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霹靂] 淺談魔劍道十旗大將(上)

看板Palmar_Drama標題[霹靂] 淺談魔劍道十旗大將(上)作者
tim1112
(無力)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2

嘛,會發出這篇文,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在下的上一篇文裡面,看見推文裡面曾有版友
說他們都是沒故事沒個性的角色,感到一陣傷心而發的。


魔劍道十旗大將,顧名思義就是指龍圖霸業中魔劍道組織的將領,而他們存在時間也僅限於龍圖霸業,全都在該檔就下台一鞠躬。除此之外,若用狹義觀點把魔劍道僅視為誅天所領的組織,那麼雖稱為魔劍道十旗,實際上符合定義者應該只有六位將領,他們在劇中又被稱為三旗將軍或者三旗六將;而真正被稱為十旗大將的,只有最後面登場的
「橫江斷水刃」&「閻斧赦木年」兩人,而他們真正的領袖是策謀略。乍聽之下應該是
十旗>三旗,但後來斷水刃還是把前面六人也算進十旗之中,所以本來應該就只是分批登場而已。


龍圖霸業常被戲迷稱道的是國戰味道頗重,這點在前其尤為明顯。當時三大國除中原的天策騰龍殿勢力外,還有齊名的兩個反派組織魔劍道與妖刀界。而魔劍妖刀不僅名稱成對,就組織架構上也某種程度的對稱。

誅天<=======>妖后(老大)
右護法<=====>權妃(輔佐官)
鬼神六惡誅<=>五色妖魃(護衛)
白衣<=======>黑衣(王牌打手) P.S.黑衣於龍圖中期轉入妖刀界
萬戰劍魁<===>骨刀漫九骸(高級武士)
三旗將軍<===>四大臣(中堅幹部)

有趣的是,就像骨刀曾跟四大臣中的妖刀帥編組一樣,三旗將軍跟萬戰劍魁組隊的場景也不少,這兩類型應該是平職而非上下關係。


三旗六將、萬戰劍魁(名字請參考我的上一篇),乃至於斷水刃赦木年合共十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都一次死成雙——若非是一集陣亡兩人,就是兩人死於同一對
手,甚至還有兩種情況都滿足的。例如離風剪(死於地雷)跟蠹屍人(死於傲笑紅塵)都在龍圖10退場,火獅子跟病骨爪在龍圖13死於雜細郎,影中殘和解玉龍在龍圖17死於獨孤遺恨,掩薄命(龍圖25)跟白秋水(龍圖30)皆死於鋼翼飛猿。而最後的斷水刃跟赦木年的便當更是無敵豪華,他們都在龍圖36死於圍殺風之痕的戰鬥中。


如果看到上一段,應該會很多人心生「啊不就是雜魚有啥好談的」。某種程度上這感想也沒錯,雖然他們曾一度跟包含三傳人在內的騰龍殿大將們分庭抗禮,但以戲路來說真的是二線角沒錯,甚至還有像蠹屍人那樣連全名都來不及報完就了帳的廢柴。

話雖如此,在他們短暫的生命中,也未必像是某些版友所言的那麼沒有個性。


由於進展到策謀略登場時已經沒有國戰成分,因此本篇主要探討的是三旗六將,以及作為同事的萬戰劍魁。

三旗六將在龍圖8時一起被右護法招喚出來。現身後他們馬上參與了一場重要會議,而誅天在會議中稱他們為愛將,表示他們在上古時代就追隨誅天了。雖後來補充是策謀略所派,考慮稱作三旗而非十旗,我會腦補成這六人後來被誅天給吸收成為直屬親信。

那場會議是在討論要如何處置被天策生擒的少子白衣劍少,值得注意的是三旗六將並非全員都持同一意見。主要分成下面兩派:

救白衣=>掩薄命、影中殘、火獅子=>「太子去妖刀界所以不能再失去少子」、「白
衣是魔皇之子」、「連一名大將都救不回會讓魔劍道顯得無能」、「白衣的功勞在座無人能及」


棄白衣=>病骨爪、離風剪、蠹屍人=>「不可讓天策坐大」、「六星天策太強,不該
為一人賠上魔劍道」、「不可因一人罔顧大局」


隨後誅天表示即使白衣是他親生,他也必須犧牲的時候,掩薄命表示即使他們都戰死也要維護魔劍道尊嚴,影中殘更是說如果決定犧牲白衣,請把他們一併處死。
本會議除了可以看出誅天對六將的信任給予充分發言權外,也能看出雖然隸屬同一組織,個人的主張和性格都不盡相同。


隨後在九九登天台一役,由於有誅天的偷襲加魔饜大軍優勢,六將的任務主要是虐菜擴大戰果。接著是萬里江之戰,戰前影中殘派兵協助九陽司祭造橋(讓魔饜渡河),而掩薄命聽聞天策行軍速度減緩時,決定暗夜渡河突襲。


(龍圖10)萬里江之戰對三旗六將而言算是個滿重要的轉折,一者他們因此減員(離風剪),二者確立掩薄命六將之首(旁白稱他帶領四將)的地位。而另一方面也是屈世途的又一場代表作,他以事先佈好的地雷先炸死一將,雖後配合天策武將群圍毆陣腳大亂的掩薄命等人,當時的戰圈如下:

狂刀VS影中殘(狂龍八斬斬魔影)
劍君VS病骨爪(八風劍氣掃骨爪)
蒼狼VS火獅子(蒼狼怒震火獅子)
步雙極+葉小釵VS掩薄命(痴狂合掌會冷傘)

按旁白是天策軍佔上風,場面上則不明確,值得注意的是掩薄命一挑雙雄好像有點強。另外四將撤退後,屈世途有說過「好厲害的功夫,這兩人不簡單」。沒有點明是誰好厲害,鏡頭上看起來可能是火獅子(怒吼殺退小兵)跟掩薄命(擋下步葉後拉著戰友跳走)。


加上另外一邊死於傲笑的蠹屍人,三旗六將一口氣就少兩位。但同時魔劍道又補充了兩名大將,作為白衣劍少的副官,萬戰劍魁也在本集登場。而升元帥的白衣隨後接管戰局,主導第二場萬里江之役。但在戰前會議中,上來報告戰局跟翻開地圖的都是影中殘,隱約也可看出他是掩薄命之後的另一位六將翹楚。此外,在另一岸的天策軍陣中,陰無獨陽有偶感應到兩道很強的魔氣出現,由於白衣非魔界中人,因此較有可能的是萬戰劍魁,這邊大概也可以佐證萬戰劍魁非屬策謀略人馬。


第二次萬里江之役,除白衣殺母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照世明燈初次拿劍戰鬥,對手是解玉龍。但因為三陰被殺魔饜軍消失(三旗四將救援不及),導致白衣回營後面臨誅天懲處。不過登場不久的白秋水跟解玉龍,甚至連右護法都馬上表態要一起扛責,因此大家都得到將功折罪的機會。而從之前的掩薄命三人也可以看出,白衣在魔劍道將領間甚得人緣。


龍圖12是天策取得第六星之戰,也是魔劍道與天策軍國戰的最後一役。三旗四將跟萬戰劍魁主任務為誘敵。而天策主軍雖繞開天絕峽道,卻在外部的沙漠中伏。最後靠著吸到的第六星硬是擊退包含誅天在內的敵軍精銳,反敗為勝。


對誅天來說這場失敗除了讓大好優勢功虧一簣外,也讓他加速找尋最後一星不二刀。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固然蠹屍人之死使他本就需要加派人手,然而加派的人手卻還是馬上回了老家。火獅子跟病骨爪奉命追捕雜細郎,沒想到後者這次不再壓抑自身威能,一掌將兩大將轟成碎片。話雖如此,至少在最後一戰中,火獅子跟病骨爪也都有充分的空間發揮他們的武功特色,無論是音波氣功或者雙鉤爪都有明確的區分。


六將下一個找上雜細郎的,是領頭的掩薄命。在龍圖13~14的未成一戰中,掩薄命氣勢被塑造得極強,雖然實情是否如雜細郎所說的自己挨不住掩薄命一掌未可知,但因時空背景不同,因此兩人最終並沒有開戰。


六將自此剩兩位,掩薄命跟影中殘各領一軍鎮守前線,死掉的火獅子跟病骨爪原本合領一軍,後改由解玉龍接手。但對魔劍道所有人來說,更大的變故即將到來了……

--
扶桑之內,為何沒一名令我喜悅的武士?傳聞的劍聖,不敗的拳皇,在我的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什麼是挫折?什麼是失敗?我完全不能明白,區區兩招的威能便讓我成為扶桑的傳說,眾人稱我為軍神,雖然我始終認為世上沒有任何稱號配得上我,但我喜愛軍神兩字背後蘊藏的意義,嗯!愚昧的人,從今以後你們就稱呼我軍神吧!
扶桑年紀.第三章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43.151 (臺灣)
PTT 網址

misq201105/22 10:56

Zenxiety05/22 13:54我以為屈稱讚的人應該是掩薄命和影中殘

tim111205/22 19:45畫面太亂難以辨識QQ

bumingjiueli05/22 20:27我忘記白衣殺母完 有他知情後的表現嗎?

tim111205/22 20:53同一集後面段落 白衣有感到莫名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