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哈拉] 我參加過虎嘯戰鬪營(救國團戰鬥營時期

看板Militarylife標題[哈拉] 我參加過虎嘯戰鬪營(救國團戰鬥營時期作者
obov5566
(彥州56)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8

我參加過虎嘯戰鬪營/ 楊育英

我二姊楊仲男大學時就讀政大,她在三年级的暑假時曾參加過金門海上戰鬥營,她说非常好玩。所以等我上了高中後也迫不及待要去參加救國團所舉辦的戰鬥營。那時我才十五.六歲,就實地體驗了當兵的滋味。

當時救國團的主任是非常愛護且重視臺灣青年教育的蔣經國先生。四十多載過去,正如劉家昌作詞,尤雅唱紅的那首歌"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了"!

那時我就讀中山女中,因個子高(166公分)被選入儀隊。那年暑假來臨前,學校收到通知,救國團將在暑假期間,舉辦各種戶外團隊活動。 我曾聽參加過的學姊說起, 虎嘯戰鬪營是個值得學習又好玩的夏令營,但是各校分到的名額非常有限,它也是所有高中活動裡最熱門的選項,通常是僧多粥少。

剛好我們學校對於參加儀隊,樂隊或田徑隊的同學們給予優先録取權。因此我一聽,既然此營節目豐富又那麼好玩,當然要去參加,於是馬上填表報名。過了兩周,很幸運入選,心裡頗為興奮!

虎嘯戰鬥營的營地在臺灣最南邊的屏東縣瑪家鄉。記得報到那日, 因為同窗好友被分配到不同梯次,所以我落了單。一大早,我先坐公車到臺北車站,再坐上南下的火車,一路顛簸七. 八個小時才抵達高雄。出了車站,心中逐漸升起忐忑不安的情緒, 因為我從未自己單獨出過遠門,而且在人生地不熟的高雄,萬一有事,怎麼辦呢?幸好在車站外不遠處,即看到救國團虎嘯戰鬪營的標語,我馬上像吃了定心丸,往前走去那兒報到。

報到處有一群穿著綠色軍服的人在那兒等侯,有一位像是大哥哥的阿兵哥親切的接待我,他說稍後等報到的同學來的多了,再安排帶我們一塊坐車上營區。不久同學陸續報到,車站前也開來許多軍用大卡車,等人數夠了,就安排我們上車,然後直驅屏東涼山營區,這時我才注意到南部跟臺北景觀大為不同,馬路兩旁均是長得又高又直的檳榔樹。車行大約一小時,我們就抵達涼山營區。

這個梯次約有兩百多人,被分為三個中隊,各有中隊長領軍,我們的隊長是個二十八.九歲的高大帥哥,他因有山地人血統,五官深邃,皮膚較黒,待人和氣。另外尚有政戰畢業不久的女輔導員,像是鄰家的大姊姊,女生如果有事情,都會先去找她商量。

我們住在軍營特有的大通鋪, 男女分營住。床是上下鋪,每人分到兩套軍衣,S皮帶,水壺,軍盔帽,床鋪蓋和盥洗用具,跟剛入伍的新兵無異。輔導員並且耐心指導我們整理內務,示範如何將被子折成正方型,並且有稜有角,像塊豆腐乾般。中隊長晚上集合全隊說明,每天作息和三餐時間。雖然我們非正式軍人,只是戰鬪營, 但住在軍隊有軍規,希望同學自愛,切實遵守。他並且藉此機會介紹環境和注意事項,學員們都很自愛,循規蹈矩,所以七天內倒並未曾發生過任何意外事件。

第二天凌晨六時吹起床號,七吃早飯,我們每六個隊員一桌,我這桌正好是男女同學各半,早餐有稀飯,豆漿,小饅頭和四個菜,非常豐富,稀飯,豆漿吃完可任意添加。記得坐在我對面的男同學名牌上寫的查競傳,自我介紹時,他説他就讀建中,老爸叫查良鑑,鼎鼎大名寫武俠小說的金庸(本名查良鏞)是他堂叔,我聽後,捉狹問他是否也會寫小說?他卻只笑而不答。

屏東涼山基地是臺灣空軍特種營區,以訓練傘兵著名。我們七天課程包括真鎗實彈打靶, 傘兵的跳塔訓練。記得打靶那天早晨,全隊均穿上軍裝,戴上頭盔,皮帯和水壺,大約行軍出操一小時,到達靶場,這兒用的長鎗比學校用的古董鎗要先進且輕巧,教官非常詳細講解瞄靶和鎗枝操作,他還特別強調,鎗有後座力,舉鎗時鎗托一定要靠近肩膀,以免被鎗傷到而淤青,到時可不要怪教官沒提醒。我們每人分到子彈後,再一字排開,各靶站均有阿兵哥在座,教我們上膛,大家輪流趴在地上,舉鎗射擊,我眼力好,打靶成績不錯,大夥均玩得很盡興。

由於我們訓練時間有限,戰鬪營只挑其中最具挑戰性的跳塔來教我們。塔臺距離地面34英尺,約有四層樓高,是人類對高度恐懼臨界值,一旦能克服跳高心理障礙,要成為傘兵並非難事。我們每人經過訓練後,有機會能上塔臺,再穿上吊帶,從臺上奮力一跳,然後帶子隨著繩索,滑行到對面,有阿兵哥們即時接住。我僅敢跳了一次,就敬謝不敏。因所剩下時間甚多,有人又志願上陣加跳。這次跳塔實為我人生難得的經驗。

營隊結束前,當天晚上有長官蒞臨,發了加菜金,晚餐由五樣菜變成六盤菜,還有海鮮炒花田螺,比我家裏的伙食還要棒。大夥不禁食指大動,大快朵頣。晚上有演講比賽和晚會,我們第二中隊派査同學出馬,他的口才和演講的技巧均不錯,表現甚佳。沒料到第三隊出場的女同學,是東南亞的僑生,她以親身家族經歷的故事做題材,內容非常感人,輕易取下冠軍,查兄屈居第二。

最後晚會在大家離情依依下圓滿閉幕,第二天順利回到臺北, 結束我終身難忘的虎嘯戰鬪營之旅。

由於我没有虎嘯營的照片,只好桃代李僵,用我二姊楊仲男海上戰鬥營美照替代。

https://i.imgur.com/yaVjn34.jpg

圖 我參加過虎嘯戰鬪營(救國團戰鬥營時期

已同意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4346490494897/permalink/2959243361005195/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208.31 (臺灣)
PTT 網址

eduishappy 10/11 10:37代表女孩兒參加軍人訓練也是很開心

paul1951 10/11 12:35七天變一年就不一樣惹

minoru04 10/11 13:50營隊的參加者是客人 不一樣

an123456781 10/11 16:14「涼山基地訓練傘兵」 !!??

seednet2 10/11 18:04作者年紀當年涼山特勤隊還沒有出現

seednet2 10/11 18:04涼山是傘兵其中一個駐地 也有高塔

seednet2 10/11 18:07應該說高塔不是大武營專有 特種部隊

seednet2 10/11 18:08也要跳傘所以也有建高塔 現在的航特

seednet2 10/11 18:08前身是傘兵跟特種部隊合併的 前者在

seednet2 10/11 18:09中國南方二戰末期成立 後者是來台以

seednet2 10/11 18:11以後美軍指導下提供裝備成立 那時打

seednet2 10/11 18:11完韓戰了

rommel1 10/11 18:26空降司令部跟特戰司令部合併成空特

an123456781 10/12 02:47謝謝樓上與樓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