimi11tw 06/01 09:50https://youtu.be/jFvB2SO2Rpw

g3sg1 06/01 10:45你這影片的57前起落架明顯受損了

kuma660224 06/01 11:42這影片砍掉後半段 他降落後有轉向移動

kuma660224 06/01 11:455代麻煩是不想開艙門增加縫隙維護

kuma660224 06/01 11:45所以連機背减速板也盡量不要有

g3sg1 06/01 11:46最少那個輪胎爆胎了吧

kuma660224 06/01 11:48SU57總設計師受訪是說空中開傘是標準設計

kuma660224 06/01 11:50 https://reurl.cc/83nk0g 完整降落後移動

kuma660224 06/01 11:53靠笨重粗腿大輪 再用雙AL41F1解決呆重

sxing6326 06/01 21:25這個不像全動鴨翼可以上打,純論起降性能不可能比

sxing6326 06/01 21:25鴨翼好

kuma660224 06/02 09:09Levcon可當升力體的大型前緣襟翼用

kuma660224 06/02 09:09也有利短場(增加曲度與低速升力)

kuma660224 06/02 09:12而且他有TVC 所以不需前翼那種麻煩

kuma660224 06/02 09:15它機體本身扁平有升力 前緣Levcon

kuma660224 06/02 09:15下打等於增加這塊機身的曲度 低速增升

kuma660224 06/02 09:18還能兼顧匿蹤潛力

kuma660224 06/02 09:39中國網民用前翼一定較好的概念論述

kuma660224 06/02 09:39其實是不太科學討論 增升手段太多種了

kuma660224 06/02 09:40飛機最主要低速升力是大片主翼與升力體

kuma660224 06/02 09:42從主翼翼展與增升下手是最有效解決之道

sxing6326 06/02 17:35下打是低頭力矩,用來避免高攻角失控的,怎麼會是

sxing6326 06/02 17:35增升

sxing6326 06/02 17:36Flak大就講過這東西配平能力有限了

kuma660224 06/02 18:38Flak講的是”高攻角機動時下打”

kuma660224 06/02 18:39強制壓制過失速的過度上仰

kuma660224 06/02 18:40但平時小角度起降 那個結構的位置

kuma660224 06/02 18:41其實也是升力體的翼前緣

kuma660224 06/02 18:42下打等於增加這廣義升力體主翼的曲度

kuma660224 06/02 18:42是會影響低速升力係數

kuma660224 06/02 18:43在不同速度不同攻角狀態有不同效果

kuma660224 06/02 18:45你自己看它低速起降 Levcon都有向下

kuma660224 06/02 18:45這時當然不是用來”避免高攻角失控”

ganjuro 06/04 22:11鼻輪好像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