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北極入秋的時間點
※ [本文轉錄自 EarthScience 看板 #1aob0zLX ]
作者: TKB5566 (= =) 看板: EarthScience
標題: Fw: [討論] 北極入秋的時間點
時間: Wed Aug 2 20:46:52 2023
剛剛看了climate reanalyzer裡面的GFS今日(8/2)天氣圖:
可以看到北冰洋靠近北亞的海面,有個氣壓為1030百帕的高氣壓,這應該就是個冷高壓。
而觀察GFS從7/20開始的天氣圖,也可以看到
北冰洋地區斷斷續續有氣壓為101X、102X百帕的高氣壓,但是這些高氣壓並不穩定,
都是出現在某一張天氣圖,到了下一張天氣圖就消失。
而到了今天(8/2),算是7/20以來第一次出現1030百帕的高壓,這個高壓的出現,
可以表示北極的秋天是從今天開始起算嗎??
如果北極入秋的時間點不能這樣看,那請問要怎麼看呢??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71.60.249 (臺灣)
※ PTT 網址
※ 編輯: TKB5566 (1.167.40.250 臺灣), 08/05/2023 19:25:25
→
這文怎麼前幾天看過?手動置底?
前幾天刪掉,剛剛重發。
※ 編輯: TKB5566 (1.167.40.250 臺灣), 08/05/2023 19:54:05推
現代季節區分較少採用節氣法 大多使用氣溫法 候均
→
溫降到22以下就是入秋 因此每個城市的入秋時間都不
→
一樣 秋季時間也不一樣 以摩爾曼斯科候平均氣溫來
→
看確實是秋季了
推
好奇問...北極有在分入秋時間點???
爆
天氣小觀:我的太平洋高壓時代就在太平洋高壓推走意外的米克拉颱風之後, 開啟了大太平洋高壓時代, 地面天氣: 高氣壓1016百帕,在北緯30度,東經126度,即在東海南部海面,中心近似滯留 大氣中低層:爆
天氣小觀:11月颱天氣小觀:11月颱 南方秋季即將進入後期,北方已進入初冬季節,極地更已進入永夜的隆冬; 在北極, 地面北極冷凍氣團在北極中心附近已經出現零下25度超低溫, 高空的北極渦旋中心百帕高度場已增強至15400米(想像940百帕氣旋),爆
天氣速觀:北極高空反氣旋+中亞阻高,模式年底寒潮天氣速觀:北極高空反氣旋+中亞阻塞高壓,模式年底 東亞寒潮爆發 台灣同步不delay 冬至到來, 非常、非常、非常的長夜壟罩下,就是準備進入冬季的巔峰:隆冬 在北極,永夜持續下,北極海冰面積在冬至過後,並沒有減少, 反而在三月上旬達到海冰面積極大期;爆
天氣小觀:別說秋風秋雨宅,秋颱影響下週來。誰言秋風無氣勢,漫天落葉地上拾; 莫道秋雨不奔馳,只因未到絢爛時。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北半球有重大變化,要是細講可能講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和簡單的盛夏大環境不同,秋天地面大氣真是秀翻天, 重點來看:爆
天氣小觀:第二波寒流模式今起三天在冷高壓接力下,昨天新制台北測站寒流達標, 今早台北測站也10度以下,可說第二波寒流正式啟動了, 不過因為乾燥顯然比下雨舒服許多。 模式預報第二波寒流以輻射冷卻加持下,週末連冷三天。 目前中亞脊東移與東西伯利亞海的高空暖高壓試圖連結,爆
天氣小觀:秋季最後一場熱帶氣旋大氣地面秀天氣小觀:秋季最後一場熱帶氣旋大氣地面秀 隨著立冬之後,時序來到11月中,下周就邁向11月下旬了, 秋季的熱帶氣旋大氣地面秀終於也差不多要走到尾聲了, 這表示 1. 西北太平洋要回歸平靜爆
天氣小觀:北歐阻高等無南歐脊崩潰,中亞超級冷高壓天氣小觀:模式北歐阻塞高壓等不到南歐暖脊崩潰,中亞哈薩克超級冷高壓 長期模式預報再改,這次有點要注意了, 北歐的阻塞高壓等不到南歐暖脊,本週將開始崩潰, 之後當然就隨著西風帶往東移, 於是原本烏拉山脈以東的超極凍氣團往哈薩克堆積,95
天氣小觀:模式下週1040百帕以上蒙古冷高壓天氣小觀:模式下週1040百帕以上蒙古冷高壓 時序來到九月底,冬季系統威力已經到了不容小覷的情勢, 今年的冬季系統入秋後攻勢偏猛,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1040百帕以上的蒙古冷高壓出現, 下週東亞第一波冷氣團出現,有趣的是91
天氣小觀:未來一週兩個冷高壓,東亞冬季大環境天氣小觀:未來一週兩個冷高壓,東亞冬季大環境展開 眾所接知,地面冷高壓是由高空西風槽堆積冷氣團而形成, 冷氣團堆積越多,溫度越低,冷高壓氣壓值越高, 一般, 1030百帕的地面冷高壓,代表著零度以下的冷區出現,30
天氣小觀:模式北調中秋冷鋒東海東移,週末微降溫天氣小觀:模式北調中秋冷鋒東海東移,週末類東北季風轉偏東風,微降溫 今天的模式預報重新北調原先預報東移的冷鋒, 改從台灣東海/北部海面通過,原因當然還是太平洋高壓牆(模式調強), 但更重要的是, 這波東亞冷高壓主要是從清藏高原往中南半島北方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