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Fw: [新聞] 從海洋岩芯探討撒哈拉16萬年來的環境變化

看板TY_Research標題Fw: [新聞] 從海洋岩芯探討撒哈拉16萬年來的環境變化作者
Ceramic
(o.O)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2

※ [本文轉錄自 Ancient 看板 #1W5l8Hls ]

作者: Ceramic (o.O) 看板: Ancient
標題: [新聞] 從海洋岩芯探討撒哈拉16萬年來的環境變化
時間: Mon Feb 1 02:08:15 2021

原文出處 https://reurl.cc/o9eEDl

同步翻譯於"沙發上的考古學"fb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3NjqDL

-----------------------------------------------------------------------------

今日的撒哈拉沙漠在數千年前曾經充滿綠意,景象可從長頸鹿、鱷魚史前岩雕與石器時
代洞穴壁畫中游泳的人群窺見一般。為了對撒哈拉地區過去的環境有更多認識,德國亥
姆霍茲德國地理研究中心 (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 Cécile
Blanchet博士與來自德國、南韓、荷蘭及美國的研究團隊利用鑽探自利比亞外海的海洋
岩芯,從海床沉積的分析來探究北非過去16萬年來的主要環境變化,目前研究成果已發
表於Nature Geoscience期刊。

Cécile Blanchet提到,研究團隊在2011年12月搭乘荷蘭籍Pelagia號研究船前往利比亞
席爾特灣(Gulf of Sirte)進行岩芯採樣,所使用的方法稱為活塞式鑽探(piston
coring),能夠擷取10公尺深的海洋沉積岩芯。會選擇此地做採樣的原因在於研究團隊
認為當撒哈拉地區仍充滿綠意的年代,許多今日已乾涸的河流流量都曾相當豐沛,能將
陸地沖刷物帶入席爾特灣;該地區沉積物的採樣能夠協助我們更了解這些河流過去的活
化時間與景況。這些海洋沉積不僅含有河流流經非洲大陸所帶來的岩石碎屑與植物殘
留,也充滿海生微生物外殼,因此能夠我們使我們全面了解過去的氣候變遷。

研究論文作者之一,來自於夏威夷大學的Tobia Friedrich表示,透過電腦模擬將這些
沉積物分析結果進行整合之後,我們能夠精準地了解、解釋過去16萬年來北非環境劇烈
改變背後的氣候變遷過程。

Cécile Blanchet表示,過去的研究證明許多河流曾經在不同時段出現於撒哈拉地區,
這次長達16萬年的環境重建研究能夠說明當地何時曾因雨量的豐沛而出現河流?為何出
現豐沛的降水?

研究團隊發現地球軌道的微小變化與極地冰蓋的消長決定了撒哈拉地區濕潤期與乾旱期
的交替。濕潤期通常維持五千年之久,環境較濕潤的地區可橫跨北非與地中海沿岸。當
時的人群可能因環境舒適而湧入北非。

藉由整合海洋沉積資料與電腦模擬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對了解北非乾、濕期交替的控制因
素相當重要,因為該地區預期未來將遭受人為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嚴重乾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5.249.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Ancient/M.1612116497.A.BF6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eramic (112.105.249.72 臺灣), 02/01/2021 02:09:54

aegis43210 02/02 17:52目前是推測大氣溫度如果上升四度,北非會更乾,但中

aegis43210 02/02 17:52東會更濕潤

Oolong5566 02/08 12:1510公尺!好長的岩心