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台灣電子支付不盛行是因為手續費高嗎?
之前聽過一個網友說
店家透過電子支付收款手續費大約是3%
大概就是=刷卡手續費
(不知道若銀行帳戶扣款支付的話手續費也那麼多嗎?)
不知道台灣8~9成店家不願意用的原因
是因為手續費嗎?
像中國那裏店家電子支付收錢是0.01%的手續費成本
(帳戶內收到的錢轉走時要付手續費)
然後不能逃稅當然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不過很奇怪就算用了的店家
都不習慣像中國一樣開擴音告知收款
老是遇到要你付款完給他看手機支付記錄的店家
在中國去小吃攤
支付寶XX元到帳
或是微信支付XX元的擴音
此起彼落
店家手上忙的活也不用停下來檢查方便的很
然後我也不用像小偷一樣老是要自證
--
paypay消費成功也會擴音通知
要看支付記錄的是主掃吧?主掃的話要注意金額有沒有
打正確
覺得有部分台灣小吃攤、路邊攤是懶得學、覺得麻煩的3C小白
,客人按錯數字還要自己操作取消,不如收現金還不用被抽成
但除非有特別愛的店,不然我夜市也是幾乎都找可以pay的,
逛夜市不用一直拿錢包掏零錢、拿濕濕的找零真的輕鬆多了..
LINE Pay / JKO Pay 手續費比信用卡高還不是比較多店用
不用卡機成本應該差蠻多的
其實手機支付本來就是中中國大陸興起的,尤其是支付寶
中國大陸地廣,很多地方還人稀,金融不發達,靠這個傳
播力比信用卡更快更方便,所以很快就拓展開來
台灣的支付工具很多,行動支付只是其一,而且行動支付
也需要架系統,店家不願意付出這些成本,和大陸不能比
而且很多店家就是要現金,弄那些,到底對不對也不知道
反而增加他的疑慮,不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對岸是直接從戶頭扣錢,不像台灣先扣信用卡還要再請款
信用卡會延後拿到錢的時間啊
是其中一個原因!交易金額大的話信用卡手續費還可以談更便
宜,而且國外客人也可以使用。 交易金額小的台灣攤販或店
家基本上,也不外乎就是要逃漏稅或不想付手續費。另外你比
喻的中國不恰當,因為他們現金偽鈔太多,大家不喜歡持有之
外,他們也不太收國際信用卡,銀聯刷卡和電子支付無回饋,
所以他們可以跟店家收取更少的手續費。電子支付要普及,只
適合支付方式落後的國家,先進國家已經架設更多方便的交易
系統及回饋方案,要回到用戶無回饋的生活,基本上不可能。
這也沒啥好吵的 看是要付點手續費省去收到假鈔偽幣和被偷
被搶的風險 還是繼續摸髒髒的現金 不喜歡也只能換家消費
計程車車隊的車身廣告主打可以用很多非現金支付,
但是實際上司機都希望客人用現金。
跟手續費無關 就是一堆逃漏稅
之前認識的店家說,他們本來用Line Pay跟街口,結
果有次對帳發現Line Pay給的錢有誤差,跟總公司講
,總公司也消極處理
後來就再也不提供LINE Pay服務了,可以直接拿現金
,誰要過幾個月才拿到錢,而且還會有爭議款
別想太多,單純不想多繳稅,就這麼簡單
稅金是一個手續費也是一個,週轉也是一個
台灣週轉都要月結 等於用電子支付的店家付手續費外 還要被吃一個月利息錢 另外中國不是沒有營業稅 是台灣逃稅成本很低 抓到補一點而已又不太抓 在中國逃稅是大罪 罰的重甚至要進去裡面蹲好幾年
大陸有造假的問題,用微信支付反而是安全的
台灣反而沒有這問題
有可能是部分原因 有碰過店原本有街口後來恢復全現金
最近某綜藝節目在高雄露天擺攤比拼那個,就用行動支付金
流算營業額,14:00_20:00都只能用支付,金額龐大的呢,2
0:00後直接只收現金,稅金跟延後收到貨款可能是原因吧。
台灣假鈔假幣也很多啊,服務業收銀台都還是能看到有人
拿假鈔付款被拒的
台灣主要就是想逃漏稅沒別的
是因為台灣萬萬稅的關係嗎?
真的假幣很嚴重的話,一堆開發票的店家都會拒收現金的好不好
稅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主要是嫌麻煩,改變需要成本
原本的環境 (現金刷卡轉帳等) 還算舒適的話就沒有迫切使用
電支的動機,就只是多一種付款的選擇而已
對...主要就是懶得學、覺得收現也沒差
不用再聊稅這件事,國稅局真的沒這麼閒,多半是收到檢
舉,不得不去查的,那都是商家不想用這些工具被抽手續
費才這麼說的,寧可收現金
就稅金啊
國稅局沒人力一個一個查啊,所以用現金他們沒人力查,
但是用金流服務,電腦系統一查就知道了
所以還是跟稅金有關係
稅金的說法就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不是嗎?
除了中國以外 有成功的國家嗎
因為台灣是民主國家
而且土地狹小
沒有用行動支付的必要性
瑞典非現金交易世界No.1, 比中國還要誇張哦...
主因還是太少人用沒手機支付的店反而有接外送 外送>PAY
計程車車隊有,但很多司機都不喜歡收,算是台灣趨勢
吧。
小黃用Yoxi跟55688刷卡目前還沒遇過謊稱機器壞掉要收現的
,但之前ptt有看人家說過
55688我碰過唬爛說壞掉的,不過也是六年前的事情了。定
價車保平安。
台灣小本經營的老人學習力真的很低,以前曾去某商圈使用他
們開發的一個行動支付,必須由商家執行APP核銷,結果商家一
個老人拿支當時最新款的哀鳳,睜眼說瞎話說他手機很爛不能
上網,擺明就是抗拒,都這種的那個商圈沒落…
我遇過計程車貼一堆支付廣告,結果司機說只收現金
瑞典那個也是環境始然,非洲有些國家行動支付盛行也是如此
基本上原本的使用習慣沒太大問題的話,要推廣新的模式就得花
更大的力氣,提供更多的誘因讓人願意使用
年經文要準備開吹中國好棒棒了
小吃店或夜市看到Line pay/街口支付,詢問能否使用
都不會被拒絕。
跟手續費無關 主要是要逃漏稅+1
店家要看我手機支付記錄真的很怪!我看中國也是掃碼不是
嗎?就沒看過他們店家要求手機給他看的…
看消費者手機是信任+不想拿手機+快吧
我會主動給店家看付款完成畫面 (不管對方是否有用手機或
其他裝置看交易畫面), 另外還有常去的店家他是戴耳機聽是
否有付款的通知 (好像是一邊會聽到全支付, 另一邊不知道
是會聽到哪個支付的交易完成通知聲音)
對岸是因為會大聲播放支付寶/微信支付到帳XX元 所以
不用特別去看自己跟客人的手機
有些支付收款軟體好像會報,曾掃牌子打完金額付款後,就聽
到店家手機報收到多少
就店家短視近利覺得現金就是棒,無視現金的成本和風險
搞不好店家算過啊 稅>>>>>>其他
賠錢生意沒人做,殺頭生意搶著做,懶得學不會是主因,稅
以及金流被掌握才是主因,不然哪那麼多攤主買房
其實多放個電支立牌也不會有太多金流在上面,不用講得好像
一放就所有交易都會走電支 (有那麼好就好了 :p)
問題是願意「自找麻煩」的店家有多少,其實跟幾年前比現在
已經多很多了啦,不過真的不願意用的也強迫不來就是
因為要逃稅佔很大的原因吧
38
[問卦] 電子支付霸主是誰?如標題 台灣電子支付前 本肥覺得風向好像一直在臭中國 (印象裡很久以前八卦版討論) 但現在電子支付普及後17
Re: [閒聊] 現在年輕人還有堅持現金支付的嗎?台灣的電子支付多半還是綁信用卡為主 少數才是儲值或是綁現金帳戶(類似全支付 街口帳戶) 其實還是本質刷卡 過卡的手續費=0 這點跟中國的微信支付或是支付寶不同14
[討論] 我想到一個【LINEBANK帳戶】很實用的方式就是 店家可以公布自己的【LINEBANK帳戶】提供消費者轉帳付款。 來達成 類似行動支付的方式。 雖然就是單純的 [銀行帳戶轉銀行帳戶]早就有了。 但【LINEBANK】介面簡潔,轉帳很方便,而且店家也能立刻收到轉帳訊息,及時確認。 如果消費者給錯錢,店家可以立刻用【LINEBANK帳戶】退錢,完全不用再跟第三方去申請8
Re: [問卦] 為什麼台灣仍熱愛使用現金?看到有人提到日本 剛好身邊有人在電子支付公司上班所以聽到一些情況 以我知道的部分來分享一下 日本很早就有電子支付 但從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後5
[問卦] 說穿了是攤販及店家自己不想用電子支付吧隨便拿一個街口支付來講 把街口支付裡的「付款碼」隨便找一家超商的印表機印出來 貼在店裡收銀或任何地方 然後客人就會先問老闆這次消費總共多少錢 老闆回達多少錢5
Re: [問卦] 電子支付那麼方便,誰還在用現金??不完全是稅的問題, 電子支付又不是免費的, 相關的銀行或是電子支付公司會跟商家抽手續費 到頭來手續費一樣會轉嫁在消費者身上, 鄉民還不是會抱怨漲價。3
Re: [問卦] 電子支付怎麼沒有前幾年這麼反彈了?兩個原因吧 1.疫情關係 台灣人又是出了名的怕死 交易能零接觸就零接觸 2. 發現電子支付的手續費成本可無痛轉嫁消費者 且越來越多消費者 優先選擇有行動支付的店家消費2
Re: [問卦] 為什麼電子支付在台灣推不起來?我覺得現在不用電子支付消費的根本傻子 現在大型連鎖企業比如說超商超市加油站為了增加競爭力都有開放刷卡或是電子支付 店家建設這些軟硬體都是要增加費用另外還要給銀行手續費 可想而知這些成本都會加在商品裡面 我用信用卡支付除了可以延後付款另外還有現金回饋- 很簡單啊 1.手續費 手續費比銀行信用卡高 行動支付手續費好像2~3%吧 銀行信用卡約落在1.5%以下
X
Re: [問卦] 為何三立底下的留言都拒絕電子支付電子支付要錢呀 手續費3% 店家付 各大支付的不平等合約還要求 不能現金電子不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