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看板PC_Shopping標題[心得]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作者
njo6tj06jo3
(pikapikachu)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16

看到這咖一陣子了最近才淘回來,價格不算便宜,要價1099 RMB,但它確實有它的價值。花一堆時間組好後就真的不太想拆開重拍一些細節,故圖可能不夠詳細,另外是手機排版,請各位板友見諒。


配置:
CPU: AMD R5 5600X
MB: ROG B550i
RAM: 美光 Sport LT 3200 16G*2
水冷: MSI MAG CORELIQUID 240R V2
+ 銀欣 Air Slimmer 120*2
PSU: 全漢 金鋼彈 750w
+ ZS官方電源訂製線(黑色矽膠)
GPU: EVGA RTX 3070 XC3 Ultra LHR
Case: 本次主角 ZS-ST V1 灰色 體積僅9.96L


先上外觀,左右兩側側板一模一樣可互換,皆以上方磁吸+前後面板以溝槽夾住固定。
可以看到前面板有開機鍵、一個USB-A和一個USB-C,
https://i.imgur.com/rboVW0J.jpg

圖https://i.imgur.com/rboVW0J.jpg?e=1667524044&s=bBtVZ6MLNarQtc2I578v7g,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架構上即 SSUPD Meshlicious 的縮小版,直立式背靠背,前方放水冷,後方為主板IO跟電?,可以在以下俯視圖與後視圖看出。


上蓋拆下四顆螺絲後即可從後側缺口提起,這也是拆開機殼的第一步,在四個角落也可以看到側版上方的磁鐵。
https://i.imgur.com/SOxVaFN.jpg
圖https://i.imgur.com/SOxVaFN.jpg?e=1667499003&s=FmIc8nrFO-u6E15_COiQ3A,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看一下上蓋背面也可以看到有給顯卡留出目測1~2mm的空間,雖然我是沒有用到。
https://i.imgur.com/a4hzzPu.jpg
圖https://i.imgur.com/a4hzzPu.jpg?e=1667513624&s=KRtpEf2iBNQ2ih20Tep2Bw,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後方有留出通風孔讓顯卡散熱,也可以發現發現他解決了SSUPD的一大缺點:顯卡IO朝下,?他用的轉接線僅支援HDMI 2.0與 DP 1.2,轉接線連接方式後面說。
另外應該是為了讓DP跟HDMI都可裝上,所以可以看到HDMI的孔旁邊有縫隙。
https://i.imgur.com/KDRNnmE.jpg
圖https://i.imgur.com/KDRNnmE.jpg?e=1667530093&s=szX6xQPCc6fsAkiZyE5WSw,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接著來看到主板電源側,可以看到真的塞滿滿也是我搞最久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附帶的顯卡延長線有一點過長,要在主板側折疊一小段再裝電供。
https://i.imgur.com/7DCOwUP.jpg
圖https://i.imgur.com/7DCOwUP.jpg?e=1667553687&s=HqNxpw_4fxOcOSBRXcpCAg,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顯卡側相對之下就很空了,只是一張小小的3070而已,最大可支援322*147*60mm的顯卡。右下角可以看到顯卡IO轉接線,組裝時需要預先調整好適當的長度來使下方的蓋子能蓋起來,這裡我也拆裝了好幾次才成功。
https://i.imgur.com/HGQZfRt.jpg
圖https://i.imgur.com/HGQZfRt.jpg?e=1667532722&s=nM8ds0kBCNfTVGR5PUHovA,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接下來看到底面,也就可以看到顯卡IO轉接線連接方式,鎖上蓋子後配合腳座線就不會拖在地上。

未鎖上蓋子
https://i.imgur.com/sUiBkSW.jpg
圖https://i.imgur.com/sUiBkSW.jpg?e=1667537278&s=UTAL9V5Bx0QTE9Soy4xpLA,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鎖上蓋子後(現在才發現拍這張圖的時候有一顆螺絲沒鎖..)
https://i.imgur.com/pmk02wJ.jpg
圖https://i.imgur.com/pmk02wJ.jpg?e=1667545947&s=UO2ETi8lqMvNDCs-86zNZw,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水冷部分由於只能裝下46mm厚度,大部分市售一體水的冷排皆為27~31mm不等,因此這裡換?應該是目前市售效能最好的薄扇:銀欣 Air Slimmer 120,厚度15.6mm,另外也有ARGB版本,但對光害無感所以選便宜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水冷頭高度限制只有48mm。
圖不小心沒拍好,總之是向外吹的。
https://i.imgur.com/R2yGLgh.jpg
圖https://i.imgur.com/R2yGLgh.jpg?e=1667511575&s=5q0arnzFqCxyWuyJ1zkp-Q,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上面沒拍好只好拍一下薄扇盒子。
https://i.imgur.com/lOYTe5w.jpg
圖https://i.imgur.com/lOYTe5w.jpg?e=1667537387&s=lwCPAJTw9LEzhB4ucxt6yw,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接下來做最重要的散熱測試,由於冷排會吃到顯卡熱風,因此有使用CTR簡單做一下HybridOC,P2用P2推薦組合調校與P1用undervolt推薦組合調校,設置如下圖。
https://i.imgur.com/vqTOW7F.png
圖https://i.imgur.com/vqTOW7F.png?e=1667524516&s=8HcvPILLpij71kEeHDgWSw,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預設PBO auto R23跑分,多核時CPU約76W。
https://i.imgur.com/6ZPR1z5.png
圖https://i.imgur.com/6ZPR1z5.png?e=1667530100&s=0B2YpR0nQ_0UW1EHOfsQPA,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CTR調校後R23跑分,多核時CPU約61W,少了1/5的功耗卻差不多的效能,爽。
https://i.imgur.com/RlfxVnY.png
圖https://i.imgur.com/RlfxVnY.png?e=1667528731&s=ppQ6XjLaxQ65IoXG6awN2w,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最後再做單烤FPU + Furmark壓力測試,30分鐘後皆只有70度出頭,算很舒適的溫度了。 https://i.imgur.com/PAYqCPm.png
圖https://i.imgur.com/PAYqCPm.png?e=1667523421&s=iA_zRp7fkRIvxd-k7kq06A, ZS-ST V1 itx開箱兼心得文


總結來說這咖機殼確實有讓我很滿意,不到10L的機殼能裝下240水冷真的很猛,溫度表現也不差,不像SSUPD需要90度的HDMI/DP線,做工好,孔位精準。
但這是我組過最難裝的機殼了,儘管不是第一次組itx但總組裝時間也約有5小時上下,有很多細節,又牽一髮動全身,不過這也是組itx的樂趣吧,而且空間利用率高就是很舒服。
第一次寫開箱文,有問題可以儘量問,感謝大家看到最後。


----
Sent from BePTT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32.62 (臺灣)
PTT 網址

mrme94507/15 14:55顯卡輸出的線可以自己替換嗎?

下單要備註或先跟客服講顯卡的接口,只會給剛好四根,沒問過能不能加購。

wellzx07/15 15:00看起來不錯直立然後IO在側邊 這樣比較方便

mrme94507/15 15:06那可以用自己準備的線替換嗎?還是線已經固定不能更換了

mrme94507/15 15:06

可以拆下更換,送來時也是另外包要自己鎖上,但是我不清楚這種線要在哪買就是了。

TimeLapse07/15 15:20看不出跟SSUPD比起來有麼優勢 90度DP官網買就有了

TimeLapse07/15 15:20這個還有顯卡輸出的線的限制 體積也才小一點彈性更差

還是有小30%以上喔,但我手邊也沒有SSUPD可以做對比。

mrme94507/15 15:22價格如果比SSUPD低的話還OK,但看了一下價格,不太行耶

TimeLapse07/15 15:23而且說實在的 那些黑色擋板看起來很廉價...

我是覺得還好,而且也看不到。

hey100307/15 15:34ssupd網路也有3d列印後顯卡輸出面板 自己買個延長配件接

hey100307/15 15:34也行

mrme94507/15 15:35樓上是說底部的黑色檔板嗎,那個應該看不到吧,其他黑色

mrme94507/15 15:35的部分是主板跟電源而已?我倒是覺得前IO給太少,外觀對

mrme94507/15 15:35我來說沒什麼問題,顯卡多轉接線結合在機殼上也蠻好看的

mrme94507/15 15:35,只是沒給HDMI2.1跟DP1.4不太行

希望可以出升級的線或以後版本可以給到吧,目前我是用不到更大的頻寬啦

lc07251607/15 15:55這種價格直接A4h2o 就好了

確實,購買方便很多,但直立跟橫躺佔地面積還是有差。

※ 編輯: njo6tj06jo3 (1.200.51.126 臺灣), 07/15/2022 16:26:34

fu1vu0307/15 16:32感覺打孔完全CNC加工 價格才會那麼高

商品說明有寫是CNC加工沒錯。

MK4707/15 17:07看上去還沒美味網板好看......

MK4707/15 17:08不知道是拍照色偏?看起來好髒的感覺

外觀的話我認為沒有髒髒的地方喔,但內部可能是我組裝不慎刮到或是原本零件沒做過多清 理所帶來的灰塵導致。

※ 編輯: njo6tj06jo3 (1.200.51.126 臺灣), 07/15/2022 17:27:29

lakershank07/15 17:50推心得,但…美味好看很多

iqafo07/15 19:05辛苦了

xleacigma07/15 20:50那個顯示延長線應該是adtlink的 itx神物

xleacigma07/15 20:50我也買了好幾條回來改在美味網版下面 加上3d列印的蓋板

xleacigma07/15 20:513D列印擋板不是蓋在底部 是蓋在後面

Gbadger07/15 21:19我覺得蠻好看的呀!

lingling000007/15 23:55感謝分享喔!!

maplefoxs07/16 09:07給四條蠻佛的

Nafusica07/16 12:21不夠便宜都是醜

sdbb07/16 17:55 CP值

sdbb07/16 17:57話說,銀欣是台灣廠商,結果其風扇也是國外買比較便宜

sdbb07/16 17:58那簡體字包裝,應該是淘寶或中國買的吧?

的確是一起淘回來的,利民也是一樣的狀況QQ

mrme94507/16 20:38去研究了一下延長線,發現四條其實蠻貴的...那這個價格就

mrme94507/16 20:38能理解了

※ 編輯: njo6tj06jo3 (180.217.248.26 臺灣), 07/16/2022 22:22:40

AKNorick07/19 21:34這整線似乎非常辛苦,空間超窄還要塞顯卡也太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