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隨著腦機介面進入人體試驗,獲得FDA批准

看板Stock標題Re: [新聞] 隨著腦機介面進入人體試驗,獲得FDA批准作者
rdfs
(鐵翼蔽空)
時間推噓 推:9 噓:9 →:26

腦機晶片,這是侵入式做法,大概不好讓人們接受,將影響其未來普及性

較好的發展方向應該是,

製造DNA機器人(或稱分子機器人)
放在膠囊藥丸中,讓人們服用,然後在身體內釋放出來

於是身體裡面就有一群DNA機器人(像是某種無人機蜂群)

這種DNA機器人由特殊成分製造而成,
具有半衰期,在身體中一段時間後,就會被身體自然消耗代謝掉

但是它們又可以自己複製(像病毒那樣),

而且既然是機器人,具有群體演算法,知道控制自己數量,
當發現自己在身體的數量過多或過少, 就會自己調整複製的速度

當發現病人有高血壓, 就會透過已知的方法(物理的或化學的),
由身體幫忙病人控制血壓,
當發現病人的血糖無法自己下降(糖尿病?),
也會透過已知的方法, 從身體內部幫病人控制住血糖

譬如:自己拼命吸收血糖, 也是降低血液中血糖的一種辦法

dna機器人可以利用身體的某些機制,或是自己就可以發射出電磁波

讓醫生可以透過身體外部的電腦, 和這群dna機器人發射出的電磁波,進行通訊和溝通
然後可以下指令或是編寫程式,告訴這群dna機器人如何工作,治療病人的疾病

或是教會這群dna機器人如何辨識某種癌細胞,讓它們在身體內部尋找是否有這種癌細胞然後把它們消滅

既然這種 dna機器人,可以利用身體的器官或是機制發射出電磁波,
或是自己就會發射出電磁波

譬如神經系統本身就會有電訊號在傳輸,
科學家應該可以設計一些方法,讓dna機器人可以利用這種電訊號,發射出電磁波

那就可以和外部的機器溝通,直接讀取外部硬碟資料,

而不必使用侵入式的方式, 植入晶片,
再讓大腦去學會(用復健的方式?)怎麼使用這種晶片和外部的機器溝通
很麻煩, 而且要開腦

馬斯克再加油一點 人類的希望
技術做出來大家都能用到

dna機器人,才是真正的解,比腦機晶片好多了

※ 引述《ynlin1996 (.)》之銘言:
: 原文標題:
: 隨著腦機介面進入人體試驗,獲得FDA批准的BCI產品將在不遠處了
: 原文連結:
: https://bit.ly/43dNAZN
: 發布時間:
: 2023.5.26
: 記者署名:
: 友子
: 原文內容:
: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被公認為各個領域的創新者,從電動車到星際旅行。 然而,他最具爭議的舉措之一是一種大腦植入技術,期望能夠糾正神經系統疾病並促進大腦之間的交流。這一家Neuralink新創公司一共獲得3.63 億美元來自創投公司的融資。
: 雖然Neuralink的技術主要針對醫療應用,但馬斯克一直支持將其作為個人大腦連接在一起的工具。也就是說,讓Neuralink用戶之間的某種形式的心靈感應,使他們能夠僅通過他們的思想就能與其他Neuralink用戶交流。其最有名的影片就是,一隻猴子使用該技術玩乒乓球。
: 值得注意的是,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和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等知名投資者支持的Synchron公司最近獲得了750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這一家來自紐約的Synchron腦機介面(BCI)公司,已經開始進一步人體試驗,而且他們已經在幾位成年患者的測試中獲得安全有效的效果。
: 基本上,Synchron已經在BCI領域實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是美國第一家使用血管內腦機介面方法植入人體,且不需要侵入性開腦手術的公司。
: 成立於2015年新創公司Paradromics,正在開發一種設備,可以幫助重度癱瘓患者破譯其神經訊號,進而重新獲得交流能力。公司於2023年5月18日宣布獲得3300萬美元融資,這可以幫助Paradromics將其設備推向市場。
: Paradromics的BCI稱為Connexus直接數據介面(Connexus Direct Data Interface),是一種輔助通訊設備,可將神經訊號轉換為文字或合成語音。透過將一組微型電極直接植入大腦組織,在那裡它可測量和破譯大腦訊號,這些訊號最終通過位於胸部皮膚下的收發器發射到外部設備。
: 由於最近聯邦法律的變化,任何人現在都可以通過StartEngine和Wefunder等平台投資高成長的新創公司。這些平台擁有數百家新創公司,使得散戶投資者到億萬富翁的每個人都能進行相關投資。
: 例如:獲得創投支持的TruBrain決定在StartEngine平台上籌集資金,如今從數千名散戶投資者那裡籌集了超過 230 萬美元。TruBrain正在建構FDA批准的穿戴式技術,這一技術可望減輕壓力和焦慮。
: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BCI技術,一些公司已經開發出他們希望推向市場且有前途的系統。但是獲得FDA對商業醫療設備的批准並非易事,因為它需要公司成功地進行幾輪極其徹底的測試和蒐集安全數據。截至2023年5月為止,還沒有一家BCI公司成功獲得FDA的最終批准。不過,近期幾家新創公司的發展,讓產業界覺得離BCI產品上市已經不遠了。
: 心得/評論:
: 越來越多公司投入腦機介面的研發,且亦有公司開發出不需開腦手術的技術,但是要通過FDA的審查還是一大挑戰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59.1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rdfs (223.140.159.11 臺灣), 09/26/2023 22:34:40

EvilJustice 09/26 22:38這應該不是奈米等級的吧

SRNOB 09/26 22:38這哪部

TaiwanUp 09/26 22:39突變怎麼辦 會不會把全身吃掉

Playorange 09/26 22:39聽起來有夠夭壽的

nicole55120009/26 22:41求片名

a0808996 09/26 22:41你這個我有看過 不是是放出奈米機器人 消滅癌細胞

rtfgyrtfgy 09/26 22:44哪部糞片直接講

Transposon 09/26 22:47DNA 還機器人,你要不要讀一下基礎生物學,觀念莫名

Transposon 09/26 22:47其妙,去查一下現今的生物載體有哪些再來談生物領域

Transposon 09/26 22:47好不好,還有你知道分生細生與神生的領域間差異有多

Transposon 09/26 22:47大嗎?笑死

rdfs 09/26 22:52dna機器人或是分子機器人或是奈米機器人,你隨便

rdfs 09/26 22:54google就一堆目前研究結果了 號稱很懂 google都不會

languery 09/26 22:54一個漫畫看多的,估計連分生是啥都不知道

silentence 09/26 22:58還沒放假 別急著醉成這樣

jimrex12025 09/26 23:04建議進修一下生理學跟分子生物學

好喔, 不過dna機器人 or 分子機器人 or 奈米機器人, 目前的研究進展 隨便google就有一堆 呵呵 馬斯克的腦機晶片也在研究中, 雖然是有可能, 因為猴子身上已經有成功過 但是用在人身上, 誰沒事會去開腦呢 DNA機器人 or 分子機器人 or 奈米機器人, 這些名稱都有人用 才是較好的發展方向

※ 編輯: rdfs (223.140.159.11 臺灣), 09/26/2023 23:08:47

simpson083 09/26 23:11機器人會不會失控讓我GG??

Callus 09/26 23:12妳為什麼不用基因槍,基因轉殖技術,台大葉開溫有作

Callus 09/26 23:13妳說的服下活體,跟侵入性治療有什麼區別??

Callus 09/26 23:14像台灣食藥署,連中國傳過來的指尖放血都拒絕了,

服藥比開腦好,反正病毒,人體本來就到處都是 不過奈米機器人應該是趨勢喔, 已不是科幻 呵呵

Callus 09/26 23:15這些技術,在2004年被G7禁止過,即使2026年G7承認

Callus 09/26 23:16我想台灣食藥署會過二十年到了2046年才承認,

※ 編輯: rdfs (223.140.159.11 臺灣), 09/26/2023 23:18:10

Callus 09/26 23:17台灣的金管會,食藥署,亞洲級保守,明明外匯存底

Callus 09/26 23:18是世界第六的地步。

Callus 09/26 23:19另外有種生物科技用特殊病毒叫載體,能直接編輯基因

Callus 09/26 23:21編輯基因,就能用RNA再轉譯蛋白質,這不是比奈米

Callus 09/26 23:21機器手臂去編輯蛋白質容易??

kkchen 09/26 23:24這些晶片需要電力嗎?採用無線充電嗎

FreedomTrail09/26 23:26不用搞啥奈米機器人,直接開發New type啊

backpacker1809/26 23:38科幻片不要看太多

abcjoe61115 09/27 00:25DHA機器人

linfon00 09/27 01:59以後出身就植入手機晶片...用DNA當個人號碼...就不

linfon00 09/27 01:59用年年換哀鳳了

linfon00 09/27 01:59出生

JaccWu 09/27 03:16樓上你的晶片會壞 也會退流行

JaccWu 09/27 03:17搞不好最後每幾年就自己跑去裝最新款

plasticdrink09/27 03:41如果能讓生物與數位溝通,那一定是新生比轉化快

iamfake 09/27 07:53原來是google文

linbryan 09/27 11:30dna機器人沒聽過.IKEA機器人倒是有.材料都幫你準備

linbryan 09/27 11:30好.買回家自己組.是不是要有個人鑽進去你腸胃去組.

linbryan 09/27 11:30那就不知了

baboosh 09/27 21:50想的太完美 你說的那些群體演算根本跟曲速引擎一樣

baboosh 09/27 21:50 還在夢想階段 現在的dna機器人只是做到簡單的自我

baboosh 09/27 21:50複製而已 你說的已經要有一定程度的智能

※ 編輯: rdfs (223.140.159.11 臺灣), 09/28/2023 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