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唯一雙槽 INNO3D RTX5070Ti X3 16GB
https://i.imgur.com/JinTqlZ.jpeg


GEFORCE RTX 5070 Ti,及強調16GB GDDR7,低噪音與 SFF Ready。
背面列出規格與散熱設計,包括 9cm 風扇、6 根鍍鎳導熱管、雙插槽設計、金屬背板。散熱器設計採用銅底與鋁合金底座,加強 GPU 與記憶體散熱,並最佳化鰭片間距提升氣流。
包含系統需求方面,需 PCIe 插槽、700W 以上電源、2 個 8-pin 電源接頭,支援 Windows 10/11、Linux 64-bit。
https://i.imgur.com/6JIYQ78.jpeg


https://i.imgur.com/X5HyA9T.jpeg



https://i.imgur.com/PpH1dZc.jpeg



正面三顆連葉式的9cm風扇,側邊有「INNO3D GEFORCE RTX」字樣。
背板為金屬材質,部分區域開孔,有助於提升散熱效能。
整體外觀維持一貫的簡約風格,沒有過多裝飾及花俏的設計。
https://i.imgur.com/g2uoMWS.jpeg

https://i.imgur.com/um6WlN6.jpeg

VRM(供電模組)與顯示記憶體則使用鋁合金底座。
https://i.imgur.com/0SradCW.jpeg

鍍金接頭 14+3相供電 標準的AIC公版PCB用料
https://i.imgur.com/AUKZ8u4.jpeg

https://i.imgur.com/WRdqGro.jpeg

K4VAF325ZC-SC28
共8顆 單顆容量為2GB(16Gb)的顆粒
組成總共16GB的容量
記憶體速率為28Gbps
https://i.imgur.com/uiADk9F.jpeg

https://i.imgur.com/rRygh83.jpeg

型號為CF12910S
規格DC12V 0.35A
https://i.imgur.com/lHPY13O.jpeg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3D 開啟Gaming Turbo Mode(單CCD 關閉SMT)
散熱器:Noctua NH-D15S chromax.black ft.DD1
主機板:ASUS ROG X870-A Gaming WiFi (BIOS/1103)
記憶體:T-FORCE XTREEM ARGB DDR5-7200 16GBx2 CL34-42-42-84
機殼:Fractal Design North Chalk 白
前三進氣Alphacool Apex Stealth 120mm 金
後一排氣Alphacool Apex Stealth 120mm 金
上二排氣be quiet ! SILENT WINGS 4 120mm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X PRO ATX3.0 PCIe5.0 1200W
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1 Pro 24H2(26100.2161) \ 電源模式 最高效能
螢幕:GIGABYTE M27Q (2K)
https://i.imgur.com/dGB93iv.png

https://i.imgur.com/BXDjqf2.png

https://i.imgur.com/954qZ1B.png

https://i.imgur.com/u42NHZE.png

https://i.imgur.com/dsLKKKE.png

https://i.imgur.com/P39NkO2.png

https://i.imgur.com/SZFvYaD.png

https://i.imgur.com/vCuE4rK.png

https://i.imgur.com/IQUxoiR.png

https://i.imgur.com/7QuReiX.png

https://i.imgur.com/7M8pE13.png

https://i.imgur.com/u67cj1z.jpeg

https://i.imgur.com/QQ61Od1.jpeg

核心溫度最高72度
記憶體溫度最高76度
功耗限制為300W
註:50全系列皆取消Hot Spot溫度感應器
255度為錯誤數值
結論:
我過去有開箱過INNO3D RTX4070 Super
對於INNO 3D的入門卡感覺其實是非常不錯的
尤其是質感跟用料上
這次RTX 5070Ti X3也是一樣
MSRP 26990元 我並不覺得這張給我丐的感覺
供電模組維持AIC公版14+3相的供電方案
導熱管跟銅底都有做鍍鎳處理
而且是所有標示SFF Ready中唯一真正的純雙槽卡 搭配無越肩的散熱器設計
而非2.5槽 算是真正的SFF友善
保固的部份為註冊四年保 代理商為富基電通
同時也是東芝硬碟的代理商
在保固方面其實也算是做的非常不錯的代理商
代理東芝的部份跟通路合作 只要是富基貨都能請通路免費代送 而且速度也很快
在保固方面 我是很放心
原廠跟代理基本上都很正向
其他INNO 3D開箱文:
[開箱] INNO3D GEFORCE RTX4070 SUPER TWIN
https://www.ptt.cc/PC_Shopping/E.bD_K3a9sEGfc
--
先檢查有沒有被閹割ROP
樸實好看的卡
好快
推
好奇這卡會吵嗎?卡不熱是還好,就怕吵
滿安靜的 我主機是靜音取向 我並沒有特別聽到顯卡的聲音
這個厚度應該是目前最接近FE的
感謝回答,看來是個樸實無華的選擇
可惜三年保 不然挺不錯的
更正 四年
無越肩是不是對緊湊型機殼比較友善?
越肩就是吃機殼寬度,不寬的機殼配高越
肩的卡就會離側板很近,容易折到16pin
推真‧2槽卡
板主敲碗萌夯4k測試啊~~~
推
推 5070Ti
哪裡買得到這牌阿
我猜是第二名店買的
time spy的圖錯了,跟time spy ex的重複
哩
顯片長度是30.x cm?
很中規中矩的一張.介於好看與難看之間
雙槽給讚!!!!
可惜還是太長了,朋友的魚缸機塞不進
挺樸實的,可惜四年保
雙槽推 不過太長了...
這本體這麼迷你..真像以前的亮機卡..
轉頭看向我的貓頭鷹卡...
香
路過發現你的機殼風扇很特別,金屬
的會比較吵嗎
雙槽已是稀有物了
看到顯卡社團有人想拿這張換AMG
這張SSF,有ㄧ定的市場
好好笑 現在雙槽變賣點...
我買的是這張的OC版 剛才也收到了XD
原來現在丐到極致都可以當作優點...
樓上你是不是誤會什麼….誰跟你講丐是優
點?
這張是好在體積夠苗條,無越肩設計除了標
準安裝可以減少電源線彎折外~也可以在C
PU裝中大型塔散情況下,顯卡轉直立安裝也
高機率不會卡到塔散!
因為40/50磚頭卡的設計正常安裝會把廢熱
尾氣排給塔散直接吸,導致影響到cpu溫度
,想改變就是cpu改水冷,或是顯卡改直立
…但cpu高機率要跟著改水冷or換殼….但這
意願高的人多嗎
顯卡苗條好處除了可以正確對應機殼風道外
還可以充分展示顯卡燈效、以及對itx 玩家
更友善…這是一堆7公分磚頭卡很難做到的
事
所以雙槽、2.5槽內就是有賣點啦
剛剛在罰站二店 現場一張被路人買走
我才想問甚麼時候卡超過30公分能當賣點了
推雙槽卡
卡越做越大,大=帝版
這種歪風真的要改
300W出頭的卡搞個4槽
可以省那些料然後賣便宜點嗎
真省了料也不會便宜吧XD
這樣說吧,這張能裝在Ghost S1內
搞ITX的很多都先買殼再湊內裝...XD
因為itx的精髓是那個殼阿
好奇問問 有看到另一篇有組itx隨身機
也是這張卡的話 有沒有推薦的組合?
現在反而有興趣組一台能帶著走的電腦
看你要組多隨身
還要問你要組到多強
應該就一樣7800X3D, ram 64G XD
我覺得這規格 應該兩年內3a都沒大問題
能帶著跑是真的蠻有趣的XD
真的隨身要拼小容積公升數風冷,長度過
30cm機殼一定要扁,都買5070了cpu好歹
配個x3d,太矮的散熱不夠力,太高的機
殼裝不下,哈哈哈哈哈
30
[開箱] MSI GEFORCE RTX 4070Ti GAMING X TRIO白狼窩2.0無廣告好讀版: 狼窩1.0好讀版: 動爪玩MSI GEFORCE RTX 4070Ti GAMING X TRIO WHITE29
[開箱] 小巧雙風扇 RTX4070 WINDFORCE OC V2 12G舊版的 GDDR6X RTX4070 已經逐漸停產 NVIDIA 改推 GDDR6 版本來取代 一方面 GDDR6 版本的發熱量也稍微降低 台灣通路四大N卡AIC品牌,華碩、技嘉、微星、 索泰 也都推出 GDDR6 版本的 RTX 407023
[開箱] Thermalright Phantom Spirit 120 PS120狼窩2.0無廣告好讀版: 狼窩1.0好讀版:21
[開箱] 一次到位沒煩惱 技嘉 RTX 2070S GAMING圖文網誌 ------------------------------------------------------------------------------ ------------------------------------------------------------------------------20
[情報] xfestest開箱3080lid=IwAR0K3KrA64Oyj8TQnZdfuBIZo5YKnkD4nsjVDaSyzkQIRF0lq9I0uTL-nTQ 這一代 NVIDIA 創始版(公版)顯示卡,可說是有著顛覆以往顯卡印象的新穎設計,以 往視為信仰的 GEFORCE RTX 招牌改為白色燈光,並採用著 X 形狀的一體式框架,搭配 均溫板複合熱導管和散熱鰭片,通過正反 8.7mm 軸向式進風、抽風配置,打造全新的顯16
[開箱] Thermalright Peerless Assassin PA120狼窩2.0無廣告好讀版:(建議使用電腦瀏覽) 狼窩1.0好讀版:14
[測試] 壓歲錢拿去換顯卡 RTX3050 EAGLE OC 8G圖文網誌 ============================================================================== ==============================================================================10
[開箱] 技嘉 RX 5500 XT GAMING OC 8G 開箱測試圖文網誌好讀 ============================================================================== ==============================================================================13
[開箱] SFF 標準 Pri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 NVIDIA 為AIC合作夥伴 制定了新的SFF小眾標準,主要目的是為了ITX玩家友善 顯卡尺寸規範在,304 mm 長、151 mm 高 50 mm(2.5槽厚) 華碩原先就符合的系列有 ProArt 以及 Dual 以外 全新推出了 Prime 系列主打三風扇精巧尺寸13
[開箱] PNY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Verto Whi跟朋友借他新買來的4070ti來練習開箱影片 下面也有文字的開箱 這張卡是 PNY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Verto 白款 第一眼看到就覺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