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亞洲] 日本科技業就職心得

看板Oversea_Job標題[亞洲] 日本科技業就職心得作者
mrrm
(聽了就回不了頭了)
時間推噓16 推:18 噓:2 →:29

文章好像有點長,可以由小標題挑可能有興趣的部分。

「誰向けの話?」
「關於身份」
「關於學歷」
「關於挑選工作與對海外工作的想法」
「如何準備面試」
「關於就職的心得」
「關於努力固然重要,但選擇更重要」


先說背景,今年超過30歲,大學畢業後,當完兵,在台灣製造業營收200位左右的公司工作三年半。接著到日本唸一年別科,畢業之後運氣很好的拿到総合電機・電子・機械関
連業界20位左右公司的內定,目前是在日本工作的第一年。
當初在決定留學以及就業時在版上獲得不少幫助,
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為板上有點貢獻,並期待對版友也能有些幫助。

「誰向けの話?」
在台灣有工作經驗正在猶豫是否要離職去日本念書 or 就職的工程師。
應屆畢業生。如何準備面試的部份可能在新卒採用方面可能有一點點幫助。

「關於身份」
在台灣申請到留學簽證之後前往日本,在適應學校的半年後開始打工以及準備面試。就職的途徑是中途採用,換句話說是找有工作經驗的經驗者。在留資格是從學生簽證轉成技術・人文知識・国際業務資格的工作簽。

「關於學歷」
學士跟碩士都不是四大四中的EE,在台中以及台北念書,再下個就是日本。在日本念別科的時周圍大多數都是年紀比我小,以升大学或大学院為目標的同學。少部分的6、7人是和我有一樣,有一段工作經歷後以Gap Year 或就職為目的來日留學。修業之後就我所知除了我以外也有不少人也都成功轉換簽證。重返學校本來以為可以輕輕鬆鬆享受校園生活,不過事實上是一直讀書,一直考試,考到我懷疑人生。最大的收穫是認識大學教授,因為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所以能學到在學校外的社會不會和你說的事,在與公司的應對進退方面受益良多。


「關於挑選工作與對海外工作的想法」
外資系和日本企業是一個分界,這兩個的準備方式完全不同。對比另一個只投外資系的同學,我們互相都沒經歷到對方說的事,甚至連最後跑簽證流程都不一樣。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斤兩,不是在台灣就能在國際級公司自由遊走的角色,當然不會有在日本突然就變可以了這種事,所以在日本也就只鎖定日本企業。

另外,在挑選公司時可以參考公司的CSRレポート,基本上較有規模的公司應該都有。從這當中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公司的經營,労働基準法第36条的相關規定應該也會在CRSレポート裡應該提到。可以特別注意公司對36協定執行的多徹底(月45時間・年360時間),如果働き方改革有寫在CSR裡面就能放心一點點,實際的規定應該會優於労働省。

誠如其他篇關於日本工作的討論,日本工作薪水不比美國高,從其他人的分析得知新加坡可能還更好一些。自認不是人們口中說的只要提到日本就什麼都好的那種人,只是環境允許讓我有多一個選擇,可以去試看看別人口中的日本職場是什麼樣子,覺得這也是很好的經驗。另外也是覺得,都花了這麼多時間和成本學了日文,如果沒有用一下感覺很可惜。

如果和我當時一樣,在面離即將離開日本的壓力下就職,或是沒有鎖定好志願的話,一定要下定決心訂下下限條件比較好:院卒年収500↑,且不比原來的工作還要差。畢竟移動力也是競爭力的一種證明,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了,我相信以台灣優秀的大學教育,並且多學一門語言,絕對值這個價值。

「如何準備面試」
雖然在台灣也是用人力銀行,但除非公司本身的招募就是使用人力銀行系統,否則我偏向透過公司自己內部去投履歷或寄信給HR,這樣能減少等待的時間。
基本上和台灣準備面試其實差不多。不同的是書審變得要花更多時間準備,需要準備以下三個東西:
※入社希望
※自己PR
※職務経歴書
這三個東西各自的寫法以及要點都有很多範例和分析,對新卒就職而言,這三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參考網路上的講解。

這邊提一個在寫入社希望時個人覺得滿有用的材料。以公司的角度來說,他想透過入社希望來知道你對公司了解多少,你的經驗和公司未來發展會有什麼連結。CSRレポート裡面會介紹公司的概要,目前主力的營業事業群,哪個最賺錢以及對人才的投資方針。可以參考公司的中長期目標與自己的專業做連結,拉近與公司的距離,這樣他們比較好想像你的未來和公司目標是不是在同一個延長線上。

自己PR我是以人格特質和工作性質出發去介紹過去的工作經驗,感覺像是職務経歴書中擷取部分來講一段更完整的故事。個人的意見是這個項目被創造的原因應該是為了避免有人因為想太多,掩埋自己的優勢。如果有顯赫經歷的可以在這時候聚光燈一下。

書審過後就會做線上測驗,SPI試験或玉手箱。通知信中有帳號和WEBでの適性検査的網站,那時候有針對題庫反覆練習。面試準備的後期都是寫題庫和練習面試交替進行中度過。但是因為測驗有時間限制,真的來不及作答,完全沒看過的題目光看懂題目要幹幹麻就花快一半的時間了,考完的結果感覺不妙。這部份我覺得我做的不好。

「關於就職的心得」
以下是半年就職過程以及工作一年的心得,主要是針對「職場生態」來說說我自己的想法。這個是比較偏向個人感受和經驗的題目,或許和其他人的感受不同也說不定。

我相信到哪裡都有雷的工作,就像哪裡都有江湖一樣,遇到了就只能認命。會有坎坷受挫的時候,也會剛好有貴人拉你一把。但無論如何都要分辨正邪,要名門正派為目標。


這個世界在10年前或是更早之前就被逐漸抹平,全球化下的結果就是很難再有一個產業能在同一個區域內從研發到生產全都有。帶動產業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衛星產業被時代的洪流散佈在各個區域,造就了對求職者相對優勢及相對劣勢的就業市場。這裡相對優勢的指的是「核心產業」與「衛星產業」是如何分佈這件事。

我所認知台灣的硬體工程師的發展劇本大多都是系統廠→IC Design House→C前面兩
者在技術發展的Roadmap中分別是最核心和最外圍的部份。在技術發展的Roadmap中時常是IC Design House作為領導者,系統廠依照自己的能力與客人性質看要跟多緊。

系統廠與IC Design House的關係像是加盟門市和企業總部的關係,不同地區會有不一樣的發展。加盟門市隨著時間的累積,開始慢慢能獨當一面,雖然知道總部能解決問題,提的方案很有效,但不知道中間的過程是什麼,這些內容可能都在區域經理的工作能有所累積,區域經理的當久了漸漸的就知道企業總部裡面在做什麼。

在台灣系統廠就像門市店長一樣,雖然已經獨當一面,能處理大多數加盟門市的業務,知道要訂多少貨,能把東西順利賣出去並且不賠錢。工作上更新的技術都是總部覺得加盟門市需要知道的知識,雖然一直有進步,但無法跨越級距,等級原地踏步、薪資也是(如果找不到工讀生的話,店長就要下去輪夜班QQ)。的卻店長的工作很重要,但如果對核心的工作有所好奇,想要往核心的工作前進,但又缺少區域經理這個歷練的話,這中間就會豎起一道高牆,陷入無法越過高牆,又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他們自有一套玩法的影響,還是因為他們錄取你就從零開始教的訓練模式,業務難易度很全面。有一樣是負責案子的工作(A),針對客戶的需求設計開發,工作內容不外乎EVT,DVT,PVT那些的。
除此之外,會有另外一類的工作是支援案子開發工作(B),除了重視商品之外,也開發產品設計時需要的技術。
另外就是對客人,把者兩群人串起來比較偏管理的工作(C)。

因為有這三種工作等於是有三條主線在跑的感覺,A,B,C裡面就容易對到符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去挑戰比現在會的再「更難一點點的工作」,自己決定往前的方向後公司會有資源可以協助你往下一個階段走。職場發展會在再更多元一點並且也比較好想像未來的樣子。

在疫情影響下這個世界又會有一波轉變,全球分工這個模式或許會讓全球據點的布局策略有所改變。「核心產業」與「衛星產業」的版塊移動是未來可以期待,好像可以看到之後回台的一線曙光。(耳邊響起,走你え路,走你え路,你對我說,但是你要が回來え路,放在心中。)

「關於努力固然重要,但選擇更重要」
最後想用對這句話的解讀最結尾。
可能有人說"選擇更重要"→幹話,我猜他的意思應該是說這個根本不用別人說,如果可以選,而且知道選哪個好誰不想選更好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滿贊成他的的想法的,其實多半時候自己根本不知道選了什麼。我覺得這邊講的選擇是比較偏向緣份到了,自然而然就變這樣的那種選擇。但我認為這個自然而然是有因果關係的,因為看事情的心態、對自己的自信心與對未來的期許,最後造就這樣的選擇。而且我相信不管對選擇的結果滿不滿意,因為已經試著做出改變了,所以一定是不會令人後悔的選擇。

努力這個部分,我想我是統計學的常態分佈95%裡的一般人,我想如果你是最頂尖的前2%,應該不會有一絲猶豫就出國,會覺得這和呼吸喝水一般簡單;如果你是後段班的2%,應該不會有這個煩惱。那我就大膽假設我們都是普通的一般人。
既然說是普通,那也許不是超級優秀,但是絕對也不差。
在找工作和準備的過程中受到挫折、沮喪、失望時請別忘了這樣提醒自己。
希望這篇心得分享能帶給正在猶豫去日本留學或就業的你/妳,更多自信與勇氣。

首PO,如果文法或排版問題請見諒。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3.190.22.221 (日本)
PTT 網址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00:42:05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01:19:20

libertycat06/03 02:02感謝分享

keyut243306/03 02:25

Dumbbbb06/03 07:07面試最難的就是自己PR跟経歴書 其他都沒難度

Dumbbbb06/03 07:11在日本找工作很簡單 但找好工作就真的不容易

我也是私心覺得不要屈就,這樣很浪費青春年華。暫時先回台灣,如果真的嚮往海外工作,未來還是有機會再挑戰的。

x2462778506/03 07:42同意樓上,屈就的一大堆

DFM06/03 08:57(耳邊響起,走你え路,走你え路,你對我說,但是你要が回來

DFM06/03 08:57え路,

DFM06/03 08:57放在心中。)推這句話,離鄉背井都會不時想到這塊!

沒錯,搭配MV更有感QQ

ad8631506/03 09:24別科?所以原po沒升學走中途採用?

對耶,沒升學耶。太老了。看同學在日本讀書感覺我應該也讀不來XD

dontpushme06/03 11:28

gigi031606/03 12:40感謝分享

NoteEdge06/03 13:49本來也想在台工作一段時間後去日本讀別科再求職

NoteEdge06/03 13:50但台灣的日籍日文老師說讀就職取向的語言學校效果比較好

我那時候不知道就職取向的語言學校。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詳細希望XD 那時候選別科的理由是希望上課時間可以長一點,以及希望不要像補習班一樣的教學氣氛。 雖然別科也是一直背、一直考試,但因為教授一定會空下請益時間,可以利用這點活用和老師單獨交流的機會。

NoteEdge06/03 13:51想知道原PO為何選擇別科的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15:08:54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15:11:51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15:23:27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15:30:29

donnamonya06/03 19:29我當時也是因為別科上課時間比較長選別科,還有就是學

donnamonya06/03 19:29生證有各種打折或看展免費等功能XD

donnamonya06/03 19:30原PO走的路大致上跟我有點像,推一個XD

對耶,有發觀光手冊那種,可以門票免費,不知道語言學校有沒有。上課真的紮實,學費繳的很值得XD

donnamonya06/03 19:32選別科還有一點就是我當時選的別科學費最低又最紮實

lin21406/03 19:40超過30還新卒?

不是耶。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19:54:13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3/2020 20:04:44

qooqoo12306/03 21:41原po認識一下, 難得也有日本硬體IC工程師。東京

哈,對耶,看到的都是找軟體比較多,所以才想說一下硬體的事。另一方面也很好奇其他人對日本職場上的想法。

qooqoo12306/03 21:41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4/2020 06:22:01

gemilay06/04 13:04加油 日本工作不容易

zxc031206/04 13:47不知道年薪有沒有1000萬丹 現在隨便在台灣都150萬起跳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7937/tes-company-salary-rank

正好看到新聞有講這個,裡面說他們是參考證交所公佈資料,所以應該是沒問題的資料來源。 150萬以上是台灣百大企業,而且一定是裡面中位數以上水準的人,想必一定不是泛泛之輩。

zxc031206/04 13:49不知道你有沒有開始接觸客戶 需要每天做簡報了

zxc031206/04 13:50光是語言學校那套要上在公司台報告 肯定尬到爆

那業界標準審視學校教的可能真的會尬到爆,不過個人覺得還是有用啦,至少流程和開頭結尾可以達標。 presentation這個真的是漫長無盡的學習之路,這個感覺可以列成人生課題XD

zxc031206/04 13:51相信我 在日本撐得下去的動力絕對是錢 不然表達能力差

zxc031206/04 13:51講話別人聽不懂 職崖也發展不到哪去 屎缺絕對給你做

zxc031206/04 13:51還不如回台灣輕鬆年收200萬

stonylu06/04 17:02果然千萬哥又來了。ㄧ直叫人沒千萬不要來,你自己有沒有

stonylu06/04 17:02千萬啊?沒說服力啊......

evadodoya06/04 17:58他好久沒來了別這樣 就讓他說一下呀

donnamonya06/04 18:02千萬哥一陣子沒見了,現實生活中你講話也很嗆嗎

ambitious53006/04 18:05看到某推文是"丹"不是"円" 就不用太在意了XD

evadodoya06/04 19:58我想應該是不會(?

jigsawcook06/04 20:46超級想念千萬哥雲說書單元~! 在日奮鬥庶民們必追~

deacon06/05 05:13推一個

deacon06/05 05:14其實千萬那位說得也有一點道理啦 如果日文表達能力不能融

deacon06/05 05:14入日本社會 到最後在職場上面升不上去的話 如果在台灣也

deacon06/05 05:14能領高薪 那對日本沒有愛的話還不如回台灣

對喔,這時候就很羨慕在台灣有好工作機會的強者,不過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啦。

antpro06/05 05:22講英文就好了呀。還可以看日本人的囧樣

deacon06/05 06:33可以講英文但是畢竟你還是在日本社會 除非純外商 不然上

deacon06/05 06:33司聽不懂到時候升職會升你嗎?

在推文中看到滿多把語言以及升遷拉在一起討論的觀點,我沒這樣想過,現在也沒什麼想法。不過把兩個分開看的話可以分享一點我的想法。 言語の壁一直是的課題,對母語者可能也是。所以才需要Newtype(大誤)。 溝通是雙向進行的,除了作為媒介的語言之外雙方的態度也是關鍵,對方多願意聽你講話會決定這次共同的品質,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願意的。和客戶簡報也是要看是什麼客戶,公司應該不會派對外國人去服務對語言挑剔的客人。 關於升遷這個我還沒經歷到,所以沒有可以分享的,等其他人的經驗XD。不過我相信除了語言之外其他因素應該更關鍵,綜合指標應該是升你之後能為公司組織做什麼貢獻,平常的工考績就是說服公司的過程(如果公司制度正常的話…過去…)。與語言相關的部分我想可能是人際關係的部分,與上司或自己team members的溝通一定沒問題,其他部門的partnerships的確是一個潛在的問題,本國人自己有很多共同點,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相似的經驗,可以切入建立好的關係。這個就算時間再長可能也無法克服。可能會遇到對台灣有興趣的案例,但我想應該會是少數。

lingerptt06/05 10:55好分享,保持健康 快樂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1:56:47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1:59:06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2:03:14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2:06:12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2:42:32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2:43:24

goodsun06/05 13:08好文推推!

※ 編輯: mrrm (153.190.22.221 日本), 06/05/2020 14:57:03

pizzahut06/05 18:16丹丹丹...看起來還蠻好笑的

jkl85206/05 19:53看千萬哥在科技業版最近的文就知道他程度到哪了

pizzahut06/06 21:33那個字用注音是可以找的到的 :P

d880126d06/22 02:21千萬哥真的好笑 一千萬丹有戳到我笑點

pign03712/08 18:00好感動QQ,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