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Fw: [文明] 季風異常與古埃及乾旱

看板TY_Research標題Fw: [文明] 季風異常與古埃及乾旱作者
Ceramic
(o.O)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1

※ [本文轉錄自 Ancient 看板 #1W3xqIt0 ]

作者: Ceramic (o.O) 看板: Ancient
標題: [文明] 季風異常與古埃及乾旱
時間: Tue Jan 26 14:56:14 2021

Climate Change in Antiquity: Mass Emigration Due to Water Scarcity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mqvlnW

譯文同步放在fb上的專頁"沙發上的考古學" https://reurl.cc/L07N0e

------------
這一篇的前後文其實寫得稍嫌零碎,無法直翻,所以下面的譯文是我自己腦補後重新
編排的中文版。有些前後文對不上的就直接刪了不翻譯。
------------

尼羅河源頭因季風異常所導致的降水衰減是造成公元前三世紀埃及大規模聚落廢棄與
人口遷徙的主因。

超過26,000卷紙沙草紙文獻詳細記錄了埃及在公元前三世紀曾遭受到乾旱問題的侵襲。
考古與埃及紙沙草紙文獻紀錄顯示,在今日開羅西南約130公里遠的法雅姆(Faiyum)綠洲曾是埃及的糧倉,但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當地的聚落數量開始卻出現衰減並廢棄跡象。
過去研究將原因指向農業灌溉問題,但證據卻顯示著當時農民曾試圖改變農業習慣以適
應缺水與沙漠化問題,如文獻可見法雅姆地區居民曾因缺水問題改種植葡萄取代榖類作物或改從事牧羊;文獻也可見鄰居之間因偷水問題互控,或因缺水問題尋求羅馬政府的稅務減免。這些適應策略在災害發生的前數十年減緩了聚落數量的急速衰減。


最新由瑞士巴賽爾大學古代史學家Sabine Huebner重新透過人口發展與環境資料的比較
研究指出,埃及在公元前三世紀晚期出現的聚落廢棄和大規模人口遷徙與當時印度季風
的消失有關,目前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期刊Late Antiquity。現有氣候資料顯示印度季風
的異常在公元前三世紀帶給尼羅河上游衣索比亞高原的降水顯見且長期性的衰退,造成
尼羅河夏季高水位線偏低;來自尼羅河三角洲、法雅姆綠洲及衣索比亞高原的地質沉積
資料也同樣顯示了夏季低水位現象。另外,約公元前266年熱帶地區的大型火山噴發可能也助長了尼羅河低水位問題,因為火山灰進入大氣平流層後使全球氣溫下降,也破壞了
季風系統的運作。


Huebner教授表示,古、今氣候變遷對各地所造成的影響都不盡相同,沙漠邊緣地區會
面嚴酷的乾旱問題,但其他地區則可能受惠於災民的移入。與今日不同的是,上古晚期
氣候變化的主因並非人類活動,而是自然波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96.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Ancient/M.1611644178.A.DC0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eramic (112.104.96.142 臺灣), 01/26/2021 14:57:07

HaHaBird 01/26 16:10謝謝分享

pontus 01/28 21:58謝謝分享~

bookseasy 01/29 07:49謝謝分享!

databbs 01/29 08:24

copycat14 01/30 02:57西元後三世紀吧?西元前羅馬還在早期

rockocean 01/30 15:41西元前三世紀的埃及還是托勒密王朝在統治

※ 編輯: Ceramic (112.105.250.215 臺灣), 01/31/2021 12:54:50

Ceramic 01/31 12:55被上下文誤導忽略了,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