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nba的三分雨是身體素質強化下的產物嗎

看板NBA標題Re: [討論] nba的三分雨是身體素質強化下的產物嗎作者
rial
(deoo)
時間推噓30 推:32 噓:2 →:47

※ 引述《P0GUY (仆街~~~~~)》之銘言:
: 在板上唯一的共識
: 大概只有現代球員因為訓練方法進化
: 甚至生物演化也可能真的有產生影響
: 所以身體素質比以前更強大
: 但是現代球員的三分能力
: 是因為這種身體演化而強化出來的嗎
: 連大個子球員 也人人能三分
: 還是說單純以前的長人 不願練習 或 不被允許
: 他們願意練 也是練得到的
: 現在的三分雨打法
: 單純是規則的變化與 期望值計算後呈現的樣子
: 還是真的現代球員身體素質演進
: 才辦得到這樣三分雨打法

不是

身體素質哪可能才經過幾十年就有什麼差別?

經過幾萬年都不一定會有明顯區別

人人投三分一方面是規則

另方面就是「人擇」

別忘了

NBA球員都是「被挑過」的

以前不注重三分,所以會投三分的並不會被NBA挑進來,只能在公園自己投很爽

現在注重三分,所以會投三分的被NBA優先錄取,不會投三分的,就自己去公園玩

於是你就看到NBA人人投三分,連高個子也不例外

或許幾年後規則又改了,然後經過「人擇」後,又有一批特別的球員充斥NBA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01.163 (臺灣)
PTT 網址

peter080808 02/06 00:39三分能力從來不是選秀重點......

jesuskobe 02/06 00:40選秀都會評估外線能力了,為什麼不是重點

peter080808 02/06 00:40就算NBA現在是2000年時期的風格 我保證第一輪選秀

peter080808 02/06 00:40還是會是同票人

keyoard 02/06 00:41身體素質好的 也會預期可以練出投籃

andy82116 02/06 00:43應該說以前的人比起三分更重視中距離跳投、三脅等

andy82116 02/06 00:43等動作,現在會這些的人變少了

eskawater 02/06 00:43評估外線 但不會考慮到三分 有中距離就可以了

peter080808 02/06 00:45而且NCAA主要打區防 三分空檔更多 三分球命中率水

peter080808 02/06 00:45分很大

CMPunk 02/06 00:52不過我蠻好奇反過來說 吹楊在20年前選秀順位會這麼

CMPunk 02/06 00:52高嗎

peter080808 02/06 00:58還好吧 以前也有高順位矮後衛啊 放CP3 AI

peter080808 02/06 01:00吹楊身高以前的標準能報6-2 標準控衛身高

STRO 02/06 01:06身體素質是指運動科學以及健身觀念都跟以前不一樣因

STRO 02/06 01:06而現在球員普遍更壯吧

PeterHenson 02/06 01:14Trae young在20年前會當作bibby這類的吧

PeterHenson 02/06 01:14不過Bibby順位蠻高就是了

h760108 02/06 01:271991年第二順位Kenny Anderson,他應該只有防守比吹

h760108 02/06 01:27羊強吧= =

hank7218 02/06 01:28科學訓練

Diehardx 02/06 01:48我覺得運動科學十年可以差超級多耶

ooplus 02/06 02:18科學訓練10年的改變比不上nba規則跟尺度還有追求收

ooplus 02/06 02:18視率的改變啦

taiwanrules 02/06 02:18吹羊大一就打出 27.4+3.9+8.7 3.7顆三分 數據比AI大

taiwanrules 02/06 02:18二還好 順位能差到哪?

ooplus 02/06 02:28現在對面框進攻友善 練外線是很好的幫助 持球者要

ooplus 02/06 02:28最大化空間就是擋拆 擋拆最大化就是配1內4外啊

taiwanrules 02/06 02:31投籃本來就是籃球的基本技巧 從來就沒有什麼年代不

taiwanrules 02/06 02:31重視的道理 只能說現在的球員平均素質更高 人才庫遍

taiwanrules 02/06 02:31及全世界 能擠進窄門的準度本來就高 同時現代防守強

taiwanrules 02/06 02:31度也變強 為了破區域防守一定要有三分

zingy 02/06 02:34三分不用動腦,只要肯跑肯苦練就好。

Diehardx 02/06 02:36收視率那個年代不追求的 根本假議題.. 那一年的NBA

Diehardx 02/06 02:36是慈善企業?

Diehardx 02/06 02:37不要小看科學

SKLS 02/06 02:52應該是說天生素質不變,但是後天的營養和訓練養成差

SKLS 02/06 02:52很多

FatNerdLoser02/06 02:58天生素質也有差 美國本土投入AAU的人才越來越多 歐

FatNerdLoser02/06 02:58洲加拿大外籍球員也越來越多 投入的人變多沒道理水

FatNerdLoser02/06 02:58準變差吧

ki523898 02/06 02:59為什麼你的籃球世界只有NBA跟公園 好狹隘 選秀時有

ki523898 02/06 02:59沒有三分根本不重要 而是有沒有機會在NBA練出三分才

ki523898 02/06 02:59是重點 NBA防守下的三分出手跟其他三分不是一個等

ki523898 02/06 02:59

FatNerdLoser02/06 03:02球感也差很多 80年代後衛還會運到腳上 菜鳥酒蛋做一

FatNerdLoser02/06 03:02個背後運球觀眾就驚嘆連連 現在看到KI和尻佛花式運

FatNerdLoser02/06 03:02球都不會全場驚嘆

chogosu 02/06 03:57現在這種花式運球以前會被逼阿

chogosu 02/06 03:58運球規則又不一樣

ooplus 02/06 05:16收視率是假議題噗?馬刺活塞那幾年造成多少損失?

ooplus 02/06 05:16那個時候是不是剛好開放區防,之後是不是得分直上?

ooplus 02/06 05:16規則傾向改變造成球員球隊改變 誰因誰果呢?

ILLwill 02/06 06:27不過今年狀元是SG,這在以前不會發生

ILLwill 02/06 06:28物極必反啦,這種人人TMC遲早大家會看煩

pighong 02/06 06:56選秀還是看身體素質跟天賦潛力居多,有外線能力即可

pighong 02/06 06:56,你在NBA以外的三分數據根本不重要,

Workshy 02/06 07:13原po去查一下50年來的身高平均變化好嗎

taiwanrules 02/06 08:40開放區防結果大家不會得分了 才發現外線很重要 後

taiwanrules 02/06 08:40來慢慢適應得分上升 至於開放區防本來就應該 號稱

taiwanrules 02/06 08:40全世界最強聯盟結果防守只能半套説不過去吧

iamsafin 02/06 08:52萬年人類的頭骨都不一樣惹

WILLSON1022 02/06 08:57你這代比你爸高幾公分 你跟我說都一樣?

歐肥的兒子也比歐肥矮 哪有一代比一代高的道理? 除非上一代營養不良或生長環境很差,下一代環境、營養有改善,才會有差別 不然的話,一代比一代高,那100年後,人類平均身高要突破200公分了、500年後人類平均身高突破300公分了 合理嗎? 你去查查5年前、10年前跟今年大一新生的平均身高,你會發現…根本都差不多

WILLSON1022 02/06 08:58還不用說運動科學的進步

MeloKing 02/06 09:10樓上 我爸比我高...

pippen2002 02/06 09:21The不讓 表示:我又進化了?

iamchyun 02/06 09:36說的好像公園是你想來就來 疑?

Seanhuang 02/06 10:29西門:不投三分不能打NBA?

Leo4891 02/06 10:40比你爸高可能是你吃的好 或遺傳受益你媽那邊的基

Leo4891 02/06 10:40

Leo4891 02/06 10:42運動科學就是提升運動表現 增肌減脂這些 不要亂唬

Leo4891 02/06 10:42爛會變更高好嗎

ooplus 02/06 10:49所以才說規則跟尺度改變才是主因啊 不然根本不會造

ooplus 02/06 10:50成那麼多人去練外線 也不會促成現在起手就擋拆的潮

ooplus 02/06 10:50

Re12345 02/06 10:54市場和票房也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ooplus 02/06 10:55身體素質提升三分會變準那應該是各種投射都會變準

ooplus 02/06 10:55 不然怎麼驗證這兩者有關聯?

jehow 02/06 11:32運動科學可以讓球員不容易受傷 巔峰變長 但不會變

jehow 02/06 11:32更快更高 除非打針吃藥 如同田徑選手訓練時一樣

jehow 02/06 11:34人類體能巔峰歲數就在那 30歲姆斯體能也快不過20歲

※ 編輯: rial (111.250.201.163 臺灣), 02/07/2021 16: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